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往何处去(上下)978756820464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你往何处去(上下)978756820464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5.19 6.3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波)显克微支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8204644

出版时间2015-07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9342083

上书时间2024-12-12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你往何处去(上下1905年)(精)》是波兰作家显克微支1896年发表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通过罗马青年将领维尼兹尤斯和基督徒少女莉吉亚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反映了罗马帝国暴君尼禄荒淫骄奢的生活、惨无人道的暴政以及对早期基督徒的无情迫害,同时描写了尼禄焚烧罗马直至最后的灭亡。
作者试图以早期基督教运动的悲壮斗争来启示人们,人性必将战胜“兽性”,仁爱定能制服暴政,人类的进步理想和坚定信念定能取得最后胜利。《你往何处去》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同具体背景,气氛的描写有机结合起来,取得很大成功,暴君尼禄残忍多疑、乖戾、疯狂的性格特征尤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情节波澜起伏。书中关于罗马大火的描写繁细而不觉冗长,尤见作者的语言功力。

作者简介
亨利克·显克微支

    Henryk Sienkiewicz

    (1846—1916)

    出身于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进入华沙高等学校语文系学习,后因不满沙俄政府对学校的钳制愤然离校。1872年起起任《波兰报》记者。大学时期即开始写作,作品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语言优美流畅,深受读者欢迎,素有“波兰语言大师”之称。

    代表作有揭露美国金钱至上和种族歧视的通讯集《旅美书简》(1876),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描写波兰和立陶宛反对十字军骑士团入侵,歌颂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的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1895年,显克维支又完成了反映古罗马暴君尼禄覆灭的充满异国情调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为他获得了空前的世界声誉。1905年,显克微支力挫托尔斯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颁奖辞 
致答辞

你往何处去 1

显克微支及其作品 683

显克微支获奖经过 693

显克微支作品年表 699

内容摘要
《你往何处去》被公认是显克微支的巅峰之作,它为显克维支赢得国际声誉。小说通过一个罗马青年将领和基督徒少女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反映了罗马帝国暴君尼禄荒淫骄奢的生活、惨无人道的暴政以及对早期基督徒的无情迫害。作者试图以早期基督教运动的悲壮斗争来启示人们,人性必将战胜“兽性”,仁爱定能制服暴政,人类的进步理想和坚定信念定能取得最后胜利。

主编推荐
已出版50余种版本,英文版5年销量即达到200余万册。集宏大的社会历史、浪漫的爱情和坚定的宗教信仰于一身的伟大的小说。靠前位以长篇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鲁迅、托尔斯泰很为推崇的小说家他将史诗艺术推到了靠前的高度,开创了波兰文学的英雄时代

精彩内容

 
 
   
    
    

产品

 
   
 
    
    

    
 
    
   
   
    
    

内容简介

 
    
    
    

《你往何处去》被公认是显克微支的代表之作,它为显克维支赢得国际声誉。小说通过一个罗马青年将领和徒少女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反映了罗马帝国暴君尼禄荒淫骄奢的生活、惨无人道的以及对早期徒的。作者试图以早期教运动的悲壮斗争来启示人们,人性必将战胜“兽性”,仁爱定能制服,人类步理想和坚定信念定能取得后胜利。
     
    
   
   
    
    

作者简介

 
    
    
    

亨利克·显克微支

Henryk Sienkiewicz(1846—1916)

出身于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高等学校语文系学因不满沙俄政府对学校的钳制愤然离校。1872年起起任《波兰报》记者。大学时期即开始写作,作品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语言优美流畅,深受读者欢迎,素有“波兰语言大师”之称。

代表作有揭露美国金钱和歧视的通讯集《旅美书简》(1876),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描写波兰和立陶宛反对十字军骑士团入侵,歌颂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的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1895年,显克维支又完成了反映古罗马暴君尼禄覆灭的充满异国情调的长篇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为他获得了的世界声誉。1905年,显克微支力挫托尔斯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精彩书评

 
    
    
    
