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文观止978710106225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文观止9787101062250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15 3.6折 20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楚材 编选|吴调侯 编选|葛兆光 题解|戴燕 注解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62250

出版时间2008-10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0元

货号956481775772221453

上书时间2024-12-26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本书前言(葛兆光) 

 


 有一个虽出自清代两个不甚有名的普通文人之手,但却风靡一时,可与《文选》、《唐诗三百首》的影响相比的古代散文选本,这就是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鲁迅在《集外集·选本》一文中说:“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之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古文观止》便是由于能供读者“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和“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受到了两百多年来人们的欢迎。

 


 吴楚材、吴调侯叔侄,是两个很有学问、但仕途不达的普通读书人。据《嘉庆山阴县志》卷一五记载,吴楚材名乘权,“年十六病瘘,日阅古今书,数年疾愈,而学以此富”。他编有好几种书,其中有两部最出名,一部是《纲鉴易知录》,另一部就是《古文观止》。这部《古文观止》共十二卷,是他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与侄子吴调侯一同选编的。

 


 “观止”一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看周代乐舞,当看到《韶箾》时,便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意思是说:我观看的乐舞到此已好到极点了,如果还有其他的乐舞,我不敢请求观赏了。吴楚材、吴调侯把“观止”用来作书名,意思是说,这里所选的,就是人们所能看到的最好的、尽善尽美的文章了。的确,这部《古文观止》所选入的从先秦到明代的二百二十二篇散文,基本上都是优秀作品,从艺术角度来说,它更是选择极精。例如先秦部分,有《左传》的《曹刿论战》、《宫之奇諫假道》、《烛之武退秦师》,《国语》的《里革断罟匡君》、《叔向贺贫》,《战国策》的《冯煖客孟尝君》、《触詟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屈原的《卜居》,宋玉的《对楚王问》;两汉部分,有《史记》的《屈原列传》、《太史公自序》,贾谊的《过秦论》,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诸葛亮的《出师表》;魏晋部分,有李密的《陈情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桃花源记》;至于唐宋部分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诸家散文,更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作。明代部分,它不选复古模拟的李梦阳、何景明,而选了王守仁、茅坤、唐顺之、归有光、袁宏道、张溥,眼光也是很敏鋭的。可以说,《古文观止》基本上显示出了中国古代散文史的脉络。

 


 《古文观止》不仅选择很精,而且取材也广。过去的一些古文选本,如《唐文粹》之类,过于偏执,不收骈体文,而《古文观止》虽以“古文”命名,但它兼收骈文佳作,例如孔稚珪《北山移文》、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王勃《滕王阁序》等,使得选本丰富多彩,真正反映了古代散文的全貌。同时,《古文观止》也打破了历代文章选本不收经、史的旧例,收入了不少经、史文章,如《礼记?檀弓》中的《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曾子易箦》等,《史记》的《伯夷列传》、《管晏列传》、《屈原列传》等,《后汉书?耿弇传》的《光武帝临淄劳耿弇》等。这就使得这部选本具有了可供人“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这一优点。

 


 《古文观止》在编选和体例上还有一些长处。首先,它选入二百二十篇,分量适中。其次,所选入的各家,比例也大体适当,如宋代十三家,王禹偁两篇,李格非一篇,范仲淹两篇,司马光一篇,钱公辅一篇,李觏一篇,欧阳修十三篇,苏洵四篇,苏轼十七篇,苏辙三篇,曾巩两篇,王安石四篇。重点突出了欧阳修、苏轼,其次为苏洵、苏辙、王安石,这大体是符合各家成就高低的。再次,它打破了《文选》、《文苑英华》、《唐文粹》、《宋文鉴》、《文章正宗》等选本按体分编、繁杂琐碎、往往一家分见数处的旧方式,一律按年代为经,作家为纬,从古到今按时间顺序排列,不仅令人读来能感到散文的发展变化,而且便于查找。

 


