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森林经营与生态修复978703057850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森林经营与生态修复9787030578501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72.2 7.9折 21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存根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78501

出版时间2017-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18元

货号9295070

上书时间2024-12-19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存根,男,汉族,1952年5月生,陕西省周至县人,1970年6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师从西北林学院张仰渠教授和维也纳农业大学HannesMayer教授学习,获森林生态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82年8月)和森林培育学专业农学博士学位(1987年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在陕西省周至县永红林场、陕西省林业研究所、原西北林学院、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原陕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原陕西省人事厅(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原国家人事部、重庆市委组织部、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央和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工作。曾任原国家林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原国家林业部重点开放性实验室一一黄土高原林木培育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原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第二届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森林生态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普通高等林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林业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林业科学》编委和《西北植物学报》常务编委等职务。著有《中国森林植被学、立地学和培育学特征分析及阿尔卑斯山山地森林培育方法在中国森林经营中的应用》(德文)、《中国针叶林》(德文)和《中国黄土高原植物野外调查指南》(英文)等论著,编写了《城市森林生态学》《林学概论》等高等教育教材,主持了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和靠前合作项目,在国内外科技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曾获陕西省教学很好成果奖一等奖(199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99年)、中国林学会劲松奖、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1995年)和国家林业局很好局管干部(1998年)等表彰。1999年下半年,离开高校,但仍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对我国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森林生产力提高、森林固碳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重建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8名。

目录
目录
陕北沙区护田林造林经验的初步调查 1
荒山造林不同整地方法试验 14
毛白杨造林密度的研究 19
中欧针叶林培育理论和技术在秦岭林区中的应用研究 30
近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理论与秦岭林区森林经营对策 36
“近自然林”——一种有发展前景的“人工天然林” 44
“近自然”生态工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当今坡面整治技术的思考 50
论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培育与发展 59
椒粮间作及其效益的初步研究 64
论我国东北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 69
论我国林业数表体系建设 78
一种新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模型的建立与实践 88
LUCC监测技术进展及对我国森林资源监测研究的借鉴 97
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及吸引向性评价 105
陕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110
陕西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效益评价与模式选择 116
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122
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多尺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研究 129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以延安市杜甫川流域为例 136
黄土丘陵区弃耕地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142
黄土丘陵沟壑区弃耕地群落演替与土壤性质演变研究 153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时空变异特征 164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弃耕地草本植被演替初步研究 174
退耕还林后陕北吴起县植物区系研究 183
城市居住区绿化浅议 196
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都市农业发展 202
生态单元制图在国外自然保护和城乡规划中的发展与应用 208
融入植被连续性因子的生态单元制图法在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护中的应用 222
水土资源保持的科学与政策:全球视野及其应用—第66届美国水土保持学会国际学术年会述评 235

内容摘要
    陕北沙区护田林造林经验的初步调查?

    陕西省林业研究所沙区农田防护林组(陈存根教授主笔)

    陕北沙区属毛乌素沙漠一部分,总面积2875 万亩①,包括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府谷等县长城以北和以南部分地区。

    该区属于草原季风型气候。年平均温度8℃,1 月平均温度-11~-9℃,7 月平均温度22~24℃。保证优选温度40℃,保证大力度优惠温度-32.7℃。无霜期150~178 天。土壤冻结期10 月下旬至翌年4 月上中旬,冻土很深120cm。降水自东向西递减,介于350~450mm,60%集中在7~9 月。冬春干旱,连续旱日50 天以上。年蒸发量1800~2500mm。很大风力11 级,5m/s 以上的起沙风,平均每年220~592 次,风沙日60~90 天。

    该区地带性土壤:长城及榆定公路以南属黑垆土带;北部属粟钙土带和流动风沙土,间有盐碱土、草甸土和泥炭土。地下水位:河谷滩地0.5~3m;南部黄土及基岩梁地10~30m。矿化度由东向西逐渐升高,多在0.1~0.5g/L 和0.5~10g/L。

