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混凝土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水泥混凝土学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3.41 6.4折 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佳良,金娇,谢娟编著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48747734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1688696

上书时间2024-04-09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混凝土组成材料

1.1 水泥

1.1.1 水泥的起源

1.1.2 水泥的现代水平

1.1.3 水泥中存在的问题

1.1.4 水泥的发展趋势

1.1.5 国内水泥的情况

1.1.6 通用水泥性能特点

1.1.7 水泥质量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1.2 集料

1.2.1 集料的种类

1.2.2 细集料的性能对混凝土的影响

1.2.3 粗集料的性能对混凝土的影响

1.2.4 集料的发展趋势

1.2.5 集料的标准体系

1.3 水

1.3.1 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1.3.2 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3.3 混凝土用水的质量要求

1.4 掺合料

1.4.1 掺合料的作用机理

1.4.2 粉煤灰

1.4.3 硅灰

1.4.4 矿粉

1.4.5 沸石粉

1.4.6 偏高岭土

1.4.7 掺合料的复掺

1.5 外加剂

1.5.1 混凝土外加剂的历史与发展

1.5.2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1.5.3 常用混凝土外加剂简介

1.5.4 使用外加剂应注意的事项

1.5.5 外加剂系列新标准介绍

第2章 混凝土结构与性能

2.1 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2.1.1 混凝土内部结构的三个层次

2.1.2 混凝土的微观结构

2.1.3 混凝土的孔结构

2.1.4 水化水泥浆体中的水分

2.1.5 水化水泥浆体中的微结构与性能关系

2.1.6 混凝土中的过渡区

2.1.7 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制样与仪器

2.1.8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耐久性形成原理

2.2 混凝土工作性

2.2.1 工作性的提出

2.2.2 工作性的试验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2.2.3 坍落度损失的影响与控制

2.2.4 泌水、离析和“滞后泌水”

2.2.5 新拌混凝土的填充性能

2.2.6 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2.3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

2.3.1 力学性能

2.3.2 变形性能

2.4 混凝土耐久性

2.4.1 耐久性概念与意义

2.4.2 混凝土性能劣化的模式与劣化因素

2.4.3 混凝土的抗渗性

2.4.4 混凝土的抗冻性

2.4.5 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

2.4.6 混凝土的酸腐蚀

2.4.7 碱-骨料反应

2.4.8 混凝土的抗碳化性

2.4.9 混凝土中钢材的腐蚀

2.4.10 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第3章 特种混凝土

3.1 钢纤维混凝土

3.1.1 钢纤维混凝土组成材料与拌合料特性

3.1.2 钢纤维混凝土增强机理及界面性能

3.1.3 钢纤维混凝土的性能

3.1.4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工艺

3.2 喷射混凝土

3.2.1 喷射混凝土定义与应用现状

3.2.2 喷射混凝土的支护作用原理

3.2.3 喷射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3.2.4 喷射施工工艺

3.2.5 喷射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3 水下混凝土

3.3.1 水下混凝土定义与分类

3.3.2 水下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3.3.3 水下浇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3.4 水下浇筑混凝土性能

3.3.5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3.3.6 水下混凝土灌注注意事项

3.3.7 水下混凝土灌注常见质量问题

3.4 高性能混凝土

3.4.1 高性能混凝土定义

3.4.2 高性能混凝土特点

3.4.3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

3.4.4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3.4.5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3.5 聚合物混凝土

3.5.1 聚合物基体

3.5.2 聚合物混凝土

3.5.3 聚合物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3.6 大体积混凝土

3.6.1 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3.6.2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3.6.3 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技术措施

3.7 路面滑模施工水泥混凝土

3.7.1 原材料技术要求

3.7.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7.3 路面滑模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分析与抗裂技术措施

3.8 碾压混凝土

3.8.1 材料组成与配合比设计

3.8.2 技术性能与经济效益

3.9 泵送混凝土

3.10 具有特殊功能的混凝土

第4章 公路工程混凝土研究与应用

4.1 基层碾压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4.1.1 配合比设计原理与方法

4.1.2 配合比试验

4.1.3 基层碾压贫混凝土施工的关键工序及常见质量问题控制

4.2 路面混凝土工作性应用研究

4.2.1 引言

4.2.2 新拌混凝土工作性与坍落度分析

4.2.3 新拌混凝土工作性对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4.2.4 滑模混凝土坍落度与材料、设备、工艺的关系与控制

4.3 引气混凝土试验研究

4.3.1 前言

4.3.2 试验原材料及水泥外加剂适应性试验研究

4.3.3 引气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4.3.4 混凝土热工性能

4.3.4 结语

4.4 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研究

4.4.1 前言

4.4.2 原材料优选

4.4.3 配合比优化设计

4.4.4 塑性收缩试验

4.4.5 结语

4.5 钢纤维混凝土劈裂强度与弯拉强度之间的回归分析

4.5.1 前言

4.5.2 钢纤维混凝土原

4.5.3试验数据分析与处理

4.5.4结语

4.6旧路改造时新加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纹原因分析

4.6.1前言

4.6.2旧混凝土路面改造时处治方案、结构与开裂的关系

4.6.3超载、偏载与开裂的关系

4.6.4开裂路段面层混凝土强度、厚度与切缝深度调查

4.6.5结语

4.7路面混凝土薄板结构纵向裂纹观测与封缝处理研究

4.7.1前言

4.7.2裂纹观测

4.7.3纵向裂缝封缝处理

4.7.4纵向裂纹混凝土板传荷能力恢复处理

4.7.5隔离缝设置

4.7.6混凝土路面板脱空处治

4.7.7结语

4.8流态高强混凝土压力泌水率与抗裂试验研究

4.8.1压力泌水率与混凝土抗裂试验·

4.8.2试验结果与分析

4.8.3结论

4.9聚合物固化剂在软岩边坡生态防护工程中应用研究……

4.9.1引言

4.9.2聚合物固化剂的固化机理

4.9.3原材料、配合比与试验方法

4.9.4试验结果分析

4.9.5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1章混凝土组成材料

S1.1水泥

水泥被称为建筑的粮食,在人类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全世界水泥产量已超过20亿吨,是现代建筑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水泥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的成果,是在古代建筑胶凝材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s1.1.1水泥的起源

1776年,英国人杰姆斯·帕克(James Parker)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