 此外,编选者还对这些散文作了评注。其中,名物典制文字的注释部分比较疏略,而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对艺术性的总评部分却比较精彩。吴楚材、吴调侯都是学过八股文的,吴楚材“尤工举业”,对于八股文的“起承转合”那一套比较熟悉,《古文观止》各篇中间散见的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评语,就借用了那一套方式,不过,二吴虽然借用了八股文的结构分析方法,却没有死搬硬套,而是在对文章进行了细心的分析揣摩之后,才灵活地运用那些术语(如“宕一句,起下”、“点题”、“贯下段”、“承上三句”、“总结”等等),所以,评来很有道理。而每篇之后的对文章艺术性的评语,也很有意思。这些评语总是具体而微,容易启发人的联想。他们有时是从文章的句法和用字入手进行分析,如韩愈《送孟东野序》末评语:“句法变换,凡二十九样,如龙之变化,屈伸于天,更不能逐鳞逐爪观之。”欧阳修《醉翁亭记》末评语:“通篇共用二十九个也字,逐层脱卸,逐步顿跌,句句是记山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似散非散,似排非排,文家之创调也。”有时,他们又从文章的写法结构上入手进行分析,如贾谊《过秦论》末评语:“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仁义不施’一句便断尽,从前竟不说出,层次敲击,笔笔放松,正笔笔鞭紧,波澜层折,恣态横生,使读者有一唱三叹之致。”苏轼《喜雨亭记》末评语:“只就喜雨亭三字,分写、合写、倒写、顺写、虚写、实写,即小见大,以无化有,意思愈出而不穷,笔态轻举而荡漾。”他们既很重视文章须有真情,如韩愈《祭十二郎文》末评语:“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也很懂得作者的身世思想与作品的内容风格的联系,如《史记?屈原列传》末评语:“史公作屈原传,其文便似《离骚》,婉雅凄怆,使人读之,不禁歔欷欲绝。要之穷愁著书,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宜其忧思唱叹,低回不置云。”总之,这些评语大都比较贴切、精彩。

 


 在《古文观止》问世前后,曾有过不少同类型的选本,如林云铭的《古文析义》、余诚的《古文释义》等都风行过一时,但后来却渐渐不传了,只有这部《古文观止》历久不衰,至今仍深受欢迎,这与它具有上述几方面优点是分不开的。

 


 《古文观止》也有一些缺陷,其中一个很主要的方面是它在截取原文时往往有删削字句、移并他文、擅自改易、脱落文句的现象。例如卷二《祁奚请免叔向》的“栾盈出奔楚,宣子杀羊舌虎,囚叔向”一句,删《左传》原文二十三字;卷四《范雎说秦王》的“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一句,删《战国策》原文四十六字;卷一二《卖柑者言》“玉质而金色”句下,删刘基原文二十四字,这是擅自删削的例子。又例如卷四《颜斶说齐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之后,删去一大段;“宣王曰”下删去二句;“颜斶辞去曰”下又删去一节;末尾“斶知足矣”上又加上了一个“君子曰”,这是擅加改易的例子。又例如卷一二《瘗旅文》“道傍之冢累累兮”之上,脱“无以无侣悲兮”六字;卷七《五柳先生传》“黔娄有言”句中,脱去“之妻”二字,这都是字句脱落的例子。当然,本书中有些文字的删削改易,手法是很高明的,几乎不留痕迹,其中有的似乎也有必要,但更多的是自出胸臆的妄改,破坏了原文面貌。比如上面提到的《范雎说秦王》,经过这一删削,“敬执宾主之礼”似乎秦王已执此礼,其实原文中只不过是秦王口中的一句客气话;又如《颜斶说齐王》中删去了一大段之后,好像颜斶一说话,齐宣王便从善如流了,其实还经过了一大段唇枪舌剑的争辩,这一删,原来的紧张、曲折一下子就没有了;再如《五柳先生传》“黔娄”之下少了“之妻”二字,下面两句话就成了黔娄的自我吹嘘了。这不能不说是《古文观止》的缺陷。另一方面,在编选上,它不选先秦诸子散文,却选入了《李陵与苏武书》、《辨奸论》等伪作,又南宋和元的散文一篇也没有,这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此外,二吴的评注也有一些不尽令人满意的地方,如对苏轼《石钟山记》的评语,就较为浅陋,拘泥于文章所记事实本身,而未能探索作者的深意。这些,都是《古文观止》的不足之处。

 


 《古文观止》的版本可分两个系统。康熙三十三年(1694),吴楚材、吴调侯编成此书之后,便寄一部给当时正“统帅云中(今山西大同)”的长辈吴兴祚,吴兴祚大为赞赏,便作一序,称赞《古文观止》“简而赅,评注详而不繁,其审音辨字,无不精切而确当”,并令刻板印行。但吴兴祚的原刻本是在什么地方刻的尚不清楚,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系统的最早刻本,是谷邑(今山东平阴)文会堂本。此本特别注明了“大司马吴留村(即兴祚)先生鉴定”,但因为吴兴祚刻印前没有与二吴通气,所以没有二吴的序和凡例,只有吴兴祚序。后来,乾隆五十四年(1789)映雪堂本就是用这个本子为底本刻印的,映雪堂本校勘很精,流传也很广,今天我们最常见的中华书局1959年、1978年排印本以及这个注本,就是根据映雪堂本排印的。

