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入门978751171032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理学入门9787511710321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8.48 2.1折 88 八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格尔德米策尔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10321

出版时间201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628638329518543360

上书时间2024-12-23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 

  心理学入门 

  前言 

  《心理学入门》第一版是在二十多年前,即1979年出版的。借出版本版之机,我要向一直喜欢和支持本书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在德语国家、以及荷兰、波兰和西班牙对本书的积极反响激励我对这个第十二版作全新修订。其中扩充了对发展心理学知识的叙述,使之更加详细:对人从受孕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变化都进行了叙述和解释。 

  在各章节文字安排方面,像以前的各个版本一样,我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联系,包括较复杂的联系,用大多数读者所熟悉的语言进行描述。常用的专业术语虽然也作介绍和解释,但是总的说来使用的时候慎之又慎。 

  2任何科学研究工作都面临一个要必须解释清楚的问题。要让感兴趣的人了解某些知识,就不能略过最基础的问题,否则就会增加读者理解的难度,甚至无法理解。因此,在下面的文字安排方面始终注意告诉读者,本书介绍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哪些难题,回答了哪些问题。 

  3科学心理学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其研究对象是人。在我们介绍这门科学的知识时,就要始终着眼于这种与人的直接关系。因此,一方面,在本书中将反复介绍作用于单个人、影响其思想、感觉和行为的条件和结果。相应的信息主要放在信息框里,读者在每一个章节中都能看到;另一方面,心理学不是在实验室中研究无名无姓的人的科学,更确切地说,心理学这个专业是力求描述和解释每一位读者在自己身上、在朋友或熟人身上都能够观察得到的过程。通过反复提出的“启动自我体验”,以提醒读者:他正在看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知识。 

  4《心理学入门》这本书向读者介绍的是现实的理论,(8)其中列举大量例子反复说明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的问题。 

  我要感谢安雅·沙佩(杜伊斯堡)在本书收尾工作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她用批判的眼光阅读了一二清样并提出了许多有益于改善本书的意见。我还要衷心感谢乌苏拉·马娅女士,她不厌其烦地为我开启通往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丰富资源的大门。此外她还帮我消除了清样中的大量不足之处。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妻子汉内洛蕾·米策尔以及安妮·拜恩女士和沃尔夫冈·拜恩先生,他们完整、认真和仔细地阅读了我的最终定稿。 

  最后,我衷心感谢所有给本书以前各个版本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的读者,同时也希望本版的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在以后出版新版的时候给予注意和改善。 

  格尔德·米策尔 

  2004年冬于杜伊斯堡

导语摘要
 心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格尔德·米策尔等编著的《心理学入门》的宗旨就在于,让广大读者通过阅读,拓展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与一般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不同,作者尽量避免诘屈聱牙的专业术语,从问题入手,以明白晓畅的语言、生动的实例,配以插图,并经常“启动(读者的)自我体验”,以致不仅适用于专业工作者,而且适用于不具备该专业基本知识的读者,不管哪一类读者,通过阅读本书,都能对自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格尔德.米策尔(Gerd Mietzel),1936年生于吕贝克,德国心理学家,大学主修心理学和教育学。1971年以来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授。有多部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深入浅出,深受读者喜爱。

