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之纵横捭阖978701017339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之纵横捭阖9787010173399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8.38 5.9折 48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万明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3399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972060950566387718

上书时间2024-12-23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前 言

《资治通鉴》是宋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历时19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宋神宗皇帝因此书“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据《诗经》“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之资于治道之意,特命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以来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 年)十六个王朝共1362 年的历史。作为一部通史,《资治通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影响最为深远的史学巨著。

现代著名学者陈寅恪曾指出:“吾国旧史多属于政治史,而《资治通鉴》一书,尤为空前杰作。”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对《资治通鉴》深研细读,其从政治角度的评价最为详细而又中肯,他说:“取古人宗社之安危,代为之忧患,而己之去危以即安者在矣;取古昔民情之利病,代为之斟酌,而今之兴利以除害者在矣。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所资,惟在一心,而史特其鉴也。”对于《资治通鉴》一书的资治思想,王夫之进一步指出:“故论鉴者,于其得也而必推其所以得,其失也必思其偏而可以救失,乃可为治之资,而不仅如鉴之徒悬于室,无与照之者也。”借鉴历史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知其所以然,还有进一步深究其何以不然。只有这样深究,才可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历史读活。

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的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他写史的视角聚焦于“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鉴者”。一部《资治通鉴》,处处以“嘉善矜恶,取是舍非”为归依指向,因而对后人参政为官甚至为人处世都极其重要。司马光的话看似平实无奇,却句句珠玑,深合大道,以至于朱熹说“温公之言,如桑麻谷粟”。桑麻谷粟不如山珍海味让人感觉珍贵,却是一日不可或缺。清末大家梁启超说:“《资治通鉴》简繁得宜,很有分寸,文章技术,不在司马迁之下。”又说:“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逾之者焉。” A《四库全书》甚至给了《资治通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八个字的高度评价。

《资治通鉴》是承载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是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必读书。然而由于编写体例的缘故,《资治通鉴》自古以来“号为难读”。在其问世的头十七年里,只有一个叫王胜之的人通读了一遍。尽管难读,历代政治家和学者对其都精研细读。作为一代名臣,曾国藩的一生深受《资治通鉴》的影响,他曾以过来人的口吻对后学谈读《通鉴》的体会:“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如因三家分晋而论名分,因曹魏移祚而论风俗,因蜀汉而论正闰,因繁缨而论名实,皆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又好叙兵事所以得失之由,脉络分明;又好详名公巨卿所以兴家败家之故,使士大夫怵然知戒,实六经以外不刊之典也。阁下若能读此书,将来出而任事,必有所持循而不至失自吾为《资治通鉴》,人多欲求观读,未终一纸,已欠伸思睡。能阅之终篇者,唯王胜之耳”,“折衷至当,开拓心胸”八字可谓深得《资治通鉴》个中三味。

曾国藩认为:“六经之外有七书,能通其一者七,即为成学。”(七书指《史记》《汉书》《庄子》《韩文》《文选》《说文》《通鉴》)《资治通鉴》即为此七中之一。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从青年时期就喜读《资治通鉴》,他晚年自己说,这部书读过17遍。毛泽东说:“《通鉴》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中国古代的历史,学问大得很呐。”为了方便阅读,后世派生出了《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纲目》等一系列相关著作。这些由《资治通鉴》衍生出来的著作,或从历史纪事的角度改变其阅读方式,或从阅读者的角度简化其阅读难度,各有侧重,对历史阅读者而言,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各充其量”。那么,对于今天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究竟该如何阅读《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学巨著呢?窃以为,遵循史圣司马迁的方法,以人物为中心,是今人阅读《资治通鉴》的相对捷径。

这就涉及读史者经常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历史上的“人”究竟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礼记?中庸》记载: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陈柱先生说这段话的要义是为政在于得善人,而欲得善人,要须先自善其身,欲自善其身,要在修道,而修道莫要于仁。孔子旗帜鲜明地提出“为政以德”,后世许多人据此认为孔子主张“人治”。

