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60.37 6.2折 ¥ 9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李殿元
出版社四川巴蜀书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53118253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2001861
上书时间2024-12-20
绪论
必须重视“成都”地名研究/3
正编
论秦征服古蜀与“成都”得名/11
再论“成都”得名是在秦灭蜀后/23
论“成都”得名研究中古蜀情结与秦文化的纠结/33
从“郫”“临邛”之名证“成都”得名/41
从三星堆发现大古城论何时有“成都”/48
论蒲江“成都矛”解读中的几个问题/61
学术研究必须有严谨态度和史料证明/72
论古蜀地名都是后人的追记/86
论“成都”之名彰显秦统一战略与蜀人支持祖国统一/98
论文献所载古蜀史的中原痕迹/108
古蜀国有“成都、新都、广都”这“三都”吗?/123
论古蜀考古对中华文明史的重新认识/136
论古蜀国的国号不是“蜀”/145
“成都”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155
成都:在统一全国战略中走向成功之都/162
附编
成都任乃强/177
成都考 李金葬 王家社/185
试为“成都”得名进一解温少峰/187
赞同《试为“成都”得名进一解》任乃强/197
成都是古代自由都市说 徐中舒/201
“蜀”与“三都”得名管见刘冠群/203
从出土的战国漆器文字看“成都”名字的由来沈仲常黄家祥/210
蜀族的演进与成都聚落的形成西禾/217
自然经济对古代成都城市发展的历史影响谭继和/224
成都得名考孙华/234
青川战国墓出土漆器文字符号考辨钱玉趾/242
圣山:成都的神话溯源贾雯鹤/251
“成都”释名——天堂·圣山·乐园徐学书/262
试评李殿元教授的“成都”得名研究杨铭/ 271
从湖泊名称到聚落名称周宏伟/274
成都博物馆:“成都”得名由来/305
后记
论“成都”得名研究中的资料误导/315
必须重视“成都”地名研究
成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发展迅速的现代大都市。遗憾的是,关于“成都”这个地名的由来及含义,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解释。改革开放以后,学术活跃,对“成都”得名的原因,提出了许多种说法,学术界尚未能统一。而弄清楚“成都”这个名称的来源,对成都未来的发展、宣传以及对天府文化的阐述,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地名研究很有意义
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地域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是特定地理实体的指称,也是一定地域的标志。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54 ~104°53 和北纬30°05 ~31°26 之间,全市东西长192公里,南北宽166公里,总面积14605平方公里。
任何地名都有意义,较为普遍的就是地名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该地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是命名的因由或理据。
地名不仅代表命名对象的空间位置,指明它的类型,而且还常常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从文化学的角度上看,地名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既有一个时代文化特征,又具有相对稳定性,能保留较多的历史信息,积淀深厚的文化。
地名研究源远流长。中国古籍中不仅记载了大量地名,而且对许多地名的读音、含义、位置、沿革以及命名规律都有阐述。如东汉初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就载有各类地名4000多处,并对部分地名的命名原由和名称演变作了说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地名两万处左右,有语源解释的达2300多处。
……
本书探讨了成都得名的由来。关于“成都”这个地名的由来及含义,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解释。改革开放以后,学术活跃,对“成都”得名的原因,提出了许多种说法,但学术界尚未能统一答案。一代代巴蜀学:人或关注巴蜀的学人,都在努力探讨和试图回答那令人困惑而充满诱惑力的“成都之间”。静心研究巴蜀史多年的李殿元先生以一个“闯入者”身份连续发表十余篇关于“成都”得名问题的文章。本书即是这十余篇论文的合集。本书站在前人肩膀之上的,却又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解构“成都之间”的三重扃锁的。在占有上百种地上、地下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三重证据法,即传世文献(历史典籍)、田野调查(包括文物考古)、口传资料(口述史),辅以语言学、文字学、比较学的功夫,对成都上下数千年的相关历史记载、文化事件、社会问题予以整饬剖判,条分缕析,并将它们置于人类文明长河以及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多元大格局(包括大变动、大演进)中进行观察、审视,从而使其论证依据充分,张弛有度,要言不烦,直击肯綮;行文则具有条理性、逻辑性、科学性;观点虽独辟蹊径,却大体在理。该书学理上的创造性与学术上的神击力是毋庸置喙的。本书为细致深入解答“成都之间”,为蜀中学人构筑“成都学”的理论体系,创新天府文化再作贡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