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的科学9787508683225
  • 幸福的科学978750868322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幸福的科学9787508683225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3.64 2.4折 58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拉杰·洛格纳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83225

出版时间2018-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145291815374143490

上书时间2025-01-01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推荐序 理解“幸福不是什么”,才能谈论如何追求幸福/熊太行

 


 

拉杰· 洛格纳汗的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幸福的实用指南,非常贴近实战。

 

我在写“得到App”(手机应用)的专栏《关系攻略》时,经常苦于缺乏可靠的“可执行法则”。我们这个专栏有近9 万订户,每天能收到300~400 条读者留言,读者告诉我他们的事情,问我应该怎么办。

 

心理咨询师并不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但是幸福往往又和“怎么办”密切相关。这就是我喜欢和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在很多事情上,作者给出的建议都能细到场景,这可能和他商学院教授的身份有关。和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系相比,商学院总是更看重实用,注重实现从TXT(文本文件)到EXE(可执行程序)的转换。

 

我的研究领域是人际关系。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妥善管理,就是为了更安全、更强大,而安全和强大,最终的目的还是人生的幸福,从这一点来说,我和洛格纳汗努力的方向是一样的。我们背后还站着几千年来为人类的幸福反复论证和书写的先哲们,大家努力了几千年,关于幸福的图书却还在不断出版,可见以往的著作,并没有真正解决幸福的问题。但如果所有人的努力可以让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近,这就已经够了。

 

所以,我们与其去探索幸福是什么,不如去排除,思考“幸福不是什么”。我觉得这就是这本书了不起的地方:

 

幸福是不能刻意追求的。

 

幸福不是优越感。

 

要幸福就不能拼命渴望爱。

 

要幸福就不能控制欲太强。

 

要幸福就不能不信任他人。

 

要幸福就不能冷漠地追求目标。

 

要幸福就不能过度思考。

 

要先洗掉关于幸福的误解,才能谈论如何去追求幸福。

 

我在研究人际关系的时候发现了相似的问题,很多人之所以会陷入各种关系危机当中,就是因为他接受了太多的关于关系的错误认识,这些错误认识有的来自父母,有的来自老师和同伴。这就让我在开始关系课程的时候,必须要先告诉他们哪些是关于关系的错误看法,然后再在课程内容中慢慢加入正确的概念。

 

我们看看洛格纳汗强调的这些观点,会发现其实很多误区都是我们坚信不疑的,比如他提到了优越感不能带来幸福,这真的是振聋发聩。

 

在家庭中或者学校里,大家都会听到这样的教诲:只要你好好学习或者努力工作,你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

 

对幸福的追求最终滑向了对优越感的追求,但是我们看见了多少充满优越感却并不幸福的人啊。有的人在社交软件上晒奢侈品、晒包、晒美食,却会因为一两句并无明显冒犯意思的话就和对方发生争吵……在洛格纳汗提醒我们之前,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脾气很坏的

 

人呀。”但是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的感慨就会变成“这是一个迷失在优越感当中的人呀。”

 

当然,理解了“幸福不是什么”之后,我们最终要回到“如何幸福”这个话题中来,于是洛格纳汗提供的书后练习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自我同情、表达感激和创意利他、因祸得福和活在当下,都是富有特色和技术含量的优质练习,这让这本书兼具爱好者的自我成长手册和培训师的工具指南两种属性。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得益于此书,加入到“幸福者”和“幸福传播者”的队伍中来。

 


 



作者简介

拉杰?洛格纳汗: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麦库姆斯商学院教授,善于利用心理学、行为科学、决策论、市场营销知识解释消费行为。他是《消费者研究杂志》《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学杂志》的编委会成员,还在全食超市创始人约翰?麦基创办的自觉领导力学院中任教,是该学院仅有的14名教员之一。



目录

推荐序一 幸福在眼前,幸福在人间 

 

推荐序二 理解“幸福不是什么”,才能谈论如何追求幸福

 

