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978720108833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故事9787201088334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9 3.1折 68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伯特·麦基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088334

出版时间2014-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952123427115352070

上书时间2024-12-26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作者简介

  罗伯特·麦基,生于1941年1月30日,剧作家、编剧教练。因连续剧《起诉公民凯恩》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1981年,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的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人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位人获美国导演协会奖。
  被《指环王》《霍比特人》编剧兼导演彼得·杰克逊称为“上师们的上师”,长期担任迪斯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皮克斯工作室等机构的专业顾问。

 


  周铁东,十年好莱坞影视工作经验,从事电影进出口工作近三十年,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译审,曾任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大众电影》《中国银幕》专栏作家,兼职教授。出版作品《号脉电影--周铁东电影杂论》。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序言
PARTⅠ作家和故事艺术
CHAPTER01故事问题
故事的衰竭
手艺的失传
故事要领
把好故事讲好
故事与生活
能力与天才
手艺能将天才推向极致
PARTⅡ 故事诸要素
CHAPTER02结构图谱
故事设计术语
故事三角
故事三角内的形式差异
故事设计的政治学
CHAPTER03 结构与背景
向陈词滥调宣战
背景
创作限制原理
调查研究
创作选择
CHAPTER04结构与类型
电影类型
结构和类型的关系
精通类型
创作限制
混合类型
再造类型
持之以恒的天赋
CHAPTER05结构与人物
人物VS人物塑造
人物性格揭示
人物弧光
结构和人物的功能
高潮与人物
CHAPTER06结构与意义
审美情感
前提
作为修辞的结构
主控思想
说教倾向
PARTⅢ 故事设计原理
CHAPTER07故事材质
主人公
观众纽带



内容摘要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畅销图书中的Top1%。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主编推荐
  2011年冬天,我得到了一本书,它被翻得破破烂烂的,书角都已经磨损,书名叫《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送书给我的朋友——作家寒川子,说:“我看完才发现自己这三十年写作都白混了,这本书,你一定要看。”我带着好奇与怀疑开始阅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书中所阐述的真理震撼。 

  “故事的世界必须小到能让单个艺术家的头脑容纳它所创造出来的虚构宇宙,并像上帝了解他所创造的世界一样对其了如指掌。即如我母亲常说的:没有一只家雀掉下来的时候上帝不知道。一个作家也应该知道掉进他世界中的每一只家雀。”
  “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巨大的主事件。当你在故事的开头来看人物生活中负荷价值的情境,然后把它和故事结尾的价值负荷进行比较时,你应该能够看到电影弧光,一大片弧形放射的变化之光把生活从故事开始的一个情境带到故事结束时另一个变化了的情境。这个最后的情境,这一最后变化,必须是绝对而不可逆转的。”
  合上书页的那刻,我已经确定这是我一定要想办法出版的一本书,它具有永恒的价值,并且尤其会帮助当下的中国写作者。
  2013年春天,敲开国际俱乐部酒店房间的门,我终于见到了麦基和他的夫人。在我那并不流畅英语的帮助下,我告诉了麦基先生我与《故事》的故事。畅谈一个多小时后,先生欣然同意由我再版这本经典著作。
  经过一年多的重译、编辑、校对、设计,《故事》终于以它应有的姿态,出现在更多人的眼前。我满心欢喜,也期待更多的朋友来读这本伟大的著作。



