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冬说庄子:逍遥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梁冬说庄子:逍遥游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6.73 4.7折 9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冬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34208

出版时间2017-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99元

货号9462459

上书时间2024-05-26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梁冬,正安康健创始人、正安自在睡觉创始人、冬吴文化创始人。 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中医大家李可先生,同时也是中医大师郭生白先生的入室弟子。 《生命?觉者》系列纪录片出品人及访谈人。电台节目《冬吴相对论》、《梁注庄子》、《睡睡平安》,电视节目《国学堂》出品人及主讲人。 出版图书《梁冬说庄子》系列、《处处见生机》、《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群书治要》、《欢喜》、《无畏》、《黄帝内经》系列、《相信中国》等。 "

目录

第一章 人生第一要务就是获得自由
002?人生的欢喜叫逍遥
005?任何事物只要能够相合,就是“逍遥”
009?让自己小到无足轻重,你就自由了
013?仰望星空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大”;反观自己在星空中的位置,你就是“小”
018?夫妻之间,哪怕再近,也要保持一种微微的遥远
021?如果不能看到别人的远,你起码可以看到自己的远
?
第二章 相信任何时候自己都可以变化
029?一飞冲天前,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段“北冥”时光
033?要想出去,就先回来;要想创业,就先积淀
036?在世上混,其实“黑天鹅”每时每刻都可能出现
041?只有相信未来是不确定的,生命才有变化的可能
045?“鲲”到底有没有几千里那么大
050?“化而为鸟”是瞬间完成的
052?下一秒有可能是上一秒的延续,也有可能是上一秒的转折
055?生命中有意思的事都是不讲效率的
?
第三章 走正途,学会借势,才能走得更远
063?《逍遥游》里的“鹏”是一群“鹏”
066?逻辑很重要,但破除对逻辑推理过程的执着和贪恋更重要
068?凯文·凯利先生的《失控》一书,原意就是“无为”
071?“小财靠机遇,中财靠能力,大财靠品格”
075?未来已来,故事线已改变
078?想做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一个巨大的外部趋势来推动
082?未来,那些现在所谓没的事情也许价值
085?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会如何面对自己的无聊
089?你需要学习如何使用一卷手纸吗?符合更多人需求的才是王道
095?坚持做方向对的事:“知到极处便是行,行到极处便是知”
100?“南冥者,天池也”什么意思
?
第四章 人生的方向比结果重要
105?除了可以向北、向南、向东、向西,我们还可以向上走
109?把任何问题放在时间的变量里来思考,它就不再是问题
111?认为庄子消极的人,都是没读懂庄子的笨蛋
114?年轻的时候,还是要体验一下内心冲天而起的气概
118?哪怕你是一只那么大的鸟,想飞的时候也要等合适的时机
121?人类总有种觉得自己一直在进步的错觉
124?人可以通过呼吸改变全身的脏器——“以息相吹也”
129?如何享受与大自然万物共振的“爽”
132?对每天熟视无睹的东西,也要保持提问的习惯
137?只有真正爱一个东西,你才会想把它给吃掉
140?也许这个世界只有方向,没有目标
146?假设大家一起爬竿子,我们从下往上看到的都是屁股,而从上往下看到的都是笑脸
152?一件事到底现在、过去、未来有没有发生,都不重要
156?读《庄子》,读的不是事实而是真理
?
第五章 一切为我所用
163?谁是谁的呢
167?借用一切可以借用的力量
170?只凭借自己的力量是“飞”不高的
176?小努力“然并卵”,大成就需借势
?
第六章 生命并不仅仅是长度,还有无限的宽度和高度
183?拒绝被别人的成功故事所绑架
190?如何适应岁数慢慢开始变大的自己
194?爱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不去评价对错
196?如果你的心要走很远,你要为它储存能量
200?积蓄不同维度的能量,就会变得有吸引力
?