       波兰的显克微支警拔,却又以不失望收场,有声有色,总能使读者欣然终卷。 

  ——鲁迅 

  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伟大的作家,崇高睿智,屹立在历史的高度鸟瞰人间。 

  ——托尔斯泰 

  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创作上表现出的令人惊叹的才气和成就。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你往何处去》被视为波兰文学宝塔塔尖上的明珠,毋庸置疑,它闪动着夺目的光芒。它以隐喻的方式完成了一个具体化的象征,一个激励着波兰这个国家所有伟大作家及诗人的象征。 

  ——巴黎的《世纪报》 

     
    
   
   
    
    

目录

 
    
    
    
     颁奖辞 

致答辞

你往何处去 1

显克微支及其作品 683

显克微支获奖经过 693

显克微支作品年表 699
     
    
    
   
   
    
    

精彩书摘

 
    
    
    

颁奖辞 

瑞典学院常任秘书C·D·威尔逊

茂盛而绚丽的文明之花,是难以在贫瘠的精神土壤中绽放的,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世界中汲取力量,才能美丽永恒。正因如此,能产生灿烂与充沛文学果实的民族,必然拥有着生活得惬意并且不乏创作激情的人民,而且还会出现一些致力于将民族精神特质地展现并推向辉煌世界舞台的天才——尽管是极少数的,但谁也无法轻易磨灭他们对世界文明的影响。他们将对民族历史的那一份深深的眷念与珍爱寄托于笔尖,以而感性的方式增强人民对于未来的希冀。他们的才思如同生根的树,深深地扎根于历史的沃壤,正如深深植根于立陶宛的巴伯利橡树。立陶宛静静地等待在波罗的海旁边,即使经历了独立王国的覆灭与沙俄强势的兼并,那一份古朴而深蕴的民族传统文化依然被人们牢牢地坚守住,以欧洲现存古老的语言来向世人低低吟唱,就像植根于荒凉中的一棵孤独而倔强的树木,在风雨中,依然将它浸透了历史润泽与洗礼的枝丫坚强地摇曳在今日的时光中。本年度①的诺贝尔文学奖将颁给这样一位象征着民族文化闪耀结晶的代表人物,他就是亨利克·显克微支先生,他的出席让我们感到无比荣幸。

1846年,显克微支来到这个世界。青年时代的显克微支已经初步显现出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傲人天赋,《炭画》作为他的早期代表作,显现出他对社会黑暗面的理性认识,更流露出他对惨遭剥削压迫的人民的深深同情和悲天悯人的人性关怀。正是这样一种人性的力量,让他早期的文字至今也未曾褪去光泽,《音乐家杨科》延续了这样一份感动,而《灯塔看守人》优美精致的用词和描写,将他对语言文字的掌控力体现得更加;除此之外,《鞑靼的奴役》这篇短篇小说已经让他在历史小说方面杰出的创作力初现端倪,只是细节上还稍显稚嫩。直到他的三部曲问世,才真正让世人看到他的创作天赋和能力。显克微支给三部曲命名为《火与剑》 《洪流》 《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三部作品分别描述了1648—1649年鞑靼人支援哥萨克人起兵的复杂历史,波兰对抗卡尔·古斯塔夫的一场烽烟四起的大战,以及波兰对土耳其之战中,波兰士兵英勇守卫康明尼克要塞却不幸失陷。以斯巴拉围战而展开的故事是部曲《火与剑》,不屈的雅里梅·维什涅维茨基内心的交战到达了潮:维什涅维茨基尽管足智多谋,可是他内心却始终在怀疑自己是否有篡夺统帅权的资格,幸而他终战胜了自己夺权的野心。值得一提的是,三部曲虽然描述了斯巴拉兹、钦斯托霍瓦以及卡明尼茨三围战,但丰富多变的表现手法,使行文毫无重复与赘余。

