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978703023855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9787030238559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6.5 2.4折 70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38559

出版时间200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0元

货号1037902509073088520

上书时间2024-12-23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灾区地方各级政府立即行动起来,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工作。2008年5月13日,科学技术部(以下简称科技部)党组召集有关部门和相关专家全面分析了抗震救灾的形势,并决定组建抗震救灾专家组。

 5月16日,科技部刘燕华副部长主持召开了由两百多名专家组成的“抗震救灾专家组”成立大会。部长万钢和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就“抗震救灾专家组”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方式做了总体部署,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全力以赴用知识和技术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并密切关注抗震救灾的总体进程,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迅速上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相关部门。

 5月18日起,在“抗震救灾专家组”的基础上,科技部与国家减灾委协商,联合组成“国家减灾委员会一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原专家组全体成员作为新专家组的成员参与此项工作。5月21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成立“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国家减灾委员会一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除继续本组的工作外,还全力参与“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的工作,特别是其下设的灾害评估组的全部工作。

商品简介

 国家减灾委员会一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针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科技需求,依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发布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的要求,与国家减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即民政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以及受灾严重的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害范围、灾害损失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工作。本书介绍了这三项评估的结果,并对汶川地震灾害做了多方面和综合的分析,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汶川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与基础设施破坏,资源毁损和环境破坏等灾情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本书可为指挥灾区恢复重建的政府工作人员、专业救灾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受灾民众重建家园时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师生和科研人员开展灾害与风险评估研究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灾区孕灾环境与致灾因子分析

第1章 灾区地质构造分析

1.1 自然地理概况

1.2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1.3 地层岩性

1.4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

参考文献

第2章 灾区地震烈度划分

2.1 潜在震源区划分

2.2 震区应急地震区划图

2.3 地震烈度

第3章 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分析

3.1 地质灾害类型

3.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3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3.4 地质灾害初步分析

3.5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参考文献

第4章 灾区气候与气象灾害分析

4.1 地震灾区主要气候特点

4.2 汶川地震灾区主要灾害性天气和次生灾害

第5章 灾区堰塞湖与震损水库、堤防治理排序

5.1 堰塞湖治理排序

5.2 震损水库治理排序

5.3 震损堤防治理排序

第二篇 灾区综合灾害分析与评估

第6章 灾区地震灾情应急评估

6.1 总体技术路线

6.2 灾情初判

6.3 灾情应急监测与评估

第7章 灾区范围综合评估

7.1 灾害范围评估原则和依据

7.2 综合灾情指数

7.3 灾害范围类别及范围划定

7.4 地震灾害范围类别评估结果

7.5 综合考虑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人民政府要求后的评估结果

第8章 灾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8.1 评估范围、目标与方法

8.2 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8.3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8.4 生态恢复与重建对策和建议

第9章 灾区农田损毁与影响评估

9.1 极重灾区土地利用特点与农业基本情况

9.2 极重灾区遥感样区耕地损毁评估

9.3 主要结论

第10章 灾区经济损失及影响评估

10.1 地震损失估算方法

10.2 四川省损失的总体推算

10.3 地震损失的分类加总法估算

10.4 其他地区的经济损失

10.5 总体经济损失

10.6 汶川地震的经济影响

10.7 重建投人的初步估算

参考文献

第11章 灾区灾害损失综合模型评估

11.1 基于脆弱性模型的居民住房损失评估

11.2 基于易损性模型的房屋损失评估

11.3 基于宏观易损性模型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

参考文献

第12章 灾区综合灾害损失评估

12.1 评估原则

12.2 评估依据

12.3 评估方法

12.4 结论

第三篇 灾区恢复重建承载力分析与评估

第13章 灾区断层“避让带”的划定

13.1 汶川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调查

13.2 历史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宽度

13.3 建筑物的抗震标准问题

13.4 地震断层地表破裂带的识别

1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4章 灾区自然灾害综合危险度评价

14.1 自然灾害综合危险度评价目的及范围

14.2 数据来源

14.3 数据处理

14.4 灾区各县自然灾害综合危险度

第15章 灾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估

15.1 水资源承载力评估

15.2 基于耕地变化的承载力评估

15.3 水土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分析

15.4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承载力评估

参考文献

第16章 灾区生态与生产恢复分区

16.1 划分原则与方法

16.2 分区背景

16.3 规划结果

16.4 对策建议

第17章 极重灾区恢复重建转移安置人口数量分析

17.1 评估目的、依据和数据来源

17.2 评估原则

17.3 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

17.4 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移民

17.5 农田损毁与失地移民

17.6 主要结论

第18章 灾区恢复重建空间布局研究

18.1 灾区土地利用规划总体思路

18.2 以自然一社会经济为基础的四川省重灾区人口宜居空间评估

18.3 基于地震、地质和地形的极重灾区人口宜居空间布局研究

18.4 生态环境保护的恢复重建布局

18.5 产业空间布局方案

附录

内容摘要
《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介绍了这三项评估的结果,并对汶川地震灾害做了多方面和综合的分析,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汶川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房屋与基础设施破坏,资源毁损和环境破坏等灾情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国家减灾委员会一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针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科技需求,依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和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发布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方案”的要求,与国家减灾委员会有关成员单位,即民政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以及受灾严重的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了汶川地震灾害范围、灾害损失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工作。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