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的真谛——一本书带你读懂大学978701016557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的真谛——一本书带你读懂大学9787010165578

正版二手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92 2.8折 28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平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65578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1013940854610051086

上书时间2024-12-22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大学是什么”,人们各有各的感悟,而校长愿意亲切地传授刚入学的孩子们何谓大学,为什么人们渴望来这里,这里会遵循什么,敬仰什么,获得什么,对他们而言,当是受用终生的良言。徐平副校长从教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大学的思索,并将其付诸纸上,希望其对大学以及大学生活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的感悟,能修补一些人们对大学以及大学生活认知的缺失,唤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大学的发展,让更多的莘莘学子珍惜大学的时光。最终为我们带来的这部作品,从大学诞生、大学的内涵、大学的氛围、教育的理念、生活体验等多个方面对我们熟悉的大学进行了有深度的新思考。 正如作者所言:“大学生活既为我们提供了异彩纷呈的成长情境,也为我们创造了终身受用的生命体验。可以说,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机构能够像大学一样承载着如此丰富的人生意义。”这本徐平著的《大学的真谛(一本书带你读懂大学)》,亦将大师的智慧如涓涓细流般导入人的生命之中,成为一本引领人精神世界的上佳之作。

作者简介
    徐平,辽宁大学副校长,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世界经济、现代化问题及大学教育研究。在《新华文摘》、《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经济评论》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发表学术论文。*作有《日本走向现代化》、《苦涩的日本》、《中国市场化民主化现代化特色之路》。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兼任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文科综合组组长、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目录
自序

1.大学诞生:人类文明的“伟大创举”

2.大学是一个“知识社会”

3.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

4.“宁静”:大学的“生命气氛”

5.大学的“智识教育”

6.一代“”新民的理性生活体验

7.大学教授:“奉事圣职的骑士”

8.大学师生的“从游”关系

9.心灵的攀登:通识教育的至高目的

10.“智识之府”的文化气场 

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大学是什么”,人们各有各的感悟,而校长愿意亲切地传授刚入学的孩子们何谓大学,为什么人们渴望来这里,这里会遵循什么,敬仰什么,获得什么,对他们而言,当是受用终生的良言。徐平副校长从教多年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大学的思索,并将其付诸纸上,希望其对大学以及大学生活所蕴含的深刻意义的感悟,能修补一些人们对大学以及大学生活认知的缺失,唤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大学的发展,让更多的莘莘学子珍惜大学的时光。最终为我们带来的这部作品,从大学诞生、大学的内涵、大学的氛围、教育的理念、生活体验等多个方面对我们熟悉的大学进行了有深度的新思考。 正如作者所言:“大学生活既为我们提供了异彩纷呈的成长情境,也为我们创造了终身受用的生命体验。可以说,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机构能够像大学一样承载着如此丰富的人生意义。”这本书,亦将大师的智慧如涓涓细流般导入人的生命之中,成为一本引领人精神世界的上佳之作。

精彩内容
 由于许多事情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紧急情况的侵扰,所以人们对长远的、整体的事物形成即时的、脱节
的,甚至是曲解的认知,许多选择都是眨眼之间的冲动,而非深思熟虑的决定。为了避免思维陷入自我欺骗的幻觉,我们必须对我们自身的这种局限性保持警醒,学会从各个具体事件、杂多的表面材料中抽身出来,从客观的视角对其进行冷静的观察和思索。我国学者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一书中有过这样一段话:“过去的经验并不总是过去事实的真实写照,因为过去的事实经过记忆的选择已经起了变化。目前的形势也并不总是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因为它吸引注意力的程度常受到利害关系的影响。未来的结果不会总是像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因为它是希望和努力以外的其他许多力量的产物。”②为此,黑格尔一再提醒人们要“追求事物的普遍性,并在这种普遍性中去探究该事物的本质规定”③。我国学者项兵亦指出:“校正(这种)‘集体短视’仍然是我们亟
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而真正应对集体短视,对已经暴露的问题简单修修补补或许是不够的。人类需要
提高对集体短视的自觉。”①凡事皆须务本,本立而道生。学术研究不断追问的目的,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不断发现各种事情背后的前因后果。②如果没有了对基本事实的认知,没有了对基本规律的尊重,没有了对基本原则的遵守,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就会支离破碎,就会到处是灰色地带,到处是潜规则,真假难分,甚至黑白颠倒。为了避免“思维”误入歧途,就需要~嗅终追远”的科学态
度;而慎终追远的重要基础,就是对基本事实的正确认知和对基本规律的科学把握,这也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构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方法。③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偏见越多,我们的脑子里也就越来越多地堆满了五花八门的错误思维。
”(垒)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指出:“科学不允许我们只为眼前这样或那样的一时需要去思考,而将重要的东西置之不顾。”⑨美国学者皮尔逊也强调:“在现代社会,一个理想的公民就是具有摆脱个人偏见的判断。而科学的首要目的就在于在个人的判断中消除自我,提出对每一个心智同样为真的论据。在事实上形成不受个人情感偏见影响的判断是我们将之称为科学的心智框架的特征。”①认知和尊重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事实和基本规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从基本事实的角度把握人类社会生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框架,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人类社会需要有这样一股力量,能够以一种广阔的人类意识去关注和把握根本的、宏观的、恒远的、公共的、未知的问题,能够见之于未萌或见之于未发。②唯秉此,人类社会才不会背离根本,才不会迷失方向。一般而言,我们知道的普遍事实越多,我们就越能为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宽容地生活做好准备。(普遍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辨认出在混乱的表面状态下的人类本质和社会过程的永恒法则。通过认识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我们能够明确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像战争中军事地图上标明了主要的军事行动,但省略了那些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细节,在这种地图的帮助下,将军就能够更好地掌握战争的进程。
大学关注的是基本事实和基本规律,教授的是系统知识,传播的是公共理性,谋求的是社会公益。因此,有人称大学为国家之“公器”。所谓公器,就是公共、公用、公益的意思,即以“天人一体”的宇宙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情怀、“中和之道”的协调智慧,追求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大学可能对一时一地或无所贡献,但持之恒久,必能增进人类之智慧与社会之福祉。诚如我国学者郑晓沧所
说:“尝谓研究学问,有如修道,有如坐关,要将此心把握得住。……对于学问,有时宜弗问其于世有何裨益,更不宜黏滞于一时一地。”①美国学者伊斯顿认为:如果过分执着于研究即时的社会问题而合弃了基础理论,不能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种种陈述之间作出缜密甄别,忽略了理论作为彻悟之主要工具的意义,那么,我们就会深陷于无理性的泥潭之中。②日本学者森岛通夫亦指出:“历史的确证实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除非一个人摈弃了细枝末节,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否则,在科学中就不会有任何伟大的发现。在一个时间和空间均已统一的世界,对人类事务的研究若想取得成效的话,就必须从广阔视界人手。”P14-1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