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4.93 6.6折 68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俞国斌,曾狄主编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0404625

出版时间200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7025835

上书时间2023-12-22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体论意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巨灾应变
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生成
马克思历史主体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的实践现象学态度
以理论创新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试析“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原因
两种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核心价值观差异

第二编 党史党建理论研究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高度凝练与理论升华
试论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周刊引导青年的方法
中国共产党确定“科学发展观”理念的理论与实践渊源
与时俱进地建设中国共产党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论小康社会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八个关键问题》评析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战略与经济体制选择
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的探索与发展
浅谈学习借鉴世界政党政治的优秀成果和经验教训
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 
关于新时期党引领网络民族主义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

第三编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富矿:大学生“军迷”
论商科大学的通识教育 
朝鲜战争与新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政治文化本质探析 
基于“公益”视角探索高校发展与创新
打造千村调查品牌,发挥社会实践育人功能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评价标准,强化对思想道德建设的
管理和监督
发挥高校典礼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探析与实践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体系研究
高校教师师德的内涵、层次及联系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策略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思考

第四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修养和专业水准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何体现学术观、民主观和协作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谈教学改革的深化 
概论课实现“两个转化”,关键在于解决好
“讲什么”和“怎样讲”的问题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范式转变的几点思考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课程教学范式
改革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边缘化”问题研究
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和建设
后记

内容摘要
分布必修型是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及在各领域至少应该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作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在分布必修模式中,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一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一门课程既可作为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又可作为全校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只不过具体要求不同而已。比如麻省理工学院(MIT)要求每位大学生毕业前必须修足6门科学类课程,其中包括物理、化学、微积分与生物;8门人文、艺术及社会科学类课程;2门选修和l门实验课程;另外,8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课程中,必须有至少三门课程集中于其中某一类。耶鲁大学要求学生毕业前选修主修专业以外至少12门课程,而且在“语言”、“人文”、“社会科学”和“科学”这四类课程中,每类至少选三门课。学生在毕业之前还必须精通一门外语。分布必修模式与核心课程模式十分相似,它们都要求学生在预先划定好的若干学科区域内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但是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核心课程模式中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完全分离,属于两套不同的体系,通识教育课程是为通识教育专门编写的,课程内容多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