第七章 人生所有的困扰,都来自对彼此的不了解
207?一个视角狭隘的人,很容易看见别人的黑暗
211?有钱的买奥迪,没钱的买奥拓——生活要“相对论”
214?活得长的不了解活得短的快乐;活得短的不了解活得长的痛苦
216?跟小孩子讲道理,如同跟大人讲感情,有些时候是不一定合适的
218?怎样才能理解别人和被别人理解呢
?
第八章 在别人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悄悄地把一切都干成
225?《庄子》就是中国青春期时人们命运的浪漫歌谣
230?庄子为什么在文中老爱重复“鲲鹏展翅”的故事
232?什么样的人×?什么都做到了,但你不知道他是谁
234?人的目标——从somebody到nobody
?
第九章 我们如何不被生活中的一切绑架
241?做一个默默无闻,但却拥有一切的小人物
245?要做就做一个成功的nobody——“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52?正是你欢、乎的东西阻碍了你逍遥
255?什么叫“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59?人往往会被自己喜欢、放不下的东西绑架
?
第十章 天意不过是人情的投射
265?日月的光芒璀璨,所以在太阳底下点灯就没意思了
267?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种超自然能力
272?大部分人这辈子的痛苦,就是不知道自己的使命
277?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之后,你其实是可以定下来的
279?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就看他是否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做他现在做的事
?
第十一章 我为什么没有活成自己真正想象的那样
287?你是谁没关系,你能连接谁才比较重要
293?精神分裂者的春天来了,文盲的春天也来了
298?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让孩子在二十年后还有价值
305?有一样东西,是我们都需要终身练习的,那就是想象的能力
310?儿童教育的要任务,是帮助他建立起对未来自己的想象
314?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永远保持年轻
319?任何事情在不进行管理和统摄的情况下都会倾向于耗散
?
第十二章 如何让自己成为想成为但又还没能成为的那个人
325?在不文明的地方,文明是没有意义的
330?你拥有的能力,是需要和外部环境相匹配的
?
第十三章 如果我们的心看得见,一切都可以为我们所用
335?你为什么不能成为一位纵横江湖的人
338?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把没有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过程
342?让自己成为一个达人的手段之一,居然是成为局外人
348?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和这种人成为朋友
?
第十四章 那些看起来有用的,未来才能够小心地活于世界
355?你拥有的一切,也许都有反作用力
359?你以前拥有的越多,
未来可能失去的就会越多
?
第十五章 你在和什么对抗
364?《逍遥游》到底在说什么
368?为什么有些人会让别人感到更舒服
371?我们的不幸福是内在的心智模式构筑起来的
374?在入睡前,可以想一想那些你不爽的人
?
附录
376?《庄子?内篇?逍遥游》

内容摘要
    ★人生优选的欢喜叫逍遥 《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是《逍遥游》,里面有很多意味深长的有趣故事: 有的故事讲,有一条鱼,某天变成一只很大的鸟飞走了;有的故事讲,太浅的水,载不动一条大船;有些故事的内容则是跟自由有关,比如,一只小鸟嘲笑一只大鸟:“我很自由,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您飞得还挺痛苦的……”——还有人困惑于该怎么样去获得自由;又有的故事讲到,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居然不要,说这事儿阻碍了他的快乐;还有的故事讲到,一棵老树,没什么用,但正是因为没什么用,因此逃过了被人锯掉的命运,获得了生命的自在…… 庄子到底想说什么呢?小梁觉得其实他就是不想把答案告诉你,因为他知道这话吧,一说出来,他就死了。