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0.56 2.7折 ¥ 39 九品
仅1件
作者《意林·作文素材》编辑部 编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84989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1838602909915927552
上书时间2025-01-09
创交际语境,重价值引领,显个性色彩
——2022 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综评
□汪啸波(特级教师)
2022年高考作文试题,基本延续了往年的风格,但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一是作文主题与时代风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一是思想内容与呈现方式越来越丰富。
全国9道高考作文题(北京卷2道题目)都以任务驱动型为主,试题材料有名著小故事、时代大事件、传统格言警句、 日常生活现象、温馨家庭场景等多种类型。从内容分析,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教育方针,关注党建工作、国家建设、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成就,涵盖“建团
百年”与“民族复兴”两大主题,引导考生结合自身实际,着眼国计民生,培养勇敢、创新、坚忍、拼搏等优秀品质,很好地发挥了作文试题为国选才的功能。
下文我将作文题大致分类,便于理解、分析、借鉴和备考。
一、创设交流语境,鼓励雅俗共赏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因而,无论实用写作还是文学写作,都需要良好的氛围和适宜的语境。换言之,当下的命题者都非常清楚:高考作文题的命制,不是让考生将脑袋里的信息、思想、情感,用字、词、句、段表达出来就完事了,而是要考虑到作者、读者、目的、形式、主题五个要素,努力创设一种真实、愉悦、高效的交流语境。我们看北京高考卷的一小一大作文题。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
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这个题目很有现代感,请看下列交流语境五要素:
——谁来写?校学生会新社团“悦 读会”会员。
——说给谁听?全校想参加此会的学生。
——说什么事?“阅读带来审美愉悦”。
——想达到什么目的?“悦读会”招新。
——怎么说的?语言简练,150字以内,有吸引力。
仅仅是10分的微写作,命题者也都面面俱到。再看北京卷大作文第二题:
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 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我们认真审阅,也完全可以明了其中要素:
作者:你——网络时代、疫情期间 的中学生;
读者:我们——网络时代、疫情期间的老师;
目的:以乐观豁达的积极态度,迎接新挑战,适应新生活;
形式:写经历、见闻、感受,记叙故事、抒发情感、呈现思考;
主题:很多现实的“线下”活动,因疫情而转向虚拟的“线上”。
比较复杂,也有一些不同声音的是全国甲卷作文题,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种现象也能在 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
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初读试题,有人会觉得此题文字冗长而增加了考生负担,而实际上,这个情节脍炙人口,题中文字内涵丰富,命题者酌情增加解释,消除文化难点,降低审题难度。所以,且不说这个典故本身创意独特、意境雅致、语言精美,单就匾额题名(常与楹联题词关联)这个活动,足见中国文字活力无匹,而且汉字言简意丰,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考点。因此,为凸显创新之可贵,破除考生对文言的隔膜,创设最佳的交流语境,命题者小心翼翼,增加了一些浅白的说明文字。
从交流语境的维度看,北京卷最为出色。
微写作第三题,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文字虽简短,任务却明确,小诗、文字皆可,高雅、凡俗不限,充分体现了交流语境雅俗共赏的特点。
二、注重价值引领,考查品质素养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因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也关涉对青年思想道德、品质素养的精准考量。莘莘学子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胸怀世界的广阔视野,勇担使命的人文情怀,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关系,都可借分值最大的作文题来呈现。
在高考如此重大的选拔考试中,试题应尽量体现主流的思想倾向,体现国家的殷切期盼,引导考生养成高雅情趣,认同家国情怀,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述种种,皆可谓题中应有之义。
例如,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就以宏大叙事为主题。题目给出材料,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一系列微纪录片,宣传不同行业一批奋发有为的先进人物,让考生以“复兴中学团委”的名义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又如浙江卷作文题,突出了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于是,新时代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浙江青年努力开拓创新,徐枫灿、杨杰、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的年轻队员等一大批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人物成了榜样,这在一个纷扰喧嚣、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一定会引发极大关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时代先锋,也一定能
充分持久地发挥着偶像的巨大作用。
除了树立人物典型,回望国家建设成就,阐述身边大事喜事,也能充分展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成就,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全国乙卷作文题,就是这类内容的典范。
以中国举办的两次奥运会为切口,开掘了一个主题:改革开放的中国正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这也是用变幻多姿的现实生活,对青年学生进行生动的价值引领。的确,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须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让自己和伟大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三、彰显个性色彩,唤醒心灵成长
高站位、高境界、大话题、大视野,有其有利的一面,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大批视野不宽、素养不高、储备不足的学生,会面临痛苦的抉择:是对政治教科书的大段引用?是对报刊社论的人云亦云?还是对时事热点的盲目评论?毕竟,信息太多而思考太少,作业太多而时间太少,可是未经凝视的话题,怎么能写出触动灵魂的佳作?
