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的语言:阿来散文精选集978754115171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地的语言:阿来散文精选集9787541151712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1.33 2.5折 45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来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1151712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1071758528609894418

上书时间2024-12-28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我是谁?我们是谁?

 


 

 

 


 


 

我是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依我的理解,中文就是中 国人使用的文字。在更多情况下,这种语言有另一个称谓:汉 语。这个词定义了这种语言属于一个特定的民族:汉族。如 果这样定义,像我这样的非汉族人,就会遇到民族主义者, 又或者那种把文化多样性作极端化理解的人义正词严地责 问,为什么不用母语写作?你不爱自己的民族?

 

中国地理版图内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如果你要顺利完 成与所有人的交流,你就必须使用一种公共语言。所以,我更 愿意这样介绍自己,说我是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中文这 个称谓,我想是意味着,这是多民族国家的所有人共同使用 的国家语言。

 

当一种语言成为国家语言,有许多其他语言族群的人们 加入进来使用这种语言,并用这种语言进行种种不同功能的 书写时,其他族群的感知与思维方式,和捕捉了这些感知,呈 现了这些思维的方式的表达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这种非母语 的语言。于是这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讲是英语,在中国就是中文——因为这些异文化元素的加入,而悄然发生着改变。被丰富,被注入更多的意义。于是,一种语言就从一个 单一族属的语言变成了多族群多文化共同构建的国家语言, 甚至有可能像英语一样,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其实,对中文来说,这种建构是一直在进行的。比如魏 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的大量翻译带来了语言的极大变化。这 不止是一些新的词汇与句法的出现,更重要的随着这些新词 与句法的进入,这种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与精神价值产生了巨 大的变化。人们常说,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儒释道三教合一, 那么,佛教这种异文化的加入,首先是通过新的语言建构来 实现的——语言建构在先,精神变化在后。不是中国人都成 为了佛教徒,但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空间中,都有了佛教的精 神气质。

 

这种多文化建构与丰富国家语言的事实也广泛发生在民 间。我经常在边疆地带游走,其中最吸引我的因素之一,正是 这样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机勃勃的语言现实:口音混浊的、词 汇杂糅的语言现实。那其实是一种语言的新的生长。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依凭一些落后于时代的 意识,评判与描述充满生机的语言现实,这除了使我们自身陷 于言说的苍白与尴尬外,并无益也无碍于语言本身的丰富与 成长。

 

我常问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在身份证上,我的族别一 栏标注是藏族。我生长在一直就是藏族聚居地的地方,我写 作诗歌、小说、电影,都取材于藏族的历史或现实生活。所 以,我就更该是一个藏族作家了。这种身份,也曾给我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但现在,这种情形有所变化。 当下的某些时候,我的身份似乎成为了一个问题,成为了很多人的质疑对象。是的,我身上有一半的藏族血统。血缘 如此驳杂,但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身份识别系统中,却只能选择 一个族别。选择了这一种,就意味着放弃甚至是否认了另外 的血缘。而我所选择的这个民族中,有些血统纯粹的人,和我 并不知道他们血统是否纯粹的人就出来发动攻击。他们大致 的意思是,作为这个民族的作家,首先应该有纯粹的血统,其 次,在用这个民族的母语进行写作;否则,就意味背叛。

 

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使用非母语进行交流 沟通,也有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创 造新的文学。可是在我所在的文化语境中,属于哪个民族, 以及用什么语言写作,竟然越来越成为一个写作者巨大的困 扰,不能不说是一个病态而奇怪的文化景观。也正因为此,且 不说我写作的作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就是这种写作本身, 也具有了一种特别的意义,这就是对于保守与狭隘文化观的 一种坚决的对抗。

 

今天中国的文化现实,如此丰富与复杂,但很多时候, 中国的知识群体,有意无意间,还在基于简单的民族立场来 面对这种现实,还常常基于对后殖民理论的片面理解与借 用,机械地理解与言说诸如“身份”之类的问题,而少有人 去追问这种理论的现实根由与意识形态背景,不能不说是一 种遗憾。

 

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现实复杂而丰富,却很少可以依凭的思想资源,所以,我们一边前行,一边得不断向自己提问:我是谁?我们是谁?