 


 康熙三十七年(1698),二吴在浙江刻印此书,也没有与吴兴祚通气,所以在这次刻印的所谓文富堂本中虽注上了“吴留村先生鉴定”字样,却没有吴兴祚序,而有二吴序和凡例,文富堂本的评注与前面文会堂系统的本子略有不同,大概二吴又进行过一些修改,显得更妥帖一些。但这个本子流传不广,大概只有绍兴墨润堂重刻本。

 




作者简介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中国思想史》(两卷本)、《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中国经典十种》等。
 戴燕,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文学史的权力》、《晚唐风韵》、《玄意幽远:魏晋思想与文化》,译著:《对中国文化的乡愁》(合作)、《异域之眼——兴善宏中国古典论集》等。



目录

卷一 周文

 

左传1

 

郑伯克段于鄢2

 

周郑交质3

 

石碏谏宠州吁3

 

臧僖伯谏观鱼4

 

郑庄公戒饬守臣4

 

臧哀伯谏纳郜鼎5

 

季梁谏追楚师5

 

曹刿论战6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7

 

宫之奇谏假道7

 

齐桓下拜受胙8

 

阴饴甥对秦伯8

 

子鱼论战9

 

寺人披见文公9

 

介之推不言禄10

 

展喜犒师10

 

烛之武退秦师10

 

蹇叔哭师11

 

 

 

卷二 周文

 

郑子家告赵宣子12

 

王孙满对楚子12

 

齐国佐不辱命13

 

楚归晋知罃13

 

吕相绝秦14

 

驹支不屈于晋15

 

祁奚请免叔向16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17

 

晏子不死君难17

 

季札观周乐17

 

子产坏晋馆垣18

 

子产论尹何为邑19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20

 

子革对灵王21

 

子产论政宽猛22

 

吴许越成22

 

 

 

卷三 周文

 

国语24

 

祭公谏征犬戎24

 

召公谏厉王止谤24

 

襄王不许请隧26

 

 单子知陈必亡26

 

 展禽论祀爰居28

 

 里革断罟匡君29

 

 敬姜论劳逸29

 

 叔向贺贫30

 

 王孙圉论楚宝30

 

 诸稽郢行成于吴31

 

 申胥谏许越成32

 

公羊传32

 

 春王正月33

 

 宋人及楚人平33

 

 吴子使札来聘34

 

谷梁传35

 

 郑伯克段于鄢35

 

 虞师晋师灭夏阳35

 

檀弓36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36

 

 曾子易箦37

 

 有子之言似夫子37

 

 公子重耳对秦客38

 

 杜蒉扬觯38

 

 晋献文子成室38

 

 

 

卷四 秦文

 

战国策40

 

 苏秦以连横说秦40

 

 司马错论伐蜀42

 

 范雎说秦王43

 

 邹忌讽齐王纳谏44

 

 颜斶说齐王45

 

 冯煖客孟尝君45

 

 赵威后问齐使47

 

 庄辛论幸臣47

 

 触詟说赵太后48

 

 鲁仲连义不帝秦49

 

 鲁共公择言51

 

 唐雎说信陵君52

 

 唐雎不辱使命52

 

 乐毅报燕王书53

 

李斯54

 

谏逐客书55

 

楚辞56

 

卜居57

 

 宋玉对楚王问57

 

 

 

卷五 汉文

 

史记59

 

 五帝本纪赞60

 

 项羽本纪赞60

 

 秦楚之际月表60

 

 高祖功臣侯年表61

 

 孔子世家赞62

 

 外戚世家序62

 

 伯夷列传62

 

 管晏列传64

 

 屈原列传65

 

酷吏列传序68

 

 游侠列传序68

 

滑稽列传69

 

 货殖列传序71

 

 太史公自序72

 

司马迁73

 

 报任少卿书74

 

 

 

卷六 汉文

 

汉书78

 

 高帝求贤诏79

 

 文帝议佐百姓诏79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79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80

 

贾谊80

 

 过秦论上80

 

 治安策一82

 

晁错84

 

 论贵粟疏84

 

邹阳86

 

 狱中上梁王书87

 

司马相如89

 

 上书谏猎89

 

李陵90

 

 答苏武书90

 

路温舒92

 

 尚德缓刑书92

 

杨恽94

 

 报孙会宗书94

 

后汉书96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96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96

 

诸葛亮97

 

 前出师表97

 

 后出师表98

 

