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球上的五星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气球上的五星期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8.51 6.4折 2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 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王晓峰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0469313

出版时间2012-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9元

货号8344254

上书时间2024-05-1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探险小说家。1863年出版靠前部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获得巨大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儒勒·凡尔纳一生共创作了六十六部长篇小说,几乎每部都深得读者的喜爱。

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可分两大类:一类“在未知的世界中漫游”,另一类“在已知的世界中漫游”。他的作品景色壮观、情节惊险、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在引人人胜的故事中蕴含着鲜明的正义感和广博的历史、地理知识,不仅可以激发读者一往无前的探险精神,培养人们的坚强意志,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科学知识,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广博和神奇。

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很多被拍成了电影,历演不衰。他也是世界上从十九世纪直至现在很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目录
第一章 这位博士究竟是谁

第二章 猜疑的风暴

第三章 两个脾性迥异的朋友

第四章 英勇无畏的探险家们

第五章 朋友的好心劝阻

第六章 忠实可靠的仆人

第七章 数学上的精确运算

第八章 “决心”号起航

第九章 博士与“伪博士”的课堂

第十章 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十一章 旅行前最后的准备工作

第十二章 壮丽的非洲风光

第十三章 飞越瘴疠之地

第十四章 情况紧急

第十五章 卡泽赫历险

第十六章 突遇暴风雨

第十七章 与大象近距离接触

第十八章 向尼罗河的源头前进

第十九章 真正的旅行刚刚开始

第二十章 目睹凶残的吃人部落

第二十一章 猴面包树上遇险

第二十二章 全力营救落难的传教士

第二十三章 满地黄金矿石

第二十四章 存水短缺

第二十五章 沙漠中的水井

第二十六章 “沙漠反应”

