•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前教育学科专业知识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3.95 2.1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公教育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209132268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10863475

上书时间2024-05-17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部分学前教育学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2)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2)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4)
强化练习(19)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21)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21)
第二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24)
强化练习(26)
第三章我国幼儿园教育(27)
强化练习(36)
第四章幼儿园教育中的儿童与教师(38)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中的儿童(38)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中的教师(41)
第三节幼儿与教师(51)
强化练习(56)
第五章全面发展教育(57)
第一节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概述(57)
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58)
第三节学前儿童智育(60)
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62)
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67)
强化练习(69)
第六章幼儿园环境(71)
第一节幼儿园环境概述(71)
第二节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73)
第三节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74)
第四节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79)
强化练习(80)
第七章幼儿园课程(81)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概述(81)
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编制(83)
第三节幼儿园课程方案(97)
强化练习(102)
第八章幼儿园班级管理(105)
第一节幼儿园班级管理概述(105)
第二节幼儿园班级管理内容(107)
第三节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108)
强化练习(108)
第九章幼儿游戏(110)
第一节幼儿游戏概述(110)
第二节幼儿游戏条件的创设(119)
第三节幼儿游戏的介入与指导(123)
第四节幼儿游戏观察的内容与方法(130)
强化练习(131)
第十章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和幼儿劳动(134)
第一节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134)
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138)
第三节幼儿劳动(142)
强化练习(144)
第十一章幼儿园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146)
第一节幼儿园区域活动(146)
第二节幼儿园主题活动(152)
强化练习(154)
第十二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及与小学的衔接(156)
第一节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156)
第二节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160)
第三节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161)
强化练习(165)
第十三章幼儿园教育评价(168)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评价概述(168)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类型与方法(170)
强化练习(172)
第二部分学前心理学
第一章学前心理学概述(174)
第一节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74)
第二节学前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方法及原则(175)
强化练习(178)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180)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概述(180)
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183)
第三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189)
强化练习(192)
第三章学前儿童动作的发展(195)
强化练习(197)
第四章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198)
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98)
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206)
第三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211)
第四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216)
第五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221)
第六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235)
强化练习(245)
第五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与意志的发展(249)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249)
第二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与培养(251)
第三节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与培养(256)
第四节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258)
强化练习(261)
第六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263)
第一节学前儿童个性的形成与发展(263)
第二节学前儿童个性倾向性的发展(266)
第三节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267)
第四节学前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271)
强化练习(276)
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279)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关系的发展(279)
第二节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发展(285)
第三节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287)
第四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290)
强化练习(292)
第三部分学前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294)
第一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述(294)
第二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295)
强化练习(297)
第二章学前儿童学习与学习理论(299)
第一节学前儿童学习的概述(299)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01)
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310)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15)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19)
强化练习(322)
第三章学前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与特点(324)
第一节学前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324)
第二节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特点(328)
强化练习(329)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331)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概述(331)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与学前儿童的学习动机(334)
第三节学前儿童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338)
强化练习(339)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学习迁移(341)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学习迁移概述(341)
第二节促进学前儿童学习的迁移(345)
强化练习(346)
第六章学前儿童的问题解决及创造性学习(348)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问题解决的学习与指导(348)
第二节学前儿童的创造性及其培养(351)
强化练习(353)
第七章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与适宜性教学(354)
第一节学前儿童个别差异的概述(354)
第二节针对个别差异的适宜性教学(358)
强化练习(360)
第八章幼儿学习评价(362)
第一节幼儿学习评价概述(362)
第二节幼儿学习评价的目标与方法(363)
强化练习(365)
第四部分学前卫生学
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与卫生保健(368)
第一节神经系统(368)
第二节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371)
第三节运动系统(375)
第四节循环系统(377)
第五节呼吸系统(380)
第六节消化系统(382)
第七节泌尿系统(385)
第八节皮肤(387)
第九节内分泌系统(389)
第十节生殖系统(390)
强化练习(391)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394)
第一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394)
第二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395)
第三节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测量(397)
强化练习(399)
第三章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400)
第一节营养基础知识(400)
第二节学前儿童膳食(407)
强化练习(409)
第四章学前儿童疾病及意外事故的处理与预防(412)
第一节学前儿童传染病及预防(412)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预防(419)
第三节学前儿童常见意外事故及预防(427)
强化练习(434)
第五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437)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意义和内容(437)
第二节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438)
强化练习(445)
第六章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制度(447)
第一节生活制度(447)
第二节健康检查制度(448)
第三节膳食管理制度(449)
第四节卫生消毒与隔离制度(450)
第五节预防接种制度(453)
强化练习(454)
第五部分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活动(456)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活动概述(456)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461)
第三节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464)
强化练习(468)
第二章幼儿园健康教育(470)
第一节幼儿园健康教育概述(470)
第二节幼儿园身心保健教育活动的设计(472)
第三节幼儿园身体锻炼教育活动的设计(475)
强化练习(483)
第三章幼儿园语言教育(485)
第一节幼儿园语言教育概述(485)
第二节幼儿园谈话活动的设计(488)
第三节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490)
第四节幼儿园听说游戏的设计(492)
第五节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495)
第六节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498)
强化练习(501)
第四章幼儿园社会教育(503)
第一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概述(503)
第二节幼儿自我教育活动的设计(505)
第三节幼儿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教育活动的设计(507)
第四节幼儿人际交往教育活动的设计(508)
第五节幼儿多元文化教育活动的设计(509)
强化练习(510)
第五章幼儿园科学教育(512)
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概述(512)
第二节观察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517)
第三节实验操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519)
第四节技术制作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520)
第五节交流讨论类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521)
强化练习(522)
第六章幼儿园数学教育(525)
第一节幼儿园数学教育概述(525)
第二节感知集合教育活动的设计(531)
第三节认识10以内数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533)
第四节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教育活动的设计(538)
第五节认识量教育活动的设计(539)
第六节认识几何形体教育活动的设计(542)
第七节认识时间教育活动的设计(543)
第八节认识空间方位教育活动的设计(544)
强化练习(545)
第七章幼儿园美术教育(547)
第一节幼儿园美术教育概述(547)
第二节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548)
第三节幼儿园绘画活动的设计(553)
第四节幼儿园手工活动的设计(556)
第五节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559)
强化练习(561)
第八章幼儿园音乐教育(563)
第一节幼儿园音乐教育概述(563)
第二节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568)
第三节幼儿园歌唱活动的设计(571)
第四节幼儿园韵律活动的设计(573)
第五节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的设计(576)
第六节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设计(577)
强化练习(579)
第六部分学前教育法规
第一章《幼儿园工作规程》(582)
强化练习(589)
第二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591)
强化练习(597)
第三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599)
强化练习(603)
第四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605)
强化练习(626)
中公教育·山东分部一览表(629)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630)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 