    沙区群众响应“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在沙害斗争中,摸索大自然的规律,实行科学种树,造林面积逐年扩大,全区成林面积300 多万亩,沿长城营造的300km 防沙林带,正在逐渐连接起来,沙海中出现了52 个5000 亩以上的林网绿洲。大面积营造防护林,有效地抵御了风沙,促进了农牧业发展。为了总结群众造林经验,加速绿化步伐,笔者于1975 年4~5 月和1977 年4~5 月赴神木、榆林、靖边、定边4 县对护田林造林技术进行了调查,并做了部分补充试验,现将资料汇总,初步整理如下。

    1 树种选择

    陕北沙区护田林树种以旱柳、合作杨类(包括群众大关杨)、欧美杨类(包括西十加杨)、北京杨和小叶杨栽培很为普遍。

    这些主要树种耐旱、耐碱、耐水湿、耐瘠薄的特性不同,对各种土壤的适应性差别较大。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主要树种的特性,做到适地适树,着重调查了旱柳、合作杨、欧美杨、北京杨和小叶杨5 个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长势情况,并采集土样进行分析,初步看出一些规律(表1)。

    表1 各种树木对立地条件的生长反应

    从表1 的2、3 栏可以看出旱柳具较强的抗旱、抗水湿、抗盐碱的能力。合作杨在3号立地条件下长势明显衰弱,北京杨则发生衰死。在4 号立地条件下,合作杨能够生长、而北京杨、欧美杨长势衰弱,小叶杨则呈果树状。可以认为,合作杨对水湿、盐碱的抗性次于旱柳,但比北京杨、欧美杨、小叶杨要强。从5 号和6 号两栏对比可以看出,北京杨、欧美杨喜水肥,在水肥条件好,盐碱化程度低的土壤上,可发挥其速生的生长特性,而合作杨相对来讲则较抗瘠薄,在5 号立地条件下,长势仍然很好。

    旱柳的抗旱特性,在2 号栏内已得到说明。据笔者在榆林县红墩大队调查,在干旱的梁峁上合作杨长势也很健旺,枝叶繁茂。小叶杨抗水湿、盐碱的能力较差,对干旱反应敏感,据榆林地区林业局1960 年调查,在地下水位较高,水质较好,有一定肥力的沙地上,生长才表现良好(表2)。

    表2 小叶杨在不同水深度的沙地生长情况

    续表

    与其他品种杨比较,小叶杨生长缓慢,作为护田林树种是不适宜的。

    综上所述,这5 个主要树种的抗性:旱柳>合作杨>欧美杨>北京杨、小叶杨。造林时,在表1 中2 号和3 号立地条件下可选用旱柳;在4 号和5 号立地条件下,可选用合作杨;在6 号立地条件下,可大力营造北京杨和欧美杨。

    2 土壤改良

    陕北沙区土壤复杂,给造林成活造成一定困难,沙区广大群众坚持改土造林,加速绿化步伐,取得显著效果。土壤改良方法有如下几方面。

    (1)下湿碱地改良

    下湿盐碱地地下水位高,盐碱重,地温低,土壤通气不良,不利于树木成活生长,对这类土壤改良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挖壕排水。按照林网规划,距林缘1m 远处,与林带平行挖宽1.5m,深1m 的排水大壕,排除碱水。

    挖壕排水在下湿滩地造林很好重要,据1977 年5 月在榆林县蟒坑大队调查,在同一林地上,挖壕排水改良土壤后造林成活率达98.6%,不挖壕的成活率仅33.0%,并且生长差异较大(表3)。

    表3 挖壕排水对树木生长的影响(1977 年5 月调查)

    挖排水壕和不挖排水壕,对土壤改良作用影响很大,对榆林县马合大队排水与不排水的土壤分析结果,可以明显看出这个作用(表4)。

    表4 排水改良土壤的作用(1975 年5 月分析)

