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黄帝内经(灵枢白话彩插典藏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图解黄帝内经(灵枢白话彩插典藏版)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3.77 6.4折 99.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羽嘉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7871598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9.9元

货号11002916

上书时间2024-05-20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王羽嘉,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北京房山中医院医生,生于中医世家,从小立志于中医研究与传播。出版有《图解黄帝内经·素问》《图解黄帝内经·灵枢》《图解金匮要略》等书。

目录
卷一 针刺
篇一 九针十二原 针刺的一般规律 ................ 2
篇二 本输 人体的重要腧穴 ...........................12
篇三 小针解 针刺的艺术 ..............................24
篇四 邪气脏腑病形 邪气对脏腑的侵袭 ......29
篇五 根结 经脉的根结部位 ..........................44
篇六 寿夭刚柔 寿命与体质 ...........................51
篇七 官针 九种重要的刺法 .......................... 56
篇八 本神 “神”是人体的根本 .................... 61
篇九 终始 两处脉象的诊察 ..........................64
篇十 经脉 主要经脉的介绍 .......................... 77
卷二 经脉
篇十一 经别 十二支脉的循行 ....................106
篇十二 经水 经脉与河流 ............................ 110
篇十三 经筋 经筋的路线 .............................114
篇十四 骨度 各骨节的长度 .........................122
篇十五 五十营 营气运行的循环 ................ 124
篇十六 营气 营气的运行规律 .................... 126
篇十七 脉度 经脉的长度 .............................127
篇十八 营卫生会 营卫与气血 .................... 130
篇十九 四时气 四季与针灸 .........................134
篇二十 五邪 邪气对五脏的侵犯 .................137
卷三 论治
篇二十一 寒热病 寒热病的治疗 ................140
篇二十二 癫狂 癫狂病的治疗 .....................143
篇二十三 热病 热病的治疗 ........................ 146
篇二十四 厥病 逆乱引发的疼痛 ................. 151
篇二十五 病本 标与本的选择 ..................... 155
篇二十六 杂病 杂病的治疗 .........................156
篇二十七 周痹 气滞血瘀的疾病 ................160
篇二十八 口问 生活小病的治疗 ................ 162
篇二十九 师传 问诊的技巧 ........................ 168
篇三十 决气 六气的功能 .............................172
卷四 脏象(一)
篇三十一 肠胃 消化道的介绍 .................... 176
篇三十二 平人绝谷 胃肠的功能 .................177
篇三十三 海论 人体中的四海 .................... 179
篇三十四 五乱 五乱的治疗 .........................182
篇三十五 胀论 胀病的治疗 .........................185
篇三十六 五癃津液别 津液的病理 ............ 189
篇三十七 五阅五使 五官与五脏的关系 .....191
篇三十八 逆顺肥瘦 胖瘦对针刺的影响 .....193
篇三十九 血络论 血络的变化 .................... 196
篇四十 阴阳清浊 清浊之气的介绍 ............ 198
卷五 脏象(二)
篇四十一 阴阳系日月 人体的阴阳之分 ....202
篇四十二 病传 疾病的传变 ........................205
篇四十三 淫邪发梦 梦境产生的原因 ........208
篇四十四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治疗要顺应四时 ............................ 210
篇四十五 外揣 通过声色判断病变 .............213
篇四十六 五变 五种特殊的病变 ................ 214
篇四十七 本脏 脏腑的重要性 .....................218
篇四十八 禁服 诊脉的技巧 ........................ 224
篇四十九 五色 面部的五色 ........................ 228
篇五十 论勇 勇怯的分别 .............................233
卷六 摄生
篇五十一 背腧 背部的腧穴 ........................ 238
篇五十二 卫气 营卫的运行 ........................ 239
篇五十三 论痛 对疼痛的忍受力 ................ 242
篇五十四 天年 影响寿夭的因素 ................244
篇五十五 逆顺 经气运行的逆顺 ................ 247
篇五十六 五味 食物的五味 ........................248
篇五十七 水胀 胀病的治疗 .........................251
篇五十八 贼风 虚邪贼风的侵袭 .................253
篇五十九 卫气失常 卫气失常的治疗 ........ 254
篇六十 玉版 痈疽等疾病的治疗 ................ 258
卷七 色诊
篇六十一 五禁 针刺的禁忌 ........................264
篇六十二 动输 脉搏的介绍 ........................266
篇六十三 五味论 五味对人体的影响 ........268
篇六十四 阴阳二十五人 二十五种类型的人 ........................270
篇六十五 五音五味 五音与气血的联系 .... 278
篇六十六 百病始生 疾病产生的原因 ........ 282
篇六十七 行针 针刺后的不同反应 ............286
篇六十八 上膈 膈证的治疗 ........................ 288
篇六十九 忧恚无言 失音的治疗 ................290
篇七十 寒热 淋巴结核的治疗 .................... 291
卷八 运气
篇七十一 邪客 失眠的治疗 ........................294
篇七十二 通天 阴阳五种类型的人 ........... 300
篇七十三 官能 针刺之前的准备 ................304
篇七十四 论疾诊尺 尺肤的利用 ................309
篇七十五 刺节真邪 五节刺法的介绍 .........312
篇七十六 卫气行 卫气运行的周期 .............322
篇七十七 九宫八风 虚风对人体的影响 .....327
篇七十八 九针论 九针的功能 .................... 330
篇七十九 岁露论 疟疾的治疗 .....................337
篇八十 大惑论 眩惑的治疗 ........................ 342
篇八十一 痈疽 疮证的病理 ........................346
附录
《黄帝内经· 灵枢》原文 ................................... 350