 

 

卷七 六朝唐文

 

李密100

 

陈情表100

 

王羲之101

 

兰亭集序102

 

陶渊明102

 

归去来辞103

 

桃花源记103

 

五柳先生传104

 

孔稚珪104

 

北山移文104

 

魏徵106

 

谏太宗十思疏106

 

骆宾王107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107

 

王勃108

 

滕王阁序108

 

李白110

 

与韩荆州书110

 

春夜宴桃李园序111

 

李华111

 

吊古战场文112

 

刘禹锡113

 

陋室铭113

 

杜牧113

 

阿房宫赋114

 

韩愈115

 

原道118

 

原毁118

 

获麟解120

 

杂说一120

 

杂说四120

 

 

 

卷八 唐文

 

师说121

 

进学解122

 

圬者王承福传123

 

讳辩124

 

争臣论125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127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128

 

与于襄阳书129

 

与陈给事书130

 

应科目时与人书130

 

送孟东野序131

 

送李愿归盘谷序132

 

送董邵南序133

 

送杨少尹序133

 

送石处士序134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134

 

祭十二郎文135

 

祭鳄鱼文137

 

柳子厚墓志铭138

 

 

 

卷九 唐宋文

 

柳宗元140

 

驳复仇议140

 

桐叶封弟辨142

 

箕子碑142

 

捕蛇者说143

 

种树郭橐驼传144

 

梓人传144

 

愚溪诗序146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147

 

钴鉧潭西小丘记148

 

小石城山记148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149

 

王禹偁150

 

待漏院记150

 

黄冈竹楼记151

 

李格非152

 

书洛阳名园记后152

 

范仲淹153

 

严先生祠堂记153

 

岳阳楼记154

 

司马光154

 

谏院题名记155

 

钱公辅155

 

义田记155

 

李觏157

 

袁州州学记157

 

欧阳修158

 

朋党论158

 

纵囚论159

 

释秘演诗集序160

 

 

 

卷十 宋文

 

梅圣俞诗集序162

 

送杨寘序163

 

五代史伶官传序163

 

五代史宦者传论164

 

相州昼锦堂记165

 

丰乐亭记165

 

醉翁亭记166

 

秋声赋167

 

祭石曼卿文168

 

泷冈阡表168

 

苏洵170

 

管仲论170

 

辨奸论172

 

心术172

 

张益州画像记174

 

苏轼175

 

刑赏忠厚之至论176

 

范增论177

 

留侯论178

 

贾谊论179

 

晁错论180

 

 

 

卷十一 宋文

 

上梅直讲书182

 

喜雨亭记183

 

凌虚台记183

 

超然台记184

 

放鹤亭记185

 

石钟山记186

 

潮州韩文公庙碑187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188

 

前赤壁赋189

 

后赤壁赋190

 

三槐堂铭190

 

方山子传191

 

苏辙192

 

六国论193

 

上枢密韩太尉书193

 

黄州快哉亭记194

 

曾巩195

 

寄欧阳舍人书196

 

赠黎安二生序197

 

王安石198

 

读孟尝君传198

 

同学一首别子固198

 

游褒禅山记199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200

 

 

 

卷十二 明文

 

宋濂201

 

送天台陈庭学序201

 

阅江楼记202

 

刘基203

 

司马季主论卜203

 

卖柑者言204

 

方孝孺205

 

深虑论205

 

豫让论206

 

王鏊207

 

亲政篇207

 

王守仁209

 

尊经阁记209

 

象祠记211

 

瘗旅文212

 

唐顺之213

 

信陵君救赵论214

 

宗臣215

 

报刘一丈书 216

 

归有光217

 

吴山图记217

 

沧浪亭记218

 

茅坤218

 

青霞先生文集序219

 

王世贞220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220

 

袁宏道221

 

徐文长传222

 

张溥223

 

五人墓碑记223

 




内容摘要

 清初吴楚材、吴调侯叔侄编定的《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通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其影响之大足可与《文选》、《唐诗三百首》相比。选编了上启先秦下迄明朝的二百二十篇脍炙人口的古文精品,分十二卷,以散文为主,兼收骈文经典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

 

 本次排印,由葛兆光、戴燕伉俪以1993年中华书局《名家精译古文观止》为基础删改修订而成,分古文和提要、注释三个部分,改正了1993年版古文中的一些欠妥标点和误字,对注释部分作了大量增补和修改,僻字一律加注拼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版式设计人性化,古文部分与对应的注释文字出现在同一展开面上,方便阅读,是现行《古文观止》各版本中阅读方便的本子之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