    由表4 看出,挖壕排水后地下水位、pH、含盐量都明显降低。因而,相应地也改良了土壤通气状况,提高了地温,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过程。使土内氮、磷含量增大。由此可以肯定,挖壕排水是改良下湿碱滩的有效措施。

    2)碱地压砂。榆林县蟒坑大队在碱地造林时,在地面铺沙4 寸①,改良土壤,造林保存率高,生长快(表5)。

    表5 碱地压沙对造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1977 年5 月)

    通过压沙,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制止了泛碱,降低了土壤的盐碱含量和pH(见表6),造成了有利于树木生长的条件,从而保证了造林成活和树木生长。

    表6 压沙对土坡盐碱含量的影响

    3)掏碱换土。栽树前挖成大穴,掏去穴内碱土,填入好土。神木县渡口大队,过去在碱地造林不换土,均失败。1974 年以来,采用掏碱换土,成活率稳定在80%以上。榆林县补兔大队在碱地造林时,沿定植行挖3 尺②宽,1.5 尺深的壕,再在壕内挖穴,穴深1 尺左右,直径1.5 尺,然后将树用好土定植穴内,踏实,留壕拦截流沙,借以压碱。用这种方法造林,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树木长势良好。

    4)开壕蓄沙。针对风沙流动的特点,榆林县马合大队在碱地造林时,于先年春季沿定植行开1m 深,1m 宽的大壕,拦蓄流沙,翌年春季在壕内积沙上造林。1971 年该大队第6 小队应用此法栽植柳干320 根,成活率达95%,在未改良的碱地上栽植柳干,成活率仅20%左右。

    (2)草甸土深翻

    草甸土群众也叫草皮地。这类土壤草本植物生长旺盛,土内草根错节,土壤结构紧,造林成活比较困难。神木县瑶镇公社过去在这种地上造林很少成活,成活者长势也极为衰弱,现在广大群众采用先年伏翻和秋翻,并清除杂草和草根,保证了栽树的成活和成林。

    (3)泥炭土渗沙

    泥炭土群众也叫马粪土、沙炭。这类土壤有机质含量多,但由于多分布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土壤结构不良,透气性差,有机质不易分解,苗木栽植后成活困难。神木县窝兔采当大队在泥炭土上造林时,先挖成大穴,然后把泥炭土和沙子用1∶1 的比例混合填入,成活率达80%以上。榆林县补兔大队过去在泥炭土上造林全部死亡,之后采用掺沙填穴的办法造林,保存率达到95.3%,而且长势旺盛(表7)。

    表7 泥炭土掺沙造林树木生长情况(1977 年5 月)

    改良后的泥炭土造林成活率高,生长旺盛,主要是掺沙改善了土壤通气状况,有利于有机质分解,使土壤结构得到了改良的缘故。

    (4)沙地掺土

    沙地风蚀严重,土壤结构差,直接造林成活率不高。神木县起鸡河浪大队过去在沙地营造防护林,未采取改良措施,成活率仅20%左右。后来造林实行大穴栽植,将沙子与土混合填穴,改良了土壤,防止了风蚀,使成活率提高到90%左右。榆林县红墩大队近几年沙地造林也采取掏穴换土,造林成果比较显著。

    3 选苗标准及假植方法

    (1)苗木来源

    从外地调苗造林与就地育苗造林成活率相差颇大。在榆林县补兔大队调查,就地育苗比外地调苗造林成活率高73.9%(表8)。

    这种情况在沙区各地都有。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长途运输,苗木失水过多。就地育苗就地造林,缩短了苗木失水过程,从而保证了苗木质量,成活率大大提高。今后应大力提倡就地育苗,反对大调大运。

    表8 就地育苗与外来苗造林成活比较

    (2)苗木大小

    沙区群众在护田林造林生产中多选用一年生根蘖苗造林。这类苗一般高2m 以上,径粗1.5cm 左右,比一年生扦插苗健壮、高大、木质化程度高。选用这类苗木造林有以下优点。

