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1.68 2.0折 ¥ 59 全新
库存144件
作者胡适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206099502
出版时间2013-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1018946
上书时间2024-12-20
自序/001
引子/001
第一编唐以前
第一章 古文是何时死的?/003
古代方言的不统一——汉武帝时古文已死的证据——科举是维持古文的绝妙方法——古文在历史上的大功劳——白话文学是压不住的——国语文法的进化第二章白话文学的背景/008
平民做了帝后公卿——庙堂的文学——田野的,平民的文学第三章汉朝的民歌/012
一切新文学都来自民间——汉初的民谣——李延年——古乐府里的汉时民歌——从民间口唱到“乐府”里——“乐府”是什么
第四章汉朝的散文/022
散文发达总在韵文之后——汉初的散文还近于语体——王褒的《僮约》——文体之坏起于一班文人清客——王充用“俗言”著书——王充的文论第五章汉末魏晋的文学/035
西汉只有民歌——东汉中叶以后才有文人仿作乐府——建安时代文人用旧曲作新词——曹操——曹不——曹植——他们同时的文人——白话诗人应璩——阮籍第六章故事诗的起来/048
中国古代民族没有故事诗——故事诗的背景——蔡琰的《悲愤》——左延年的《秦女休》——傅玄的《秦女休》——《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的时代考第七章南北新民族的文学/066
中国分裂了四百年——南方的儿女文学——北方的英雄文学
第八章唐以前三百年中的文学趋势/075
一切文学的骈偶化——左思与程晓——说理诗——大诗人陶潜——元嘉文学无价值——天才的鲍照——惠休与宝月——用典的恶风气——当时的声律论——反对的声浪——仿作民歌的风气——律诗的起来第九章佛教的翻译文学(上)/099
总论——第二世纪的译经——三世纪的译经——维祗难论译经方法——维祗难与竺将炎的《法句经》——法护——《修行道地经》里的《擎钵》故事——四世纪的译经——赵整——鸠摩罗什——附记:陈寅恪《论鸠摩罗什译经的艺术》
第十章佛教的翻译文学(下)/116
五世纪长安的译经状况——县无忏——他译的《佛所行赞》——宝云译的《佛本行经》——《普曜经》——五世纪
南方的译经事业——《华严经》——论佛教在中国盛行之晚——译经在中国文学上的三大影响——“转读”与“梵呗”——“唱导”是什么——道宣《续僧传》记这三项——综论佛教文学此后的趋势
第二编唐朝(上)
第十一章唐初的白话诗/135
白话诗的来源:民歌,嘲讽诗,歌妓,传教与说理——唐初的白话诗从嘲讽和说理出来——和尚与谐诗——白话诗人王梵志——王绩——带着论“四杰”——寒山——后记:《桂苑丛谈》记王梵志
第十二章八世纪的乐府新辞/157
帝王贵公主的提倡文学——宫殿上的打油诗——唐明皇与乐府新词——“力追建安”制作乐府——颓放的人生观与解放的诗体——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白第十三章 歌唱自然的诗人/183
歌唱自然是那时代的人生观的一种表现——孟浩然——王维,裴迪,储光羲——李白——元结——评论第十四章杜甫/191
文学史上一个新时代——杜甫的传——杜甫的诗——第一时期的诗——第二时期的诗——第三时期的诗
第十五章大历长庆间的诗人/221
天宝乱前与乱后——沈……运等不满意于当时的文学——元结的新乐府——杜甫赞叹元结——顾况的新乐府与诙谐诗——孟郊——乐府大家张籍——白话诗人卢仝——韩愈第十六章 元稹白居易/261
元稹的传——白居易的传——白居易的文学主张——元稹《叙诗》——元氏论李、杜优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们理想中的“民意政治”——文学应当写实——元、白论诗的分类——他们的新乐府——做诗要老妪能解——元、白诗的风行——白居易评他们自己的诗——白居易学杜甫——元、白的诗
第一章古文是何时死的?
我们研究古代文字,可以推知当战国的时候中国的文体已不能与语体一致了。战国时,各地方言很不统一。孟轲说: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日,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孟子》书中又提及“南蛮鴃舌之人”,也是指楚人。
又《韩非子》“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璞”,可见当时的各地方言很不同。方言不同而当时文字上的交通甚繁甚密,可见文字与语言已不能不分开了。
战国时文体与语体已分开,故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有“同文书”的必要。《史记》记始皇事大屡提及“同书文字”(《琅琊石刻》),“同文书”(《李斯传》)“车同轨,书同文字”(《始皇本纪》)。后人往往以为秦同文书不过是字体上的改变。但我们看当时的时势,看李斯的政治思想,可以知道当日“书同文”必不止于字体上的改变,必是想用一种文字作为统一的文字;因为要做到这一步,故字体的变简也是一种必要。
《史记》描写人物时,往往保留一两句方言,例如汉高祖与陈涉的乡
人所说。《史记》引用古文,也往往改作当时的文字。当时疆域日广,方言自然也更多。我们翻开扬雄的《方言》,便可想见当日方言的差异。例如《方言》的第三节云:
娥,娘,好也。秦日娥,宋魏之间谓之娘;秦晋之间,凡好而轻者,谓之娥。自关而东,河济之间谓之姑,或谓之姣。赵魏燕代之间日妹。或日娃。自关而西,秦晋之故都日妍。好,其通
语也。
“通语”二字屡见于《方言》全书中。通语即是当时比较最普通的
话。最可注意的是第十二节:
敦,丰,厖,夺,憔,般,,奕,戎,京,类,将,大也。
凡物之大貌日丰。厖,深之大也。东齐海岱之间日夺,或日憔。
宋鲁陈卫之间谓之嘏,或曰戎。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燕之北鄙,齐楚之郊,或日京,或日将,皆古令语也,初别国不相往来之言也。今或同;而旧书雅记故俗,语不失其方,而后人不知,故为之作释也。
此可见一统之后,有许多方言上的怪僻之点渐渐被淘汰了,故曰“今或同”。但这种语言上的统一,究竟只限于一小部分,故扬雄当汉成帝时常常拿着一管笔,四尺布去寻“天下上计孝廉,及内郡卫卒会者”,访问他们各地的异语,做成十五卷《方言》。
当时的方言既如此不统一,“国语统一”自然是做不到的。故当时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