对上述两种较为宏大的作文主题,我更喜爱落点巧妙、表达人文、角度新颖、寓意丰富的小主题。它们是2022年高考作文题中的明珠,主题词或概括世间万物蕴藏的规律,或揭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或提醒关于温馨场景的遐想,或提炼人生哲理而触及灵魂。其主题与语文课本、日常生活的关联度高,与考生感情更亲近,理解更容易,思考更深刻,想象更丰富,因此,描写会更细腻,行文会更从容。这类作文题目,主题多样,形式活泼,但很注意贴近考生生活、尊重考生思想,而且不强行设定某一固定的答案,更从容地鼓励考生自我觉醒,心灵成长。
先看今年北京卷的大作文第一题,
“学习今说”,原题如下: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绕不开的词“学习”,用今日的“视野”重新观察,
全新阐述,还特地点明可以从“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着手,可谓温馨贴心。旧时格言,今日新句,给了考生极大的写作自由,乐府旧曲翻成了动听的杨柳新枝。
对传统文化的新解读,传承与创造一体,常规中别具意趣,自有“旧瓶装新酒,老树着春花”的美感活力,这样的命题不一而足,再看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借棋说人,或者说是借棋理说哲理。
所谓“本手”,指合乎情理的常识,光明坦荡的“正招”,雄浑坚实的基础,是天下健者的立身之本;所谓“俗手”,指貌似合理或局部占优,而实则不宜或导致全局受损的“庸招”,这也是很多俗人锱铢必较的惯用思维;而所谓“妙手”,则指出人意料的精妙奇招,反常规甚至剑走偏锋,因为出其不意而成功。人生如棋,需时时留心。不可以只凭“妙手”而大获全胜,却可以靠“本手”而步步攀高;不必嫌正道遥远曲折,却会因“俗手”而败退潦倒。参透了“本手”与“俗手”的关系,就厘清了基础与目标、实干与创新的关系。
如果说全国卷作文题“堂而皇之,字正腔圆”,那么上海卷作文题就显得“骨骼清奇,飘逸出尘”,它历来言简意赅,大有玄机,但今年也多了一点亲民之意。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这个题目好,好在对生活中这一现象的不置可否,从而引发更多的自律、反省、批判:为什么人们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什么原因导致从喜欢发问转变为看重结论?儿童是天真的、纯洁的、富有好奇心与想象力的,那么成年人为什么是世故的、功利的、保守的、缺乏创造性的?孩子幼稚是因为无知,成人幼稚是否白痴?
任何人生形态都是人生的常态,成年人如果一味天真需要多高的成本?总之,此题主旨深远,意蕴复杂,上下纵横,意味深长。
作为一位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的语文老师,我最喜欢的是天津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此题在引发我们深思的同时,温暖了我们苍凉的内心。“文章不是无情物”,再理性、再冷静、再有批判思维的作文题,一旦结合了考生个人的情感,它就可能因触及心灵而精彩出众,好评如潮。还有,此题没规定只能写议论文,这就让一些文学素养较高的考生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这是否预示着,新课改背景下的作文题命制,也会有这样的仁慈,给一些
有文学特长的考生,留下了一条隐秘的通道?
备考要点
今年作文题给今后作文备考的启示,有以下三条:
一、关注真实交际,培养读者意识
考场写作不是个人日记,不能一味囿于自己的感受,要充分考虑高考作文批阅很容易审美疲劳的特点,作文题如何创设读者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语境意识,研究作者、读者、目的、形式、主题等交流要素,努力从内容到语言进行创新。
二、关注时代风云,培养家国情怀
中学生一定要介入人类共通的精神事务中去,对民生疾苦、国家命运、民族前途投入深情关注,活在大时代,理当观察大气象,感受大风云,获得大感悟。作文能很好地展示考生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社会需要学生拥有优秀的品质和宏大的格局,“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方是时代的宠儿。
三、关注自由表达,尊重个性选择
育人的前提是对人的尊重,我们可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但不能用统一的答案束缚人。“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要真正落实到实践中,这需要老师们有意识地去坚持与追求。因而在写作课上,内容与形式,多元的选择,都值得去关注、深思、提炼;在写作训练中,家国情怀要凸显个人记忆,立足“小我”,也要彰显“大我”。
由《意林·作文素材》编辑部倾力打造,更有特级教师、作家、一线名师亲自上阵写就下水美文,全国各地区阅卷组组长、优秀阅卷老师积极现身指导,内容涵盖阅卷分析、标卷文深度解析、海量一类范文、创新写作角度、失误文升格示范、高频素材及名言、金题预测及评分总结等等。得分点与失分点一目了然,应考攻略与误区警示一点即透,总结往年命题趋势,分析来年命题方向,针对性与实用性并行,是一本高水平、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读高考作文现场的图书,名师携手,不可多得,助考生信心百倍赢高考!
