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978721304775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9787213047756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9.9 2.6折 38 八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凯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47756

出版时间2012-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1467684316770846720

上书时间2025-01-04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不一般的大众经济学 

  郭凯在哈佛读书的时候开始写博客,很快受到青年学生的追捧。几年下来,结集为《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出版,成为畅销书。这次他再接再厉,把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发表的专栏文章结集成书,取名《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王二是虚构的人物,在郭凯的故事里,他一会儿是佃农,一会儿是进城的打工仔,一会儿又摇身一变成了小企业老板或写字楼里的小白领,总之,他是中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透过王二时而平淡、时而光怪陆离的故事,郭凯把中国重大的经济问题信手拈来,把本来深奥枯涩的经济学原理活灵活现地呈现给普通读者。 

  小到超市购物、大到买房置业,我们每天都在做出经济决策。朦胧中,我们都感觉到自己的决策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但究竟是如何受到影响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比如,中国外汇储备越来越大,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人民币升值是让普通人的财富增加还是缩水?这样的问题,经济学家也未必全搞得清楚,更别说给普通老百姓说明白了。郭凯却用王二的故事,轻松地说清楚了。 

  比如,在《卖粮的困惑和外汇储备缩水》这个故事里,郭凯用王二卖粮的故事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汇储备价值的影响说清楚了。过去,国家从王二那里低价收粮,一毛多钱一斤,但王二省吃俭用,也存下了25000元的现金。后来,国家照顾农民,把价钱提高到三毛钱,别人都说是好事,王二却犯疑惑:撂在过去,他的存款可以买20万斤粮食,现在才能买8万多斤,他的存款的实际价值岂不是缩水了吗?王二的存款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国家的收购价就是人民币汇率;王二对他的财富缩水的担心就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包括许多经济学家对外汇储备缩水的担心。郭凯是如何说服王二的呢?读者读了《卖粮的困惑和外汇储备缩水》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郭凯的专业是国际金融和开放宏观经济学。记得有一年他放暑假回北京,我和我的学生一起去十渡玩,在路上我们讨论如何向普通人说清楚汇率是什么。这当然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对于职业经济学家来说,汇率的作用也不是全都清楚的。郭凯花了很大的篇幅,用王二的故事来讲清楚汇率是怎么回事儿,特别是固定汇率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每篇故事都很精彩,我最喜欢的是《王二兑酒和操纵汇率》《集市中的“君子协定”和价格干预》《王二打酱油、固定汇率和通货膨胀》三篇。 

  在王二兑酒的故事里,王二是卖酒的,和他的竞争对手李四的兑酒方法略有不同。王二的方法是往水里兑酒,一桶水里兑上半桶酒,酒的味道也不错;李四的方法则是往酒里兑水,但加水没有定数,到口感合适为止。市场好的时候,两家相安无事,市场差的时候,两家就为谁造假更多吵得不可开交。可是,村里其他人都知道,两家都往酒里掺了水,半斤八两而已。郭凯告诉我们,中国的固定汇率制度,就是王二的兑酒法,而美国的所谓浮动汇率,就是李四的兑酒法;美国指责中国操纵汇率,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对普通人来说,汇率形成机制高深莫测,郭凯却用王二和李四的兑酒法把它说清楚了。 

  王二赶集的故事稍微复杂一些,简单地说,王二所在的王村和隔壁的李村,一个专门种苹果,一个专门种梨,两村总想用君子协定把苹果和梨的交换比例固定下来,但因为苹果和梨的收成波动不同步,总是有像王二这样的村民乘机干投机倒把的勾当,最终让君子协定失效。郭凯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维持固定汇率的代价是高昂的。 

  王二打酱油的故事很简单,但道理却不简单。王二是个精明人,他发现隔壁李村的酱油比王村的便宜20%,因为李村的杂货铺积压了一批进价低的酱油,因此他总是舍近求远,跑到李村去打酱油。可是,他的小聪明很快就被其他王村人发现了,结果人人都到李村打酱油,李村杂货铺的低价酱油告罄,只好也卖高价酱油。人民币对港币通过美元基本上维持了固定汇率,内地的物价这几年涨得快,因此出现有人到香港买酱油的事情。郭凯告诉我们,不能期待香港的物价一直低于内地,香港物价一定会涨,直至以人民币计价的物价和内地的物价持平为止。用一个简单的故事,郭凯说清楚了一价定律,捎带也说明了汇率的价格传递效应。 