推荐序三 怎样拥有幸福生活

 

引 言 我教授幸福课程的原因及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毁掉幸福感的第一个杀手:贬低幸福的价值 

 

第二章 提升幸福感的第一个习惯:幸福优先,不刻意追求 

 

第三章 毁掉幸福感的第二个杀手:追求优越感 

 

第四章 提升幸福感的第二个习惯:追求心流 

 

第五章 毁掉幸福感的第三个杀手:拼命渴望爱

 

第六章 提升幸福感的第三个习惯:表达爱与给予的需求 

 

第七章 毁掉幸福感的第四个杀手:控制欲太强 

 

第八章 提升幸福感的第四个习惯:学会内在控制

 

第九章 毁掉幸福感的第五个杀手:不信任他人

 

第十章 提升幸福感的第五个习惯:学会巧妙信任 

 

第十一章 毁掉幸福感的第六个杀手:强迫性地、冷漠地追求目标 

 

第十二章 提升幸福感的第六个习惯:心平气和地追求目标 

 

第十三章 毁掉幸福感的第七个杀手:过度思考 

 

第十四章 提升幸福感的第七个习惯:培养正念 

 

第十五章 未来之路 

 

致 谢 

 

附 录

 




内容摘要
为什么控制欲越强的人越容易失去幸福感?
  为什么有些功成名就的人反而觉得不幸福?
   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麦库姆斯商学院教授拉杰•洛格纳汗在做了大量研究后,运用“七大幸福杀手、七个幸福习惯”的结构,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轻而易举毁掉幸福感的七大元凶,指出提升幸福感的七个日常习惯,并附带了有趣、实用的场景化练习,为全力以赴追求目标的人们提供了获得持久幸福力的可行方案。
  通过本书你将发现,幸福与金钱、地位不一定有关。获得稳固持久的幸福感,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主编推荐

1.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商学院教授多年研究总结出的幸福科学,教人认清毁掉幸福感的七大元凶,重建提升幸福感的七个习惯,在场景化练习中找到久违的幸福体验。

 

 2.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得到App《关系攻略》专栏作者熊太行,美国领导力教练马歇尔·戈德史密斯撰序推荐。

 




