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65 7.5折 ¥ 220 全新
仅1件
作者石元春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529962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20元
货号14814816
上书时间2024-12-16
第一章 感恩父母
1我的父母,我的家∥3
2幸福童年∥6
3受伤的幼小心灵∥10
4我的高中生活∥12
5我的1949∥16
6上武大,还是上清华?∥21
7我的人生画布(一)∥24
第二章 大学生活
8清华园∥27
9罗道庄∥30
10卢沟桥∥33
1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8
12参加土改,脱胎换骨∥40
13学习苏联,向往美好∥45
14大学毕业,留校读研∥47
15我的人生画布(二)∥50
第三章
不忘师恩
研究生班
我的导师//56
论文研究//59
处女作// 62
遭遇沙漠//66
阿尔泰练兵// 69
准噶尔之“地学综合体”// 72南疆展翅//76
一所大学校// 79
25我的人生画布(三)//81
第四章“白专典型
26“反右”余波//85
“白专典型”//87
大婚//89
转战北京//91
饥饿中的科学梦// 93
又临险境// 95
“文化大革命”风暴//
清泉沟// 100
大难不死// 102
瞧,我这一家子!
异地疗养// 109
我的人生画布(四)//
……
第十三章再披挂,决胜生物质(下)
134阳春五月车马喧// 469
135一个重大事件发生了!// 472136“煤改气”不行,“煤制气”也不行!
137固体生物质燃料临危受命// 478138生物天然气异军突起// 483
139液体生物燃料一波三折// 490140能源革命不能没有“一片”// 496
上书“十三五”// 500
生物质经济//504
出征“一带一路”// 509
该为长远谋了!// 513
145他长大了,我也老了!// 518
第十四章燕园生活
廉颇老矣// 523
重大选择// 525
压力归零// 528
燕园启示录// 530
我的新生活之-// 533151我的新生活之二// 536
“尘缘未了”// 539
鲐背之寿// 541
154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544
感恩// 547
石元春院士大事年表// 549
我的父母,我的家
清末江西出现难民潮。在流向湖北武汉的一支难民队伍里,有一青年妇女带着一个六岁男童,他们便是我的先祖母和先父。
当时武汉市接受难民的地方有民间慈善机构和教会,先祖母带着父亲投奔了教会。教会深深地影响了父亲和我们一家。
祖母在教会办的一所小学帮人洗衣作佣,后与该校一石姓看门打铃的校工结婚,父亲石燧平也得以在此小学有念书机会。祖母再婚后生得一女。因家境困难,父亲小学未毕业即离家当学徒。由于为人忠厚、工作勤勉,后自立做起生意,由小到大,家境也渐渐好了起来。父亲喜读中医中药和K《麻衣神相》,写得一手好字。娶妻罗氏,未有生育,收养子元福。罗氏故,父亲正值壮年,事业兴盛。好友徐兰斋,南京人士,将其妹介绍予父亲续弦,即我母亲徐氏淑媛母亲出生于南京一世家,兄弟姊妹九人,大舅父曾留学日本,母亲排行第九,昵称“九妹”。母亲端庄贤淑,知书达理,相夫教子,婚后得一女,名元宁,两年后得一子,名柏青。姐弟幼时,同时感染麻疹,姐愈而弟天折,于是有“女好养,男不好养”之说。
次年又得一子,生日正值春节,取女性名元春,送道庵,拜一道姑为师,左耳佩戴耳坠,皆为“好养”。
母亲后又生二女,元俊与元纯。我与家人们的旧照见图1-1。
父亲在武汉市府东一路(现友谊路)开了一家“大有机器米厂”,
另在汉口法租界设一分销店,大姐和我出生在汉口汉正街家里。父亲因自幼家境贫困,多受教会接济,故一生乐于行善助人,谨慎谦和。
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人要行善积德,钱有来有去,不必在意。”幼时,我从未听过父亲呵斥伙计和佣人,且每逢初一和十五就加菜加肉。汉口夏天很热,米店外放两口大缸,为路人施茶和发放可以消暑的“救济水”。凡近春节,父亲常在晚上亲自给露宿街头的穷人发放米票,每张米票可到米店免费领米二升。
尽管父亲续弦后有我姊妹四人,仍视养子元福为己出。我刚记事,逢大哥元福大婚,张灯结彩,摆席数十桌。新房宽敞明亮,喜床铺盖,绫罗绸缎,床上撒满花生、莲子和红枣。我正要伸手去拿,一旁的表兄楚裕打了我的小手:“现在不能吃!”随手把我抱起扔在了床上,要我打滚儿,说男孩在床上打滚儿,新娘头胎一定生男孩。这是我最早的记忆。
三天后新嫂嫂下厨,我跟在她身旁。煎豆腐时油溅到她手上,“啊呀”地叫了一声,马上弯下腰对我说:“元春,不要告诉爸爸妈妈,好吗?”我点了点头,始终坚守着这个承诺。
父亲喜交友,仗义疏财,常宾客盈门,人称“石大哥”。父亲老派,也颇新潮,喜听留声机和吃西餐。抗战胜利后,父亲在法租界宝华里1号,买下一处地基,请人专门设计,建了一栋半西式三层楼小洋房。祖母、父母与我们姊妹四人,长兄长嫂和五个侄儿女,全家十四口住在一起,其乐融融,这是父亲事业鼎盛的时候。
好景不长,武汉解放前后,为解亲朋之困,父亲陆续将这座小洋楼及仅有的几处地产变卖相助。姑夫钱庄倒闭,父亲为他变卖房产还债时,提出的条件是必须先还穷人家的钱,因为穷人是要靠这点钱过生活的。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家产几乎散尽,自家生活却捉襟见肘,加以罹病在身,生活拮据。
父亲对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话是:“我小时候家里穷,没念多少书。你们姊妹四个条件好,我一定让你们都能念上大学。”这几乎成为父亲后半生最大的心愿。我们姊妹四人上的都是武汉市最好的私立中学,学费比公立学校贵很多。那时,家里能让四个孩子同时都念私立中学确非易事。抗战胜利前后,家境渐不如前,每到开学前父母就为四人学费发愁。仅我一人上的住校高中,一学期就要交50块大洋。一天晚上,我听到父母在房间里低声商量,母亲说:“钱没筹够怎么办?”父亲说“去借。”那时物价飞涨,法币严重贬值,能借到的只有“高利贷”借高利贷也要保子女上私立中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父母对我们姊妹四人疼爱有加,也管教甚严。爸妈和四个孩子围在一个方桌吃饭,吃饭时不许说话,常教导我们:“行不言,食不语,吃饭说话无规矩。”夹菜就夹自己面前的菜,不能跨盘子、跨碗到对面夹菜。好菜都是爸妈夹到孩子碗里的,这也是规矩。武汉一般家庭早上不生炉子,早餐在外面买。母亲头天晚上把四份早餐钱压在一个大盘子下,一分也不多给。到我上高中住校时的零花钱也很少,我虽是独子,但从不专宠。不浪费,不乱花钱,这是父亲定下的一条严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