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躯体化的跨文化研究978757660122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抑郁躯体化的跨文化研究978757660122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8.22 6.3折 4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晓璐

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76601220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11680892

上书时间2024-12-15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1 抑郁症及其躯体化:历史回顾与研究假设

 1.1 抑郁症、文化与躯体化

 1.1.1 什么是抑郁症

 1.1.2 文化与抑郁症

 1.1.3 什么是躯体化

 1.2 躯体化的解释:从中国到韩国

 1.2.1 “中国躯体化”的体验论

 1.2.2 “中国躯体化”的理解交流论

 1.2.3 折中体验论与理解交流论

 1.2.4 文化—心理—大脑与“中国躯体化”

 1.2.5 从中国到韩国:“韩国躯体化”解析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理论构想

 1.3.3 研究假设

2 躯体化是中国人抑郁症的症状表达特点:中加跨文化比较研究

 2.1 方法

 2.1.1 研究参与者与程序

 2.1.2 测量工具

 2.1.3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跨文化等值

 2.2.2 核心焦虑症状的组间比较

 2.2.3 躯体化倾向的组间比较

 2.3 讨论

 2.4 结论

3 中国抑郁躯体化倾向的机制研究:以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3.1 方法

 3.1.1 研究参与者与程序

 3.1.2 测量工具

 3.1.3 数据分析方法

 3.2 结果

 3.2.1 数据整理

 3.2.2 描述性统计结果

 3.2.3 抑郁躯体化文化文本的因素结构

 3.2.4 中国抑郁躯体化倾向的机制模型

 3.2.5 中国述情障碍文化模型

 3.3 讨论

 3.4 结论

4 中国抑郁躯体化的机制研究:以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

 4.1 方法

 4.1.1 研究参与者与程序

 4.1.2 测量工具

 4.1.3 数据分析方法

 4.2 结果

 4.2.1 数据整理

 4.2.2 描述性统计结果

 4.2.3 中国抑郁躯体化文化文本的因素结构

 4.2.4 中国抑郁躯体化倾向的机制模型

 4.2.5 中国述情障碍文化模型

 4.3 讨论

 4.4 结论

5 韩国抑郁躯体化的机制研究:以韩国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

 5.1 方法

 5.1.1 研究参与者与程序

 5.1.2 测量工具

 5.1.3 数据分析方法

 5.2 结果

 5.2.1 数据整理

 5.2.2 描述性统计结果

 5.2.3 韩国抑郁躯体化文化文本的因素结构

 5.2.4 韩国抑郁躯体化的机制模型

 5.2.5 韩国述情障碍文化模型

 5.3 讨论

 5.4 结论

6 躯体化:中韩抑郁症状表达的文化文本

 6.1 中国人总是躯体化心理问题吗

 6.2 中国抑郁躯体化的机制

 6.3 中国抑郁躯体化模型在韩国临床人群中的拓展

 6.4 本研究的贡献、对将来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启示

 6.4.1 贡献

 6.4.2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6.4.3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

7 重述“中国躯体化”

 7.1 “中国躯体化”现象的研究进展

 7.1.1 “中国躯体化”

 7.1.2 中国人总是躯体化吗

 7.2 对“中国躯体化”现象的解释

 7.3 “文化—心理—大脑”:一个综合理解框架

 7.3.1 文化的概念

 7.3.2 文化—心理—大脑

 7.3.3 在文化—心理—大脑框架下理解心理与躯体症状表达

 7.3.4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抑郁症与焦虑症的症状表达

 7.4 对将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共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对抑郁症及其躯体化研究的历史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假设。接下来的四章是层层递进的四个实证研究:第二章以具有抑郁和焦虑核心症状的中国汉族和欧裔加拿大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躯体化”究竟是抑郁症特有的症状表达方式,还是存在于多个心理问题(如焦虑症)中,属于中国人广义心理问题表达的普遍规律。基于第二章研究结果,第三章以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抑郁躯体化表达的机制。在第三章基础上,第四章以中国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抑郁躯体化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则在现有韩国抑郁躯体化文献基础上,将经过验证的中国抑郁躯体化机制模型扩展至韩国临床人群。第六章根据上述四个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讨论,对四个研究的贡献,以及对将来研究及心理治疗实践的启示进行总结。以上跨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理解中国人心理病理的表达特征。因此,本书的最后一章重述了“中国躯体化”,将上述实证研究结果与现有文献相结合,更清楚地解构“中国躯体化”。

精彩内容

近年来,作为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以文化和心理健康关系为主题的文化心理病理学有了较大的发展。“文化”之于心理病理的重要性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然而,这一领域至少还存在两大不足有待进一步探讨。一是缺少对各病症的文化差异形成原因的实证探索;二是东亚文化同质性假设尚有待证实,该假设认为中国、日本及韩国文化具有同质性,可以被统称为东亚文化。作者从中国抑郁躯体化(指相比欧裔西方临床患者,中国临床病人更多地报告躯体症状,倾向于以躯体化的方式表达抑郁症)这一文化心理病理学最重要的发现入手,通过实证方法,从文化角度,建立中国躯体化机制模型,并进一步将此模型推广至韩国临床病人,检验其是否适用于韩国文化,从而检验东亚文化同质性假设是否合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抑郁个体的躯体化倾向既源自对身体不适的体验,又是对中国文化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达(例如,强调躯体症状更有助于个体获得医疗资源,同时避免社会污名)。这一文化模型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基本适用于韩国人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