精彩内容
引言 我教授幸福课程的原因及本书的结构几十年前,如果你因为搬家,从一个城市换到另一个城市,与儿时的朋友失去联系的话,想要再取得联系简直机会渺茫。如今,情况已有所不同,这主要归功于脸书(Facebook)的出现。我就是这样:在与一位好友失去联系近30年之后,又得以与其重逢。此前,一别之后,天各一方,我们俩都分别搬至印度不同的地方,但如今我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邻居。如今,我的朋友住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市,而我则住在奥斯汀市,仅仅相隔274公里。
把酒言欢,追忆往事,我做了件只有那些有幸与好友久别重逢的人才能做的事:与过去的自己重新联结。我的朋友提醒我,多年之前,我平易近人、生性乐观的天性是多么为人称道。他回忆起有一次我们有一门重要的考试,时间紧迫,我的朋友们都打算通宵达旦准备考试,甚至他们的母亲也陪着他们熬夜。而我呢?则按时上床休息,像往常一样睡了整整10个小时。这位朋友还提醒我,有一次我们参加一个正式的晚宴,每个人都打扮时髦,身着蓝色运动夹克和卡其休闲裤。唯独我,穿着鹦鹉绿衬衫和向日葵黄喇叭裤(毕竟那是20世纪70年代),步履从容,毫不窘迫。朋友回忆说,在席的每个人都取笑我,而我却毫不动怒。他称赞我的镇定自若,并说如果谁需要有人帮忙振奋精神的话,我绝对是最佳人选。
听朋友叙述完这些往事后,我不禁回想起过去的自己。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自己是比较平易近人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时光流逝,我却变得没那么“淡定”了。从前那个自己去哪儿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以何种方式,我丢失了自己的“天真”?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回忆中的过去似乎总是比真实的过去要美好很多。但如果你坚持写一段时间日记的话,你就会明白过去并没有比现在好多少。我们之所以认为过去比现在更美好,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通常,我们比自己想象中更坚强,能更好地应对重大的负面事件,因此,与恋人分手或与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失之交臂,并不会如我们想象中那样长时间地困扰我们;第二,随着时光流逝,我们总是倾向于从过去的负面事件中发掘积极意义,因此,时过境迁,被舞伴拒绝的心碎或重要考试的失败都会被编织成丰富我们生活的故事,不会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阴影。恰恰是因为过去的负面事件在我们的回忆中变得积极正面,女人才会同意生二胎,作家才会同意写第二本书。
即便如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仍认为,与成年时期相比,童年时期更加幸福些,如下页的曲线图所示。除去其他因素,该曲线图证实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的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就是青春期。那时的我们不仅外貌、举止都不那么得体,而且自我评价极低。此外,该曲线图还证实了所谓的中年危机的存在。通常,成年以后,我们最痛苦的时期是在40~50岁。
我们在童年时期比成年时期更加幸福这一事实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有哪些事情是我们童年时期明白,但一旦成人之后就忘记的?或者,更直截了当一些,有哪些降低幸福感的因素,是我们现在能意识到而童年时期却毫无感知的?
2009年春天,我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5年来,我有幸让近1500人遭受精神对话练习的“酷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既聪明又成功的人士。最终,引言 我教授幸福课程的原因及本书的结构几十年前,如果你因为搬家,从一个城市换到另一个城市,与儿时的朋友失去联系的话,想要再取得联系简直机会渺茫。如今,情况已有所不同,这主要归功于脸书(Facebook)的出现。我就是这样:在与一位好友失去联系近30年之后,又得以与其重逢。此前,一别之后,天各一方,我们俩都分别搬至印度不同的地方,但如今我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邻居。如今,我的朋友住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市,而我则住在奥斯汀市,仅仅相隔274公里。
把酒言欢,追忆往事,我做了件只有那些有幸与好友久别重逢的人才能做的事:与过去的自己重新联结。我的朋友提醒我,多年之前,我平易近人、生性乐观的天性是多么为人称道。他回忆起有一次我们有一门重要的考试,时间紧迫,我的朋友们都打算通宵达旦准备考试,甚至他们的母亲也陪着他们熬夜。而我呢?则按时上床休息,像往常一样睡了整整10个小时。这位朋友还提醒我,有一次我们参加一个正式的晚宴,每个人都打扮时髦,身着蓝色运动夹克和卡其休闲裤。唯独我,穿着鹦鹉绿衬衫和向日葵黄喇叭裤(毕竟那是20世纪70年代),步履从容,毫不窘迫。朋友回忆说,在席的每个人都取笑我,而我却毫不动怒。他称赞我的镇定自若,并说如果谁需要有人帮忙振奋精神的话,我绝对是最佳人选。
