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9787201159713
  •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978720115971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解剖无聊:如果无聊不可避免.我们该如何面对9787201159713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0.78 2.4折 45 八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马克·金维尔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59713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5元

货号1511581244491154945

上书时间2024-12-23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前言

适度无聊乃幸福生活之必需。
——伯特兰·罗素,《幸福之路》
1999 年,由英国艺术家马丁·帕尔(Martin Parr)出版的一本书竟出奇地畅销,甚至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书。这本书名为《无聊明信片》(Boring Postcards),可谓名副其实:全书厚厚一本,共有160张图片,清一色都是帕尔个人收集的英国生活场景,要多无聊有多无聊。在这场枯燥乏味的平凡生活的怪诞庆典中,不知名的火车站、砖墙厂房、空无一物的室内空间、汽车旅馆的房间、旅馆的休息室、凄清的邮局、荒凉的高速公路等,全都拥有了一席之地。有些人觉得这本书特别有趣,另一些人则觉得很悲凉。但似乎,没有人觉得无聊——恰与这本书想要表达的主旨相反。
尽管书中的图片毫无疑问都是些乏善可陈的场景和无关紧要的建筑,但确实能够反映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这本书令人感到似曾相识,让人深受启发。正如其他现成艺术或是对平凡事物的美学改造一样,该书诠释了阿瑟·丹托(Arthur Danto)口中的“寻常物的嬗变”。通过此书,我们了解到平淡乏味的建筑环境竟如此之多,了解到自身对联系和沟通的渴求竟如此强烈。让我们颇为费解的是:为什么有人会选择停车场或收费公路入口作为明信片的主题?虽然有些场景中能看到人,但多数则是了无人迹的日常光景,仿佛被核弹轰炸过一般。即使他们标榜“民间摄影”这一新颖的概念,以给这些平淡无奇的画面重新定位,凸显其按部就班却又意味深长的憧憬,但展现出的仍是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帕尔并没有附上什么评注或者理论,只是单纯地让照片自身娓娓道来。
紧接着,帕尔在2000年和2001年依次推出了《无聊明信片美国版》(Boring Postcards USA)和《无聊明信片德国版》(Langweilige Postkarten)两部姊妹篇,这一系列由此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这下,广阔的高速公路、过路收费亭、机场、过境处、高层公寓、空泳池,还有城郊小区,都成了明信片里的无聊场景。这些明信片集,特别是《无聊明信片美国版》,仿佛将纳博科夫笔下《洛丽塔》中的那些公路旅行片段视觉化了。在《洛丽塔》中,亨·亨伯特(Humbert Humbert)不满地数落着霓虹闪烁的路边小餐馆、连锁杂货店、汉堡店、加油站、汽车旅馆,愈加猛烈地抨击了战后美国及其空虚颓废的繁荣景象。帕尔从未如此吹毛求疵。然而,这部明信片集也流露出了欢快中透着悲情的感觉——我在这里好开心,真希望你也在!真的,我多希望你也在这里,因为少了你的陪伴,我是不完整的。
明信片的出现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人们*为之疯狂的时期大约在一个世纪以前,当时非常流行在旅行时把彩印的生活场景寄给尚在家中的朋友和家人。在我收藏的纪念品里,我*喜欢的是一张 1912 年纽约伍尔沃斯大厦(Woolworth Building)的明信片,这张明信片是我几年前在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一个谷仓中找到的。一条波浪状的钢笔笔迹标出了高耸的建筑物的*,“去年冬天在此登顶”的字迹,记录了仍在农场之人的信息。就连早期照片明信片的色调也是这种熟悉的风格——色彩暗淡,像连环画一样印制粗糙。以至于20世纪70年代后的明信片,虽然表面光滑明亮,但画质依然粗糙,看起来颇不协调,甚至有些不对劲。与此同时,在人们寄出数百万张廉价明信片的时候,便宜的便携式摄影设备使得业余爱好者们能够捕捉到真实的图像,适量打印,并在自己的社交圈内分享:这就是工业时代的 Instagram(照片墙)。在1905年至1912年,明信片热潮达到*,数百万张明信片被印制并寄出,其中许多明信片和帕尔书里的那些一样无聊。
然而,明信片不仅仅是一张图片。我在书中使用明信片作为文字的视觉补充也是这个原因。这些明信片讲述了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明信片是巨大系统的组成元素,所谓巨大系统,即城镇农场系统、邮政印刷系统、旅游业和度假系统、亲朋好友同事的系统等。图像实际上只是在这个集体交流行为的庞大网络中,创造了一个微小的个人信号节点,或者说是载体。当明信片被寄出的时候,背面的留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事实上,任何逛过周日跳蚤市场的人都会知道,许多明信片上面根本没写留言,只写了个地址。寻求联系,才是寄明信片的真实意图。
这本书正是着眼于我们对联系的追求,以及这个欲望网络中所包含的危险和机会。无聊明信片给了我们几个重要启示。*个启示,无聊明信片实际上并不无聊。这里有一个动态变化:当我们刚看到那些平淡无奇的图片时,会感到不可思议;随后我们会产生与无聊截然不同的欣赏,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与看到旧的信件所触发的怀旧感大相径庭的感觉;紧接着是出人意料的并存时刻,之前的两个想法同时存在于脑中,形成一种美妙的张力。有趣吗?是的。悲伤吗?也没错。迷人吗?*的。因此,无聊明信片从视觉上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它说明了无聊如何更普遍地发挥作用,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要如何从哲学上的有趣方式来欣赏无聊。培养这种鉴赏力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可思议;随后我们会产生与无聊截然不同的欣赏,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与看到旧的信件所触发的怀旧感大相径庭的感觉;紧接着是出人意料的并存时刻,之前的两个想法同时存在于脑中,形成一种美妙的张力。有趣吗?是的。悲伤吗?也没错。迷人吗?*的。因此,无聊明信片从视觉上给了我们一些提示,它说明了无聊如何更普遍地发挥作用,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要如何从哲学上的有趣方式来欣赏无聊。培养这种鉴赏力是这本书的主要目的。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界面”一词恰当地描述了人类世界的许多非技术元素。比方说,建造可供工作、生活的各种场所必不可少的简单建筑元件,如门槛、门栏、窗户、过道等;以及稍复杂的交互、临界和通行的承载物——正如前文提到的帕尔收录的一系列无聊场景中的收费站、候机大厅、停车场、汽车旅馆房间等。在这些空间中,我们困顿地求解着明信片中欲语还休的信号,变得不像是自己。无聊即受困之感,对如此困顿捶胸顿足,分明地感到从今以后都不想再次受困。无聊明信片(至少乍一看感觉很无聊)把无聊的场景刻画成了幸福本身。