今人言“人治”“法治”,犹如古人言夷夏之大防,似乎是水火不相容之两极。荀子曰:“不患无治法,而患无治人。”康有为云:苟无其人,则虽有良法美意,亦文具空存而已。据此而言,人在历史上的主观能动性绝对不容忽视。作为群体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为个体的英雄豪杰也可以改变或者影响历史的进程。历史的核心要素不外乎人和事在时间和地点两大坐标下的演绎。

然而,在当下的史学界有一种“时髦”,认为“历史研究里面,人名越少越好。人名少的历史才是硬的,人名多历史就软”。台湾学者王汎森先生很形象地打比喻说:近代的史学是一场足球赛,只看到球跑来跑去,结果没有人在踢。20世纪60 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的结构主义史学更是把人的去中心化推到了极致。结构主义史学中的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认为,事件是历史的泡沫,人是历史的囚徒,人只是历史的泡沫。福柯在《知识考古学》里则宣称“人的死亡”,认为上帝死了,人就死了。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史学研究者那里,更是认为,人的意图是不重要的,语言先于人的意图而存在,对于人作为主体都抱持很大的怀疑。西方的这些史学研究理论对今天许多人都有影响。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历程遵循的则是由事到人的规律,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从《尚书》到《左传》,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由事到人的转变——《尚书》还是以事为主,《左传》里面就以人为主,到《史记》以后,更是一个一个人的传记。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的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更是强调突出了历史的取鉴功用,所以他对历代的兴衰起落和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且专门写了许多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

与史学界重“事”不重“人”的学术风尚相为表里的,还有一种历史研究或者说是关注倾向,那就是重“制”不重“人”。认为制度建设才是长治久安的根本。欧阳修在修《新唐书》时就指出:“(唐之官制)其为法则精而密,其施于事则简而易行。所以然者,由职有常守而位有常员也。方唐之盛时,其制如此。盖其始未尝不欲立制度、明纪纲,为万世法。而常至于交侵纷乱者,由其时君不能慎守,而徇一切之苟且。故其事愈繁而官愈冗,至失其职业而卒不能复。”欧阳修指出了一个制度建设的规律:恰恰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制度造成了无以复加的破坏,说到底,还是荀子那句话“不患无治法,而患无治人”。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也就是古人说的:“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资治通鉴?魏纪五》臣光曰:“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而知人之道,圣贤所难也。是故求之于毁誉,则爱憎竞进而善恶浑殽;考之于功状,则巧诈横生而真伪相冒。要之,其本在于至公至明而已矣。为人上者至公

至明,则群下之能否焯然形于目中,无所复逃矣。苟为不公不明,则考课之法,适足为曲私欺罔之资也。……”所以,为政者的人格修养依然是为政的主导方面,并且是克服诸多政治弊端必不可少的解决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讲“为政在人”依然有其现实意义。

导语摘要
 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从尽地力之教,到一赏,一刑,一教,终归于一统;战国是一个以智力相雄长的时代,长袖善舞,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战国是中华人文精神积淀成熟的时代,百家争鸣,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战国这段历史值得每一位华夏儿女察之鉴之。丁万明著的《丁万明评说资治通鉴之纵横捭阖》以讲述历史人物为中心,按照《资治通鉴》编年顺序,勾勒战国时期的历史全貌。

作者简介
丁万明,1971年生,河北怀安人。河北省委党校教授,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河北省委统战理论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参与编撰《文白对照
<通鉴纪事本末>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1994年版),主编《中华文化五千年》(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版),专著《文化生活与生活的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等。


