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0.11 6.3折 ¥ 4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美)安德鲁·里斯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65225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11308692
上书时间2024-12-13
第一章 早期城市的起源与定址,公元前3500-前500年
最早的城市大部分散播于世界上彼此独立的区域,大约萌芽于公元前4000年中期,尽管遭受诸多波折,城市的发展还是延续至今。城市从乡村演变为一种崭新的人类定居形式,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们拥有着彼此相异的祖先与农村同辈。即便很长时间以来,城市中实际上只容纳了世界上极少部分的人口,但它们自建立伊始便对社会产生着深远影响。城市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城市居民的能力,并且有力地推动着方方面面的革新——技术、政治、文化以及智识。此类发生于城市中的进程促使内陆地区居民之间出现了可比较性的发展,也成为推动普遍意义上文明发展的助力。实际上,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civitas,其原始含义正是指城邦(city-state)。
并不是说城市的诞生与影响总是有益的。除了各区域内部有关公共卫生与社会(或反社会)行为的五花八门的恶化问题,城市还相当于引发征战的指挥部。这类问题的出现也成为城市功能强化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逐渐成为决定人类历史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但无论从领土还是人口统计上,城市因素都与城市规模难以均衡。利弊的表现引来大量的赞美或批判,城市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动力作用。
城市是什么?历史学家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们通常赞成通过描述城市定居点的多样性来界定其特征。在历史学家们看来,能被视为城市的区域,表现为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以及相对较大的人口规模。虽然总体上人口增长,但统计的截点值已发生了变化,像古代一些相当密集但只拥有几百人口的定居点,它们通常还是被看作农村而不是城市。因此,规模是关键性的,城市必须是相对紧凑与庞大的。
城市也展现出高度的恒久性。在历史上可考的第一座大城市乌鲁克(Uruk)出现的一千多年后,我们在匿名的诗篇《吉尔伽美什史诗》中发现了对其围墙及神庙的生动描述(可能是对创造城市之神的赞歌):
他修建起拥有环城的乌鲁克城垣,而圣埃安纳神庙正是纯洁的庇护所。
瞧瞧那外墙吧,飞檐如红铜般华美。
看看那内墙巴,还有何物能与之比拟!
抓握那门槛吧,是何等的古老与质朴!
再去往伊师塔女神的圣居——埃安纳神庙看看吧,不再会有哪座后世君王的宫殿能与它比肩。攀上乌鲁克的城墙并信步其上,将基石与砖块好好查验,那筑石岂非出于火炼?那筑石岂非七贤奠基?D
这首诗歌表达了对一座伟大城池内部壮美景象的敬畏,这类情感被后世的城市捍卫者再三重现。
很显然,城市交织着兴衰,有时因经济或战争而急剧衰落,即便如此,城市依旧表现出高度的物质恒久性,尤其是街道、建筑物以及其他结构的形态。(在城市的早期与晚期形态中,城市通常被外部的防御围墙分割,尽管在最近的几个世纪里,这种结构几乎完全看不到了,但它们并非销声匿迹,而是不再用来划定一座城市的外部范围。)
最后,尽管城市的法律与政治形式多种多样,某些城市政府的类别,不管是世袭权力、寡头统治或是由广泛的市民群体进行管理,都不过是体现了城市的一个方面。(在法律范畴内将特定城市的所处位置称为自治市,是为区分城市本身与其外部区域进行的简化。不过有些城市规划家将可建设区域远远扩大到自治市以外,譬如,“大”纽约都市圈比目前容纳约840万名人口、由五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