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编著的《死亡如此多情(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是一部颠覆传统生死观念的纪实文学,捍卫逝者尊严,温暖生命,温暖生活。
这是一本描述生、死、情的好书。希望我们的医务工作者都来读一读,更加懂得病人,对医学是“人的医学”有更深的理解。希望我们的病人们都来读一读,更加懂得疾病,理解医者。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更加懂得生和死,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过好每一天。
作者简介
本书从开始酝酿到最终出版,历时一年半,最终完成120余篇口述实录。《中国医学论坛报》的编辑团队,在工作之余来到临床一线,记录医生的心声。在这本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令讲述者难忘。感谢所有被采访的医生,他们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生死现场。
目录
选择
那一回,我关掉了呼吸机
ICU的两个老人
无奈的放弃
第个疗程
请尽一切努力
生命的抉择
山穷水尽妈也陪你走到底
父亲的死亡令我刻骨铭心
我们不外转,也不插管
她是我妈啊,我不能不救她
最后的选择
年轻的眼睛告诉我
他走得太不安详
父母放弃治疗的三岁艾滋病患儿
医生,求您了,别让我出院
何时生离,何时死别
妈妈,我爱你
记忆中的父与子
那棵银杏树就是我公公
终那滴泪
灰色头像
他们,不曾后悔
外公的心愿
姥姥
妈妈,对不起,我爱你
来世还做妈妈的儿子
老大哥走了
就不要让爸爸再难受了
如果解剖,对医学会不会有贡献?
震撼!两个儿子跪在床边默默等待母亲离去
她走入了天堂
爸爸在天上也希望我这么做
把自己的血输给丈夫的愿望也实现不了
父母的哀伤
老者的慰藉
小饼
一句话
滑落的照片
未实现的谎言
无题
尽力
那一晚
外公是我的患者
或许是个鬼故事
忘写输白蛋白的交班记录
混蛋儿子
一个艾滋病逝者的临终嘱托:把我的遗体交给李大夫
我对乙肝病毒特别敬畏
无名氏口述的故事
十多年了,那个17岁女孩儿总在我的脑子里
再见
李奶奶在家人的爱中离去
生命的最后阶段
托梦
我的第一位临终患者
明天会更好
死是生的开始
葬花女孩儿
他还和我说他的存折和密码放在哪儿了
是时候回家了
死亡需要一个过程
东方人和西方人对死亡理解存在差异
临终不要抢救,只要平静
即使离去,她依然优雅
我问母亲害怕吗
用微笑迎接死亡
她为自己设计葬礼
他回家了
平静绽放的生命之花
望路
内容摘要
《死亡如此多情》是一部由百位医护人员共同完成的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它用叙事医学的手法描述了医者亲身经历的临终故事。我们借此可以重新认识身体和心灵、痛苦和疾病,以及生命和死亡。中国自古避讳谈论死亡,但只有了解疾病、参悟生死,才能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过好每一天。
主编推荐
一部颠覆传统生死观念的纪实文学
捍卫逝者尊严,温暖生命,温暖生活
《死亡如此多情》从开始酝酿到最终出版,历时一年半,最终完成120余篇口述实录。《中国医学论坛报》的编辑团队,在工作之余来到临床一线,记录医生的心声。在这本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令讲述者难忘。感谢所有被采访的医生,他们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生死现场。
精彩内容
选择当死亡近在眼前,我们可以选择拥抱它的方式吗?
