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杀敌算法978753648046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杀敌算法9787536480469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59 2.9折 26 九品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 刘宇昆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6480469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6元

货号996639245861502983

上书时间2024-12-23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诗意的科幻  刘慈欣  由于刘宇昆的小说《手中纸,心头爱》获得雨果奖,就想在他来北京时送给他一套折纸艺术品作为礼物,由此发现折纸实在是一门很奇妙的艺术。在很多情况下,纸的折叠过程与最终的结果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看似莫名其妙的折叠后,那张纸只是呈现一个随意的无法辨认的形状,但经过一次翻转,立刻魔术般地变成栩栩如生的形象。许多人小时候从妈妈那里学到的叠那种带篷的小船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所以折纸的设计需要高超的空间想象力,我甚至想过是不是有一个数学分支,如拓扑学之类的,来描述这个过程。国内有许多优秀的折纸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或形象逼真或造型前卫。由于携带不便,无法把最好的折纸艺术品送给刘宇昆,只能送一些很小的,即便如此,当我拿到那些折纸时,仍很难相信那些美妙的形状都是由一张纸不经裁剪完整地折叠出来的,多次有拆开的冲动。折纸就是这样一门艺术,由数学的精确和理性,得到美轮美奂的艺术形象。  这也正是刘宇昆的科幻小说的特质。  文学的本质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我们不妨把这种美学不太准确地称之为诗意。科幻小说中存在着两种诗意:文学的和科幻的。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科幻小说有着文学的共性,所以无疑应该具有文学的诗意。文学的诗意主要来自对人的描写和表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时代的关系构成了文学的主体,而现代文学更多地专注个体的内心和精神世界,由此产生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成了文学的诗意。  科幻的诗意则主要来自科幻小说中对人与科技、人与宇宙大自然的关系的描写。科幻小说是在基于科学的想象中展开的,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世界设定:用想象力构建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科幻世界,这个世界是超现实的,但不是超自然的。在主流文学中产生文学诗意的主体——人物的文学形象——在科幻小说中相当一部分被世界设定所取代,环境和种族可以在科幻小说中作为独立的文学形象存在。在塑造这种形象时所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创意,是科幻诗意的重要来源。科幻小说就是把现实的人放入超现实的世界设定中展开故事,人性在科幻世界中的表现也是科幻诗意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科幻诗意是科幻文学所独有的,与文学诗意相比,科幻诗意与科技和大自然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自然规律的坚硬和不可逾越在科幻诗意中都有相应的表现;同时,在主流文学中很少出现的科学美学,如逻辑的自洽与和谐。对称、简洁、新奇等,也构成了科幻诗意的重要部分。  由于文学诗意和科幻诗意在美学属性上的差异,两者很少在同一部作品中共存,它们之间甚至有着相互抵消的关系。经典的科幻小说都是在两者之一上表现得特别突出,传统的坎贝尔型的科幻小说以表现科幻诗意为主,这方面的例子有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而呈现文学诗意的科幻小说最典型的例子是布拉德伯里的作品。  刘宇昆的科幻小说,很可贵地做到了文学诗意和科幻诗意完美地融合与统一。  刘宇昆的科幻小说都有着精致而独特的科幻内核和创意。比如《宇宙智慧生物制作书籍掠影》,由一组美妙的小故事组成,描述了不同的宇宙文明记录和阅读信息的不同方式,从流水构成的大脑,到阅读宇宙万物甚至黑洞视界中的信息,构成了一幅宇宙文明和文化的神奇画卷,让人浮想联翩;而《贝利星人》则展示了一种与我们所知的生命相差甚远的晶体生命,这种生命形式的构成与进化完全颠覆了我们所有的生物学概念,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生命的想象,可以说,这是我所看到过的关于外星生命的最奇特的想象。  刘宇昆另外一些作品中的科幻构思,则展示了对人与科技、人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在这方面,《可数集》是一篇让人回味无穷的小说。小说以数学为背景,通过对不同的无穷大的描述,所展示的数字世界不再是一串单调数字的排列,而是变得如星空一般浩瀚无垠、连绵深邃,我们常识中所见到的数字,只是其冰山一角。而从这个宏大的数学背景上重新审视人生,让我们感到自己以前面对生活时都是可怜的摸象盲人。正是通过这些神奇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角,科幻诗意在刘宇昆的小说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从文学角度,用诗意来描述刘宇昆的小说也是再合适不过了。从他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在科幻小说中很少出现的宁静与柔和,仿佛一汪平静的湖泊,里面映射着高科技下的人生百味、宇宙间的悲欢离合,其中也有挫折、灾难和死亡,但湖面永远那么波澜不惊,平滑如镜。这并不是说作者是一名超然事外的冷酷旁观者,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一直能感受到他在细心地倾听和感受着生活,他的叙述就像一面细腻的筛子,过滤了高科技的激情和焦躁,只剩下平静的诗意,这种文学诗意往往能触动我们心中最柔软最敏感的部分。即使在《物哀》中的末日灾难里,在《人之涛》中人类波澜壮阔的进化历程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种宁静和细腻的诗意。  在讨论刘宇昆作品中的文学诗意时,不能不谈到其中的东方文化色彩。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强调他的小说中的中国及东方元素,其实他的作品有着很地道的美国文化背景,其中的东方色彩是美国文化多元化的一种表现,是建立在作者对东西方文化深刻而广博的理解上的。正如作者在一次访谈中所说:“我的作品与其他美国作家不同,仅仅就像每一个美国人都与其他人不同一样,这种个体差异是作为美国人所必有的,自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游历美国之日起就一直如此。”在《人生百味》中,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不是呈现对立的状态,而是在相互融合与补充,来自中国历史的主人公最后说:“从现在开始,我不会再讲我身为中国人时的故事了。我会好好讲讲我是怎么成为一个美国人的。”但东方文化也确实是刘宇昆作品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元素,比如在《物哀》中,人们面对末日灾难的心态和行为,主人公的父母以及他自己所作出的牺牲,都是东方式的。但除了像《人生百味》和《手中纸,心头爱》这类题材有明确指向的作品,东方文化元素更多地渗透到作品的基调和底色中,刘宇昆小说那种宁静的诗意,那种对生活细腻的感受,正是东方文化在其作品中最深刻的体现。  科幻诗意和文学诗意在刘宇昆的小说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在其中,科技不再坚硬如铁,不再是独立的异物,而是成为人生和生活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在被科技悄悄地、不可逆转地改变和塑造着。在这一过程中,不管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生活都会呈现出一种陌生的面貌,都伴随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和感受。在《人之涛》中,人从肉躯凡身进化到近乎神一样的存在,但在人们每一步艰难的抉择中,都体现着对人性本源的坚守与留恋。刘宇昆从未拒绝技术进步,但他清醒地看到了被高科技所改变的生活的复杂性,看到了人们即将面临的选择的艰难。在描写永生的《弧》中,一个人物说:“我不想要你死,死亡赋予生命意义是一个谎言。”但主人公还是无法忍受无穷无尽的生命,选择了衰老和死亡来逃离时间的束缚。在《物哀》中,科幻小说中最常见的末日灾难仿佛是一首绵长的抒情诗,末日、逃离和牺牲,都浸透在意境悠远的诗意中。《贝利星人》则展现了另一种诗意,新世界中的人类所面对的新生活,与不可思议同时又充满艺术美感的外星生命相映衬,展示了宇宙给予生命和生活的无限可能性。在《信息》中,对于人类而言,外星人标示放射性危险的方式无疑是失败的,但那个宏伟的标志所展现出来的古典美感和诗意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人生最铭心刻骨的描写是在《可数集》中,在大自然远超出我们直觉的数学本质前,人生也是一个超出我们想象的存在,我们的理性能够感受到的生活,不过是露出水面的少数孤岛,人生的大部分是不可数的,在感觉和理性之外,像数的世界一样无限致密和广阔,这真的是一幅令人迷惑而恐慌的图景。  坦率地说,在最初接触刘宇昆的作品时我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我的科幻阅读也处于一种浮躁中,看小说都是囫囵吞枣的状态,只是寻找着科幻的激情和刺激。但随着时间推移,如果每一篇科幻小说都是一首乐曲的话,我发现其他的乐声都渐渐消失并淡出记忆,只有刘宇昆的音乐还在响着,而且在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当我看过所有能够找到的刘宇昆的小说后,终于意识到科幻文学中不仅能有激情与创意,也能有悠远深邃的诗意。  刘宇昆的这些作品,科幻与文学水乳交融,是科幻文学中不可替代的存在。  2014.12.22,于轩岗

