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1.24 4.7折 4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莉俊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3965755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1361583

上书时间2024-05-2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家庭与儿童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儿童的阶段发展及其心理特点
第二节家庭生命周期与儿童心理发展
第三节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心理发展
第四节家庭结构能的变迁
第二章父亲角色与儿童心理发展
第一节父亲的角色与责任
第二节父亲参与教养与儿童心理发展
第三节父子关系与儿童心理发展
第四节父亲教养质量的提高策略
第三章“二孩”家庭父母教养与儿童心理发展
节“二孩”政策对中国家庭的影响
节“二孩”家庭父母教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二孩”家庭子女教育的辅导策略
第四章离异家庭父母教养与儿童心理发展
节离异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节离异家庭子女教育研究
第三节离异家庭儿童心理适应能力的提升对策
第五章流动家庭父母教养与儿童心理发展
节流动儿童心理适应过程分析
节流动家庭子女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第三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 家庭与儿童心理的发展

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是儿童最早的心理成长、发展的场所。每个个体都是在家庭的陪伴下逐渐成长、发展的。当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家庭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时,个体始终不会也不可能脱离家庭的影响而成长和发展。家庭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的心理成长不仅作用重大,还不可取代。国内外研究证明,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将深刻地影响其整个人生。因此,研究儿童在家庭中的心理成长环境,以及其家庭中各成长环境对儿童未来发展的指导极为重要。

第一节 儿童的阶段性发展及其心理特点

儿童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因其各方面特征的发展性以及个体的差异性而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因此,人们对儿童发展的看法也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所谓儿童观不单纯指对儿童某一个属性的特定看法,而是指成人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儿童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儿童观包括对儿童发展的看法、对儿童主观能动性的认识和对合格儿童的标准的认识,它也表现为家长的子女观和教育者的学生观。儿童观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自我意识中的重要内容,从一个时代或一种文化的儿童观那里,我们可以大致看到处于该时代的特有的文化观念。儿童观是儿童教育理论体系建立的重要出发点,是构建儿童教育课程方案的基本依据,也是教育、教学方法论和教育实践不可缺少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儿童心理发展是在适宜环境中的自然表现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极强的、天赋的潜能,儿童的身心是按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完成的,这种发展具有心理胚胎期”“潜在的能力”“吸收性心理肉体化过程几个特点。

(一)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心理胚胎期

蒙台梭利认为人有双重胚胎期:一种是生理的胚胎期,在出生之前与动物相同,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为许多细胞,然后形成各种器官,发育成胎儿:另一种是心理的(或精神的)胚胎期,在出生之后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一种积极地、能动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各种事物印象的感受能力,有了心理或精神胚胎,才有以后儿童心理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心理胚胎与生理胚胎的发展相同,心理或精神胚胎的发展无论其质量还是数量,都以一种以后所没有的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

蒙台梭利将儿童03岁这一时期称为心理胚胎期,她认为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出生前胎儿在母体内身体方面的发展非常相似:最初时一无所有,经过吸取外界的刺激和信息,形成许多感受点和心理活动所需要的器官,然后才逐渐产生心理。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这种精神胚胎只会在发育的过程当中显露出来,如同生理胚胎期需要在母亲的子宫内才能成长一样,心理胚胎的发展也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即需要外界环境的保护而不受损伤。因此,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不是由于受到抚育或处在适宜的条件之中生长的,他们的生长是由于产生生命的胚芽在发展。儿童的发展不是由于偶然的机遇而实现的,他们是由内部潜力所驱使的复杂过程,是一种内驱力的成熟和发展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儿童需要较长的时间秘密建构自己的心智。在蒙台梭利看来,母亲带来的只是儿童的身体,是儿童创造了自己的心理,是儿童吸收了周围世界的材料并将它塑造为未来的人,成人不是建设者,仅仅是建设这一过程的合作者。

(二)儿童心理发展受到潜在生命力的指导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成长是因为他们的体内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生命潜力,又称作内在生命力内在潜能。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和发展着的存在,是一种指导性的本能,规定着个体发展的准则。儿童自己就能够在这种生命力的爆发下成长,而且不同的儿童潜能各不相同。正是这种生命力本能的自发冲动,促进着个体不断发展,使儿童逐渐出现各种心理现象并形成复杂的心理现象系统。蒙台梭利说:无论是物种或个体,发展的起因都置于自身之中,儿童并不会由于养育,由于呼吸,由于被置于适宣的温度之下而生长。他们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呈现出来,他们的生命力就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

蒙台梭利非常重视潜在生命力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把它说成是生命发展的原动力,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教育的任务就在于……



精彩内容
本书首先对儿童阶段性的心理发展特征、家庭教养行为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其次讨论了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及其责任、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再次分析了“二孩”政策全面实施之后对家庭的影响,对如何对两个孩子进行更好的教育提出了建议;最后针对离异家庭、流动家庭子女的教养方式及对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