目录
序言1

第一讲 鉴古察今:治国之政道与治道1

一、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2

二、为政的关键在于用人得当 6

三、若能读此书,必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坠 8

四、《资治通鉴》的治国理念: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 10

五、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 13

余论:为什么《资治通鉴》自古以来号为难读 13

第二讲 孰轻孰重:政治家才与德的权衡18

一、智伯宴戏韩康子 20

二、政治狂人智伯的三板斧 23

三、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24

四、为政还须讲仁德 28

余论:智伯死党留给后人的难题 30

第三讲 贤人政治:魏文侯与战国第一强国的崛起33

一、魏文侯的求贤经 34

二、魏文侯的礼贤之道 35

三、为政之本在于守信爱民 38

四、君欲治,从身始 40

余论:君主的爱好与修养 43

第四讲 天下归心:魏文侯的用贤之道46

一、不能用则养:魏文侯礼待段干木 47

二、人尽其才:魏文侯择相 49

三、用人不疑,疑则不用:魏文侯与乐羊的君臣际遇 51

四、御贤之道:魏文侯与西门豹的君臣相长 54

余论:魏文侯用贤之道的效果 57

第五讲 夺机而起,失机而亡:吴起的悲情人生63

一、三个维度看吴起 64

二、吴起在鲁国被诋毁的真相 69

三、吴起在魏国的事功与德泽 73

四、吴起的“阿喀琉斯之踵”:刚劲自喜 75

余论:考验领导者识人用人能力的试金石 77

第六讲 人亡政举:商鞅变法何以至此79

一、人亡政举的独特变法 80

二、官场滑头公叔痤 80

三、秦国独特的政治生态 83

四、商鞅三说秦孝公 85

五、商鞅变法的三步走战略 88

余论:商鞅变法的盲点与误区 90

第七讲 尽公不顾私:谋法不谋身的商鞅.95

一、商鞅变法备受争议的三件事 96

二、变法与反变法的残酷斗争 99

三、赵良点不醒梦中人 100

四、商鞅何以必死 104

余论:商鞅的历史评价问题 107

第八讲 英雄气短:赵武灵王致命的儿女情长..112

一、黄帝以后第一伟人 113

二、赵武灵王的雄才大略 114

三、功在千秋的胡服骑射 118

四、英雄难过三道关 121

余论:勇于创新也要恪守底线 125

第九讲 一鸣惊人:浪子回头金不换134

一、齐威王如何一鸣惊人 135

二、齐威王的用贤之道 141

三、稷下学宫的独特魅力 144

余论:齐国如何跨过“修昔底德陷阱” 145

第十讲 金台招贤:弱国图强有秘诀148

一、燕昭王究竟是谁 149

二、金台招贤高明何在 151

三、燕昭王主政的两大政绩 154

四、超级大间谍苏秦 155

余论:史学两司马如何看待苏秦 159

第十一讲 事与愿违:乐毅伐齐的君臣际会162

一、乐毅委质为臣 163

二、乐毅伐齐的盟友和对手 164

三、乐毅为什么攻不下莒和即墨两城 169

四、乐毅安身立命的智慧 173

余论:荀子的治国理政观 175

第十二讲 小人物撑起大舞台:田单复国的奇迹179

一、乱世出英雄 180

二、奇计迭出,一举复国 181

三、迎立齐襄王,凸显大智慧 185

四、功成名就后的考验 186

余论:田单的归宿 191

第十三讲 口吐莲花:张仪连横谋富贵192

一、贫贱被辱 193

二、入秦显贵 195

三、张仪欺楚 198

四、臧否纵横 204

余论:抽身避祸 205

第十四讲 篡臣用则必危:为官莫学孟尝君208

一、为了名声,养士不问贤愚 209

二、为了生存,散财博取美名 210

三、为了权力,不惜蝇营狗苟 214

四、是奸人之雄也 219

余论:孟尝君的过人之处 220

第十五讲 庸才何以成栋梁:辅臣平原君的完美人生224

一、为了养士而养士 225

二、“三无”遗祸赵国 226

三、接收上党背黑锅 230

四、“三有”名垂千古 231

余论:庸才为政何以让人称道 237

第十六讲 天下无双:拂臣信陵君241

一、养士不耻下交 242

二、窃符救赵与却秦存魏 246

三、从道不从君的艰难抉择 250

四、博而见疑与闻而见弃 252

余论:醇酒妇人的全身之道 254

第十七讲 两截人:善始而不善终的春申君257

一、走平民路线的贵族权臣 258

二、冒死救储成就荣华富贵 260

三、治国乏善可陈,营私泽及后世 262

四、偷天换日,身败名裂 266

余论:利令智昏 269

第十八讲 格局与结局:做事魄力大,为人气量小的范雎.273

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274

二、范雎的营销术 276

三、加速秦统一的三大决策 279

四、恩怨分明,快意恩仇 283

余论:金蝉脱壳的解困之道 286

第十九讲 “势数”之学:高士鲁仲连的千古绝响288

一、鲁仲连的高明之处 289

二、影响历史进程的三件大事 292

三、高士精神何所依 297

余论:作秀不止,乃成君子 299

第二十讲 咎由自取:六国之亡的众生相301

一、各具特色的六国政治生态 302

二、六国不同的灭亡方式 303

三、司马光总结六国之亡的教训 313

余论:司马光的治国理想蓝图 314

后 记317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丁万明在《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评说》*部,主要讲了《资治通鉴》294卷中的前6卷。共分为20讲的内容,*讲作为全书的开篇,主要是从整体上讲述《资治通鉴》,说明为什么难读、应该怎样读。从第二讲开始,按照《资治通鉴》的顺序,依次选取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并详细讲解,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后十九讲的人物依次是:智伯、魏文侯、吴起、商鞅、赵武灵王、齐威王、燕昭王、乐毅、田单、张仪、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范雎、鲁仲连等。