作者简介

  刘宇昆,美国华裔科幻作家,1976年出生于中国兰州,十一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在哈佛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和法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波士顿一家大型法律事务所担任商务律师至今。
  刘宇昆从小热爱科幻,八岁时就创作了第一篇科幻小说。2002年,随着《迦太基的玫瑰》一文的问世,他开始在美国各大幻想文学杂志和网站崭露头角,备受业界瞩目。2012年,他凭借短篇小说《手中纸,心头爱》获得世界幻想文学大奖“雨果奖”“星云奖”和“世界奇幻奖”。2013年,短篇小说《物哀》再度为他赢得“雨果奖”。除了写作,刘宇昆近年也致力于中美科幻文化交流,担当了著名中文科幻小说《三体》系列第一部和第三部的翻译工作。



目录

物哀

 

信息

 

 

星球钻探

 

mMod

 

宇宙智慧生物制作书籍掠影

 

可数集

 

贝利星人

 

先知

 

人之涛

 

杀敌算法

 

人生百味

 

后记



内容摘要

  通过科技,人类尝试以无序规范有序,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找到确定性;而通过人性,我们才有资格重新审视科技,定义自己。 
  《杀敌算法》一书收录了刘宇昆近期创作的12篇科幻佳作,其中有冲突,也有包容;有悔恨,也有希望;有令人哑然的黑色幽默,也有感人至深的自我牺牲,充分展现了刘宇昆对科技与人性关系的深刻思考,精致而意蕴深远。 
  其中的《物哀》荣获2013年“雨果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