  郭凯供职的单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如果存在所谓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话,那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肯定是这种经济学的大本营之一。但是,即使真是这样,郭凯也没有变成一个“新自由主义者”。在《王二的经济学故事》里,他专门用一章讨论市场和公平问题。他当然不是新左派;和多数经济学家一样,他坚信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有效性。但是,他也不是那种视市场为圭臬的右翼经济学家,忘记了市场的分配功能。这在《王二施粥和春节火车票的分配》这个故事里反映得最清楚。 

  王二是个善人。当地发大水,许多人家开始断炊了;王二开粮店,手里有点儿余粮,于是决定施粥赈济。但是,人多粥少,王二犯了难:该如何分配粥呢?他儿子学过经济学,告诉他,老爸,简单得很,你把粥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人家亚当?斯密几百年前就把这件事情想通了。王二不愿别人说自己赚黑心钱,最终还是决定靠排队解决粥的分配问题。 

  郭凯告诉我们,春节火车票该不该涨价,面对的是和王二一样的难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车票问题“实际上是有限的火车运力如何在人群中分配的问题”。春节到了,每个离家的人都想回家,对火车票的需求因此极其缺乏弹性;而另一方面,火车的运力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如何涨价、设计何种方案,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总是有人会无法回家。而这些被挤出的人可能不是随机分布的,郭凯问:“我们挤出的是不是恰恰是社会里的弱势群体?” 

  我自己也写过春节火车票该不该涨价的文章,表达的想法和郭凯的基本一致,但当时写得非常艰苦,因为要把其中的道理说清楚并不容易。郭凯具备那种洞穿池底的本事,用王二的简单故事,道出了围绕着火车票该不该涨价的各种争论的本质问题。学者有很多种,郭凯不属于书斋里的那种。这让我想起了法伊德?扎卡利亚。和郭凯同出哈佛的扎卡利亚博士曾师从亨廷顿,不到30岁就担任《外交》杂志的执行主编。正当学界期待一位学术大师诞生的时候,扎卡利亚却决定投身新闻界,担任《新闻周刊》的国际版主编,后来又进军电视媒体,在CNN主持自己的一档国际评论节目“全球公共广场”(Global Public Square)。我想,郭凯终究是要回到中国的;在中国这个巨大的舞台上,无限多种可能性在等待着他。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姚洋 

  2011年10月8日于麦迪逊 

导语摘要
 看哈佛经济学博士郭凯如何用故事讲透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学。
小到超市购物,大到买房置业,我们每天都在做出经济决策,朦胧中也都感觉到自己的决策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但究竟是如何受到影响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比如,人民币升值让普通人的财富增加还是缩水?中国外汇储备越来越大,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的问题,经济学家也未必全搞得清楚,更别提给普通老百姓说明白了。
在这本《王二的经济学故事》里,透过主人公王二时而平淡、时而光怪陆离的故事,作者郭凯把中国重大的经济问题信手拈来,把本来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活灵活现地呈现给普通读者。

作者简介
  郭凯,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经济学功底深厚。曾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学家,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 

  在青年经济学者中,郭凯是很受认可和喜爱的。他长于把深厚的功底、严密的逻辑和幽默轻松的讲述方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 

  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研究,撰写的经济评论屡屡见于《中国新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等主流中文报刊和网络。其博客“经济笔记”风靡海内外,是互联网经济学博客中的翘楚。出版过《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 

目录

第1章
如何看待收入分配不均
王二施粥和春节火车票的分配
富人吃肉和收入分配不均
一碗水端平和收入分配差距难题
王二的财路和收入不平等的治理
王二的水井和中国的油价
附文 中国的收入和财富分配走向何处去

 

第2章
该不该对月饼征税
农民工、白领和三险一金
王二的包子和中国的税负
王二买饭票,个人收入所得税和增值税
王二开公司和月饼税
4个王二的罢工命运

 

第3章
房地产的那些事儿
佃户和房奴的“一个梦”
保证不涨的菜价和房地产“限价令”
王二的特供店和北京的限购令
王二盖房和房地产的支柱地位
王二买地和投资性购房的无奈
王二卖粮和住房分配的难题
王二家的空房和空置率的解读

 

第4章
是否给汇率松松绑
6毛8一斤的西瓜和人民币汇改
卖粮的困惑和外汇储备缩水
王二家的账本和外汇储备
王二送外卖和人民币升值的输家
王二打工和货币战
王二的凉粉店和被绑住的央行
超市购物券和人民币国际化
附文 人民币汇率制度背后的金融压抑

 