听朋友叙述完这些往事后,我不禁回想起过去的自己。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自己是比较平易近人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时光流逝,我却变得没那么“淡定”了。从前那个自己去哪儿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以何种方式,我丢失了自己的“天真”?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回忆中的过去似乎总是比真实的过去要美好很多。但如果你坚持写一段时间日记的话,你就会明白过去并没有比现在好多少。我们之所以认为过去比现在更美好,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通常,我们比自己想象中更坚强,能更好地应对重大的负面事件,因此,与恋人分手或与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失之交臂,并不会如我们想象中那样长时间地困扰我们;第二,随着时光流逝,我们总是倾向于从过去的负面事件中发掘积极意义,因此,时过境迁,被舞伴拒绝的心碎或重要考试的失败都会被编织成丰富我们生活的故事,不会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阴影。恰恰是因为过去的负面事件在我们的回忆中变得积极正面,女人才会同意生二胎,作家才会同意写第二本书。
即便如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仍认为,与成年时期相比,童年时期更加幸福些,如下页的曲线图所示。除去其他因素,该曲线图证实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的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就是青春期。那时的我们不仅外貌、举止都不那么得体,而且自我评价极低。此外,该曲线图还证实了所谓的中年危机的存在。通常,成年以后,我们最痛苦的时期是在40~50岁。
我们在童年时期比成年时期更加幸福这一事实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有哪些事情是我们童年时期明白,但一旦成人之后就忘记的?或者,更直截了当一些,有哪些降低幸福感的因素,是我们现在能意识到而童年时期却毫无感知的?
2009年春天,我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5年来,我有幸让近1500人遭受精神对话练习的“酷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既聪明又成功的人士。最终,引言 我教授幸福课程的原因及本书的结构几十年前,如果你因为搬家,从一个城市换到另一个城市,与儿时的朋友失去联系的话,想要再取得联系简直机会渺茫。如今,情况已有所不同,这主要归功于脸书(Facebook)的出现。我就是这样:在与一位好友失去联系近30年之后,又得以与其重逢。此前,一别之后,天各一方,我们俩都分别搬至印度不同的地方,但如今我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邻居。如今,我的朋友住在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市,而我则住在奥斯汀市,仅仅相隔274公里。
把酒言欢,追忆往事,我做了件只有那些有幸与好友久别重逢的人才能做的事:与过去的自己重新联结。我的朋友提醒我,多年之前,我平易近人、生性乐观的天性是多么为人称道。他回忆起有一次我们有一门重要的考试,时间紧迫,我的朋友们都打算通宵达旦准备考试,甚至他们的母亲也陪着他们熬夜。而我呢?则按时上床休息,像往常一样睡了整整10个小时。这位朋友还提醒我,有一次我们参加一个正式的晚宴,每个人都打扮时髦,身着蓝色运动夹克和卡其休闲裤。唯独我,穿着鹦鹉绿衬衫和向日葵黄喇叭裤(毕竟那是20世纪70年代),步履从容,毫不窘迫。朋友回忆说,在席的每个人都取笑我,而我却毫不动怒。他称赞我的镇定自若,并说如果谁需要有人帮忙振奋精神的话,我绝对是最佳人选。
听朋友叙述完这些往事后,我不禁回想起过去的自己。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自己是比较平易近人的,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时光流逝,我却变得没那么“淡定”了。从前那个自己去哪儿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以何种方式,我丢失了自己的“天真”?
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回忆中的过去似乎总是比真实的过去要美好很多。但如果你坚持写一段时间日记的话,你就会明白过去并没有比现在好多少。我们之所以认为过去比现在更美好,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通常,我们比自己想象中更坚强,能更好地应对重大的负面事件,因此,与恋人分手或与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失之交臂,并不会如我们想象中那样长时间地困扰我们;第二,随着时光流逝,我们总是倾向于从过去的负面事件中发掘积极意义,因此,时过境迁,被舞伴拒绝的心碎或重要考试的失败都会被编织成丰富我们生活的故事,不会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阴影。恰恰是因为过去的负面事件在我们的回忆中变得积极正面,女人才会同意生二胎,作家才会同意写第二本书。
即便如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仍认为,与成年时期相比,童年时期更加幸福些,如下页的曲线图所示。除去其他因素,该曲线图证实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的一生中最痛苦的时期就是青春期。那时的我们不仅外貌、举止都不那么得体,而且自我评价极低。此外,该曲线图还证实了所谓的中年危机的存在。通常,成年以后,我们最痛苦的时期是在40~50岁。
