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隋唐卷978721426659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隋唐卷978721426659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09.65 6.2折 178 全新

库存1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齐勇主编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66590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78元

货号11700378

上书时间2024-12-21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龚隽,1964年生。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佛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重点是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出版著作有《作为“知识”的近代佛学史论——在东亚视域内的知识史论述》《禅史钩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史论述》等6部。主编《汉语佛学评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李大华,1956年生。哲学博士。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出版著作有《自然与自由——庄子哲学研究》《隋唐道家与道教》等。主编《文化与生活方式》丛书与《宗教与社会》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夏志前,1971年生。宗教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宗教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出版译著《走进中国佛教》、合著《多维视界中的宗教》、古籍点校《大藏经纲目指要录》等。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现代哲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译文多篇。

目录
 目 录 导 论 1 章 隋唐时期的儒家哲学思想 6 节 颜之推及其《颜氏家训》 6 节 王通及其《中说》 15 第三节 韩愈及其“五原” 23 第四节 李翱及其《复书》 38 章 天台宗的哲学思想 45 节 智顗与天台思想 46 节 天台宗的圆融哲学 56 第三节 天台宗的“恶”说 72 第三章 三论宗的哲学思想 87 节 “三论”的译传与吉藏 88 节 “破邪显正”基础上的判教论 93 第三节 “八不”基础上的中道观 100 第四节 三论宗的“二谛”说 110 第五节 三论宗的“”说 117 第四章 法相唯识宗的哲学思想 123 节 玄奘的生平与著述 123 节 法相唯识宗的传承与典籍 132 第三节 “万法唯识”说与三时判教 137 第四节 奘传唯识新学 144 第五章 华严宗的哲学思想 178 节 华严宗的创立与哲学主题 178 节 法藏的缘起理论与教相判释 186 第三节 “六相圆融”与“十玄无碍”说 190 第四节 澄观的“四法界”与“三圣圆融”说 197 第五节 宗密的“真心”论与禅化华严学 1 第六章 禅宗的哲学思想 5 节 从“印度禅”到“中国禅” 6 节 禅宗思想中的“方便通经” 212 第三节 中国禅门中的顿与渐 228 第四节 慧能与《坛经》诸问题 236 第七章 禅宗有关“坐禅”思想的中国化 255 节 初期禅宗史中的“一行三昧” 255 节 “一行三昧”与“念”“守一” 258 第三节 从“一行三昧”到“游戏三昧” 261 第四节 “游戏三昧”与戒相 272 第五节 南宗对“坐禅”批判的意味 276 第八章 成玄英与李荣的哲学思想 281 节 成玄英与李荣的生平与著述 281 节 论“玄”与“玄之又玄” 285 第三节 论“玄道” 295 第四节 论“有无” 318 第五节 论“动静” 331 第六节 论“三一” 346 第九章 王玄览的哲学思想 352 节 王玄览的生平与著述 352 节 论“道体” 354 第三节 论“道物” 358 第四节 论“心” 362 第五节 论“有无” 369 第六节 论“坐忘” 372 第十章 司马承祯的哲学思想 382 节 司马承祯的生平与著述 382 节 《服气精义论》中的道论 389 第三节 《坐忘论》中的道思想 399 第十一章 唐玄宗的哲学思想 415 节 唐玄宗的生平与著述 415 节 “明道德生畜之源”说 419 第三节 “道清静”说 432 第四节 “因学知道,行无行相”说 441 第五节 “理身理国”说 450 第十二章 吴筠的哲学思想 468 节 吴筠的生平与著述 468 节 “道无而生天地” 472 第三节 “道德、天地,一也” 478 第四节 “可学” 484 第十三章 张志和的哲学思想 499 节 张志和的生平与著述 499 节 “为物之宰曰造化”的本体论 501 第三节 “道非有无之殊”的辩证法 508 第四节 “无心可知道之妙”的认识论 517 第五节 “死生有循环之端”的生死观 522 第十四章 杜光庭的哲学思想 525 节 杜光庭的生平与著述 525 节 重玄思想的清理及其理论旨趣 530 第三节 “道通一气” 541 第四节 “体用相资”的辩证思维 553 第五节 “穷理尽”与“安静心王” 563 第六节 理身与理国 577 第十五章 《无能子》与《化书》中的哲学思想 594 节 《无能子》与《化书》 594 节 《无能子》中的自然论 59节 《无能子》的社会批判思想 605 第四节 《化书》中的“虚化”论 612 第五节 《化书》的社会批判思想 625 第十六章 罗隐的哲学思想 641 节 罗隐的生平与著述 641 节 “贵贱之理著之于自然” 646 第三节 《谗书》的批判质 658 第十七章 隋唐重玄学说与内丹学说 665 节 的重玄学说 665 节 内丹学与神学思辨 67节 《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的“还丹”说与“数”论 688 第十八章 隋唐时期的三教关系 701 节 与儒的关系 701 节 道与的关系 703 第三节 道与儒的关系 721 第四节 唐代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738 主要参考书目 754 后 记 761 

主编推荐
 *一套新的阐述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学术巨著 *目前我国完备、系统、详实的一部中国哲学通史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精彩内容
 隋唐时期,中国哲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儒释道三教之间的互动与思想交织颇为频繁,是道两家思想取得了突破发展,成为隋唐哲学思想的典范。 隋唐儒家努力消化与融合道两家的思想创造,重新阐发儒家的心思想。本卷以颜通、韩愈、李翱为代表,阐明了隋唐儒家心论思想的变化与特点。 教是隋唐哲学的重要代表。本卷分别三论、天台、法相、华严及禅宗的哲学思想,如三论的二谛说、天台的判教与恶说、法相的万法唯识、华严的起与法界圆融说等,进行了详密的阐释。而对禅宗由印度禅到中国禅的思想转型,尤其是禅门中的顿渐之争及禅法思想中的一行三昧、游戏三昧等观念,书中进行了新的阐发。 隋唐在心学理论方面有系统的观念,是在教影响下的重玄思想,把哲学推到一个高峰。本卷对隋唐之道与气、道体与心体、体道与行道、穷理尽、安静心王等理论,以及道德相须、体用双举、三一为归、形神合一等辩证思维,都作了系统说明。 从三家思想之交互关系这一整体出发,对隋唐时期中国哲学的发展与加以观察,这不仅对于理解隋唐哲学思想关系甚大,也关系到对宋明理学的深刻把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