见到他是在一个午后。
“李医生,收病人了,在22床。”伴着护士清脆的嗓音,我拿着住院单推开了病房门,病床上已经躺下了一位老人,他的老伴和护工在默默地整理各种东西。
“老先生,您怎么样啊?”我习惯性地问道。
这正是这个北方城市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秋日的阳光懒散地洒在房间内的各个角落,窗外的银杏泛着惹人喜爱的金黄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叶子上泛着点点阳光。柔和的光线洒在他的身上,轻轻地穿过丝丝银发,轻抚着面颊上的皱纹。然而,秋日阳光柔和的金黄色并没有带给他生机和活力,反而显得他的脸色更加苍白。他并未享受这秋日的温暖,而是费力地努了努嘴,从喉咙深处发出了一丝嘶哑的声音:“还可以,就是浑身没有力气……”他太虚弱了,以至于我都不忍再问他问题,我知道只有从他的家属口中才能了解一些病情。
“没关系,我给您检查检查啊。”于是我不再问话,而是开始了我的检诊。房间里很安静,家属也停止了收拾东西,只剩下我检诊时发出的轻轻的声响,而我的脑海里开始通过我的检查勾勒他的病情。
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看过太多像他这样的病人,在肿瘤的侵蚀下慢慢虚弱下去,但生
存的本能仍然使他们在眼神中存留一丝希望。然而,在他的眼中,我没有找到一丝希望的神色。
在我即将检查完毕的时候,他突然紧紧地抓住了我的左手,把我拽向他的方向,我明白他有话要对我说。于是我俯下身,把耳朵贴近他的嘴唇。“让我走吧……”声音很微弱,我不确定房间里的其他人是否也
听到,甚至我也在怀疑是否听错了。我条件反射地直起身子,回头看了看他的老伴和护工,想让他们帮我听听他到底说了什
么。但我心底却明白,与其说是想让他们帮我确定,不如说是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而他依旧紧紧地攥着我的手,眼睛直直地盯着我,闪烁着一种坚定,甚至是执拗。
“老先生,我是您的主管医生,慢慢来,一切会好起来的。”我生
硬地笑了笑,同时手中暗暗用力,想挣脱出老先生的手。但是,却没能成功。他依旧看着我,几秒钟后,手上的力道渐渐地减弱下来,眼神也随之黯淡下去。我用右手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顺势抽出了左手,转身陕步离去。
次日的全院查房会上,上级医生们在讨论病情及下一步处理,我却满脑子想着他对我说的话。突然间屋内安静了下来。
“刚才李医生已经详细汇报了病历,这是一个晚期肿瘤患者,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营养问题,此外,积极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专家组也给出了较为一致的意见,治疗原则就是最佳支持治疗,积极改善一般状况,争取创造进一步控制肿瘤的条件。家属方面,昨天我也进行了沟通,并向他们通报了目前的病情,家属非常理解,也给予了积极
的反馈,希望能用最好的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所
以李医生,请你制订一个详细的治疗计划,保证每日足够的热量摄入。
而护理这方面由护士长抽调骨干力量,加强巡视,积极护理。
“另外我再多说两句,这个患者原来是我们单位直属机关的领导,因此院里也非常重视,要求我们尽一切所能,积极救治。在座的各位要
引起足够的重视。好了,大家还有什么想法?”“主任,您看患者本人的意见是否有必要参考一
下?”我提出。
“李医生,你说的这个情况我知道,但是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还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因此遵照患者的意见根本是不现实的。而且你也看到,家属在治疗上是非常积极的,他们也表达了想要
尽可能地延长患者生命的意思,所以目前应以家属的意愿为主,好吧。
如果没有什么其他意见,就这么执行吧。”我慢慢地合上记录本,一种莫名的愧疚萦绕在心头。
随后的一段日子里,上级医生以及家属的意见得到了积极的执行。
病房里已经不像先前那样冷清了。各种仪器摆满了病床周围。彩色的显示屏上闪烁着各种颜色的数字和符号,自动监护仪的报警声还不时的响起,提醒医生护士调整各种仪器的参数。而老先生的身体上也逐渐捅上了各种管路,输液用的深静脉管、喂食用的胃管、维持呼吸的气管插管,还有吸痰管、尿管等等。它们相互配合又各司其职地维护着老先生
的各种生理活动。而老先生似乎只是这些仪器的配角,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只是偶尔的肢体活动或是眼睛的开合,才提醒人们他的存在。
“老先生,您怎么样?”我在他的耳畔说道。
为了保持呼吸的通畅,已经给老先生进行了气管插管,所以实际上他已经不能说话了。他慢慢地睁开眼睛,向我的方向注视了一会儿,我以为他会点头或摇头,来表达好或不好。但是他没有,而是努了努嘴,似乎是想要说什么。我明知道他不能言语,但还是把耳朵贴近了他的嘴边。我听到从老先生的嘴里发出了“咝、咝”的声音,我直起身,疑惑地望向他。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些许熟悉的东西。
P2-5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