《洪流》中有许多感人肺腑的情节,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克密奇茨在故事的开头不过是一名与王权作对、目无法纪又自视甚高的流氓,然而他却在他深爱的一位贵妇的熏陶下改过自新,不仅重新赢回了别人的尊敬,而且以身维法,在他的名字后面写满了荣耀勋。奥兰卡,以她深切笃定的信仰、坚毅不屈的性格和忠贞爱国的品质,成为显克微支笔下塑造的美丽与智慧并存、才德与修养并重的美好女性之一。《火与剑》中即使是反派角色,也让人难以讨厌他们,甚至让人觉得可爱。拉齐维尔公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虽然为人阴郁又自视甚高,甚至率众叛国,可是显克微支却用生动的描绘,将他在宴席上教唆军官背叛波兰时那种口若悬河、慷慨激昂的情景表现了出来,甚至给人一种美的感觉。一位英国评论家曾说:显克微支精妙的心理描写,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那位王子心中强烈的交战,以及他如何狡诈地欺骗自己,让自己相信叛国是为了波兰的正义。后来由于良心不堪这种长期的蓄意自我蒙骗,王子终究死于无尽的悔恨当中。即使在不羁、不可信赖的保加斯拉夫公爵身上,读者也能依稀看到勇敢、文雅以及无忧的气质。显克微支对人性了解得太透彻,因而绝不会生硬僵化地将人简单划分成两种:正派和反派。

绝不漠视或隐瞒自己同胞的缺点,而是选择毫无保留地将其指出来,这是显克微支作品的另一,而且他对敌人的能力与勇气往往能做出公正的评价。他就如同一位以色列古代的先哲,透彻地将真理呈现在国人面前。在历史小说的恢宏场面上,他借主要人物之口,对波兰人过度要求个人自行了有力的谴责。他认为,的个人自由会让人不羁,不愿牺牲自我的利益来成就大众的公利。他强烈谴责上位者只顾争权夺利,对国家的迫切需求却置若罔闻。显克微支始终是一位坚定的爱国分子,波兰民族的骑士精神在他笔下熠熠生辉。波兰自古以来就是教国家对抗鞑靼人的坚固堡垒,显克微支所要强调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对抗的精神。显克微支笔下非常客观的描写充分显示了他的智慧,也很好地展现了他的历史观。身为一名优秀的波兰人,他对卡尔·古斯塔夫侵犯波兰的行径是激烈反对的,但他仍然能极为客观甚至生动详尽地描绘出查尔斯王个人非凡的勇气与力量,并且对瑞典军队严守军纪和团结一致的精神也不吝美辞。

在大众心中,《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相比于三部曲中的其他两部要显得略逊一筹,这种观点,实在与我们的评价标准背道而驰。单单是伏沃迪约夫斯基的妻子巴希雅从兼具蛇、虎双重性格的凶残鞑靼人阿兹雅手中逃脱这一精彩动人的故事情节,以及这位军人之妻身上所流露出的美与智慧并存的气质,就已经足以打动我们。尤其是后来准备以生命代价毁灭堡垒的伏沃迪约夫斯基,他与自己的人诀别的一幕,把凄美深深印在了人的心上。在三部曲后的这一部曲中,这类纯洁高尚的人将自己的生命充分展现在故事的各个角落。当土耳其军队吹响胜利的号角,将卡明尼茨堡垒重围时,堡垒的救援物资全部用尽,命运也开始慢慢走向悲剧的结局。他们终于相会于八月的一个夜晚,就在用门壁围成的壁龛里,他温柔地安慰并提醒她回忆着过去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说死亡不过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如果他们之中有一个先离去,那只是为了等待另一个人的到来。这段情节感人至深,让人如临其境。作者的笔触虽不会为情绪所操纵,但流露出的真诚与纯爱,细细读来,却让人由衷感动,情难自禁。

作者用了另一种手法来将伏沃迪约夫斯基葬礼场面的庄严肃穆表现了出来。巴希雅带着深重的伤痛环绕灵柩,静静地跪在教堂的石板上。牧师小心地敲着法器,似乎是在试图与逝去的英雄交流,希冀英雄能从棺柩中重新站起,奋勇杀敌,一如往昔。随即,他将苦楚与泪水深深压在心底,开始歌颂亡者的英雄气概与懿德,并虔诚地祈祷着,希望能有真正者崛起于国家危难的绝境中,来拯救这个王国。就在这时,索别斯基缓缓地教堂,所有目光立刻都聚焦在他身上。牧师如同狂热的先知一般高声呼喊: “伟大!”索别斯基随着呼喊声立刻屈下双膝,谦卑地跪在了伏沃迪约夫斯基的灵柩旁。