【免费在线读】

导语摘要
★让我们放下手机,关注自己:有没有想过,你可能是因为害怕无聊才沉迷屏幕。然而,你感到无聊的时候,就是你应该思考的时候。我们不该将大部分清醒的时间献给无脑的刷屏。保持理性,就是爱自己。
★个性鲜明、关心世界的哲学家之作:马克·金维尔作为一个新卢德主义者,不用脸书、不发推特,用着翻盖手机,远离网络纷扰。虽然他会因为发表了与“政治正确”不相符的言论在网上被网友追着骂,但他明智的选择DON’TGIVEAF***。毕竟,作为一个理性、务实的哲学家,言论被误解实乃常态。
★保持清醒、保持反思:在《奇葩说》某一期里,对于辩题“时刻保持联系算不算暴政”,辩手姜思达给出了直击人心的观点:我们与外界时刻保持联系最大的危害是,我们难以时刻和自己保持联系。我们不应被消费主义裹挟的资本社会彻底掏空,让自己变成欲望和资讯的承载器,变成一个没有思想的躯壳。我们需要哲学、需要沉思、需要放下手机,活在当下、此刻、现在。

商品简介

技术从不中立。
网络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在拽着你沉迷,或因为痛苦,或因为贪求刺激,但本质上可能是因为你害怕无聊。
叔本华、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也不曾预见,人类的无聊可以被网络放大到如此地步。在这个后现代、后资本主义的时代,我们生产自己、消费自己,掏空自己,再填进一个破碎的自己。我们如同《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燃烧自己,点亮虚拟世界。
现在,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是选择红色药丸,还是选择蓝色药丸?



作者简介
马克·金维尔(Mark Kingwell),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加拿大很好活跃的社会评论家、资深意见,《哈珀斯》杂志编辑,《环球邮报》《女王季刊》撰稿人。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出版作品19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在1997年获得有名的“斯皮茨奖”,2002年“全国杂志奖—论文写作奖”,2004年“专栏奖”。2018年获封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学会院士。研究领域:社会与政治哲学、建筑与设计哲学、艺术哲学、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

目录
前  言
部分 无聊的境况
1.多希望我也在这里
2.无聊是哲学的源泉?
3.为什么继续活着
4.停滞不前
5.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6.意识试验台
7.学会等待
8.无聊分类
9.界面
第二部分 理性的虚无
1.孤独
2.注定落空的愿望
3.信念上瘾和理性矫正架
4.理性中的理性
第三部分 自我的危机
1.永恒轮回
2.结构性绝望
3.关于成瘾的无尽循环
4.自我消费
第四部分 我们该如何继续
1.严格的魅力
2.爱
3.死亡
致谢
附注:参考书目
尾注

内容摘要
技术从不中立。
网络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在拽着你沉迷,或因为痛苦,或因为贪求刺激,但本质上可能是因为你害怕无聊。
叔本华、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也不曾预见,人类的无聊可以被网络放大到如此地步。在这个后现代、后资本主义的时代,我们生产自己、消费自己,掏空自己,再填进一个破碎的自己。我们如同《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燃烧自己,点亮虚拟世界。
现在,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是选择红色药丸,还是选择蓝色药丸?