第二十七章 干渴的国度

第二十八章 地上天堂

第二十九章 丰富多彩的自然界

第三十章 鸽子织成的火网

第三十一章 飞临乍得湖上空

第三十二章 遭遇空中袭击

第三十三章 寻找可怜的乔

第三十四章 天不遂人愿

第三十五章 连遭不幸的乔

第三十六章 营救行动

第三十七章 乔醒过来了

第三十八章 前仆后继的探险旅行

第三十九章 神秘的廷巴克图

第四十章 博士的忧虑

第四十一章 “维多利亚”号持续下降

第四十二章 进一步的拆解

第四十三章 被土著搏命追赶

第四十四章 英雄归来

内容摘要
    不管身体多么疲劳、气候多么恶劣,弗格森都能忍受;无论物资怎样匮乏,他也能安之若素。他是一位典型的、完美的旅行家。他的胃可以任意胀缩,腿能够按照临时找到的床铺或伸或屈,白天的任何时间都能入睡,晚上的任何时间都能醒来。
    我们这位不知疲倦的旅行家,于1855—1857年跟史拉金维特兄弟②一起到中国西藏的西部观光旅行,这一点不足为奇。这次探险后,他带回了一些人种学方面的研究报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在历次旅行中,塞缪尔·弗格森是《每日电讯》最活跃、最受人关注的通讯员。这份报纸一便士一张,每天的印数高达十四万份,勉强满足数以万计的读者的需求。这位博士虽然不是任何学术团体的成员,没有参加过伦敦、巴黎、柏林、维也纳或圣彼得堡的皇家地理学会,连旅行家协会和皇家科技研究院的成员都不是——这个学院的院长就是他的朋友,统计学家科布恩——但是,弗格森博士的知名度极高。
    这位统计学家有一天跟博士开玩笑,建议他解答这类问题:已知博士绕地球一周所走的英里数,那么,据头所走过的圆圈半径与脚所走过的半径之差,求头比脚多走了多少英里。或者:已知头走过的距离和脚走过的距离,求博士的精确身长。
    弗格森始终不愿跟那些学者团体搅在一起。他讲究实干,不会空谈。他认为,有时间去寻觅求索,比争长论短有意义得多。据说,有一天一个英国人到了日内瓦,想看一看日内瓦湖。人家让他上了一辆老式马车,那上面的座位就像长途驿车一样,是设置在两旁的。我们这位英国老兄碰巧坐在背对着湖的位置,马车安安稳稳地载着旅客绕湖一周,他一次也没有想起来回头看看。他就这样回伦敦去了,还说日内瓦湖风景秀丽。
    弗格森博士历次旅行时,对每个地方都要看许多次,于是他看到了许多东西。再说,他去旅行,是顺着天性而为。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他有点儿觉得自己命中注定要旅行,而他坚信这是宿命,甚至觉得这是上帝的安排。他说,仿佛有一种力量推着他走遍世界,他好像一个火车头,不是自己在走,而是在路的指引下前行。
    “不是我在赶路,而是路在赶我。”他经常这样说。
    难怪面对皇家地理学会满场的掌声,他仍不失镇定。他已远远超出了那些世俗的尺度,没有骄傲,更没有虚荣。他觉得自己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爵士提出的建议再简单不过,甚至没有想到它引起了这么大轰动。
    会议过后,博士被领到旅行家协会,在那里,人们专门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宴会。端上来的精美菜肴都跟这些显贵人物的身份相称,盛宴上的那条鳟鱼比塞缪尔·弗格森的身长还要长三英寸。
    席上喝的是法国酒,众人一次又一次地为那些在非洲土地上大显身手的著名旅行家干杯,有时祝愿他们健康,有时庆贺他们的功业。这些旅行家的名单,按照英国的习惯,以字母表的顺序排列下来,从阿巴第开始,到威尔德结束,约两百人①。最后,众人又特地为塞缪尔·弗格森博士干杯,他惊人的探险,将会把以往旅行家们在非洲取得的成就连接起来,使发现的有关非洲的地理知识系统化。弗格森博士对这次远行的细节考虑了很久。谁都知道,气球,这个将要把他们运往空中的神秘交通工具,一直是他考虑的中心。
    首先,为了让气球不至于过于庞大,他决定往里面填充氢气,这种气体的重量只是空气的1/14.5。生产这种气体很容易,在作空中飞行试验的时候,这种气体的效果最好。
    经过精确计算,博士知道,为了完成这次旅行,必须携带4000斤的物资和仪器。他必须算出能够运载这些重量的升力是多少,也就是说,必须算出气球的容积。移动4000斤的东西需要排开44 847立方英尺的空气,也就是说,44 847立方英尺的空气大约重4000斤。
    让气球的容积等于44 847立方英尺,不填充空气,而是填充比空气轻13.5倍的氢气,比填充空气轻3724斤,这样就能打破气球与周围空气的平衡。填充在气球中气体的重量与周围空气重量的差额,就是气球的升力。
    然而,假如像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在气球里装44 847立方英尺的气体,气球就完全装满了,这其实是不行的。因为,随着气球上升到空气比较稀薄的高空,球内的气体就会膨胀,很快就会把外皮撑破。一般气球填充气体只填充气球容积的三分之二。
但是,博士出于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一些原因,决定填充气球容积的一半。既然需要装44 847立方英尺的氢气,气球就需要有差不多这些氢气两倍的容积。
    他把气球设计成椭圆形,一般认为这样更为有利。球的水平直径是50英尺,垂直直径是75英尺。①这样的球体容积大约等于90 000立方英尺。
如果弗格森博士用两个气球,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的确,万一有一个在空中破裂,他就可以扔掉压舱物,靠另一个气球维持飞行状态。但是,要使两个气球有相同的升力,并且同时操纵两个气球,是很困难的。
    经过长期考虑,弗格森找到了巧妙的办法,他集中了两个气球的好处,而又避免了其缺点。他制造了两个大小不同的气球,把小的装在大的里面。外面的那个气球,尺寸就像上面说的那样,小气球跟大气球形状相同,但水平直径只有45英尺,垂直直径为68英尺。小气球的容积只有67 000立方英尺,它可以在周围的气体里漂浮。两个气球中间有个阀门,必要的时候可以互相通气。

精彩内容
《气球上的五星期(原版插图本)》是“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有名作品。弗格森博士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探险家,为了将前人在非洲取得的探险成就连接起来,使之系统化,并考察非洲那些尚未被文明人踏足的蛮荒地域,他选择和他的好朋友肯尼迪、仆人乔乘坐到非洲探险,体现了大无畏的冒险精神和人与人之间互助友爱的可贵品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