 学前教育学 

 考情分析与备考指导 

 本部分内容是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的必考内容。其考查题型既有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也有主观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本部分内容考查的分值占比较大,需要考生重点掌握。 

 本部分内容共分为十三章,既包括学前教育原理等理论知识,也包括幼儿游戏,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等教育实践知识。第一章、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是重点考查内容。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对重点章节需投入更多的时间,注意理解记忆,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 

 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 

 一、教育、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概念 

 考点1 教育 

 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兼顾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来给“教育”下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考点2 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 

 1.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对3~6岁年龄阶段幼儿所实施的教育的总称。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幼儿教育是指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2.学前教育 

 0~3岁阶段的教育称为婴儿教育(早期教育),其与幼儿教育共称为学前教育。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主要社会实践形式。幼儿园教育是学前社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3.学前教育的特点 

 (1)非义务性 

 非义务性是指学前儿童去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是自愿的而非强迫接受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和自己的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是否送孩子进托儿所或幼儿园,以及送孩子进哪所托儿所或幼儿园。 

 (2)保教合一 

 学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十分迅速而旺盛的阶段,也是身体各种器官、各个系统的机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和完善的时期。生理上,学前儿童骨化没有完成,骨骼坚固性差,容易受损、变形;肌肉柔嫩、力量弱,耐力性差,容易疲劳。心理上,学前儿童的活动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需要和他人建立起交往关系,需要成人或年长的儿童带领他们进入社会,获取经验。因此,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要强调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保育的前提下进行的。 

 (3)启蒙性 

 学前教育的启蒙性,是指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要与他们的现实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要启于未发、适时而教、循序渐进。学前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前儿童的体力、智力、品德和情感都得到发展,为他们升入小学后较快地适应正式学习生活,乃至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不是传授系统知识。 