内容摘要

 

  经气已去的,脉虚而小,是为逆;经气已来的,脉平而和,是为顺。明白逆顺之理,就可以大胆施行针法而不必犹豫不决。正气已虚,反用泻法,怎么能不更虚呢?邪气正盛,反用补法,怎么能不更实呢?正确掌握迎随的补泻方法,用心体察其中的奥妙,针刺的道理,也就尽在其中了。大凡在实施具体治疗时,属于虚证的,当用补法,使正气充实;属于实证的,当用泻法,以疏泄病邪。气血瘀滞日久的,当用破除法;邪气亢盛的,则用攻邪法。古经《大要》说,进针慢而出针快,以使正气充实的,为补法;进针快而出针慢,以使邪气外泄的,为泻法。气本无形,在于有无之间。针刺得气的后与先,可以体现出正气的虚或实、邪气的存或亡,应该给以相应的治疗。然而无论是用补法还是用泻法,都要使患者感到补之有所得,泻之有所失。

 

    补或泻都可以通过针刺实现。

    泻法:要很快持针刺人,待得气慢慢出后,摇大针孔,转而出针,使针刺在属于阳的体表部分打开一条出路,让邪气外泄。如果出针时按闭针孔,就会使邪气闭于内,血气不得疏散,邪气无法泻出。

    补法:顺着经脉循行的方向施针,意念中若无其事。行针导气,按穴下针,就像蚊子叮在皮肤上一般似有若无。出针要像箭离开弓弦一样迅速,用右手取出针,左手急按针孔,经气会因此而留止,针iL已闭,中气仍然会充实,也不会有瘀血停留。若有瘀血卮E及时除去。

    持针的方法,以坚牢有力为贵。进针时用右手拇、食、中三指夹持针具,对准穴位,端正直刺,针体不可偏左偏右。持针者要将精神集中到针端,并留意观察病人。同时仔细审察血脉的走向,并在进针时避开它,这样才不会发生危险。将要针刺的时候,要注意病人的双目和面部神色的变化,必须全神贯注,由此预知病情的良恶。血脉横布在穴位周围,看起来很清楚,用手按起来也坚实的地方,就是由于外邪聚集引起的有病部位,针刺时就应该避开它......

 




主编推荐

  人人都看得懂、用得上的《黄帝内经·灵枢》,帮你找到活得更好的方法


  针刺、脏腑经络

  本书是我国现存的对针灸有较多论述的医学基础理论著作,全面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津液、人体气质类型等内容,是对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记载更为翔实,例如对针法的论述,不仅强调了守神、候气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数十种针刺方法,还详细介绍了针具使用、针刺部位、针刺深浅、针刺禁忌、针刺与四时的关系等内容,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了解自身,养生安命

  本书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等各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之法,帮助人们发现人体发生病变时的征兆,指导人们尽早发觉身体的疾患并及时医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有关问题。


  400余幅精美图表,直观展示

  本书以通行的古本为基础,参考诸多名家的注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字逐句讲解,理清中医经典脉络;并以250余幅手绘插画、150余张流程图表,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图文并茂地呈现出《黄帝内经·灵枢》的精华,使读者可以很好地理解并运用到生活中。


  全系列100万册典藏图书


  附有《灵枢》原文,以备读者查阅




精彩内容
《黄帝内经·灵枢》是中国中医经典著作,81篇,与《黄帝内经·素问》为姊妹篇,二者共同组成的《黄帝内经》,与《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并称“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灵枢》的核心内容为针灸与脏腑经络学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对针灸作较多论述的医学基础理论著作。它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之法,详细阐释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病变及相关中医疗法,讲授了中医的望闻问切等常识,帮助人们发现人体发生病变时的征兆,指导人们尽早发觉身体的疾患并及时医治。
  本书以《黄帝内经·灵枢》古本为基础,集合了多位专家和学者的建议,对原著进行了全新图解式的解读,本书以400余幅手绘插画、插图、图表,力求把这部传统医学经典著作中艰涩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读者零基础也能轻松读懂这本中医经典。

媒体评论
人人都看得懂、用得上的《黄帝内经·灵枢》,帮你找到活得更好的方法
★针刺、脏腑经络本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对针灸有较多论述的医学基础理论著作,全面阐述了五脏六腑、精神气血津液、人体气质类型等内容,特别是对经络腧穴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记载更为翔实,例如对针法的论述,不仅强调了守神、候气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数十种针刺方法,还详细介绍了针具使用、针刺部位、针刺深浅、针刺禁忌、针刺与四时的关系等内容,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了解自身,养生安命本书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等各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之法,帮助人们发现人体发生病变时的征兆,指导人们尽早发觉身体的疾患并及时医治。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依据,较为详尽地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有关问题。

★400余幅精美图表,直观展示本书以通行的古本为基础,参考诸多名家的注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逐字逐句讲解,理清中医经典脉络;并以250余幅手绘插画、150余张流程图表,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复杂的问题条理化,图文并茂地呈现出《黄帝内经·灵枢》的精华,使读者可以很好地理解并运用到生活中。

全系列畅销100万册典藏图书
书后附有《灵枢》原文,以备读者查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