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语978754570019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语978754570019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5.68 6.3折 2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春秋)左丘明著

出版社三晋出版社

ISBN9787545700190

出版时间2008-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5元

货号4195329

上书时间2024-12-16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言
国语概述(代序)(王从仁 骆玉明)
◎卷一 周语上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密康公母论小丑备物终必亡
邵公谏厉王弭谤
邵公以其子代宣王死
穆仲论鲁侯孝
仲山父谏宣王料民
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
郑厉公与虢叔杀子颓纳惠王
◎卷二 周语中
富辰谏襄王以狄伐郑及以狄女为后
阳人不服晋侯
王孙满观秦师
单襄公论陈必亡
刘康公论鲁大夫俭与侈
◎卷三 周语下
单襄公论晋将有乱
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钱
宾孟见雄鸡自断其尾
◎卷四 鲁语上
曹刿问战
曹刿谏庄公如齐观社
匠师庆谏庄公丹楹刻桷
夏父展谏宗妇觌哀姜用币
臧文仲请赏重馆人
展禽论祭爰居非政之宜
里革更书逐莒太子仆
里革断宣公罟而弃之
子叔声伯辞邑
里革论君之过
季文子论妾马
◎卷五 鲁语下
叔孙穆子聘于晋
叔孙穆子谏季武子为三军
诸侯伐秦鲁人以莒人先济
季冶致禄
叔孙穆子知楚公子围有篡国之心
叔孙穆子不以货私免
季桓子穿井获羊
公父文伯之母对季康子问
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
公父文伯之母论内朝与外朝
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
公父文伯之母别于男女之礼
公父文伯之母欲室文伯
公父文伯卒其母戒其妾
孔丘论大骨
孔丘论楛矢
孔丘非难季康子以田赋
◎卷六 齐语
管仲对桓公以霸术
管仲佐桓公为政
管仲教桓公亲邻国
管仲教桓公足甲兵
葵丘之会天子致胙于桓公
桓公霸诸侯
◎卷七 晋语一
武公伐翼止栾共子无死
史苏论献公伐骊戎胜而不吉
优施教骊姬远太子
献公作二军以伐霍
◎卷八 晋语二
骊姬谮杀太子申生
公子重耳夷吾出奔
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
◎卷九 晋语三
惠公人而背外内之赂
秦荐晋饥晋不予秦籴
秦侵晋止惠公于秦
◎卷十 晋语四
重耳自狄适齐
齐姜劝重耳勿怀安
楚成王以周礼享重耳
重耳婚媾怀赢
秦伯享重耳以国君之礼
秦伯纳重耳于晋
文公伐原
箕郑对文公问
文公学读书于臼季
郭偃论治国之难易
胥臣论教诲之力
文公称霸
◎卷十一 晋语五
臼季举冀缺
宁赢氏论貌与言
赵宣子论比与党
范武子退朝告老
范武子杖文子
郤献子分谤
师胜而范文子后入
◎卷十二 晋语六
范文子论内睦而后图外
范文子论外患与内忧
范文子论胜楚必有内忧
范文子论德为福之基
范文子论私难必作
◎卷十三 晋语七
悼公始合诸侯
祁奚荐子午以自代
魏绛谏悼公伐诸戎
悼公使韩穆子掌公族大夫
◎卷十四 晋语八
阳毕教平公灭栾氏
辛俞从栾氏出奔
叔向母谓羊舌氏必灭
叔孙穆子论死而不朽
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
叔向谏杀竖襄
叔向论比而不别
叔向与子朱不心竞而力争
叔向论忠信而本固
叔向论务德无争先
赵文子为室张老谓应从礼
赵文子称贤随武子
秦后子谓赵孟将死
叔向均秦楚二公子之禄
叔向论忧德不忧贫
◎卷十五 晋语九
叔向论三奸同罪
中行穆子帅师伐狄围鼓
范献子戒人不可以不学
董叔欲为系援
阎没叔宽谏魏献子无受贿
史黯谏赵简子田于蝼
少室周知贤而让
史黯论良臣
赵简子问贤于壮驰兹
智果论智瑶必灭宗
士茁谓土木胜惧其不安人
◎卷十六 郑语
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平王之末秦晋齐楚代兴
◎卷十七 楚语上
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
屈建祭父不荐芰
伍举论台美而楚殆
左史倚相儆申公子
◎卷十八 楚语下
观射父论绝地天通
观射父论祀牲
子常问蓄货聚马斗且论其必亡
蓝尹亹避昭王而不载
郧公辛与弟怀或礼于君或礼于父
王孙圉论国之宝
鲁阳文子辞惠王所与梁
◎卷十九 吴语
越王句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
夫差伐齐不听申胥谏
夫差胜于艾陵使奚斯释言于齐
申胥自杀
句践灭吴夫差自杀
◎卷二十 越语上
句践灭吴
◎卷二十一 越语下
范蠡进谏句践持盈定倾节事
范蠡劝句践无蚤图吴
范蠡谓人事至而天应未至
范蠡谓先为之征其事不成
范蠡谓人事与天地相参乃可以成功
范蠡谏句践勿许吴成卒灭吴
范蠡乘轻舟以浮于五湖
◎附录
《国语》重要版本及研究著作
《国语》名言警句