第5章
货币政策的难题
王二收粮和货币政策的难题
王二和面、数量宽松和货币政策
王二兑酒和操纵汇率
集市中的“君子协议”和价格干预
王二打酱油、固定汇率和通货膨胀
王二穿衣和应对通胀
王二治水、堰塞湖和池子论

 

第6章
经济政策的误解和真相
王二拔鸭毛、加工贸易和贸易顺差
自力更生和重商主义
王二开荒和外资流入
王二戒烟、机会主义和政府信用
王二当村长和民粹主义的危险
千度软件库和知识产权
王二一家人和中国的人口问题
附文 盗版软件禁绝之后

 

第7章
发展模式之争
王二熬夜、GDP至上和结构扭曲
王二过劳和中国经济悠着点
王二装修和经济转型的焦虑
养生秘诀、华盛顿共识和中国模式
王二育儿、政府主导和中国模式

 

第8章
在世界的舞台上
王二的辩解和中国的宣传
王二当村官和中国责任论
王二择业、中国的尴尬和巴西的烦恼
王二的节俭、李四的挥霍和中美再平衡
王二减肥与欧洲债务危机
王二缉毒和债务赎回

 

后记
王二的前世今生

 

 



内容摘要

  王二是谁?
  是你,是我,是他。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看哈佛经济学博士郭凯如何用故事讲透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学。
  王二是虚构的人物,是著名作家王小波笔下的一个名字。在本书里,他一会儿是佃农,一会儿是进城的打工仔,一会儿又摇身一变,成了小企业老板或写字楼里的小白领,总之,他是中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王二买火车票,卖粮,买地,盖房子,装修,记账,打工,开公司,上三险一金,去香港打酱油……透过王二时而平淡、时而光怪陆离的故事,作者把中国重大的经济问题信手拈来,把本来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活灵活现地呈现给读者。
  小到超市购物,大到买房置业,我们每天都在做出经济决策,朦胧中也都感觉到自己的决策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但究竟是如何受到影响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比如,该不该对月饼征税?房地产的限购令和限价令会给我们带来福利吗?人民币升值让普通人的财富增加还是缩水?中国外汇储备越来越大,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的问题,经济学家也未必全搞得清楚,更别提给大众说明白了。郭凯却用王二的故事轻松地说清楚了,他具备那种洞穿池底的本事。
  对于大众读者和经济学界来说,《王二的经济学故事》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高品质的经济学畅销好书,能够带来思想的启发和阅读的快乐,以及做出更加理性经济决策的能力。



主编推荐
   

  郭凯是新生代经济学者中优秀、很受瞩目和喜爱的一位。他有着极好的经济学功底,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和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难能可贵的是,他长于把深厚的经济学功底、严密的逻辑和幽默轻松的讲述方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王二的经济学故事》就是一个好的诠释。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用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来说明经济学的本质,非常通俗易懂,即使没有经济学基础的读者也能读懂。而对于有经济学功底,甚至是专业圈内的人来说,会提供另外一种看待经济学的独特视角。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有趣、清晰、幽默、深刻、理性、温和,对于大众读者和经济学界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高品质的经济学通俗读物。 
  

 

海报:
  

 


  

 



