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7.74 2.0折 ¥ 8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张乐天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40530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0673025
上书时间2024-12-17
张乐天,1949年出生,浙江海宁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硕士(复旦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人类学。
序
自序
绪论
第一编 公社制度的嵌入
第一章 村落背景
一、土地问题
二、农业生产
三、村民的生活
第二章 公社制度的嵌入
一、海宁和平解放与土地改革
二、资本主义抑或社会主义
三、制度变革:从小农经济到集体经济
四、50年代的乡村经济
五、向大公社体制过度
六、乌托邦:从天上到地下
第二编 “四清”及“”时期的村落政治
第三章 倒退的惯性
一、重建生产队
二、土地的使用
三、农业生产的组织
四、粮食分配
五、乡村市场
六、旧传统的复归
第四章 新制度:秩序与冲突
一、大队的掌权者
二、权力的运用
三、阶级问题
四、制度内的人际矛盾
第五章 初期的革命输入
一、中央:推进革命的时间表
二、重提阶级斗争
三、阶级斗争的宽泛化
四、大队权力危机
第六章 有序的革命
一、“扎根串联”
二、大字报风潮
三、首当其冲的支委们
四、革命尚未终结
第七章 群众大革命
一、“有理”
二、清理阶级队伍
三、大学习、大批判
四、权力与正式组织
第三编 70年代中叶的公社制度模式
第八章 公社制度的特征
一、集权体制之一:党和党的领导
二、集权体制之二:依附的政府组织
三、集权体制之三:干部
四、集权体制之四:市场控制
五、村队模式之一:产权制度
六、村队模式之二:生产队的规模
七、村队模式之三:地缘因素
八、村队模式之四:组织与干部
九、村队模式之五:生产队活动节律
第九章 公社农业经营(上)
一、种植的外部限制
二、生产队的种植选择
三、作物的管理
四、过密集型劳动投入
五、劳动者投入的构成
六、农民劳动投入的选择
七、制度与技术
八、过密集型技术偏好
九、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第十章 公社农业经营(下)
一、产品的处置
二、农产品的出售
三、产品购买
四、工分制度之一:“底分”
五、工分制度之二:工分的类型
六、工分制度之三:工分构成
七、生产队基本分配原则
八、经济分配
九、粮食分配
第十一章 公社的社会生活
一、家庭
二、生育制度
三、养育模式
四、婚姻
五、老年人的生活
六、宗族
七、村民的交往
第四编 人民公社的终结
第十二章 公社的困顿
一、小农的离心倾向
二、没有发展的经济增长
三、体制外的经济收入
四、外出的冲动
五、价值:融合与冲突
六、人情、原则、斗争哲学
七、意识形态:输入与演化
第十三章 公社解体以后
一、政策的演变
二、从合作经营到家庭经营
三、宏观环境的改变
四、农业的家庭经营
五、乡村工业的蓬勃发展
六、重建乡(镇)村体制
七、干部
八、农村社会的分化与整合
九、演化中的村落
十、村落文化的嬗变
第十四章 公社的启示:关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思考
一、土地与农民
二、党政权力
三、农村集体企业
四、乡村政府与集体企业
五、乡村政府与农业经营
六、村民自治问题
表格索引
附录
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农业六十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后记
一、道德、仪式、剧场社会古老的中国有许多占老的故事,古老的谜。其中,20世纪40一50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文化变迁总是吸引着人们的目光。50年代初期建构了乡村发展的逻辑起点,设定了乡村演化的路径,从而成为理解毛泽东时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关键时期。然而,当我们认真考察浙北农村50年代初期的情况时,我们会为一个问题所困扰。浙北农村是新解放区,解放以前,农民压根儿就不知道共产党、毛主席,和平接管海宁县的“南下”干部才数百人,他们凭借什么在短短几年里就在农民中树立起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真正实现r政权的更替?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又是怎样的社会?浙北解放了,共产党靠什么来争取农民,赢得民心?为了寻求答案,我们认真“阅读”。从解放军进人海宁以后的一个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共产党为浙北的农民所接受,最初靠的是道德,是与传统农民心中的“好人”相契合的道德,是可能给贫苦农民带来利益并“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高尚的道德。海宁是和平解放的,但是,在农民眼里,解放军和南下干部都是“兵”。海宁的农民见过各种“兵”,他们对“兵”的印象极坏。农民们起初以怀疑的态度看待新来的解放军,在与解放军有了接触以后,他们的态度改变了。陈家场的一位妇女向我们描述了她第一次见到解放军的情形。那一天我在河边洗尿布,路上走来几个解放军。我一看有“兵”走过来,十分害怕,转身就想躲到家里去。一位长着一副娃娃脸的解放军和气地说:“不要怕,不要怕,我们是解放军,是为老百姓的。”这时,我那才二岁的儿在场地边跌了一跤,哭了起来。一位解放军马上跑过去,扶我儿子起来,帮他拍掉衣服上的灰尘,还不断哄他,让他高兴。见到这情形,我也不怕了。解放军真的是好人。海宁的南下干部!_时实行供给制,没有薪金,仅有每人每月四两(十六两制)老烟和一斤猪肉钱。他们身着土布军装,脚穿粗糙的布鞋。他们在县内开会都靠双脚走路。①如果当天不能来回,他们还要自己带铺盖。海宁一些当地人看小懂新政府干部的行为,他们私下里向南下干部们打听是怎么一回事。下面一则对话是70年代一位南下干部的回忆:......
适读人群 :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专业人员以及党政干部
研究方法是实证的方法,本书涉及的材料极为丰富,观点有科学性以及创新性,在同类著作中极为杰出。社会学家费孝通曾题写书名,农村问题专家、现任国家政协常委、曾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撰写本书序言,2010年中国社会学学会三本蕞受欢迎的图书之一。被相关领域列为研究的参考以及考研究生的书。
本书分“公社制度的嵌入”、“60年代的村落政治”、“70年代中叶的公社制度模式”、“人民公社的终结”四编,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对人民公社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与研究,不仅重新展现了人民公社的基本面目,而且提出了不少饶有创见的学术观点及值得认真思考的社会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