 (4)直接经验性 

 在学前教育阶段,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只有通过感官和动作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理解,因而学前教育具有直接经验性。在学前教育中,要注意为学前儿童提供丰富的实物材料和真实的生活情形,帮助他们获得直接经验。 

 【2019·滨州无棣·填空】学前教育的基本特点是非义务性、启蒙性、、。 

 【答案】保教合一;直接经验性 

 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考点1 学前教育学的概念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和学前教育问题,总结学前教育的原理、原则与方法,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考点2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教师围绕某一学前教育现象,借助谈话、问卷、座谈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这是一种间接研究学前教育现象的方法。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教师对学前教育现象进行长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感知方法。观察法是学前教育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运用观察法直接考察研究对象,研究者不用创设特定的环境条件,研究对象也处于自然状态,不需要做任何准备。因此,研究结果通常比较接近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研究所得的材料丰富、生动而真实。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教师根据研究目的有意控制某些条件,有计划地干预被研究的学前教育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探索、解释学前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实验法是在观察法或调查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问题,寻求问题发生原因及其发展规律的严格受控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4.文献法 

 文献法是指教师通过研究中外学前教育的历史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一种方法。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 

 5.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追踪研究某一幼儿或幼儿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包括对一个或几个幼儿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它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描述统计、问卷等方法。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考点1 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 

 1.世界上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幼儿教育机构) 

 罗伯特·欧文是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于1816年在苏格兰创办的新兰纳克幼儿学校(后改名为“性格形成学园”)是英国也是世界上早的学前教育机构。 

 2.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也译为福禄培尔)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1837年,他在德国勃兰根堡创办了一个“保姆养成所”,并于1840年将其正式命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也是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 

 【2017·潍坊诸城·单选】被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A.皮亚杰 B.蒙台梭利 C.陈鹤琴 D.福禄贝尔 

 【答案】D。 

 考点2 世界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世界性的竞争加剧。各国为了多出人才,早出人才,普遍重视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始为全社会所认识,从而使学前教育机构得到了的发展。 

 1.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增加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发展,幼儿园数量增加很快,尤其是进入小学前一年的教育。 

 2.学前教育机构多样化 

 为适应普及幼儿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适应现代社会家长的各种需要,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由私人、国家、团体、企业、教会等开办的各种幼托机构在结构、规模、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并相互竞争。这促进了学前教育机构向着形式多样化、功能多样化、组织多样化、教育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提高 

 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幼儿教育机构发展的重要标志。 

 4.学前教育手段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学前教育机构中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考点3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的诞生 

 1903年,湖北巡抚端方在武昌寻常小学堂内创办了湖北幼稚园。这是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也是我国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实行的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用国家学制的形式把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确定下来,即将学前教育机构定为蒙养院。湖北幼稚园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2019·潍坊诸城·单选】我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创设的时间是()。 

 A.1901年 B.1903年 C.1905年 D.1907年 

 【答案】B。 

 2.第一所乡村幼稚园 

 陶行知批评旧中国幼儿教育存在三大弊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倡建设中国式的、省钱的、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3.我国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 

 陈鹤琴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论,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之路。陈鹤琴还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公立的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4.北平香山慈幼院 

 张雪门曾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 

 《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简称为《蒙养院章程》)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蒙养院制度的确定。 

 1912—1913年,我国陆续颁布了各种学校令,综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制系统,即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将学堂改名为学校,蒙养院改名为蒙养园。 

 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因其是对壬子癸丑学制的全面更新,故当时称其为“新学制”。壬戌学制将蒙养园改称为幼稚园,将其教育对象确定为3~6岁男女儿童,推动了中国学前教育进一步向前发展。 

 二、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考点1 孕育阶段 

 1.西方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1)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与《法律篇》中,阐述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指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凡事之开始,为重要之点。而教育柔嫩之儿童,则更宜注意。盖其将来人格之如何,全在此时也”,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柏拉图是历史上早论述优生优育问题的思想家,强调胎教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他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2019·滨州惠民·单选】古希腊哲学家()在《理想国》中指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昆体良 D.裴斯泰洛齐 

 【答案】B。 

 (2)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了胎教思想,并主张婴儿出生后用母乳喂养,从小要多运动并习惯寒冷。他认为在五岁前不应要求儿童学习课业,以免妨碍其发育。根据自己对儿童发展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教育适应天性(人的自然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