庄子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活口”。你可以在里面挖一小勺蜜,兑点儿开水冲成蜂蜜水;或者抹在面包片上,变成三明治;或者把它做成药(蜜丸)给吃了——《庄子》就像是这样一种“蜜”,随你怎么使用发挥。 郭象对《逍遥游》的注解挺有意思的。我们都知道,郭象注解的《庄子》是历史上最被天下人叫好的。他说:“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读罢,我醉醉然。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获得逍遥是一种有意思的人生境界。 对此,我有一个疑惑,郭象为什么不说“自由”,而说“逍遥”呢?大家可以想想,“自由”和“逍遥”的差别就像“哇,这个地方太漂亮了”和“哇,太牛了,海天一色哦”。我们看,郭象这句话说的每个字都有很细的况味在其中。 ★让自己小到无足轻重,你就自由了 庄子是一个很好可爱的人。据我所知,历史上无数中国人,在最郁闷、最痛苦的时候,读到庄子的《逍遥游》,都会嘴角微微上扬,会心一笑。因为《逍遥游》是中国人心灵解药。 庄子为什么把《逍遥游》作为《庄子》的第一篇呢?而且他为什么把这篇的名字定为“逍遥游”呢?让我们认真来看一下“逍”这个字——一个“小”、一个“月”和一个“走”,意思就是走着走着逐渐远去,变得越来越小。 《逍遥游》实则是一篇关于“自由”的论述。“自由”是什么?当我们凝视“逍”这个字的时候,会领悟到“自由”就是让自己变小,并且越来越小,以至于小到无足轻重,这样你就获得了自由。我们看“微信”“小米”“微软”……这些号称自己“小”的品牌,其实都做得很大。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一条宇宙间的生存法则吗? 人们为什么会发怒和生气?在单位里面,同样的一句话,如果是下级顶撞上级,上级就会发脾气;而要是上级批评下级,下级通常就没有那么生气。我观察过很多公司的董事长、总裁等大领导,他们的身体总是不太好,因为他们有一个很大的“自我”在那里,起码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内是存在这样一个自我的。 就像如果我老婆对我说:“你丫笨啊!”我多少会有点儿生气。但如果有一天,一位地位很高的领导人对我说:“你丫笨哪!”我保证不会生气,反而会认为自己好了不起。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在大人物面前就是很小嘛。 所以我和朋友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就会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在外面很好成功的男人,回到家都很沮丧,很没有成就感?我觉得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回到家以后,那个在外面的“大”我还没有变“小”。 但凡在外面有点儿成就的男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多少有点儿“大”。而一旦回到家里,在老婆,尤其是资深原配——结发夫妻(联合共同创始人)心中,你不过就是一个小人物——袜子不知道扔在哪里,裤子也不叠整齐,把家里搞得那么乱,对老婆还不好……自然,他们那个大大的“我”受到了鄙视,愤怒就会随之而来。 为什么?因为你回家的时候就应该学会变“小”;如果你没有变“小”,就会永远被自己执着的那个“大”所绑架。 一切的自由,都来自“小”,尤其是在互联网这种浩瀚无边的人际网中,聪明的人或者有点儿自知之明的人,都知道自己是个小人物,要尽可能地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大”。 试试看,你敢在网上今天教育这个,明天教育那个吗?你敢今天指点江山,明天挥斥方遒吗?你不敢,因为就算你不被人民群众骂死,也会被看你不爽的人整死。其实,放在更大的范围来看,谁又不是一个小人物呢?如果把每天碰到的困难,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碰到小困难的人呢? 我最喜欢看一些朋友发飙的样子。我有一位好朋友,之前脾气很大,后来有段时间我发现他的脾气变好了。我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导致脾气变好。他说,他最近在看一些革命题材的电视剧,比如《北平无战事》之类的。当看到那些为了共和国抛头颅洒热血,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还要努力奋斗的革命先烈,他突然觉得自己的那点小事儿——股票涨一点儿、跌一点儿,他的公司面临的一些事儿……其实根本就不是事儿。 ★要想出去,就先回来;要想创业,就先积淀 为什么庄子要从“北冥”开始讲起?其实他讲的是一种起手式——开始做事前,你做好准备了吗? 很多正在创业的人,他们很可能是从某个地方出来,比如一怒之下刚从公司离职,一想到自己本来就混到了中高层干部,到别的公司应聘一个中高层职位也很麻烦,不如干脆自己做董事长兼总裁、兼法人、兼行政总管、兼人力资源总监……就这样开始创业。通常,这种一怒之下就出来创业的人很难成功。 而那些做了充分准备的创业者,大多会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叫“冥”。“冥”就是积淀、幽暗的意思,甚至是朋友们都不知道你在干什么的一个储备时间。这个储备除了知识上的储备之外,更重要的是什么?是能量上的储备。 创业是一段真正意义上的长跑,如果你没有经过一段对自己keep hungry,keep foolish的过程,就很难真正走得远。 庄子在《逍遥游》开篇讲的句是“北冥有鱼”,“北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引发了我们的一个思考——你做任何事情之前,是不是经历过“北冥”地带呢? 任何能量在一飞冲天之前,都必须经历一个极其漫长的、幽暗的储备期——“北冥”时刻,吸纳、隐藏、储备,然后等待着一个时刻一飞冲天。 “北冥”时刻没有绝望怎么会有希望?如果你不相信人性让你感到真正的绝望,怎么会对偶尔展露出来的人性光芒产生狂喜和慈悲之心呢?因此,我们的世界观 其实有两种:一种认为人性是善的,另一种认为人性是恶的。一般前者被视为乐观主义者,后者被视为悲观主义者。 事实上,从庄子的角度看,如果你不能真正理解人性的恶,就不能从人性的善里感到快乐。如果前提条件是你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善良,那么你看到的全都是不靠谱的人;如果你认为人性基本上就是不靠谱的,那么偶尔看见靠谱的人时,你就会真正感觉到世界还有救。 所以,到底谁悲观、谁乐观,还真不一定。 庄子为什么要从《逍遥游》的个词“北冥”开始聊起,其实就是在暗示后人——要想出去,就先回来;要想创业,就先积淀。 其他的问题亦复如是。 ★“小财靠机遇,中财靠能力,大财靠品格” 我觉得,古时候的人能够去很远的地方,他们可能比我们想象的厉害。我甚至觉得,在七八千年前,已经有古人坐着皮划艇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从《山海经》中你就会发现,古人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生活在一个很窄很小的范围内,总有一些很勇敢的人去了很远的地方。 他们是怎么去的呢? 一只鸟升空而起,要飞往南方。在飞的过程中,它真的只是依靠自己翅膀的扑腾到达的吗?那得花费多大的功夫啊! 这时,你会发现庄子用了一个词叫“海运”,冯学成老师对“海运”这个词语解释得很好精妙,他说:“‘海运’,其实就是那种洋流,或者气流。”你看那些玩滑翔机的人,他们其实是被空中的气流吹着走。有时气流是打转的,这时,你就会看到他们像鹰一样,在天上不停地旋转。 天空中有气流,海洋中就有洋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电影《海底总动员》,主人公小丑鱼尼莫要从大洋的这端到大洋的另一端。对于一条鱼来说,怎么可能游那么远?但实际上,它只需要在洋流里随着洋流游就行了,这就叫运。 这只鸟要往南飞,就要借助空气的动力。当时,可能气流本身就是从北往南的,也可能是由于气压差(我们都知道,气体会从高压的地方流向低压的地方,在地球表面就会有这样一个气流的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与时间做朋友,要与趋势做朋友。在股票从2000点涨到6000点的时候,只要你的方向正确,买蓝筹股,甚至买指数基金都能赚钱。那不是因为你操作得有多好,而是因为大盘在涨,这就叫趋势。 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努力是一方面,借势是另外一方面。稻盛和夫先生曾经说过:“小财靠机遇,中财靠能力,大财靠品格。”品格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品格就是能看清趋势的一种能力。我们说这个人很有品格,那么他肯定是利他的。因为所有人都对那种倾向于利他的人给予更多的支持。众志成城,大家都祝福你、帮助你的时候,你想不成功都不可能。 在互联网大潮来临的时候,如果你投身进去,比如给刚刚创立的阿里巴巴公司投一份简历,可能你很顺利地就能成为它的员工。 我有一些朋友,他们在十几年前以不到一万元的单价买了北京二环以内的房子。