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衡与出路: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the global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 and the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失衡与出路: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the global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 and the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2.01 6.3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明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33337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9357625

上书时间2024-03-21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经济分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3)、中国金融博物馆第二届中国青年金融学者(2013)、新京报中国青年经济学人(2014)与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6)。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与中国宏观经济。曾在香港金融管理局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做访问学者。出版《全球危机下的中国变局》、《中国的高储蓄:特征事实与部门分析》等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在国内外财经媒体上发表大量的财经评论。

目录
前言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与中国应该扮演的角色
上篇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再平衡
  第一章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的表征:流动性过剩
  第二章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调整路径与潜在影响
  第三章  全球经常账户再平衡:美国和中国的角色
  第四章  全球经常账户再平衡:特征事实、驱动因素与有效路径
  第五章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演进前景及政策含义
  第六章  中国何以成为一个反常的国际债权人?
下篇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过程与改革方向
  第七章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货币锚与调整机制视角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资源流动视角
  第九章  国际货币体系演进:次贷危机的冲击
  第十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危机以来的进展以及中国应如何参与
  第十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货币互换
  第十二章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金融安全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失衡与出路(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由张明著。
以美元作为全球本位货币的“中心—外围”式国际货币体系具有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这集中体现为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尤其是美国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与中国持续的经常账户顺差。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这集中体现为无论外围国家实施何种汇率制度,外围国家不得不被动跟随或者输入美国的货币政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开始集中讨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最新方向,包括引入更多的本位货币(欧元与人民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改革以让其扮演全新的角色、增强IMF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促进主要国家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协调等。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在危机后明显缓解,但未来演进依然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当前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也给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注入了新的不确定性。

精彩内容
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在2000年代的第一个十年明显加剧,并最终与其他因素一起,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以及随即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自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已经明显缓解(德国等非典型国家除外),但迄今为止的全球经常账户再平衡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周期性因素而非结构性因素所导致,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全球经常账户失衡更深层次的根源,乃是以美元本位制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此,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所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反思、讨论这类脑力游戏,还需要在改革步骤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分量在全球经济中举足轻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逐步扩大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有助于完善国际货币体系,有利于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