 

其实,也就是在向所有提问者回答,我是谁,我们是

 

谁。

 

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文学工作,已然超越了文学本身,而具有了更重要更广泛的意义。

 


 


 

阿 来

 

(在台湾大学“全球华文作家论坛”上的演讲)

 

 


 


 


 


 


 


 


 


 




导语摘要
 《大地的语言》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冠王”阿来的散文精选集,全新收录其重要散文代表作及近作,共计30篇,包括《离开就是一种归来》《看望一棵榆树》《一滴水经过丽江》《哈尔滨访雪记》等。
这是一个自然之子的游吟诗篇,透露了其诗意而透彻的文学内质,高远而宽广的历史眼光。

商品简介

《大地的语言:阿来散文精选集》收录了阿来从早期到近几年的重要散文作品,包括旅行、文化考察等过程中的随笔,展示了阿来的散文创作面貌。 他将目光聚焦于大地、群山、星空和历史,文字中无时不在地洋溢着和广阔天地的交流和私语,透露出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思索。当代学者谢有顺评论说:“阿来的散文,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多维度交织的散文,一种有声音的散文,也是一种重的散文。它的重,就在于他那干净文字后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世界、人生和存在的追问。



作者简介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曾任《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辑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9年3月当选为四川省作协主席。2001年,其首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18年,中篇小说《蘑菇圈》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成为四川文坛首位茅奖、鲁奖“双冠王”。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阿来的诗》等,中短篇小说集《奔马似的白色群山》《行刑人尔依》《少年诗篇》《阿古顿巴》等,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非虚构作品《瞻对》《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大地的语言:阿来散文精选集》《群山的声音:阿来序跋精选集》等。



目录

001……声音

 

009……界限

 

015……马

 

024……野人

 

039……清晨的海螺声

 

045……离开就是一种归来

 

054……我想从天上看见

 

057……露营在星光下

 

066……从乡村到城市

 

072……看望一棵榆树

 

076……上溯一条河流的源头

 

 111……德格:湖山之间,故事流传

 

128……青藏线,不是新经验,也不是新话题

 

 ——青藏笔记之一

 

134……火车穿越的身与心

 

——青藏笔记之二

 

138……政经之外的文化

 

 ——青藏笔记之三

 

142……果洛的格萨尔

 

 ——果洛记之一

 

150……果洛的山与河

 

 ——果洛记之二

 

163……贡嘎山记

 

178……达古的春天

 

188……一滴水经过丽江

 

192……玉树记

 

206……大金川上看梨花

 

218……成功,在高旷荒原上突然闯入的词

 

223……大地的语言

 

235……非主流的青铜

 

246……哈尔滨访雪记

 

250……走向海洋?

 

254……草,草根,及其他

 

260……慈溪记:越窑遗址记

 

266……春日游梓潼七曲山大庙记

 

273 … 代跋:在诗歌与小说之间

 




内容摘要

《大地的语言:阿来散文精选集》收录了阿来从早期到近几年的重要散文作品,包括旅行、文化考察等过程中的随笔,展示了阿来的散文创作面貌。 他将目光聚焦于大地、群山、星空和历史,文字中无时不在地洋溢着和广阔天地的交流和私语,透露出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思索。当代学者谢有顺评论说:“阿来的散文,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多维度交织的散文,一种有声音的散文,也是一种重的散文。它的重,就在于他那干净文字后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世界、人生和存在的追问。”



