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革之辨:关于历史本体、史学、史家的探讨9787303262502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0.04
6.2折
¥
65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周文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ISBN9787303262502
出版时间2018-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10841117
上书时间2024-12-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周文玖,1964年生,山东金乡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在《史学理论研究》《民族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孔子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学术评论一百五十余篇;出版《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史学史导论》《康乾盛世》《因革之辨——关于历史本体、史学、史家的探讨》等著作。选编《朱希祖文存》,主编《历史时代嬗变的记录——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晋书〉『八书一』『二史』研究》等。
目录
上篇 历史·社会·史学
试论历史的本质
一、人是自由自觉的社会动物
二、从生产力看人类历史
三、从生产关系看人类历史
四、生产力、人的完美和人的历史
五、人类历史的本质内容
“历史”的概念——一个历史本体论的基本问题
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再认识——兼谈认识这一问题的方法论
一、探讨“历史发展动力”的意义
二、物质生产活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探讨历史发展动力的辩证法问题
四、深化研究,必须从社会有机体中探讨历史发展的合力系统
势 理 时——谈历史趋势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 社会 自然——谈社会和谐与历史进步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能够检验吗——谈历史认识的特点
史观与正确地认识历史——谈历史研究为什么要重视唯物史观的指导
史学是真、善、美的统一——谈史学的魅力
“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历史是一座巨大的智慧宝库
中篇 史学·经学·玄学
《周易》的“中”与“变”
一、关于《周易》的“中”的思想
二、《周易》中的“变”
《史记》的“变通”史学思想
一、“变通”史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二、司马迁“变通”史学思想的特点
司马迁的“大一统”思想
一、通史意识,大一统思想在史学上的反映
二、司马迁大一统思想的基本内容
袁宏史学思想再探讨——袁宏《后汉纪》史论浅析
一、玄学与《后汉纪》
二、《后汉纪》史论中的史学思想
刘知裳史学批评的特点
一、仗气直书的批评个性
二、喜谈名理的批评倾向
三、辨正史义的批评旨趣
四、余论:史义与刘知残史学批评的二重标准
实学思潮与明清之际的史学
一、实学思潮的兴起
二、社会批判与历史盛衰论
三、求真致用的学风及其影响
顾炎武的历史盛衰思想
一、“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
二、“天道”、人事与历史盛衰
三、历史盛衰之势与社会变革
黄宗羲、顾炎武之比较
一、经世致用思想之比较
二、对理学态度之比较
三、与《明史》关系之比较
“六经皆史”考论
一、孔子与六经
二、关于“六经皆史”说的历史考察
三、“六经皆史”说的史学意义
论中国传统史学直书精神的形成和特点——兼谈直书与“名教”之关系
一、秉笔直书,善恶必记
二、从“书法不隐”到“史德”之提出
三、“直书”与名教
四、名教对中国史学的正负影响
儒家史学的二重性
一、“子不语怪、力、乱、神”与人本主义的史学传统
二、神学史观及对神学史观的批判
三、儒家史学的二重性
下篇 从新史学到马克思主义史学
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发展大势略论
一、新史学思潮
二、新史学思想的丰富、完善和分化
三、史学在战争中经受洗礼和考验
四、20世纪后半期史学思想的变革和发展
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史学评述
一、对20世纪前期史学流派的划分
二、对各史学派别产生原因的分析
三、对各史学派别的评价
四、对中国史学发展趋势的展望
朱希祖与中国现代史学体系的建立——以他与北京大学的关系为考察中心
一、不是首届系主任,却是主要创办者
二、朱希祖的办系思想
三、离开北大史学系原因之辨析
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一、《史学要论》的理论贡献
二、李大钊的史学思想史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品格——以郭、范、翦、吕、侯为对象的研究
一、积极参与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性
二、重在研究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治学旨趣
三、政治沉浮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品德的高洁和坚贞
四、学术个性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学术真理的执着追求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与他的中国通史编纂
一、大通史——一生治学的最高追求
二、名副其实的总主编
三、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压轴之作
附录1:朱希祖与金毓黻
一、从北大师生到中央大学同事
二、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两位开拓者
三、文献搜求与师生情谊
附录2:侯外庐与白寿彝的学术交谊及治学特色之比较
一、两人的学术交谊
二、治学特色之比较
内容摘要
本书共包括28篇文章,分上篇“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中篇“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和下篇“20世纪史学研究”3个部分。包括试论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概念——一个历史本体论的基本问题、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再认识——兼谈认识这一问题的方法论、势理时——谈历史趋势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社会自然——谈社会和谐与历史进步等内容,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探索历史本体、史学、史家等各层次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性,认为这是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自觉追求。作者引用刘家和为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所作的《跋》中关于历史之“沿”与“革”的一段论述,并以“因革之辨”作为书名,即明此意。
精彩内容
本书共包括28篇文章,分上篇“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中篇“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和下篇“20世纪史学研究”3个部分。包括试论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概念——一个历史本体论的基本问题、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再认识——兼谈认识这一问题的方法论、势理时——谈历史趋势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社会自然——谈社会和谐与历史进步等内容,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探索历史本体、史学、史家等各层次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性,认为这是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自觉追求。作者引用刘家和为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所作的《跋》中关于历史之“沿”与“革”的一段论述,并以“因革之辨”作为书名,即明此意。
媒体评论
本书是周文玖教授学习和研究史学理论、中国史学史的阶段性成果。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运动的法则和表现形式,主张一切变化的根源在于矛盾运动,体现为因与革的辩证统一。历史的变化发展遵循唯物辩证法,史学的变化发展同样如此。 我们的史学先辈总是以史学弘扬正气,把求真与致用统一起来,表现出神圣的职业担当和崇高的社会使命感;进入近现代,更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救亡图存、民族复兴、振兴中华为己任,将史学的真、善、美进一步升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