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治理:从汶川到芦山的中国探索978730125815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0.11
6.3折
¥
4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张强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58156
出版时间2015-05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8495977
上书时间2024-12-1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张强,博士,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曾入选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11-2012)。现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兼任靠前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助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兼理论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理事,UNDP/UNESCO/UNV相关领域咨询专家,曾担任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秘书长、四川芦山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社会管理服务组专家。目前研究领域涉及公共管理、应急管理与灾害治理、基金会发展战略、社会创新与志愿服务等。先后合作出版灾害管理领域著作有:《巨灾与NGO:优选视野下的挑战与应对》(2009)、《NGO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研究》(2009)、《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2003)等。
目录
前言
一、严峻挑战:全球及中国自然灾害发生概况
二、实践纵览:从汶川到芦山的应对之变
三、路径探寻:灾害应对与社会治理
第一章 灾害的社会冲击: “决策困境”或“机会窗口”
一、灾害风险管理的治理特性
二、灾害应对与跨部门协作
三、案例回顾: 汶川地震应对中的跨部门协同
四、“机会窗口”: 一个多源流的分析框架
五、小结
第二章 灾害应对的中国模式: 1949年以来的历史演进
一、历史回顾的起点和框架
二、中国灾害应对模式的演进分析
三、小结
第三章 乡镇灾害应对的困境分析: 亟待破题的灾害治理
一、乡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评估框架
二、比较研究案例的基本情况
三、乡镇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发展比较: 从汶川到芦山
四、乡镇灾害应对的困境分析
五、小结
第四章 韧性与协同: 灾害治理中的政府变革
一、灾害应对中的“政府失灵”
二、理论视角: 基于抗逆力建设的协同治理
三、芦山地震应对“雅安模式”的创新历程
四、“雅安模式”的演进过程: 基于抗逆力的响应
五、“雅安模式”的创新内核: 政社之间的协同治理
六、小结
第五章 从联合到联盟: 灾害治理中的社会组织
一、灾害应对中的社会组织参与
二、从汶川到芦山的模式变迁: 联盟的涌现
三、联盟动因探寻: 以“壹基金联合救灾”为例
四、小结
第六章 社会责任: 灾害治理中的企业参与
一、企业参与灾害应对的新动向
二、“创新,催化,共享价值”: 英特尔公司案例
三、巨额捐赠背后的企业慈善逻辑: 加多宝集团案例
四、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三位一体网络: 腾讯案例
五、小结
第七章 倡导联盟: 灾害治理中的制度学习机制
一、智库的定义及讨论
二、灾害情境下的智库运行
三、案例简介: 汶川地震应对政策专家行动组
四、案例分析——基于倡导联盟的政策过程
五、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新常态下的灾害治理体系
一、思维转型: 基于抗逆力的风险治理
二、路径变革: 多元参与的协同治理
三、过程优化: 有效互动的制度学习
四、基础建设: 有机融合的灾害法治
后记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张强编著的这本《灾害治理--从汶川到芦山的中国探索》通过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2013年芦山地震的实证研究,深入地揭示出应对灾害的制度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机构成,从生产救灾到灾害管理,再从应急管理到灾害治理,这不仅是灾害应对制度的发展路径,也是整个国家社会治理的演进历程。本书还分别从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的视角对灾害治理体系中的多元主体定位进行了详尽讨论,探讨了灾害治理体系中的制度学习环境建设,从治理思维、治理路径、治理基础等三个维度入手,在新常态下建设灾害治理体系的系统路径。本书作者长期从事危机管理研究,并直接参与了汶川和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社会应对。为此,本书既是关于灾难及其应对的真实记录,也是基于社会视角、协同治理思维、政策模型的灾害研究之理论重构,更是未来中国韧性社会建设的路径勾画。本书的推出将为中国应对灾害这一历史性命题提供重要的学术基础,也将给中国灾害应对和应急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启发。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