主编推荐
适读人群 :领导干部,广大历史爱好者

 在CCTV-10《百家讲坛》栏目播出的《评说
<资治通鉴>
 》*部基础上整理润色而成。

集作者对《资治通鉴》数十年研究成果于一体,明辨历史,监察古今。

以讲述历史人物为中心,按照《资治通鉴》编年顺序,勾勒战国时期的历史全貌。

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可从简单阅读中品评《资治通鉴》。



精彩内容
 一、为了名声,养士不问贤愚齐国的孟尝君以豢养了数千名门客名扬天下,相传追随他的门客有3000多人。过去常讲,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宾客归附得多了,什么人都有,甚至亡命犯罪之徒一概接纳。孟尝君也算阅人无数了。但有一个人行事方式太过于独特,还是让孟尝君大开眼界。
一天,有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穿着破衣烂衫,趿着草鞋,求见孟尝君。孟尝君郑重其事接见他,并向他请教:“承蒙先生看得起,您远道而来,有什么可以指教我的吗?”这个人开口却说:“我只是听说您好士,不分贵贱,我就是个穷人,特来投奔。”孟
尝君一听,“哦,原来如此。既然来了,请留下来吧”,就把他当一般宾客对待。
过了没几天,负责管理门客的人就向孟尝君汇报:“这位新来的先生虽然穷得只有一把剑,但每天吃完饭,就弹着剑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罢,饭中连鱼都没有!’”(“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
尝君笑着说:“是嫌我的饭太粗劣了,就让他享受中等宾客的待遇吧,给他吃鱼吃肉。”过了几天,管理人员又向孟尝君报告说:“这位先生仍然弹剑唱歌,只是歌辞不一样了。这次唱:‘长铗啊,咱们回去罢,出去都没有车坐!’”(“长铗归来乎,出无舆。
”)孟尝君吃惊地说:“他要做我的上等宾客吗?这个人一定有特殊的才能!”又让他享受了上客的礼遇。又过了几天,这个人又唱道:“长铗啊,咱们回去吧,咱们连自己的家室都没有。”(“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管理人员再次向孟尝君述说一遍。孟
尝君就有点不高兴了,心里想:“这个人怎么有点贪得无厌、得寸进尺啊?”但他没说什么,只是让管理人员继续观察他,结果这个人此后也没有再提出新的要求。
这就是孟尝君的涵养!一个出身卑微、寸功未立的门客一再提出不合情理的要求,虽然孟尝君最后也
有点不高兴了,但仍然隐忍不发。
二、为了生存,散财博取美名孟尝君名字叫田文。《资治通鉴》记载说孟尝君通达倜傥,富于聪明才智。(“通傥饶智略。”《资治通鉴》卷二)怎么能看出他通达倜傥,富于聪明才智呢?《资治通鉴》没有记载。《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了两件事,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件,为了生存,据理力争。
孟尝君家族属于齐国田氏本宗。他的父亲田婴在齐国多年为相,有40多个儿子。孟尝君名字叫田文,是田婴的小妾所生,生于五月初五。当时人认为这个日子出生的孩子不吉利,长大了会破门户,迷信的说法就是要妨死他的父亲。所以田婴决定放弃养活这个孩子。可是田文的母亲于心不忍,就偷偷把他养活了。母亲在小田文稍稍懂事后才敢带着他去见父亲。