那几年就是阶层划分的重要年份,当时买了房子的人,这几年都赚了不少钱;当时没买房子的人,这几年再想买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但是,说不定过几年又是阶层划分的重要年份。也许到那时,你已经把多余的房子卖了,你就会感到庆幸;而如果你没有来得及卖,那就惨了……决定这些重要事情发生的那个东西就叫运。 所以,庄子在讲这么大体量的鸟能从这儿到那儿产生位移,已经不是鸟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借势的结果。 所以,造势的人,不如借势的人,因为那才是大趋势。 ★假设大家一起爬竿子,我们从下往上看到的都是屁股,而从上往下看到的都是笑脸 我们学习《庄子》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我们“在学着”,这一辈子也不会有尽头。就像有人说读北大有什么用,我认为读北大优选的“用”就是“读过北大”。 庄子在《逍遥游》的段,讲到鲲化为鹏后借着海运之力,往南飞的故事。在此,我有两个问题: 个问题是,“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我们熟视无睹的苍天真的是那个颜色吗? 第二个问题是,“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远到最远的地方,还有更远吗? 如果你能够像一只鸟一样,从上往下看的时候,这件事就是另外一件事了。假设大家一起爬竿子,我们从下往上看到的都是屁股,而从上往下看到的都是笑脸。这就是世界观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年轻的时候,我常常会朗诵的《沁园春?雪》,想象他站在高空看整个天地一片苍茫的样子。为什么他能够俯视大地?因为他改变了自己的视角。 《金刚经》里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相”,就是你所看到的一个影像;“非相”,就是这个影像的另外一面或者反面——你从下往上看到的是一个相,从上往下看到的就是非相。所以,这段最后一句话“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就是在反复强调,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看世界的方法。 对现代人来说,从飞机上往下看是一个已经习惯的体验。但对古人来说,像鸟一样从上往下看,是一个很好神奇的景象。庄子用他的想象力在突破所有人的世界观,就是这样。 好的产品经理,一定是站在消费者的视角来看待产品;好的女人,一定能够站在男人的角度来看对方所做的事情,但她又反过来做了女人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老子说的“知雄守雌”——我知道男性怎么看,but我仍然固守我的角色。 一个人从天上往下看之后,反过来就知道在下面时该怎么做。虽然以前我总调侃一些人,他们二十多岁就做了董事长、法人总经理、财务总监兼总打杂……如果公司破产了,他们怎么去别家公司应聘?他们还能做总监吗?我当时觉得不要那么早去创业。 其实,如果从反面来看这件事的话,一个人有足够自由的心量,假使创业之后又重新加入一家公司,他就能够“知雄守雌”——既能够站在老板的维度看事情,又能够守住员工的本分。这样一来,他就有如入无人之境,做什么事情都“合于桑林”,很好曼妙,因为他知道老板要什么,也知道该怎么做。建立一个从上往下看的视角,当有一天你在下面站着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更加清晰的全局状态。 有一次,我、百度前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吴恩达以及作家刘慈欣一起聊天。当时,刘慈欣问:“吴老师,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在了解人的思考方式之后,才能做人工智能?” 吴老师沉默了足足三分钟后,说:“不一定。比如,以无人驾驶汽车举例,真正的人工智能更高阶段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要像娴熟的司机那样操纵这部车,更要拥有上帝的视角,能看到坐在驾驶室里的司机看不到的、远处可能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拥堵。 经过计算后,你的车走到那里就会堵,或者从另外一个维度看到有一辆车从侧面飞奔过来,可能会产生的危险……这些都不是坐在驾驶室里的司机能看到的,但人工智能操控的汽车就能看到。超越司机的那个东西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会给我们带来误会,以为它是人脑的延伸。