这些描写限度地还原着历史的真实,充分将故事所发生的那一个时代展现在我们眼前。显克微支笔下人物的言行举止与时代有一种难得的契合,这不仅得益于他对历史资料的广泛涉猎收集,还与其敏锐的历史感息息相关。显然,在提名显克微支角逐诺贝尔奖时,有不少的历史学者成为其坚定的支持者。

三部曲中向来不乏对自然景物的勾勒与描绘,令人称道的是清新脱俗的意象。《火与剑》中简洁而令人难以忘怀的佳句多似繁星,俯拾皆是: “春风轻轻拂过,一望无际的草原在温柔的风中苏醒,花儿悄悄地从土地中抬起了头,虫子兴奋地嗡嗡振翅作响,无拘无束的野鹅从空中掠过,鸟儿的歌声中溢满欢快的音符,野马面对着士兵们的逼近,立刻紧张地耸立起背上的鬃毛,鼻孔翕张,飞驰而去的身影如旋风一般洒脱。……”

幽默是这宏大的三部曲的另一个鲜明。五短身材的骑士伏沃迪约夫斯基被描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而让人又气又笑的贵族查格沃巴却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更难以磨灭的印象。他自吹自擂、大腹便便的模样以及嗜酒如命的性格,让人不禁联想起福斯泰夫,不过他们也只有这三点相似而已,其他方面却是截然不同。福斯泰夫喜欢挥霍,工于猜忌,而查格沃巴则是古道热肠,危难之际为朋友两肋插刀也在所不辞。查格沃巴虽然生来是副好牧师的样子,却也难以掩盖他深入骨子里的嗜酒本性。由于对酒的痴迷,他断言只有叛国不忠之人才不爱酒,这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醉酒后会将心中的秘密暴露在阳光之下。他憎恶土耳其人的原因,竟然是他们不喝酒。查格沃巴也是个令人头疼的饶舌鬼——他觉得冬天若不多言,舌头是会僵硬麻痹的。他漫无边际地吹嘘着自己威武的军容,吹嘘自己如何身先士卒立下了许多汗劳,但实际上,他连士兵都未曾当过。他的确有勇气—— 一种格外与众不同的勇气——每当与敌人相遇,他都会被吓得不住地颤抖,就如同令人不齿的懦夫一般。然而当真正的战斗打响,他内心深处又会升起一股对于破坏了他安定生活的敌人的怒火,激起潜藏在他身体里的真正的勇气与无畏,令他勇敢地冲上去。他就是凭借这样的方式击败了凶残恐怖的哥萨克人布尔拉伊的。查格沃巴拥有的机智与计谋丝毫不逊色于斯,当别人被逼上绝境、穷途末路时,他却能柳暗花明。他豪爽的个性中还伴随着敏感而脆弱的一面,甚至会为了朋友的不幸而潸然泪下。他是一名对皇帝忠贞的优秀的爱国青年。有一种猜测说查格沃巴的性格前后具有分裂性与不连贯性,是因为三部曲中后一部更加奇异、更加耸人听闻,因此需要将更多的社会因素考虑其中。这种猜测明显欠缺考虑。显克微支要我们真切地参与查格沃巴的成长体验:看到他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渐沾染了的气息,但他对自己的那些老毛病却依然执迷难改。若是撇开那些不的缺憾来看,他的改变其实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因为他依然有着孩童般善良纯真的本性。查格沃巴这类人物在世界文学注定要作为喜剧典型而朽,他是作者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结晶。