内容摘要
卷一 语语上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译文
  周穆王打算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可征讨犬戎。先王崇尚道德而不炫耀武力。平时聚集武力而在必要时使用,这样一动用就会显示出威力;炫耀武力,就会滥用武力,滥用武力,便会使武力失去威慑作用。所以周公的《时迈》诗说:‘收起干戈,藏好弓箭,我们追求美德,并将美德在全国发扬光大,相信我们周王定能长保疆土。’先王对于百姓,总是勉励他们端正德行和敦厚品行,广开财路以满足需求,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辨利害关系,用礼乐文治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从而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权威。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业世代相承并不断发展壮大。
  “从前我们的先王,世代担任虞、夏的农官。夏朝衰落,置农事于不顾而废去了农官。我们的先王不窋因此而失去官职,只好跑到与戎狄接邻的地方居住下来,但他不敢荒废祖业,常常磨砺自己的德行,继承祖先的事业,维护他们的教导和制度,时刻恭敬勤勉,敦厚自守,忠信自奉,立德立业,超越前人。到了武王时,继续发扬光大先人的美德,而且更加仁慈和善,敬奉神灵,保护百姓,神人无不欢欣喜悦。而商纣王却为民众所痛恨,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残暴统治,都乐于拥戴武王。这样,武王才不得已出兵商郊牧野,讨伐纣王。可见先王并非崇尚武力,只是忧虑民众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清除祸患。
  “先王的制度规定,在王畿内的是甸服,在王畿外的是侯服,侯服之外的是宾服,夷蛮地区是要服,戎狄地区是荒服。甸服的供日祭,侯服的供月祀,宾服的供时享,要服的供岁贡,荒服的则有朝见天子的义务。这每天一次的祭、每月一次的祀、每季一次的享、每年一次的贡和一生一次的朝见天子之礼,都是先王定下的制度。如果甸服有不履行日祭义务的,天子就应内省自己的思想;侯服有不履行月祀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自己的号令;宾服有不履行时享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法律规章;要服有不履行岁贡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名号尊卑;荒服有不履行朝见天子义务的,天子就要内省自己的德行。依次做了上述的内省检查后如还有不履行义务的,才可以依法处置。因此,才有惩罚不祭、攻伐不祀、征讨不享、谴责不贡、告谕不朝的各种措施,才有惩罚的刑法、攻伐的军队、征讨的武备、谴责的严令、晓谕的文辞。如果颁布了法令、文告后还有不履行义务的,那就再一次内省自己的德行而不轻易劳民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不听从的,远处的诸侯也没有不信服的。

