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儒家群己观念流变考978752283565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早期儒家群己观念流变考978752283565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65.86 6.7折 98 全新

库存8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洪晓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2835655

出版时间2024-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17435761

上书时间2024-12-19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洪晓丽,哲学博士,现为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伦理学及政治思想史。出版专著《仁: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孔子仁学研究》;在《道德与文明》《天津社会科学》《思想战线》等CS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周易图学史研究”(17ZDA011)子课题1项,主持完成云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YB2017009),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20BZX065)。



目录

第一章 当代中西哲学视域下的“群”与“己”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观念的论域:传统群己范畴与现代的个人-共同体

第三节 研究现状:“群”“己”问题及其关系的探索

第二章 问题与方法

第一节 何以为“群”

第二节 早期儒家群己观念研究的相关概念

第三节 观念/概念史系谱学与中国哲学研究

第三章 儒家群己观念研究的学术史线索

第一节 儒家的群己之辨

第二节 近代思想史视域中的儒家群己观研究

第三节 儒家群己观念研究的现代语境

第四章 孔子思想中的群己观念

第一节 孔子思想研究与群己观问题

第二节 “礼”脉络中的群己及其关系定位

第三节 “仁”学奠基上的“群”与“己”

第五章 孔子群己观念的统一:道德基础与情感维度

第一节 作为个体道德基础的仁与良心

第二节 对个人情感维度的强调

第三节 群己的互益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早期儒家群己观念

第一节 早期儒家群己观具有的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性视域下的“仁”之于“己”

第三节 现代性视域下孔子群己关系再考察

第四节 现代性视域下早期儒家仁礼交互中的群己观念

第七章 从孟荀到《礼记》:早期儒家群己观念的演变

第一节 孟子的善性及其在群性中的扩充

第二节 荀子的群论与“群居和一”之道

第三节 《礼记》中的“大同”与“小康”

第八章 从康有为到梁漱溟:早期儒家群己观念的近代转化

第一节 康有为“大同”思想中的群己观念

第二节 谭嗣同的群己观念

第三节 梁启超政治革新思想中的“群”论

第四节 梁漱溟“从身到心”的“伦理本位”及其社会理念

第九章 理论探索: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空间中的传统与现代

第一节 早期儒家强调个人在共同体中的生存论意义

第二节 早期儒家重视个人与社群的协调机制

第三节 早期儒家群己观对责任伦理价值的认可

第四节 早期儒家理解群己关系的非功利主义进路

第十章 代结语:儒家“心”观念与“群”观念的融合

第一节 自然情性的心

第二节 道德意向的心

第三节 经验/实践的心

第四节 从身心观到群己观:儒学现代化的进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当代中西哲学视域下的“群”与“己”

群体之于人类社会具有根基性意义。在中国文化中,个人不是原子,而是在社会关系连续体中的关联性存在,人的价值是在其与家庭、他人发生关联的环境中产生的。儒家自先秦开始就在自身的理论逻辑中嵌人“群-己”问题的思考,论“群已之辨”,明“有群”之义。奠基于以“仁”为核心的伦理学之上,儒家对“群”“己”的理解在于“走出自我而走向他人”。从本体论上看,儒家认为人存在的本质并不是个体的独自生存,而更取决于人的关系。儒家的“自我”,是在共同体中形成的非孤立个体,是与共同体共在的个体,而“仁”是个体通向共同体的交往方式和规范。儒家的“群”,则体现了人们生活在共同体的理想,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才真正成为共同生活的整体。①既关注作为个人的他者,更重视作为他者而延伸的共同体,是儒家群己观念的基本立场。

第一节问题的缘起

儒家思想曾一度陷人意义危机,即儒家的传统观念在当今社会还有意义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它在当代中国社会又该如何存在?自近代以来,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政治制度发生巨大改变,儒学的现代困境不言自明。列文森说:“儒家思想在产生它并需要它的社会开始解休之后,变成一片阴影,仅仅栖息在少数人的心底,无所作为地被像古玩一样珍爱着。”①甚至余英时也从社会制度的层面指出,随着20世纪以来传统社会制度和结构的解体,儒学与这些制度和结构的联系中断,于是现代儒学成了一种“游魂”。②然而,儒家思想自辛亥革命以后,是不是真的“退居于人心而无所作为”?如果就儒家的基本价值、思想方式、行为特性而言,显然并非如此。正如杜维明所指出的,虽然从发生学上看,儒家与农业经济、官僚制度、家族社会有密切关联,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但既不能把儒学简单还原为家族主义、官僚主义、反商主义,而且也不能认为社会根柢被摧毁,儒家思想就因此丧失了它作为人文关怀和伦理宗教的意义,这些关怀和意义与现代世界仍相关。③李泽厚也认为,“孔学在历史中已渗透在广大人民的观念、行为、习俗、思维、情感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事务、关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积淀为一种文化一心理结构。它不完全、不直接依赖于经济的基础或政治的变革,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和民族性格,具有适应不同历史阶段和阶级内容的功能与作用”。

尽管20世纪以来的现代新儒家思想与当代儒家哲学的发展依然活跃,它们对儒学的现代困境也作出了相当程度的哲学回应,甚至在现代哲学的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儒学在现代中国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层面的重置依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在新的世纪开启以来,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儒学中的思想观念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存在并发挥其在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以及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从宏观上看,问题意识的变化意味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只有对儒学的思想传统(包括它和社会、政治的互动)进行深人细致地研究,才能真正认识到传统观念的断裂与延续,才能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有真正的文化自觉,也才能回应儒学现代性转型的……



精彩内容

本书结合观念史和问题史的研究方法,在个人认同及其与共同体交互的现代视域下,以早期儒家思想中的群、己问题为研究对象,重点梳理早期儒家“群己”观念的流变和影响,对其中的观念要素、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予以理论阐释,并刻画群己观念在早期儒学系统中的表达形式和主要内容,进而考察早期儒家对个人与共同体的认识(群、己观念及其关系)及其在近代社会转型和思想变革中的延续与断裂,同时呈现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思想家对群和群己关系的再认识和新阐发,以探索早期儒家群己观念的意义与价值在近代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空间中的理论转化。本书借助当前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反思视角,重新发掘了早期儒家思想中接续现代社会政治的观念形态,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早期儒学中奠基于“心性”观念之上的“群”观念的构成及其特征,也能够加深理解传统儒学观念与现代个人与共同体诸观念之间的融合与区别、优长与困境,更有利于认识儒学观念在历史进程中对传统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