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康玉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石油地质学家、石油勘探家及油气发展战略家,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的开拓、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的奠基人。在新疆主持发现塔河特大油田及20个油气田。近60年来,在全国23个省50多个盆地进行五轮油气前景评价和选区研究,为国家及有关部门制订油气发展战略及勘探部署作出重要贡献。
目录
第一章 地层沉积概况 001
一、渤海海域 001
(一)太古界—下元古界 001
(二)中—上元古界 001
(三)古生界 002
(四)中生界 003
(五)新生界 004
二、黄海海域 008
(一)前震旦系 008
(二)震旦系 008
(三)下古生界 009
(四)上古生界 010
(五)中生界 011
(六)新生界 012
三、东海海域 012
四、南海海域 015
(一)南海北部—西北部盆地 015
(二)南海西部—西南部盆地 016
第二章 构造体系类型 019
一、渤海盆地 019
(一)纬向构造体系 019
(二)华夏构造体系 021
(三)新华夏构造体系 022
二、黄海盆地 022
(一)纬向构造体系 023
(二)新华夏构造体系 026
(三)北西向构造体系 028
三、东海盆地 028
(一)华夏构造体系 028
(二)纬向构造体系 034
(三)新华夏构造体系 034
(四)北西向构造体系 036
(五)东海盆地构造体系复合关系 038
四、南海盆地 039
(一)纬向构造体系 039
(二)华夏构造体系 039
(三)新华夏构造体系 040
(四)反S形构造体系 040
(五)北西向构造体系 040
第三章 盆地原型及演化 041
一、渤海盆地 041
二、黄海盆地 041
(一)北黄海盆地 043
(二)南黄海盆地 044
三、东海盆地 049
(一)纬向构造体系 050
(二)新华夏构造体系 051
(三)华夏构造体系 051
(四)东海海域中生界的展布 051
四、南海盆地 054
(一)南海地块存在的依据 054
(二)构造体系类型 055
(三)盆地演化 056
第四章 油气地质特征 061
一、烃源岩 061
(一)渤海盆地 061
(二)黄海盆地 063
(三)东海盆地 076
(四)南海盆地 077
二、储集层 084
(一)渤海盆地 084
(二)黄海盆地 090
(三)东海盆地 091
(四)南海盆地 091
三、盖层及储盖组合 095
(一)渤海海域 095
(二)黄海海域 097
(三)东海海域 099
(四)南海海域 099
四、油气成藏特征 101
(一)渤海海域 101
(二)黄海海域 102
(三)东海海域 102
(四)南海海域 102
五、油气分布规律 104
(一)渤海盆地 104
(二)黄海盆地 105
(三)东海盆地 106
(四)南海盆地 106
六、油气资源评价及有利区 110
(一)渤海盆地 110
(二)黄海盆地 111
(三)东海盆地 112
(四)南海盆地 112
七、典型油田——蓬莱9-1油田 123
(一)油田概况 123
(二)勘探历程 123
(三)构造特征 124
(四)储层特征 125
(五)油藏特征 125
第五章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及分布 127
一、天然气水合物概况 127
二、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历程 129
(一)1995—1998年初期调研阶段 129
(二)1999—2001年立项调查阶段 129
(三)2002—2011年南海北部重点调查阶段 129
(四)2011年至今勘查试采阶段 130
三、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 130
(一)地质构造特征 130
(二)地层沉积 130
(三)热流特征 131
(四)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及有利区 131
四、南海北部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 136
(一)构造条件 137
(二)沉积条件 137
(三)气源条件 138
五、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 142
(一)构造条件 142
(二)沉积条件 143
(三)气源条件 144
六、南海北部琼东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 146
(一)构造条件 146
(二)沉积条件 147
(三)气源条件 147
七、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及有利区 149
(一)资源前景 149
(二)分布规律 151
八、南海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 154
(一)南海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现状 154
(二)北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 155
(三)北康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特征 158
九、东海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预侧 160
(一)地质构造 160
(二)气源条件 160
(三)沉积条件 161
(四)运移条件 161
(五)储集条件 161
第六章 结论 162
参考文献 164
内容摘要
第一章地层沉积概I兄
一、渤海海域
(一)太古界一下元古界
主要岩性为变质程度较深的混合岩,黑云母片麻岩、片岩等。厚度变化大,500~2500m。
(二)中一上元古界
自下而上包括长城系、蓟县系和青白口系。
1.长城系
常州沟组:浅灰色块状石英砂岩。厚度300~1000m。
串岭沟组:甲黑色页岩气底部为含铁石英砂岩。厚度500m。
团山子组:灰色含铁白云岩夹砂岩及黑色页岩。厚度500m。
大红峪组:灰色石英岩及灰岩。厚度100~500m。
高于庄组:灰色灰岩。厚度200~1500m。
2.蓟县系
杨庄组:紫红色页岩及白云岩。厚度700m。
雾迷山组:灰色白云岩及灰岩夹燧石层。厚度3000~5000m。
洪水庄组:黑色页岩夹白云岩及砂岩。厚度180m。
铁岭组:灰色含锰白云岩及局部锰矿。厚度300m。
3.青白口系
下马岭组:黑灰色页岩夹粉砂岩。厚度500m。
长龙山组:石英砂岩含海绿石。厚度150m。
景儿峪组:灰色泥晶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