这个观点是错的,很可能它是上帝视角的延伸。站在上帝视角来看一辆车该怎么走和坐在车里的人驾驶车行进,这两种情况可能不太一样。” 我想说的是,这个东西就叫“其视下也”。当站在上帝视角往下看的时候,你看到的就是不一样的世界。对于庄子的“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小梁的理解是,当你建立起一种超越现在的、日常的世界观,并能够站在高处往下看的时候,你就“即见如来”了。所以,以经注经,我们从《金刚经》里能看到《庄子》的况味。 ★小努力“”,大成就需借势 当你真正在云端翱翔的时候,会感受到肚子下面刮过的巨风,并且认为这是自己产生的。但这股巨风不是像吹气一样吹出来的,它只不过是天地培养出来的一股风。你用自己的肚子感受这股气流的方向后,就可以背负青天,腹朝地,一路向南,不作停留。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象?在读《逍遥游》的时候,我们不妨将其与《易经》的乾卦做个对比。乾卦讲的是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逍遥游》讲的是北冥有鱼,深藏不露,后化为鹏,乘风而去——难道你不觉得这是同一件事吗?《易经》讲的是一条龙从水底腾空而起的过程;《庄子》讲的是一条鱼腾空而起,化而为鸟,背负青天,向南飞去。一个是飞龙在天,一个是飞鸟在天。 为什么这两部经典如此惊人地相似,讲同一件事情?可能古代的圣贤都意识到,其实人生就都是这样一个从水底浮出,转换,再度承前的过程。 之前,我反复提到“海运”“蓄势”等。其实,道家一直都相信——小努力“”,大成就需借势。中国古代的道家人物,很少自己组织队伍拼个你死我活。他们总是在合适的时机站出来,帮助那些本来就会成功的人(或者很大概率会成功的人),在关键的风口帮他们掌舵,于是便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现在,想象自己是一只鸟,把双手、双脚都抬起来,把头也抬起来,你就会感受到平常很难感受到的脊柱的挤压和背部的放松。其实,道理很简单。蜷曲身体的时候,背部肌肉是拉伸的;双手、双腿抬起来的时候,背部的肌肉是放松的,而腹部的肌肉是紧绷的。如果可以的话,坚持每次抬起双手双脚三分钟,再缓慢地放下来,反复几次,背部的肌肉就放松了。这时再侧身或卧如弓,你会发现肚子无比放松。 之后,你会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惬意。前些年,我有好多腰椎间盘突出的朋友,就是用这个方法治好了。所以,睡前做几组“飞燕式”是有好处的。 读《庄子》,要变着法儿地读。没有道理,只有游戏,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拒绝被别人的成功故事所绑架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蜩就是蝉,学鸠是一种小鸟。有一天,这两只“小人物”讥笑大鹏:“我们只要起心动念,一下就可以飞起来。如果碰到榆树、檀树的小枝头,就随便停一停。如果一不小心掉到地上,停留在地上便是,何必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向南飞呢?”——它们在说大鸟活得太累。 南老在《庄子諵譁》里提醒我们,年轻人不要像小鸟一样没有远大的抱负,没有远大的理想,如果以自由为借口做一些小事,好像也挺愉快,能飞哪儿就飞哪儿,能停哪儿就停哪儿,飞得不高,摔得也不惨。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观点。郭象的注解认为“非也”;爱新觉罗?毓鋆老师也认为,为什么不能尊重一只小虫子和一只小鸟的自然之性呢?大人吃大馒头,小孩吃小馒头。如果你是一只大鹏,想要飞得远,也要等到有足够的风来积淀。如果没有把风的力量培育到足够强大,再大的翅膀,也展不开,也飞不远哪。要等到所有能量配齐,你才能够呼啸而去。 你会选择做一个天性舒展的人士,还是做一个高大上的人物,能够做一番大事业,砥砺自己的性格,等待合适的时机展翅高飞?我对此倒是没有清晰的认识,一个人必须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才算是不枉此生?各安其命,各归其位,是一种生活方式;励精图治,改变小我,放下小情爱,拥抱大世界,也是一种选择。 庄子可能没有那么强调一定要飞得高、飞得远。读了《庄子》其他篇目的内容,你就会发现,他甚至认为,当一棵不太有用的树,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这样可以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