1.名师、作家亲自写同题佳作
2.孙绍振教授点评高考命题新趋势
3.范文来自全国各地阅卷老师!可靠老师给你可靠帮助
4.高考作文阅卷老师肺腑之言,一吐为快,告诉你得分点,备战更有针对性
5.邀请名师升格失误文,手把手教你归避失分误区
6.传递“新鲜”“真实”的考场作文和阅卷心得
7.名师荟萃!意林连续12年出版高考满分作文,准确预测命题趋势
8.附意林高频素材及名言
本书由《意林•作文素材》编辑部携全国各地名师主编,《意林•作文素材》是青少读物领导品牌《意林》的“作文版”,连续多年命中中考高作文和阅读理解,深受师生家长信赖。特约中考、高考语文阅卷老师、命题组专家为顾问,全国各地特级教师长年指导,热点时事、经典素材、名师点拨全覆盖,中学生作文提分、拓宽视野必读杂志。
北大清华复旦等985、211学霸推荐读物! "
综述
001|创交际语境,重价值引领,显个性色彩/汪啸波
006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历史性新特点和严峻的挑战/孙绍振
011全国甲卷
039全国乙卷
062全国新高考I卷
094全国新高考Ⅱ卷
116北京卷微写作
122北京卷
149天津卷
169上海卷
189浙江卷
阅卷者说
201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流畅/李论
205考场作文如何审题立意/石磊
名师带你备考
209考生应该坚守的四种写作规则
——2023年高考作文四种考查取向/张一山
名师预测
214|2023年名师新题预测/江红波
附
217|冲刺阶段高考作文达标项目诊断表/焦文林
创交际语境,重价值引领,显个性色彩
——2022 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综评
□汪啸波(特级教师)
2022年高考作文试题,基本延续了往年的风格,但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 一是作文主题与时代风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一是思想内容与呈现方式越来越丰富。
全国9道高考作文题(北京卷2道题目)都以任务驱动型为主,试题材料有名著小故事、时代大事件、传统格言警句、 日常生活现象、温馨家庭场景等多种类型。从内容分析,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教育方针,关注党建工作、国家建设、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成就,涵盖“建团
百年”与“民族复兴”两大主题,引导考生结合自身实际,着眼国计民生,培养勇敢、创新、坚忍、拼搏等优秀品质,很好地发挥了作文试题为国选才的功能。
下文我将作文题大致分类,便于理解、分析、借鉴和备考。
一、创设交流语境,鼓励雅俗共赏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表达的是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因而,无论实用写作还是文学写作,都需要良好的氛围和适宜的语境。换言之,当下的命题者都非常清楚:高考作文题的命制,不是让考生将脑袋里的信息、思想、情感,用字、词、句、段表达出来就完事了,而是要考虑到作者、读者、目的、形式、主题五个要素,努力创设一种真实、愉悦、高效的交流语境。我们看北京高考卷的一小一大作文题。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校学生会成立新社团“悦读会”,要拟一则招新启事。请你围绕“阅读带来审美愉悦”这一宗旨,为启事写一段话。
要求:语言简练,有吸引力。
这个题目很有现代感,请看下列交流语境五要素:
——谁来写?校学生会新社团“悦 读会”会员。
——说给谁听?全校想参加此会的学生。
——说什么事?“阅读带来审美愉悦”。
——想达到什么目的?“悦读会”招新。
——怎么说的?语言简练,150字以内,有吸引力。
仅仅是10分的微写作,命题者也都面面俱到。再看北京卷大作文第二题:
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 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我们认真审阅,也完全可以明了其中要素:
作者:你——网络时代、疫情期间 的中学生;
读者:我们——网络时代、疫情期间的老师;
目的:以乐观豁达的积极态度,迎接新挑战,适应新生活;
形式:写经历、见闻、感受,记叙故事、抒发情感、呈现思考;
主题:很多现实的“线下”活动,因疫情而转向虚拟的“线上”。
比较复杂,也有一些不同声音的是全国甲卷作文题,原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种现象也能在 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
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初读试题,有人会觉得此题文字冗长而增加了考生负担,而实际上,这个情节脍炙人口,题中文字内涵丰富,命题者酌情增加解释,消除文化难点,降低审题难度。所以,且不说这个典故本身创意独特、意境雅致、语言精美,单就匾额题名(常与楹联题词关联)这个活动,足见中国文字活力无匹,而且汉字言简意丰,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考点。因此,为凸显创新之可贵,破除考生对文言的隔膜,创设佳的交流语境,命题者小心翼翼,增加了一些浅白的说明文字。
从交流语境的维度看,北京卷为出色。
