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美袍上的虱子(帝国的慢性病系列)9787540780463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0.23
2.8折
¥
36
九品
仅1件
作者晏建怀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80463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1015860796745957382
上书时间2025-01-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有宋一代,虽以武人开国,却以文治著称。即令皇帝至尊,大臣擅权,然“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训高悬,他们也不得不有所收敛,不但成就了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也留下了不少有料而有趣的故事。譬如宋太祖赵匡胤不“斩草除根”,赵普三登相位,陈抟老祖大起底,身为文盲的党进当上了“首都卫戍司令”,才子张洎的另一面孔……这些在本书中都娓娓道来。《大宋美袍上的虱子/帝国的慢性病》作者晏建怀熟谙宋代正史野史,所述既于史有据,又行文流畅,时而令人发笑,时而令人击节,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晏建怀,1971年生,湖南株洲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株洲市作协副主席。在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1000余篇,文章入选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盛世危言集》《杞人笔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中国杂文精选》《2012年中国杂文精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历史深处的悲凉》等多种选本,曾获《杂文选刊》杯首届全国杂文大赛“新人奖”,出版历史随笔集《帝国的脸谱——北宋官场众生相》。
目录
宋朝为何不杀士
廉洁到极致的宰相范质
赵普的成功之道
再卑劣也是自己人
权力磁场中的“职业病”
寿星总有帝王捧
文盲党进
谁把曹彬逼上了病床
才子张洎的两张面孔
聪明反被聪明误
皇帝为什么给宰相“封口费”
古人跑官的另类道路
皇帝帮秘书捞外快
吕端的自保功夫
“官二代”寇准
“枕头风”吹来贿赂银
特例宋仁宗
丁谓:从能吏到“五鬼”
当倔脾气遇到潜规则
王曾的“连环套”
宋朝马屁学
挑战皇权的结局
文人戍边:荒唐却比功劳多
献诗:宋人的“敲门砖”
宋朝的“宫廷春晚”
范仲淹的悲情人生
“小宋”何以令人妒煞
宋朝那些老规矩
包大人不是传说
做官怕人“惦记”
梅尧臣的官运
文彦博走“夫人路线”
苏舜钦:卖废品卖丢官
被文人围剿而死的英雄
“铁面御史”赵抃
不恋官场恋红颜
唐介的底气
蔡襄:多次忤上的谏诤大臣
曾巩:被文名掩盖的能臣
司马光的节俭观
王安石:知国弊而不懂官箴
宋人升官千奇百怪
由章惇的胆子说起
钱勰的傲骨
苏东坡为什么“里外不是人”
民谣里的宋朝
谣言止于好制度
不爱江山爱动物
弄臣蔡京
北宋最后一位谏官
米芾做官不务正业
童贯的千古骂名
“靖康”士气
宋朝男人也戴花
宋高宗的“最美乞降书”
赵鼎:被秦桧逼死的宰相
张俊:靠贪腐保命的将军
时势造奸臣
禁野史与奏祥瑞
秦桧身边那些精巧的“马屁”
韩世忠因酒失德
因贬官而成名
岳飞案背后的世道人心
太上皇是个什么官
陆游:一生都在做一个梦
怕儿媳的皇帝
叶梦得的器识
韩彦古行雅贿
张栻:南宋反贪第一人
这只“老虎”好厉害
“蟋蟀”玩垮了南宋最后半壁江山
内容摘要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经济的繁华,文化的厚重,世所共睹。然而,繁华不见得不藏污,厚重不见得不纳垢,宋朝前后三百余年,既有太祖、仁宗这样大度仁厚之君,也有徽宗、高宗这种贪婪昏庸之君,既有包拯、赵抃这样的廉洁之士,也有蔡京、贾似道这种大奸臣,套用张爱玲的话可以如此去评价:“宋朝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你想翻开这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吗?