精彩内容
 ◎故事的衰竭人类对故事的胃口是不可餍足的。设想在地球上的普通一目,有多少故事在以各种形式传送着:翻阅的散文书页、表演的戏剧、放映的电影、源源不断的电视喜剧和正剧、二十四小时的报刊和广播新闻、孩子们的睡前故事、酒吧吹牛、网上闲聊。故事不仅是人类最多产的艺术形式,而且和人类的一切活动——工作、玩乐、吃饭、
锻炼——争夺着人们每一刻醒着的时间。我们讲述和倾听故事的时间可以和睡觉的时间相提并论——即使在睡着以后我们还会做梦。为什么?
我们人生如此之多的时间为什么会在故事中度过?因为,正如评论家肯尼斯·伯克昕言,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设备。
日复一日,我们寻求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提出的那一古老
问题的答案:一个人应该如何度过他的一生?但,问题的答案总是在规避着我们。当我们力图使我们的手段合乎我们的梦想时,当我们力图将我们的思想融入我们的激情时,当我们力图让我们的欲望变成现实时,那一问题的答案始终躲藏在飞速流逝、难以捉摸的时间后面。我们犹如
乘坐一艘飞船,险象环生地穿行在时间隧道之中。如
果我们想让飞船减速,以便捕捉人生的模式和意义,人生就会像一个格
式塔‘一样扑朔迷离:时而严肃,时而滑稽;时而静止,时而狂乱;时而意味深长,时而索然寡趣。重大的世界事务完全在我们的掌控之外,而个人事务又往往
钳制着我们,尽管我们无不努力用双手牢牢掌握着自己的方向盘。
传统上,人类一直基于四大学问——哲学、科学、宗教、艺术——来寻求亚里士多德问题的答案,试图从每一门学问中得到启迪,从而编织出一种人生意义。但如今,如果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谁还会去读黑格尔或康德?科学曾经是最伟大的阐述者,如今却将人生解释得支离破碎、艰深复杂、令人困惑。谁还会不带讥诮地去倾听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的高谈阔论?宗教对许多人来说已经变成了一种掩饰虚伪的空洞仪式。随着我们对传统意识形态的信仰日益消减,人们转而寻求我们依然相信的源泉:故事的艺术。
世人对电影、小说、戏剧和电视的消费是如此的如饥似渴、不可餍足,故事艺术已经成为人类灵感的首要来源,因为它不断寻求整治人生混乱的方法,洞察人生的真谛。我们对故事的欲望反映了人类对捕捉生活模式的深层需求,这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实践,而是一种非常个人化和情感化的体验。用剧作家让·阿努伊的话说:“小说赋予人生以形式。”有人认为这种对故事的渴求只不过是纯粹的娱乐——与其说是对人生的探索,不如说是对人生的逃避。但是,究竟什么是娱乐?娱乐即是沉浸于故事的仪式之中,达到一种知识上和情感上令人满足的目的。对电影观众来说,娱乐即是这样一种仪式:坐在黑暗的影院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银幕之上,来体验故事的意义以及与那一感
悟相伴而生的强烈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情感刺激,并随着意义的加深而被带入一种情感
的极度满足之中。
无论是《捉鬼敢死队》中疯狂企业家们对赫梯魔鬼的胜利,还是《闪亮的风采》里对内心魔鬼的复杂解决办法,无论是《红色沙漠》中的特色浑一,还是《对话》里的个性分裂,凡是优秀
的电影、小说和戏剧,都能通过其各不相同的喜剧和悲剧色彩来达到娱乐的目的,给观众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新鲜的生活模式。如果一个艺术家认为观众只不过是想将他们的烦恼抛在门外,逃避现实,并把自己锁闭在这样的一种观念之中,那便是对艺术家责任的一种懦夫式的抛弃。故事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载体,承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尽最
大的努力挖掘出混乱人生的真谛。
然而,尽管不断扩展的媒体现在已经能够使我们跨越国界和语言的壁垒,将故事传送到干家万户,故事讲述的总体质量却在每况愈下。我们偶尔能读到或看到优秀的作品,但大部分时候我们已经厌倦了在报刊广告、录像带出租店和电视指南上苦寻高质量的东西,厌倦了将只读了一半的小说慨然放下,厌倦了在中场休息时溜出剧院,厌倦了在走出电影院时这样慰藉自己的失望:“不过摄影还是挺漂亮的……”故事的艺术正在衰竭,即如亚里士多德在两干三百年前所指出的,如果连故事都讲不好了,其结果将是堕落与颓废。
漏洞百出和虚假的故事手法被迫用奇观来取代实质,用诡异来取代真实。脆弱的故事为了博取观众的欢心已经堕落为用亿万美元堆砌而成的炫目噱头。在好莱坞,影像已经变得越来越奢侈,在欧洲则是越来越浮华。演员的表演变得越来越做作,越来越淫猥,越来越暴力。音乐和音响效果变得越来越喧嚣。总体效果流于怪诞。文化的进化离不开诚实而强有力的故事。如果不断地耳濡目染于浮华、空洞和虚假的故事,社会必定会走向堕落。我们需要真诚的讽刺和悲剧、正剧、喜剧,用明丽素洁的光来照亮人性和社会的阴暗角落。不然的话,就会像叶芝所警告的一样:“……中心难再维系。”P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