    1)免遭冻害和风干。陕北沙区冬季寒冷多风,木质化程度差的小苗,极易冻干。林县蟒坑大队1976 年栽植林带选用2m 以上的粗壮大苗,成活率达97%,无一株干梢,同年栽植的1m 左右小苗,成活率降到85%,且越冬干梢率达75%。经调查,在沙区低湿严寒的湖盆滩地区,小苗冻干现象更为普遍。

    2)少受破坏。栽植大苗,容易保护,而小苗则易遭人畜危害。榆林县蟒坑大队过去在人畜过往频繁的地方栽植小苗,屡遭破坏。近年来选用大苗,一次造林,一次成林。

    3)能够深栽。在干旱沙区造林,适当深栽可提高成话,选择大苗就能满足深栽的要求,而小苗则受到。

    (3)假植方法

    针对陕北沙区冬季干旱多风的特点,榆林县牛家梁林场多年坚持沙埋假植,对保证苗木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沙埋假植是起苗前于沙丘背阴处选择假植坑,坑深沿坡面80cm,长短视苗木多少而定。假植坑挖好后将出圃的苗木梢朝南、根朝北沿坑壁倾斜单摆,摆好后在苗干上覆湿沙1~2 寸,压实。后在其上又依前法放置苗木,覆沙压实,依次类推。覆沙要埋住整个苗木,严防苗干裸露。假植完后在其上覆草,防止风蚀。

    此法与成捆埋根假植比较,保水效果好,越冬后背干鲜绿,苗根水嫩。古城滩林场采用沙埋法假植苗木,裁前不需浸水,成活率在90%以上。而春季起苗,栽前成捆埋根假植,不浸水造林,成活仅65%。由此可见,沙埋假植好,应大力推广。

    4 苗木处理及栽植深度

    陕北沙区干旱多风,苗木极易风干失水,对生根发芽影响很大。为了保证苗木体内有足够的水分,促使其早生根、多生根,提高成活率,广大群众在生产中实行抗旱造林,其方法如下。

    1)浸根。春季造林前,将苗根放在流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随栽随取。这种办法在沙区应用比较普遍。神木县窝兔采当大队1971 年春季用这种方法栽植10 华里①林带,比未浸泡的树苗提前10 天左右发芽,其中7 华里成活率很大程度,保存率98%。

    通过对假植杨树苗所作吸水测定,一般浸泡4 天,体内水分就可达到饱和。合作杨吸水率为11.2%,北京杨为11.7%。浸泡时间过长,苗根腐烂,反而影响成活率。神木县窝兔采当大队1973 年春,把7000 株杨树放在水中浸泡9 天,根际霉烂,成活率仅20%。

    2)蘸泥浆。此法见于定、靖干旱地区。栽前将苗根在稀泥浆中蘸一层泥浆,以促进生根发芽,提高成活率。靖边县梁镇公社在干旱缺水的梁峁沙地造林,采用苗根浸水蘸泥浆的办法,造林成活率在70%以上,而未用此法者成活率显著降低。定边县长城林场也有相同经验。

    3)剪除残根。其方法是于造林前,剪除霉根和过长的须根。榆林县补兔大队1973年春栽植4 万株杨树,浸泡剪根,成活率达95%以上,同年栽植未浸水剪根的2 万株杨树,成活率降低20%左右。

    剪除残根是否具促进成活作用? 1977 年春季在榆林县红墩大队用新疆杨做剪根试验,栽后35 天调查,生根情况见表9。

精彩内容
在当今优选自然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森林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生态效益,不断满足人类社会对森林产品的需求,保障和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有效的森林经营和生态修复不仅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本书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林业系统的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建设、优选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和技术体系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案例、森林管理和生态修复的效益讨论以及森林管理体系的发展比较与展望等几个方面。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