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978752039444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74.01
6.3折
¥
11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王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94444
出版时间2020-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1389028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锰,江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信息资源管理。2018年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人才计划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多次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奖、镇江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荣誉。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化构建
第三节 数字乡村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定位
第四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第五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现状
节 乡村与公共文化服务
第二节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
第三节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应用
第四节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偏好
第五节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
第六节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总结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研究的主要相关理论
节 数字乡村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概念辨析
第二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和应用
第三节 信息场理论和应用
第四节 社会认知理论与压力应对理论及应用
第五节 刺激一有机体一反应理论与认知负荷理论及应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态势
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分析
第二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的研究设计
第三节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政策文本分析
第四节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访谈文本分析
第五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的研究发现
第六节 乡村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能力提升的理论框架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模式的要素解析
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环境情境
第二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供给情境
第三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情境
第四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使用情境
第五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情境与公众使用行为
第六节 乡村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能力提升模式的研究假设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模式的量表开发
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量表开发计划
第二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量表开发行动
第三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量表考察
第四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量表评估与反思
第五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量表形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模式的实证分析
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的样本数据采集
第二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的样本分析
第三节 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的数据内在质量检验
第四节 乡村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能力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第五节 乡村公共文化数字服务能力提升模式的研究发现
内容摘要
公共文化服务是普及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提高民众素质的“平台”也是实现公众基本文化权利、支持终身学习的有效方式。本书解析国内外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现状,辨析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含义,引入信息场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等,分析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的多元要素及其关系,并做实证研究,最后针对政社主体联动、公众采纳、规避和流失行为等作方案设计,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决策参考价值。
精彩内容
本书首先对数字乡村背景下国内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现状解析,明确研究方向。其次,对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涵义辨析,确定研究边界。同时,引入信息场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压力应对理论、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为研究框架建立、实证分析,以及策略推导提供理论判据。再次,以理论为指引,解析当前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的要素、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并提出假设、开发量表,进行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应用作全面阐释。最后,针对政社主体联动、公众采纳、规避及流失行为等典型问题作方案设计,提出差异化实施路径。本书有助于完善数字乡村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研究的理论,丰富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公众信息行为研究的成果,挖掘了政府和社会力量协作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中的应用价值。本书的使用对象主要包括二类:第一类是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者,本书作为探索之作,有助于系统了解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工具;第二类是政府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的从业人员,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这些组织和机构的支持与实践。
媒体评论
本书首先对数字乡村背景下 外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现状解析,明确研究方向。其次,对数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涵义辨析,确定研究边界。同时,引入信息场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压力应对理论、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认知负荷理论等,为研究框架建立、实证分析,以及策略推导提供理论判据。再次,以理论为指引,解析当前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模式的要素、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并提出假设、开发量表,进行实证分析,从理论和应用作全面阐释。 ,针对政社主体联动、公众采纳、规避及流失行为等典型问题作方案设计,提出差异化实施路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