我们在童年时期比成年时期更加幸福这一事实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有哪些事情是我们童年时期明白,但一旦成人之后就忘记的?或者,更直截了当一些,有哪些降低幸福感的因素,是我们现在能意识到而童年时期却毫无感知的?
2009年春天,我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5年来,我有幸让近1500人遭受精神对话练习的“酷刑”,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既聪明又成功的人士。最终,我决定集中研究这些既聪明又成功人士的不幸,这主要是因为我发现这些聪明成功人士感到不幸福是件很有趣的事。从定义上来说,聪明成功人士有着超高的智商、强大的驱动力、超强的辩证思考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等。因此,一般人都会觉得,他们更加擅长完成目标,尤其是重大目标。既然幸福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聪明成功人士自然应该过着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不计其数的研究却表明,聪明成功人士并不比普通人幸福多少。比如,那些获得大学学历的人并没有比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幸福多少。的确,以大学学历为基础,受教育的水平越高,感到不幸福的概率也就越大。聪明人的典型特征就是智商高,但智商却只与幸福有着很小的、很不稳定的关系,这促使许多研究者得出结论称,智商与幸福没有实质关联。同样,尽管财富与幸福之间存在着微小的正相关关系,但实际关联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此外,诸多研究还发现,名望对幸福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聪明成功人士有能力,也本应该幸福,可是为什么他们却不幸福呢?
通过让一定数量聪明成功的学生进行精神对话练习,我的同事张贤圭(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和罗宾·索斯特(阿肯色大学的一名市场营销教授)在该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精神对话的消极程度感到震惊,认为超出自己的想象。平均而言,学生的想法中有50%~70%的消极思想。这与他们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他们预计自己60%~75%的思想是积极思想。
在我看来,学生在精神对话中的消极思想过多这一事实已经不能引起我的兴趣了,我更感兴趣的是他们消极思想的内容。
学生消极的精神对话大体分为以下三大类:? 与自卑相关的思想? 与缺乏爱和缺乏与他人的联结相关的思想? 与缺乏控制相关的思想审视学生不幸福的原因后,我发现,现存的书籍中还没有哪本书能够正面解决这些问题。不过针对该类话题的研究还是有很多的。大部分研究都探讨了这三类精神对话的根源:行为、目标和价值观。例如,与自卑相关的思想是根源于社会性比较的倾向(如与人攀比),而这种倾向又根植于对优越感的渴望。同样,与缺乏爱和缺乏与他人的联结相关的思想是根源于对所处关系的不安全感,表现为过度需求(或者关系焦虑)或情感回避。与之类似,与缺乏控制相关的思想是根源于对控制的渴望,以及成为最大化者的倾向。所谓最大化者,是指拥有不可遏制的冲动想要改善一切的人。
这些发现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自己这些年来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不幸福。尽管那些催生消极精神对话的行为、目标和价值观对我们获得幸福有着巨大的阻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聪明成功人士,还是不愿意放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这样一种观念:那些阻碍幸福的行为、目标和价值观是获得一样东西的关键因素,我们如此看重的这件东西就是成功。例如,我们中很多人以为对优越感的迫切需求—想要变得最富有、最迅速、最强烈的欲望—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与此相同,我们还认为成为一座“孤岛”—情感上不受他人影响—是强有力的领导者所具备的关键特征,而且觉得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想要控制他人、控制环境的人。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以上观点。例我决定集中研究这些既聪明又成功人士的不幸,这主要是因为我发现这些聪明成功人士感到不幸福是件很有趣的事。从定义上来说,聪明成功人士有着超高的智商、强大的驱动力、超强的辩证思考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等。因此,一般人都会觉得,他们更加擅长完成目标,尤其是重大目标。既然幸福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聪明成功人士自然应该过着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不计其数的研究却表明,聪明成功人士并不比普通人幸福多少。比如,那些获得大学学历的人并没有比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幸福多少。的确,以大学学历为基础,受教育的水平越高,感到不幸福的概率也就越大。聪明人的典型特征就是智商高,但智商却只与幸福有着很小的、很不稳定的关系,这促使许多研究者得出结论称,智商与幸福没有实质关联。同样,尽管财富与幸福之间存在着微小的正相关关系,但实际关联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此外,诸多研究还发现,名望对幸福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聪明成功人士有能力,也本应该幸福,可是为什么他们却不幸福呢?