目录
前言 

1.心理学的宗旨、观点和应用 

1.1.研究人的行为和经历是心理学的任务 

1.2.心理学是研究领域 

1.2.1.科学研究的目的 

1.2.2.科学调查的若干特征 

1.3.关于人类行为的观点 

1.3.1.科学心理学的开端 

1.3.2.近代的理论观点 

1.4.应用心理学的若干工作领域 

1.4.1.教育心理学 

1.4.2.健康心理学 

1.4.3.环境心理学 

1.4.4.犯罪和司法心理学 

1.4.5.临床心理学 

1.4.6.劳动心理学、企业和组织心理学 

1.5.后续章节展望 

2.人类的发展心理学:基础和开端 

2.1.发展心理学的目的 

2.2.发展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2.2.1.发育的连续性或者间歇性 

2.2.2.遗传—环境问题 

2.3.出生前的发育 

2.4.出生 

2.4.1.出生的正常过程 

2.4.2.分娩并发症 

2.5.童年早期 

2.5.1.身体运功机能的发育 

2.5.2.视力的发育 

2.5.3.社会—情感联系的发育 

2.5.4.认知功能的发育 

2.5.5.语言能力的发育 

2.5.6.符号功能 

2.6.学龄前儿童 

2.6.1.认知发育 

2.6.2.社会发展 

2.7.入学儿童 

2.7.1.认知发育 

2.7.2.道德判断力的发育 

2.7.3.友情关系的发展 

3.青春期和成年后的发育 

3.1.青春期 

3.1.1.入学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发育阶段 

3.1.2.身体上的变化 

3.1.3.认知发育 

3.1.4.父母的教育方式 

3.1.5.重新调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3.1.6.寻找自我身份 

3.2.成人期 

3.2.1.成年期发展的若干基础 

3.2.2.所选择的领域的发展 

3.2.3.人到中年 

3.2.4.身体变化:成功养生的其他例子 

3.3.人生的终点 

3.3.1.近期历史上关于死亡的观念的改变 

3.3.2.对死亡的恐惧 

3.3.3.面临死亡时的情感反应 

4.感觉心理学 

4.1.感觉系统 

4.1.1.感觉器官的一般功能 

4.1.2.心理物理学 

4.2.感觉数据的解析 

4.2.1.感受和感觉之间的区别 

4.2.2.信号发现理论 

4.3.视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方式 

4.3.1.电磁波是视觉感觉印象的基础 

4.3.2.接受物理能量并转化为神经搏动 

4.3.3.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和传递视觉信息 

4.4.解释色觉的理论 

4.5.形状感觉 

4.5.1.加工视觉信息的等级结构 

4.5.2.形状感觉中的格式塔原则 

4.6.对运动的感觉 

4.7.用单眼或双眼观看时的距离感觉 

4.8.文化对感觉的影响 

4.9.人的意识 

4.9.1.意识的特征 

4.9.2.意识和注意力 

5.学习的基本过程 

5.1.学习是行为变化的过程 

5.2.学习的理论 

5.2.1.经典的条件反射 

5.2.2.工具性条件反射 

5.2.3.操作性条件反射 

5.2.4.从认知角度看条件反射 

5.2.5.爱德华·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5.2.6.从尝试行为和失败行为到认识 

5.2.7.在观察中学习 

6.记忆心理学 

6.1.记忆是信息处理 

6.1.1.感觉记录器:感官刺激的入口 

6.1.2.短期记忆 

6.1.3.长期记忆 

6.2.记忆能力的提高 

6.2.1.设计练习活动的建议 

6.2.2.记忆术 

7.问题的解决及其前提 

7.1.思维 

7.1.1.形象的表象:没有感官刺激的感觉 

7.1.2.概念的形成和运用 

7.1.3.推断性思维 

7.2.问题的解决 

7.2.1.解决问题的过程的研究 

7.2.2.早期经验妨碍问题的解决 

7.3.解决问题的行为是智力的表现 

7.3.1.智力的特征 

7.3.2.探求智力测试方法:途径和歧途 

7.3.3.智力研究之路:从结果到过程 

8.动机心理学 

8.1.有动机的行为:特征描述和阐释 

8.1.1.有动机的行为的特征 

8.1.2.觉察到有目的的行为方式的差别是进行解释的前提 

8.1.3.为有动机行为所作的解释和虚假解释:本能论 

8.2.关于具体动机的理论 

8.2.1.进食行为及其解释 

8.2.2.攻击行为及其解释 

8.2.3.促进学习动机的若干条件 

8.2.4.感觉经历是取得成绩的结果 

8.2.5.意愿心理学 

9.情感心理学 

9.1.情感的特征和分类 

9.1.1.人的情绪的组成 

9.1.2.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9.1.3.对未来感情的预知 

9.2.解释情感的理论观点 

9.3.主观幸福感:特征和产生 

9.3.1.主观幸福感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 

9.3.2.富裕和主观幸福感 

9.3.3.社会比较和主观幸福感 

9.3.4.促进产生幸福感的条件 

9.4.通过表情社会地传递情感 

9.4.1.表达情感是为了增进理解 

9.4.2.情感表达的生物学的和经验的前提 

9.4.3.所表达的情感对旁观者的影响 

9.4.4.在社会状况下表达情感的规则 

9.4.5. “伪装”情感的可能性 

9.5.通过体态和手势社会地传达情感 

9.6.情商 

10.社会过程心理学 

10.1.社会的感觉 

10.1.1.社会公式及其功能 

10.1.2.个人感觉过程中的归因 

10.1.3.偏见心理学 

10.2.从相遇到社会吸引 

10.2.1.促进产生第一次社会接触的条件 

10.2.2.促进相互吸引的条件 

10.2.3.通过爱情建立社会情感联系 

10.3.群体对成员的影响:适应 

10.3.1.经典实验 

10.3.2.接受社会影响的不同原因 

10.3.3.多数人对持不同意见者的反应 

10.3.4.持不同意见者改变多数人的信念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内容摘要

  《心理学常识》系德国人格尔德·米策尔的著作,是一部风靡欧洲三十余年、再版23次的心理学常识书。
  大众的语言,作者用读者耳熟能详的语言进行描述,选用专业术语慎之又慎;采用日常的案例。作者启动自我体验,力求描述和解释每一位读者在自己和朋友或熟人身上能够观察到的心理过程;该著作不略过基础的知识。对读者目前心理学各流派回答了哪些问题、又留下哪些问题。因为德奥本是心理学的故乡,对中国学界很有启发意义;该著的核心是教我们如何运用心理学,怎样用心理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在体力上,插图、列表、举例、扩展信息,全书栏目丰富,纲举目张。

 


 

 



主编推荐

  ●作者用读者耳熟能详的语言进行描述,选用专业术语慎之又慎。
  ●该著不略过基础的知识,告诉读者目前心理学各流派回答了什么问题,又留下哪些问题。
  ●“启动自我体验”,作者力求描述和解释每一位读者在自己和朋友或熟人身上能够观察到的心理过程。
  ●插图、列表、举例、扩展信息,全书栏目丰富,纲举目张。
  ●根据德语、荷兰语、波兰语、西班牙语各种版本所引起的积极反响做了全新修订。
  ●德奥是心理学的故乡,中国确实亟需补补心理学这一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