微写作第三题,请以“像一道闪电”为题目,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文字虽简短,任务却明确,小诗、文字皆可,高雅、凡俗不限,充分体现了交流语境雅俗共赏的特点。
二、注重价值引领,考查品质素养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因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也关涉对青年思想道德、品质素养的精准考量。莘莘学子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胸怀世界的广阔视野,勇担使命的人文情怀,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关系,都可借分值大的作文题来呈现。
在高考如此重大的选拔考试中,试题应尽量体现主流的思想倾向,体现国家的殷切期盼,引导考生养成高雅情趣,认同家国情怀,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述种种,皆可谓题中应有之义。
例如,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题,就以宏大叙事为主题。题目给出材料,中国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一系列微纪录片,宣传不同行业一批奋发有为的先进人物,让考生以“复兴中学团委”的名义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又如浙江卷作文题,突出了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于是,新时代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浙江青年努力开拓创新,徐枫灿、杨杰、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的年轻队员等一大批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人物成了榜样,这在一个纷扰喧嚣、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一定会引发极大关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时代先锋,也一定能
充分持久地发挥着偶像的巨大作用。
除了树立人物典型,回望国家建设成就,阐述身边大事喜事,也能充分展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成就,从而激发青年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全国乙卷作文题,就是这类内容的典范。
以中国举办的两次奥运会为切口,开掘了一个主题:改革开放的中国正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这也是用变幻多姿的现实生活,对青年学生进行生动的价值引领。的确,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须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让自己和伟大的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三、彰显个性色彩,唤醒心灵成长
高站位、高境界、大话题、大视野,有其有利的一面,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一大批视野不宽、素养不高、储备不足的学生,会面临痛苦的抉择:是对政治教科书的大段引用?是对报刊社论的人云亦云?还是对时事热点的盲目评论?毕竟,信息太多而思考太少,作业太多而时间太少,可是未经凝视的话题,怎么能写出触动灵魂的佳作?
对上述两种较为宏大的作文主题,我更喜爱落点巧妙、表达人文、角度新颖、寓意丰富的小主题。它们是2022年高考作文题中的明珠,主题词或概括世间万物蕴藏的规律,或揭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原因,或提醒关于温馨场景的遐想,或提炼人生哲理而触及灵魂。其主题与语文课本、日常生活的关联度高,与考生感情更亲近,理解更容易,思考更深刻,想象更丰富,因此,描写会更细腻,行文会更从容。这类作文题目,主题多样,形式活泼,但很注意贴近考生生活、尊重考生思想,而且不强行设定某一固定的答案,更从容地鼓励考生自我觉醒,心灵成长。
先看今年北京卷的大作文第一题,
“学习今说”,原题如下: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把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绕不开的词“学习”,用今日的“视野”重新观察,
全新阐述,还特地点明可以从“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着手,可谓温馨贴心。旧时格言,今日新句,给了考生极大的写作自由,乐府旧曲翻成了动听的杨柳新枝。
对传统文化的新解读,传承与创造一体,常规中别具意趣,自有“旧瓶装新酒,老树着春花”的美感活力,这样的命题不一而足,再看全国新高考Ⅰ卷作文题。
借棋说人,或者说是借棋理说哲理。
所谓“本手”,指合乎情理的常识,光明坦荡的“正招”,雄浑坚实的基础,是天下健者的立身之本;所谓“俗手”,指貌似合理或局部占优,而实则不宜或导致全局受损的“庸招”,这也是很多俗人锱铢必较的惯用思维;而所谓“妙手”,则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