显克微支的才华从来不单单体现在一个方面,比如1890年,他将三部曲中塑造战士英魂的天才表现力转移到现代心理小说的创作上,于是他深受评论家青睐的著作《毫无准则》诞生了。这本小说大胆采用日记体写成,却毫无一般日记体小说常见的沉闷与模式化。显克微支运用他的文字掌控力,将一个典型的世俗人完完整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小说的主人公普沃索夫斯基病态与无能,他怀疑,怀疑道德,甚至从不停下对自我的质疑与分析。他的过分猜忌,不仅招致自身的不幸,还将他人也了无底的深渊,终迎接他的只能是通向死亡的路。普沃索夫斯基的道德勇气无法与他令人赞叹的天赋将相匹配,简单来说,他缺乏原则性。即使他是那样崇尚美,有着的教养,也还是无法弥补他信仰上的缺失,没有主动精神所造成的人格缺憾。安妮涅尔卡,一个洒脱的女子,虽然普沃索夫斯基的自私险恶将她一生的梦毁灭,但她仍然坚信人应当负起应尽的责任,一直到生命的尽头。显克微支用内心观照的方式,让我们感知与洞悉到曾一度身为徒的普沃索夫斯基深处的隐秘灵魂:他几近痴狂地追逐着美,然而这远远不足以填满他失去了信仰而无比空虚与彷徨的心灵。显克微种存在于各处的人勾勒出来,他们是一种聪明又有能力、却被精神与心灵的空虚折磨得可悲的所谓的优秀者。《毫无准则》不仅以它深刻严肃的思想性发人深省,同时,它也是一件精雕细琢的优美艺术品,字字珠玑,才思满溢的言语间交织着深沉厚重的哀思,有时候会让人品味出一种冷漠之意。不过这也是许多典雅精致的文学作品所常有的,比如歌德的作品就给人一种精致的冷漠感。

1894年,《波瓦涅茨基一家》紧随其后问世,这本书虽不及《毫无准则》那般才思满溢,但它胜在传神地述说出充实朴素的乡村生活与空洞虚华的世界主义之间无法逾越的分野。在这里,我们又遇见了一位优雅与美貌并重、热情而纯真的女人——玛丽妮娅。评论家对波瓦涅茨基所犯下的情欲之罪不屑一顾,然而创作者并不是站在为波瓦涅茨基辩护的立场,他只是单纯地将他真实的生活展现在笔下。波瓦涅茨基为人处事一张一弛皆有气度,丝毫不逊色于他人,只是一时被情欲迷惑心灵,才会误入歧而酿下大错。好在他很快从罪恶中清醒过来,毫不掩饰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虔诚忏悔。终,波瓦涅茨基与玛丽妮娅重归旧好,甚至亲密更胜从前。这本小说的主旨在于向家庭道德与健康有益的社会生活高唱赞歌,书中丽的情节在于描绘女孩李特卡如何挣扎着决定牺牲自己对波瓦涅茨基如百合花般纯洁干净的爱意,只希望能成全玛丽妮娅与他的姻缘,这段情节洋溢着纯美如花般清新动人的诗意。

那些评论家们先是抱怨三部曲过于冗长拖沓,之后又吹毛求疵地苛责显克微支另一短篇故事节奏太过紧凑。例如《让我们跟随他》,这个故事简洁叙述了罹患忧郁和幻想症的女伯爵如何被重生的救世主所拯救,节奏紧而不乱,言辞优美隽永,却遭受了“故事节奏太过紧凑”的激烈质疑与批评。上述批评家的不满很显然不够中肯,因为不同的艺术手法适用于不同的写作题材。《让我们跟随他》就如同艺术大师在纸上洒脱的几笔速写,但那份随性背后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充沛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其人物塑造丝毫不逊色于那些精雕细琢的工笔作品,这是用虔诚的信念铸就的艺术品,也是一朵从十字架的圣洁下静静生长、浸透了救世主一滴炽热的鲜血然后碎骨般剧烈绽放的花儿。

在题材的驱使下,显克微部使他赢得国际认可的著作《你往何处去》终于在1895—1896年,向世人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这部将尼禄残酷统治完整记录下来的历史小说,获得了的反响与罕见的。单单英美两国英文译本的发行量就高达80万册。1901年,柏林专门研究波兰史的专家布鲁克纳教授曾作出估计,这本书在英美两地的销售量高达200万册。

,《你往何处去》已经被译成30多种文字,广为流传。虽然这方面的不必强调——有些内容差劲的书靠着蛊惑人心的手段照样能卖得火热,不过《你往何处去》的盛行至少反映了一点:那些主题高尚而且表现手法新颖的好书,即使不依赖对读者感官的刺激,也照样能受到读者的认可与欢迎。显克微支洗练精到的笔触,将尼禄统治下的种种矛盾、剑拔弩张的紧张对立场面刻画得:狡诈堕落的与谦虚自信的徒,那是自私的丑恶与博爱之美间的对立,骄丽的王室与死寂阴森的地下墓穴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罗马圆形大剧场那火光冲天的流血场面
  • 你往何处去(上下)978756820464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