精彩内容
《国语》是我国部国别史,记事年代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1000-前440),内容涉及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以记载言论为主,但也有不少记事的成分。这部书不是系统完整的历史著作,除《周语》略为连贯外,其余各国只是重点记载了个别事件。可能作者所掌握的原始材料就是零散的,他只是将这些材料汇编起来,所以各国史事的详略多寡也不一样。其中《晋语》九卷,占全书近半;《周语》三卷;《鲁语》、《楚语》、《越语》各二卷;《齐语》、《郑语》、《吴语》各一卷。     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认为《国语》是写《左传》的左丘明所写,后人多有异议。现在一般认为产生于战国初年,作者不详。     《国语》也包含了许多政治经验的总结,其思想倾向略近于《左传》,只是不像《左传》那样鲜明突出。《周语·召公谏弭谤》一篇,记周厉王以肆意残杀为消弭不满言论的佳方,使“国人不敢言,道路以目”,结果被民众驱逐而流亡。文中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相当深刻。     总体上说,《国语》的文字质朴,远不如《左传》有文采。但其中也有比较精彩的部分。如《晋语》中记“骊姬之难”的故事,较《左传》记载更详尽曲折。有一节写优施和骊姬合谋陷害太子申生,威逼大臣里克勿加干涉,很好地描摹出人物情态。

媒体评论
卷一 语语上
祭公谏穆王征犬戎
  译文
  周穆王打算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可征讨犬戎。先王崇尚道德而不炫耀武力。平时聚集武力而在必要时使用,这样一动用就会显示出威力;炫耀武力,就会滥用武力,滥用武力,便会使武力失去威慑作用。所以周公的《时迈》诗说:‘收起干戈,藏好弓箭,我们追求美德,并将美德在全国发扬光大,相信我们周王定能长保疆土。’先王对于百姓,总是勉励他们端正德行和敦厚品行,广开财路以满足需求,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辨利害关系,用礼乐文治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从而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权威。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业世代相承并不断发展壮大。
“从前我们的先王,世代担任虞、夏的农官。夏朝衰落,置农事于不顾而废去了农官。我们的先王不窋因此而失去官职,只好跑到与戎狄接邻的地方居住下来,但他不敢荒废祖业,常常磨砺自己的德行,继承祖先的事业,维护他们的教导和制度,时刻恭敬勤勉,敦厚自守,忠信自奉,立德立业,超越前人。到了武王时,继续发扬光大先人的美德,而且更加仁慈和善,敬奉神灵,保护百姓,神人无不欢欣喜悦。而商纣王却为民众所痛恨,百姓无法忍受他的残暴统治,都乐于拥戴武王。这样,武王才不得已出兵商郊牧野,讨伐纣王。可见先王并非崇尚武力,只是忧虑民众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清除祸患。
“先王的制度规定,在王畿内的是甸服,在王畿外的是侯服,侯服之外的是宾服,夷蛮地区是要服,戎狄地区是荒服。甸服的供日祭,侯服的供月祀,宾服的供时享,要服的供岁贡,荒服的则有朝见天子的义务。这每天一次的祭、每月一次的祀、每季一次的享、每年一次的贡和一生一次的朝见天子之礼,都是先王定下的制度。如果甸服有不履行日祭义务的,天子就应内省自己的思想;侯服有不履行月祀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自己的号令;宾服有不履行时享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法律规章;要服有不履行岁贡义务的,天子就要检查名号尊卑;荒服有不履行朝见天子义务的,天子就要内省自己的德行。依次做了上述的内省检查后如还有不履行义务的,才可以依法处置。因此,才有惩罚不祭、攻伐不祀、征讨不享、谴责不贡、告谕不朝的各种措施,才有惩罚的刑法、攻伐的军队、征讨的武备、谴责的严令、晓谕的文辞。如果颁布了法令、文告后还有不履行义务的,那就再一次内省自己的德行而不轻易劳民远征。正因为如此,近处的诸侯才没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