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第一课9787507840544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0.23
2.8折
¥
36
九品
仅1件
作者高路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40544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1157696188502884372
上书时间2025-01-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生命诚贵重,怎样做人才符合生命的要求?
人被世俗的东西所包围,又该如何面对?
如何运用道家高超智慧,解决人生难题?
高路著的《道家第一课》从生命、处世、道德、自然、无为、辩证、返璞归真等七个方面讲述道家究竟是什么。
论说深入浅出,和儒家进行了对比。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各是什么,教人明辨。
商品简介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与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文化上的阴阳合抱现象。那么,道家究竟说了什么?道家学说中的“道”究竟指什么?道家思想的突出特征又是什么?它所期望的理想社会是怎样一幅图景?道家要人们摒弃世俗道德,那它所追求的真实道德又是怎样的?治理国家时,要达到无为而治,应该怎样做呢?从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来说,道家又暴露出哪些致命的缺陷?从生命的养护到处世的学问,从无为而治的取舍到生活辩证法的启示,本书将为您呈现道家思想的精髓之处。
作者简介
高路,学者,出版《改变人类心灵的十大哲学观念》《中国价值观》《成人之道》《自强之道》《为善之道》《自然之道》《低到尘埃里——张爱玲情事》《小东淖——放不下的亲情》等著述30余种。
目录
道家概略 / 001
道家人物小传 / 009
生命最尊贵 / 001
生命价更高 / 003
生命高于道德 / 004
生命高于财富 / 007
生命高于权位 / 010
拾得 / 013
生命养护的要义 / 017
寡欲 / 018
清心 / 021
忘物 / 024
忘我 / 028
拾得 / 031
处世的学问 / 035
柔顺比刚强好 / 037
柔韧 / 038
忍让 / 042
顺应 / 046
自主 / 049
拾得 / 053
隐蔽比显露好 / 057
不显露 / 058
不超群 / 061
不逞能 / 064
拾得 / 067
两种道德 / 071
世俗道德不足取 / 073
道德与乱世 / 074
道德与名利 / 078
道德与虚伪 / 080
道德与人性 / 083
拾得 / 087
真正的道德是什么 / 091
以真实为前提 / 092
以生命为准则 / 095
以和谐为目的 / 099
拾得 / 102
自然最伟大 / 105
“道”是自然而然的状态 / 107
什么是道 / 108
道的特征 / 112
拾得 / 124
人性出于自然 / 127
善恶 / 128
本真的人 / 131
命运 / 134
拾得 / 137
无为而治 / 141
为什么要无为 / 143
历史变迁 / 144
有为的局限 / 147
有为的害处 / 150
无为的根据 / 154
拾得 /157
怎样做到无为 / 161
顺其自然 / 162
用德不用智 / 165
治性不治人 / 169
不为天下先 / 172
无为致有为 / 175
拾得 / 178
生活辩证法 / 181
无中生有 / 183
有用与无用 / 184
大与小 / 188
是与非 / 191
福与祸 / 195
有与无 / 199
拾得 / 203
生死一体 / 207
生死相依 / 208
生死转化 / 211
真我永恒 / 215
拾得 / 218
返璞归真 / 221
婴儿——自然的回归 / 223
心智的危害 / 224
智慧的局限 / 228
无智和大智 / 231
婴儿状态 / 234
拾得 / 237
鲲鹏——自由的放飞 / 241
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242
恬淡放达的生活品位 / 245
自由自在的生活向往 / 248
天人合一的生活境界 / 251
拾得 / 254
内容摘要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与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文化上的阴阳合抱现象。那么,道家究竟说了什么?道家学说中的“道”究竟指什么?道家思想的突出特征又是什么?它所期望的理想社会是怎样一幅图景?道家要人们摒弃世俗道德,那它所追求的真实道德又是怎样的?治理国家时,要达到无为而治,应该怎样做呢?从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来说,道家又暴露出哪些致命的缺陷?从生命的养护到处世的学问,从无为而治的取舍到生活辩证法的启示,本书将为您呈现道家思想的精髓之处。
主编推荐
生命诚贵重,怎样做人才符合生命的要求?
人被世俗的东西所包围,又该如何面对?
如何运用道家高超智慧,解决人生难题?
从生命、处世、道德、自然、无为、辩证、返璞归真等七个方面讲述道家究竟是什么
论说深入浅出,和儒家进行了对比
道家思想的利与弊各是什么,教人明辨
精彩内容
历史上被冠以“道”的学派有两个:一个是以老
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另一个是以程颐、程颢(hào)兄弟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也被称为道学。理学本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之所以与“道”挂上了钩,是因为这一派学者将“道”也就是“理”视为宇宙本原,以此构建他们的思想理论体系。其实道学与道家是有本质区别的,尽管道学吸取了道家的一些成果。
道学的“道”虽然也具有无形和洁净完美的特征,但却是由仁、义、礼、智等要素构成的,其目的就是把儒家规范上升到万物之源的高度。道家的“道”是不包含任何具体内容的虚无,是纯粹自然而然的东西,“道”的自然性恰恰是对儒家倡导的礼制和道义的否定。显然,道家与道学截然不同,这个界限是不能混淆的。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及其继承者之所以被称为道家,是由于他们把“道”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道的本意是人走的路,道家就是这样的指路人。关于道家的来源,《汉书》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福祸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意思是说,道家学者来自朝廷的掌管历史的官员,他们的本职工作是记述历史上的成败、存亡、福祸,总结其中的道理,为现今所用,使君主掌握治国的根本道理,所
以他们提供的实际上是统治术。老子就是这样一位周王朝的史官。既如此,道家就应该积极从政,但事实刚好相反,他们却主张无为和超脱,而把从政的角色让给来自民间的儒家。儒家最初是与祖先之神对话的人,沟通的是另一个世界,现在却把改变现实作为自己的职责,与君主对话的道家反倒要求退回自然,这不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吗?
道家主张无为,并不意味着道家思想与政治没有关系,无为也是一种治国方略。这种方略的重大实践有两次。一次发生在西汉初期,文帝刘桓接受“黄老
之术”,实施休养生息。另一次发生在唐朝初期,太宗李世民不仅推重道家思想,实行兼容并蓄的开明政治,而且认老子为先祖;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时候,老子进一步升格,被尊为“玄元皇帝”,李隆基还亲自注释《老子》,并昭告天下。诸子学者中,这是来自官方的最高荣耀了,即使是孔子,也只被尊为王,没有获得过皇帝的正式封号。这两次实践都出现在天下大乱之后,前面的一次是秦末及楚汉相争,后面一
次是南北朝及隋末的群雄并起,而这两次无为方略的实施都迅速地治愈了战争创伤,达到了天下大治,开
创出盛世局面,其成果分别被称为“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什么是“黄老之术”?这就涉及道家思想史了。道家思想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时期:1.先秦道家;2.两汉道家;3.魏晋玄学。下面就分别看一下这几个时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