精彩内容
序我是谁?我们是谁? 我是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依我的理解,中文就是中 国人使用的文字。在更多情况下,这种语言有另一个称谓:汉 语。这个词定义了这种语言属于一个特定的民族:汉族。如 果这样定义,像我这样的非汉族人,就会遇到民族主义者, 又或者那种把文化多样性作极端化理解的人义正词严地责 问,为什么不用母语写作?你不爱自己的民族?中国地理版图内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如果你要顺利完 成与所有人的交流,你就必须使用一种公共语言。所以,我更 愿意这样介绍自己,说我是一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中文这 个称谓,我想是意味着,这是多民族国家的所有人共同使用 的国家语言。当一种语言成为国家语言,有许多其他语言族群的人们 加入进来使用这种语言,并用这种语言进行种种不同功能的 书写时,其他族群的感知与思维方式,和捕捉了这些感知,呈 现了这些思维的方式的表达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这种非母语 的语言。于是这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讲是英语,在中国就是中文——因为这些异文化元素的加入,而悄然发生着改变。被丰富,被注入更多的意义。于是,一种语言就从一个 单一族属的语言变成了多族群多文化共同构建的国家语言, 甚至有可能像英语一样,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其实,对中文来说,这种建构是一直在进行的。比如魏 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的大量翻译带来了语言的极大变化。这 不止是一些新的词汇与句法的出现,更重要的随着这些新词 与句法的进入,这种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与精神价值产生了巨 大的变化。人们常说,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儒释道三教合一, 那么,佛教这种异文化的加入,首先是通过新的语言建构来 实现的——语言建构在先,精神变化在后。不是中国人都成 为了佛教徒,但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空间中,都有了佛教的精 神气质。这种多文化建构与丰富国家语言的事实也广泛发生在民 间。我经常在边疆地带游走,其中最吸引我的因素之一,正是 这样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机勃勃的语言现实:口音混浊的、词 汇杂糅的语言现实。那其实是一种语言的新的生长。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依凭一些落后于时代的 意识,评判与描述充满生机的语言现实,这除了使我们自身陷 于言说的苍白与尴尬外,并无益也无碍于语言本身的丰富与 成长。我常问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在身份证上,我的族别一 栏标注是藏族。我生长在一直就是藏族聚居地的地方,我写 作诗歌、小说、电影,都取材于藏族的历史或现实生活。所 以,我就更该是一个藏族作家了。这种身份,也曾给我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但现在,这种情形有所变化。 当下的某些时候,我的身份似乎成为了一个问题,成为了很多人的质疑对象。是的,我身上有一半的藏族血统。血缘 如此驳杂,但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身份识别系统中,却只能选择 一个族别。选择了这一种,就意味着放弃甚至是否认了另外 的血缘。而我所选择的这个民族中,有些血统纯粹的人,和我 并不知道他们血统是否纯粹的人就出来发动攻击。他们大致 的意思是,作为这个民族的作家,首先应该有纯粹的血统,其 次,在用这个民族的母语进行写作;否则,就意味背叛。今天的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都在使用非母语进行交流 沟通,也有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同一种语言创 造新的文学。可是在我所在的文化语境中,属于哪个民族, 以及用什么语言写作,竟然越来越成为一个写作者巨大的困 扰,不能不说是一个病态而奇怪的文化景观。也正因为此,且 不说我写作的作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就是这种写作本身, 也具有了一种特别的意义,这就是对于保守与狭隘文化观的 一种坚决的对抗。今天中国的文化现实,如此丰富与复杂,但很多时候, 中国的知识群体,有意无意间,还在基于简单的民族立场来 面对这种现实,还常常基于对后殖民理论的片面理解与借 用,机械地理解与言说诸如“身份”之类的问题,而少有人 去追问这种理论的现实根由与意识形态背景,不能不说是一 种遗憾。是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现实复杂而丰富,却很少可以依凭的思想资源,所以,我们一边前行,一边得不断向自己提问:我是谁?我们是谁?其实,也就是在向所有提问者回答,我是谁,我们是谁。我相信,这也是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文学工作,已然超越了文学本身,而具有了更重要更广泛的意义。阿   来(在台湾大学“全球华文作家论坛”上的演讲)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