主编推荐
★让我们放下手机,关注自己:有没有想过,你可能是因为害怕无聊才沉迷屏幕。然而,你感到无聊的时候,就是你应该思考的时候。我们不该将大部分清醒的时间献给无脑的刷屏。保持理性,就是爱自己。
★个性鲜明、关心世界的哲学家之作:马克·金维尔作为一个新卢德主义者,不用脸书、不发推特,用着翻盖手机,远离网络纷扰。虽然他会因为发表了与“政治正确”不相符的言论在网上被网友追着骂,但他明智的选择DON’T GIVE A F***。毕竟,作为一个理性、务实的哲学家,言论被误解实乃常态。
★保持清醒、保持反思:在《奇葩说》某一期里,对于辩题“时刻保持联系算不算暴政”,辩手姜思达给出了直击人心的观点:我们与外界时刻保持联系优选的危害是,我们难以时刻和自己保持联系。我们不应被消费主义裹挟的资本社会有效掏空,让自己变成欲望和资讯的承载器,变成一个没有思想的躯壳。我们需要哲学、需要沉思、需要放下手机,活在当下、此刻、现在。

精彩内容
1.多希望我也在这里无聊是人类最寻常的体验之一,却似乎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我们都知道无聊是什么感觉,但无聊状态的诱因、构成及后果,就远没有那么显而易见了。无聊是休闲放松的产物吗?若是如此,难道真如某些评论家所说,在叔本华的时代之前,没有无聊这种东西?或许,中世纪的“accidie”一词所描述的略带罪恶感又什么都不想做的长期绝望状态,才是无聊真正的前身?无聊所牵绊的究竟是什么?是欲望还是个人处境,抑或两者兼而有之?比方说,当我眼巴巴看着塞满食物的冰箱,却抱怨没什么可吃的,或者当我浏览了上百个有线电视频道却觉得没什么可看的时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作祟?
因此,对于无聊这类状态,有诸多充满智慧的论述也就不足为奇了。其中既有著名的哲学微传统,亦有探讨无聊的“创造性”潜能的心理学著作。前者至少可追溯到叔本华和克尔凯郭尔时期,其后经由海德格尔流传至阿多诺;后者则在近期颇为流行。同样,在当代关于技术和文化的论述中,人们常常表现出对无聊所具有的危险的担忧:如何以不同手段对其进行识别并处理?为什么人们认定有必要这样做?
在此前所有的无聊模式中,虽然最终的结果有好有坏,但我们所探究的无聊本身都是稳定的,是可以体验的。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是追求无聊、畏惧无聊、驯服无聊,还是咒骂无聊,无聊所暗含的种种主题的哲学地位大多模糊不明,原因在于,我们已经预先假设自己对其了然于胸了。然而,即便在前文所说的这些论述中,或者说尤其是在海德格尔的作品和精神分析的文献里,我们也能感知到事实并非如此:无聊与其说是某个特定情境的特征,不如说是某个人面对该情境时的状态,或仅仅是其意识到自己身处该情境时的状态。
无聊如何帮助我们解读破碎的或协调的主体性及其与幸福的关系?一个世纪前,现代派诗人和艺术家们曾致力于阐述20世纪人类的分裂自我,即新的社会环境及政治背景是如何将原本协调的个体自我撕裂,致使其支离破碎,却又苟延残喘,不至于走向毁灭的。如今,这种挑战又以新的形式逼近,因为我们的自我已成为刻意散布的数据碎片——推特(Twitter)和Instagram上的帖子、购物偏好、文本输入习惯,抓取这些信息的算法似乎比我们本人更了解我们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能指望保持自我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但是,就目前来看,这跟无聊有什么关系吗?我们可以把对无聊这一状态的论述更细致地分门别类,以此来充实答案;或许这里我应该用“这类状态”,因为显而易见,由于批评或(偶尔)用于赞美无聊的理论框架的不同,当下的体验也可能大相径庭。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意识到,概念框架,尤其是方法论框架之所以存在,正是为了导出符合其设计目的的那种结果。
但我们所有人,至少是生活在富裕地区、面临更多诱惑的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坐在屏幕前,电视里正在播放网飞(Netflix)的节目,而每隔几分钟我就会听到新邮件的提示音,于是我暂停视频去查收邮件。有时候刚好赶上的话,我会在旁边的电视上看场静音的棒球赛,因为桌上的手机不知疲倦地给我推送朋友们的各种日常琐事的语音留言信息,而其中一些我会回复。我还会在另一个界面上打开网页浏览器窗口,这样一来,如果我想要核实一些事情,就不用折腾我日益衰退的记忆力,还可以在亚马逊网站订购一本几乎被我遗忘的书;或者突然来了兴致,就漫无目的地浏览一连串与我现在所谓的生活关联甚微又转瞬即忘的网页。我没法安心投入任何一件事,更不用说从这些屏幕前抽身离开,回到现实世界。我忧心忡忡、烦躁不安、兴奋过度。由于将精力投入在各种事情上,我正在自我透支。我成了一具僵尸、一只幽灵,被巨大的科技与资本的牢笼束缚,并据称是为了我的舒适和愉悦。可是啊,可是……在这里,我无法找到自我。

媒体评论
沉迷于刷屏?不断滑动屏幕寻找难以捉摸的精神刺激和幸福感?这位多伦多大学的哲学教授、多产作家,为我们面对技术的不断沉迷,提供了一剂哲学解药。
——加拿大主流媒体 《环球邮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