精彩内容
 王二是村里唯一的有钱人。蒙祖上传下来的大量家产,王二一家过着很好的生活,而村里剩下的人都穷得很。王二以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闻名乡里。村里的张屠户每次杀猪,一大半都被王家一家买去。村里其他的人穷,平时也舍不得吃肉,只有谁家来客人或者要办事才会买上一点肉,因此也没有谁介意肉大多被王二一家买走。事实上,多亏有了爱吃肉的王二,村里张屠户隔三差五就能宰杀一头猪。换在别的村子,杀猪的频率要低很多,因为杀多了就卖不动。
但到了过年,情况就会有点变化。过年,谁家都想包顿有肉馅的饺子,吃两顿带点荤腥的好饭。但王二家通常也会在过年的时候大宴宾客,每次都要买很多肉。
虽然张屠户临近年关会多杀两头猪,但经常还是人多肉少。张屠户也没别的办法,卖给谁不卖给谁都不好,干脆决定价高者得。可是村里的穷人哪里出得起王家的价钱,王家有时会以平时几倍的价钱把所有的肉全部买走,留下整个村子过一个没肉的节。
村里的人很愤怒,就去找王二理论。王二觉得村民在无理取闹:我没偷你们的抢你们的,这些肉都是花钱买来的,而且出了平时几倍的价钱,我也没占谁便宜,你们找我干什么?要找你们找张屠户去啊,是他把肉卖这么贵的,他卖得便宜一点你们不就买得起了?我也嫌肉贵呢。村民们于是就去找张屠户,质问他为什么把肉卖那么贵。张屠户觉得挺无辜:我一
个做生意的,卖给谁都是卖,当然谁出钱多就卖给谁。过年大家都想吃肉,肉价自然就上去了,要是没有王二一下买那么多肉,我的肉哪会卖得这么贵?要怪还得怪王家的胃口实在太大了。
村民们可以大骂王二为富不仁,大骂张屠户是奸商,但这些都改变不了全村只有王家一家过年有肉吃的现实。更何况,王二和张屠户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张屠户没有理由不把肉卖给王二,有钱挣为什么不挣?这可是光明正大地挣钱。王二有钱,就是爱吃肉,只要他买得起,买多少肉也
是他的自由,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村民的愤怒是合理的,王二和张屠户的反应也是合理的,这件事如果说有错,就错在王二是这个村里唯一的富人,这是一个收入分配十分不均的村庄。
中国越来越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给整个社会制造王二村庄所遇到的问题。这种问题还不只是收人分配不均的根源,而且是机会不均,是权力和钱的交换,是垄断收益,是利益集团。这些确实都是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程度日益加深的原因,很多人都对之深恶痛绝。但它们并不是唯一的原因。中国本身的高速增长,即便在一个理想透明的社会里,也会导致收入差距的拉大——很多敢于冒险、把握住机会、
人对了行业的人富了,但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富起来(更多讨论可以参见本章的《王二的财路和收人不平等的治理》)。我非常喜欢打一个比方,说中国就像一个用百米冲刺速度跑马拉松的国家,一些人跑在最前面,但还有很多人被远远落在后面。
无论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源是什么,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必然会造成富人对穷人的挤出效应,特别是在那些供给相对有限而需求相对刚性的瓶颈部门。而且,更为要命的是,这种挤出效应往往是通过价格的波动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并没有超越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我在这章的《王二施粥和春节火车票的分配》里已经讨论过春运期间火车票价是否应该提高这个例子。春运期间,铁路的运力有限,需要出门旅行的人暴增,提高火车票价本是市场经济中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如果供小于求,那通过价格提高来平衡供求是很自然的。这件事情之所以在中国遭到如此之多的反对,一个原因就是提高票价最后挤出的很可能都是收人不高的人群,或者是增加这个人群的旅行成本。你也许可以说,穷就不要
回家了。这就跟王二对村民说“穷就不要过年吃肉了”一样,这也许合理,但是绝对不合情,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再说“被高速”这件事情。本来有了便捷的高速列车,这是一件挺正面的事情。但是这里面也有挤出的问题。高速火车,一方面方便了那些在乎时间、在乎旅行的舒适度、愿意支付更高费用的人群的需求;但在另一
方面,高速却挤出了那些不太在乎时间、不太在乎旅行的舒适度、希望省
钱的人群的需求。不要说现在有的高铁的上座率还有限,就算高铁班班满员,“被高速”的抱怨还是会存在。
中国当下最热的民生问题大概就是房价问题了。导致房价高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少人购房不是用来居住的,而是用来投资的。很明显,只有那些比较有钱的人群才可能买房来投资,收入低的人群是没法做到这一点的。本来,买房投资是无可厚非的一个私人决定,一个市场行为,没有理由认为一家人只能有一套房子。人家如果有钱,不是偷来的抢来的,愿意多买几套房子,本没有什么不可以。更何况,中国的投资渠道十分有限,买房相对于存银行或者买股票而言是一个回报相对高、
风险相对小的投资方式(参见第三章的《王二买地和投资性购房的无奈》)。但问题是有钱人买房投资会推高房价,就会让收入较低的人群购房很困难。这就跟王二吃肉一样,因为王二买了太多的肉,拉高了肉价,最
后让穷人吃不上肉。整件事情虽然也许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常自然的结果,但收入分配的高度不均,最后会导致住房分配的高度不均,富人有很多房,而穷人则要花几十年的收入才能买下一套房。当然,穷人也可以租
房住,这样就不用当房奴了,但房价问题的背后无疑仍存在富人对穷人的挤出效应,这实际上也是收入分配问题的一个体现。
在一个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收入分配差距却在拉大的国度里,这种王二吃肉的故事会在各个领域发生——从火车票到住房,从教育到医疗。如果我们同意一个村子只有一家过年吃肉是不合情的,如果我们认准了市场经济,那恐怕就要在收入分配和政府服务的方面下大工夫了。P10-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