父亲田婴一见田文竟然活着,很生气。小田文却不慌不忙,他给父亲叩头行礼,然后反问父亲:“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安排的呢?还是由门户决定的呢?”田婴沉默不语。小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安排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决定的,人是活的,门户是死的,只要加高门户不就可以了吗!我怎么能顶破门户呢?”小小年纪的田文已经听说了自己为什么不招父亲待见的原因,他以为破门户真的就是把门户顶破而已。他还理解不了所谓门户其实是当家人的象征。过去陋俗观念认为,“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认为五月初五生的男孩子对一家之主父亲有妨碍,会给父亲带来灾难。古人迷信,田婴出于一
己之私心才不想养活这个孩子。现在小田文很天真地质问父亲,田婴无言以对。等于默认了田文的存在。
第二件,见识超群,脱颖而出。
田文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远见卓识。有一次趁父亲闲暇时他就问父亲:“儿子的儿子该怎么称呼?”田婴答道:“称孙子。”田文接着问:“孙子的孙子该怎么称呼?”田婴答道:“称玄孙。”孟尝君又问:“玄孙的孙子该怎么称呼?”田婴说:“那我就不知道了。”田文等的就是这句话,他接着说:“您执掌大权身当齐国之相,到如今已经历侍三代君王了,可是在您执政这些年,齐国没有开疆拓土,而您自己积贮了万贯家财,只是门下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相国的门庭必有相国。可如今只看到您的后宫眷属都穿着绫罗绸缎,而贤能之士却连粗布短衣都穿不上;您手下的仆人侍女都有吃不完的膏粱美味,而贤能之士却连糠菜都吃不饱。在这种情况下,您还一个劲地敛财,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后代,另一方面又懈于理政,致使国家日趋衰落。我很奇怪您为什么这么做。”(“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史记孟
尝君列传》)田文的这段话掷地有声,见识卓著。父亲田婴很受震动,从此开始器重田文,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往来宾客。投奔田婴府上的宾客日益增多,田文随之闻名诸侯列国。众望所归,田文脱颖而出,被确立为继承人。田婴去世后,田文继承了父亲田婴的爵位和封地,这才被人称为孟尝君。
孟尝君田文年纪轻轻就能够认识到对他们这样钟
鸣鼎食的家族而言,名声的传播远胜于血脉的传承、
财富的积累根本比不上人才的积聚更为重要。年纪轻轻能有如此远见卓识,说服父亲散财养士,在40多个兄弟中间脱颖而出,孟尝君确实当得起“通傥饶智略”这样的评价。
孟尝君养士有什么独特之处吗?我以为至少有三点:第一,延揽人才,来者不拒。
孟尝君养士不问来头,四处招揽收留各国的游士。这些人中既有策士、辩士,也有武士、侠士,既有有一技之长的无业游民,也有有犯罪前科的好色之徒。仅他的封地薛地所收留“任侠奸人”“暴桀子弟”就有六万多家,这些人甚至都影响改变了薛地的社会风俗。
第二,厚待门客,泽及其亲。
孟尝君为前来投奔他的门客添置家产,给以丰厚待遇,待遇不分出身贵贱,但根据每个人的才能分为三个等级。孟尝君接待宾客的时候,专门安排人记录宾客言谈中所提及的自己或亲戚的地址。谈话完毕,宾客刚刚离开,孟尝君就派使者到宾客或其亲戚家里送上礼物致以慰问。孟尝君如此体察人情世故,体贴入微,所以许多人以投奔他为荣。
P209-2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