本系列丛书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个主要王朝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王朝无可避免的制度性缺陷,并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鉴;作者既生动刻画了一些典型官僚和他们的危害,也描绘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正面典型,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和参考价值。
主编推荐
有宋一代,虽以武人开国,却以文治著称。即令皇帝zhi尊,大臣擅权,然“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祖训高悬,他们也不得不有所收敛,不但成就了一个个与众不同的人物,也留下了不少有料而有趣的故事。譬如宋太祖赵匡胤不“斩草除根”,赵普三登相位,陈抟老祖大起底,身为文盲的党进当上了“首都卫戍司令”,才子张洎的另一面孔……这些在本书中都娓娓道来。作者熟谙宋代正史野史,所述既于史有据,又行文流畅,时而令人发笑,时而令人击节,可读性强。
精彩内容
赵匡胤在兵变中,之所以省泪省血,顺利登上帝位,得益于他手握重兵以及谋略周全。但他能够在极
短的时间里稳定局势,实现皇权平稳交接,却是因为后周王朝原行政班底的屈从和配合,尤其是后周宰相范质,他是最关键的人物,没有他,宋太祖上台必费不少周折。而范质宽厚的性格和廉洁的品质,更是被传为美谈。
在历史的画廊中,范质风度翩翩,是个帅哥。不过,他既有君子的风度,也有书生的软弱,宽容而不果敢,仁慈而不决绝,一句话:心太软。范质一生,五朝为官、两朝为相,一路风风雨雨,他总是本着慈让之心,宽厚之怀,容易感动,颇为顺从。
后汉时,他是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刘知远父子昏聩,郭威起兵夺天下,他躲避战乱,藏匿民间。后来被郭威找到,当时天正下大雪,郭威脱下身上的袍子给他披上,他一感动就归顺了郭威,成了后周的宰相;“陈桥兵变”后,赵匡胤从陈桥回到京城,立马就赶到范质上班的地方,一见到他就痛哭流涕,边哭边向他诉说将帅们威逼利诱、迫使自己“黄袍加身’’的种种无奈,范质心一软,就率王溥、魏仁浦等同事向赵匡胤行了君臣之礼。
其实,当时最有资格与赵匡胤叫板的就是范质,因为他是顾命大臣、第一宰相,地位比赵匡胤高,朝中文武几乎都看他的眼色行事。尽管他不齿于赵匡胤谋权篡位的行径,但还是宽容了、顺从了。他一顺从,攻克朝中其他反对派便势如破竹,赵匡胤得以不损
一枪一炮而夺取皇位。
有时候宽容是要付出代价的,良心的自责就是一
种。
宋初,虽然宋太祖赵匡胤仍然任命范质为宰相、
首辅,但范质丝毫也没有欣慰之感。人家沐恩新朝,欢天喜地,他却郁郁寡欢,一直忍受着良知的问责与道义的鞭笞。士大夫最看重的是什么?名节也!周世宗柴荣临终前将妻儿老小全托付给他,把他作为唯一可以依靠的顾命大臣,希望他辅佐少帝、照顾皇族,他却在关键的时刻置自己的誓言于不顾,因为赵匡胤几滴虚假的眼泪而丢弃责任与道义,卑躬屈膝,俯首称臣,甚至没作一丝一毫的抗争。这种有悖纲常、伦理、道德的行为,同僚会怎么看?坊间会怎么说?后世会怎么评?也许,他的忍让,是不希望宫廷流血、同僚互戮,不希望柴氏孤儿寡母成为宫廷政变的牺牲品。
但千理由、万理由,在他作为精神皈依的孔孟之道里,毕竟牺牲事小,失节事大啊!有人因失节而一辈子人前抬不起头、人后直不起腰,他范质以君子自勉,却因为自己的所谓宽容、所谓忍辱负重,而牺牲了人格与道义。
相对于五代末宋朝初的宰相冯道与赵普,范质有着迥然不同的内心感受和心路历程。相对于“长乐老
”冯道那沾沾自喜的小人嘴脸,范质脸皮没那么厚。
有自知之明:相对于为赵匡胤出主意、想办法、策划兵变谋反的赵普。范质与后周皇室关系过密,与宋太祖之间隔了一层肚皮,在服务过程中难免投鼠忌器、
顾虑颇多。因此,他处理起事务来,不像冯道那般精明老到、游刃有余,也不像赵普那样雷厉风行、肆无忌惮。甚至他的宽容,也始终笼罩着一层软弱和悲凉的色彩。
不过,自责也好,愧疚也好,并没有影响他以节
俭规范自己,以廉洁要求自己。范质在宋初任首辅多年,始终廉洁自律,简朴到了极致。他从来不收受下级的馈赠,得到的俸禄与皇帝的赏赐。也大都送给了孤遗贫弱。他死后,家里一贫如洗;他平时吃的都是粗茶淡饭,所谓“食不异品”,穿的也是粗布衣服,严于律己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他成人之美,推荐后进,把吕余庆、赵普等部下推荐到了更加重要的岗位;他谦虚谨慎,埋头著作,撰写《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百余卷;临终前,他还反复告诫儿子,自己死后不得向朝廷请封谥号,不得刻墓碑,这在历代宰相中绝无仅有。
P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