通过让一定数量聪明成功的学生进行精神对话练习,我的同事张贤圭(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和罗宾·索斯特(阿肯色大学的一名市场营销教授)在该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精神对话的消极程度感到震惊,认为超出自己的想象。平均而言,学生的想法中有50%~70%的消极思想。这与他们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他们预计自己60%~75%的思想是积极思想。
在我看来,学生在精神对话中的消极思想过多这一事实已经不能引起我的兴趣了,我更感兴趣的是他们消极思想的内容。
学生消极的精神对话大体分为以下三大类:? 与自卑相关的思想? 与缺乏爱和缺乏与他人的联结相关的思想? 与缺乏控制相关的思想审视学生不幸福的原因后,我发现,现存的书籍中还没有哪本书能够正面解决这些问题。不过针对该类话题的研究还是有很多的。大部分研究都探讨了这三类精神对话的根源:行为、目标和价值观。例如,与自卑相关的思想是根源于社会性比较的倾向(如与人攀比),而这种倾向又根植于对优越感的渴望。同样,与缺乏爱和缺乏与他人的联结相关的思想是根源于对所处关系的不安全感,表现为过度需求(或者关系焦虑)或情感回避。与之类似,与缺乏控制相关的思想是根源于对控制的渴望,以及成为最大化者的倾向。所谓最大化者,是指拥有不可遏制的冲动想要改善一切的人。
这些发现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自己这些年来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不幸福。尽管那些催生消极精神对话的行为、目标和价值观对我们获得幸福有着巨大的阻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聪明成功人士,还是不愿意放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有这样一种观念:那些阻碍幸福的行为、目标和价值观是获得一样东西的关键因素,我们如此看重的这件东西就是成功。例如,我们中很多人以为对优越感的迫切需求—想要变得最富有、最迅速、最强烈的欲望—是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与此相同,我们还认为成为一座“孤岛”—情感上不受他人影响—是强有力的领导者所具备的关键特征,而且觉得成功往往属于那些想要控制他人、控制环境的人。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以上观点。例我决定集中研究这些既聪明又成功人士的不幸,这主要是因为我发现这些聪明成功人士感到不幸福是件很有趣的事。从定义上来说,聪明成功人士有着超高的智商、强大的驱动力、超强的辩证思考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等。因此,一般人都会觉得,他们更加擅长完成目标,尤其是重大目标。既然幸福是我们人生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聪明成功人士自然应该过着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不计其数的研究却表明,聪明成功人士并不比普通人幸福多少。比如,那些获得大学学历的人并没有比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幸福多少。的确,以大学学历为基础,受教育的水平越高,感到不幸福的概率也就越大。聪明人的典型特征就是智商高,但智商却只与幸福有着很小的、很不稳定的关系,这促使许多研究者得出结论称,智商与幸福没有实质关联。同样,尽管财富与幸福之间存在着微小的正相关关系,但实际关联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此外,诸多研究还发现,名望对幸福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聪明成功人士有能力,也本应该幸福,可是为什么他们却不幸福呢?
通过让一定数量聪明成功的学生进行精神对话练习,我的同事张贤圭(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和罗宾·索斯特(阿肯色大学的一名市场营销教授)在该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对自己精神对话的消极程度感到震惊,认为超出自己的想象。平均而言,学生的想法中有50%~70%的消极思想。这与他们的预期形成鲜明对比:他们预计自己60%~75%的思想是积极思想。
在我看来,学生在精神对话中的消极思想过多这一事实已经不能引起我的兴趣了,我更感兴趣的是他们消极思想的内容。
学生消极的精神对话大体分为以下三大类:? 与自卑相关的思想? 与缺乏爱和缺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