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0.11 6.3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建萍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41820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1699654
上书时间2024-12-19
张建萍,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复兴及现代西方文论研究。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外社会科学》《世界民族》《当代外国文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刊物上,数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与多本作品翻译,较有影响力的是与英国Alpha ScienceInternationalLtd.出版公司合作,以第二译者的身份参与《中国罗布泊》
的汉译英工作。
第一章争议与价值:文艺复兴研究中的“政治秩序”
第一节争议中的文艺复兴
第二节“政治秩序”的价值
第二章溯源与演变:“政治秩序”与宇宙图景
第一节古典时期:“自然秩序”
一、毕达哥拉斯与宇宙图景
二、古典时期“自然秩序”的特征
第二节中世纪:“神意秩序”
一、中世纪的教权图景
二、中世纪“神意秩序”的特征
第三节文艺复兴:“政治秩序”
一、时代背景与王权图景
二、“政治秩序”的特征
第三章体现与特征:“政治秩序”的构想方式
第一节存在之链
一、“存在之链”概述
二、“存在之链”与“政治秩序”
第二节系列类比
一、“系列类比”概述
二、“系列类比”与“政治秩序”
第三节宇宙舞蹈
一、“宇宙舞蹈”概述
二、“宇宙舞蹈”与“政治秩序”
第四章背景与契合:“政治秩序”与人文主义
第一节“政治秩序”与英格兰北方人文主义
第二节“政治秩序”与北方人文主义
第五章例证与再现:文艺复兴中的“政治秩序”
第一节文艺复兴戏剧的政治色彩
第二节莎士比亚历史剧与“政治秩序”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一节争议中的文艺复兴
本部分伊始,为了便于读者正确理解此书内容,笔者首先对这里“文艺复兴”的范畴进行界定。
关于文艺复兴的定义,一般认为来自于儒勒·米什莱(JulesMichelet)1855年的《16世纪法国史》 (History of France in the SixteenthCentury)。但最有影响力的是受其启发的瑞士伟大的文化史、艺术史学家约克布·布克哈特(Jocob Burckhardt)于1860年出版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Civiliz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该书被誉为现有关于文化史的著作中最深刻、最精微的研究,并拉开了文艺复兴文化研究的序幕。此后文艺复兴研究热度一直持续不减,尤其到了20世纪,独特且富有争议性的文艺复兴时期更成为许多理论的研究对象,它们纷纷借言说文艺复兴建立起自己的研究范式,而这并不意外,这皆因“文艺复兴”的独特性所致。
在我国,相比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古典时代乃至现当代等历史阶段,文艺复兴始终受到的关注更多。经笔者梳理,仅以其为名的图书有五百余本之多,且涉及文艺复兴研究的方方面面。有的涉及对该时期的综述研究,如蒋百里的《文艺复兴史》、郝天虎主编的《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喻晓燕主编的《欧洲文艺复兴》、杨好的《细读文艺复兴》等;有的是对该时期某一方面的研究,如李征主编的《文艺复兴与大航海》、刘伟东的《欧洲文艺复兴美术》、朱晶进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博学好古研究与民族史书写》;有的则是对该时期的某一人物的研究,如刘饺的《文艺复兴全才:达·芬奇》、沈其斌编著的《贝利尼家族与文艺复兴》;有些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研究,如王佐良与何其莘合著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熊云甫的《斯宾塞〈仙后〉与英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文学传统》等。相关译作更是不胜枚举,具有代表性的有雅各布·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孙平华、于艳芳译)、维多利亚·查尔斯《文艺复兴》(孔梅、刘晓民翻译)、塞西莉亚·玛丽·阿迪的《洛伦佐·德·美第奇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吴海霞译)、欧金尼奥·加林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李玉成译)、伊·伊·杜奇科夫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传统和艺术》(于小琴译)、海克特的《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简史》(顾春芳译)、查理·G.纳尔特的《欧洲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和文化》(黄毅翔译),等等。
受传播路径的影响,布克哈特笔下乃至19世纪中期之前的“文艺复兴”主要是跟意大利、法国有关。首先,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罗尔夫·托曼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描述了当时盛景。然后是法国,吕西安·费弗尔的《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施诚译)是对其的相关描述,接下来是德国,最后才是英格兰(即当时的英国)。因此,虽然提及文艺复兴,多数人会很自然地认为文艺复兴就是英国文艺复兴,但在当时,欧洲许多学者一直拒绝承认“英国文艺复兴”存在,原因是同期英格兰在绘画、建筑等方面远远落后于欧洲各国,直到16世纪末期,它们才逐渐成熟。
……
本书第一章从围绕文艺复兴研究的各种争议中,探究“政治秩序”之于这个时代的独特价值;第二章则从伊始于古希腊的“自然秩序”到中世纪的“神意秩序”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秩序”,依次对其进行溯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第三章从其三种构想方式“存在之链”、“系列类比”和“宇宙舞蹈”出发,详细呈现它们发展过程及后世影响的同时,深入探究“政治秩序”特征与其之于文艺复兴的重要性。研究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是绕不开的话题,故第四章笔者主要探究“政治秩序”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关系。第五章主要呈现“政治秩序”的文本例证。作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历史观念,“政治秩序”深刻影响着其时政治统治、文学创作等方方面面,基于此,本书选取威廉·莎士比亚、约翰·弥尔顿、爱德华·霍尔、詹姆斯·鲍德温等作品例证“政治秩序”的时代影响。国内文艺复兴研究众多,历史主义批评、文化唯物论等也常见,但从“政治秩序”角度谈及以上领域的成果凤毛麟角,甚至于“政治秩序”也鲜有研究,虽有遗憾,但却促成了本书的研究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