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系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系研究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3.6 4.7折 50 全新

库存1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静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76140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0元

货号11364947

上书时间2024-05-23

哲仁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述

第一节政治因素主导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第二节 商业运作模式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第三节中国舞蹈考级教材中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第四节“非职业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第二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功能

笫一节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述

第二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祭祀功能

第三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功能

第四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社交功能

第五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娱乐功能

第三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

笫一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基础理论研究

第二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应用理论研究

第三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学科的创建

第一节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萌芽

第二节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启蒙

第三节 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学科创建

第五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概述

第一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特征

第二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设置

第三节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

第四节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

第五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评价

第六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评论与赏析

第一节界定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评论的视角

第二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评论的理论模式

第三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评论的操作模式

第七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展望

第一节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

第二节职业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第八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基本特征与传承方式

第二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第三节中国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抢救和保护的历史轨迹

第四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项目保护与传承的紧迫性

第五节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舞蹈项目

第六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名录项目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一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已经以一种多维发展的态势获得了一个更为广泛的生存空间和传行空间。在这个多维度的时空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了适应不同的需求,其形式逐渐分化、细化和具体化,同时它所具有的功能也日益完善。

第一节政治因素主导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在人类文明史中,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源远流长。艺术发展向来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所谓政治因素,既指那些职业化的政治力量,比如政权更迭、政治更替以及政局变迁;也包括泛政治化的社会、经济、思想与文化力量,比如意识形态、主流的价值观以及文艺政策。这些都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生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

自汉代开始,中国封建宫廷就有专门的乐舞机构负责收集民间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舞之作,可以从中知晓民风民情。同时,这些民间的俗乐也是统治阶级乐舞享乐的重要来源。与俗乐相对的是雅乐雅乐既用于规范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秩序,又是封建祭仪中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俗乐雅乐两者之间的关系既界线分明,又并非一成不变。台湾学者沈冬在《唐代乐舞新论》中,总结了唐代乐舞以胡入雅”“以胡入俗”“以俗入雅的特点,以此说明中国古代乐舞雅和俗之间的互相影响和作用。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民间乐舞就与雅乐及其所彰显的政治典章和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政治因素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影响,正是出自对这一乐舞传统的批判性继承。一方面,近代以来的中国政治仍然是左右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命运几度随着政治变化而跌宕起伏,或因其封建身份而受到批判,或因其民族性而备受重视。另一方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民族民间舞低积极地参与到政治之中。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开放和政治的进步他其获得了越来越多相对独立自由的发展空间。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从未表现与政治的硫离,政治因素也始终都是其发展过程之中的主导因素之一。

一、存在形式

通常认为,政治因素主导下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存在以下四种形式。

一是大型国家活动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河北的《沧州金狮迎奥运》、江苏的《海安花鼓》、青海的《土族轮子秋》等27个来自各地的民间舞蹈轮番上场,令观众目不暇接;再如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我与祖国共奋进》的群众游行中,身着56个民族服饰的舞者共同表演了名为《爱我中华》的大集体舞蹈,展现出了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和谐共处的繁荣景象。

二是大型晚会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尤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为典型。自《人民胜利万岁》诞生以来,我国文艺工作者又先后创作了《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X复兴之路》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以音乐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结合诗歌哑剧、造型、舞台美术等艺术因素,概括而典型地表现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史诗意义的政治事件。而将各民族民间舞蹈串联起来,以突出各族人民团结并进的宏大主题,是这一舞蹈艺术创作体裁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是大型文艺会演、展演和比赛中的民族民间舞蹈。突出的代表是已举办多届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从全国各地遴选出来的歌舞类节目在北京集中展示,其意义不仅在于为这些民间歌舞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更在于表现和反映我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之势。这与中国隋唐时期的九部乐”“十部乐中吸纳大量各族乐舞的举措异曲同工,泱泱大国的辉煌气象可谓是一脉相承。

四是作为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手段,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参与到外交等国家事务之中。如原东方歌舞团最初建团的目的就是向外国人介绍优秀的中国艺术,在数年中为许多国家的观众表演了诸多优秀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深受国外观众欢迎,因此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外交的先行官”“大使前的大使。这些歌舞交流活动不仅向国外的观众传播了优秀的中华民族艺术,而且历年来在我国的外交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精彩内容

本书共八章。第一章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概述。第二章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功能。第三章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第四章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学科的创建。第五章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概述。第六章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评论与赏析。第七章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与发展展望。第八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