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沈壮海,1971年11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首批领军人才等。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出版独著、合著十余部,其中《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论文化自信》荣获第五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创新教材。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文化强国的关键要素及其建设研究”等多项课题,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首席专家。在《求是》《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第一章文化自信何以“最根本”?
一、听历史的诉说
二、观世界的图景
三、应时代的发展
四、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五、文化自信:“说到底”的自信
第二章文化自信的底气从何而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耀世成就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四、不断增强的文化自觉
第三章价值观自信何以是文化自信之核?
一、价值观:文化的“主心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的优选价值“公约数”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四、坚持价值观培育的“知行合一”
第四章如何“不忘本来”,传承基因?
一、文化现代化不能割断优秀传统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四、积极传承红色基因
第五章如何“吸收外来”,采鉴超越?
一、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应循原则
三、实现“文明和谐”的美好愿景
第六章如何“面向未来”,再铸辉煌?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
四、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
结语 为文化自信注入青春的力量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文化自信何以“最根本”?“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阐释和部署言犹在耳。事实上,这早已不是总书记第一次如此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早在201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就明确将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形成了为大家所熟知的“四个自信”。随后,总书记又在同年11月召开的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六个“更”和三个“事关”,足见文化自信的分量。“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自信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说新时代文化自信尤为不可或缺?在“四个自信”中为什么文化自信才是最根本的自信?回应这些问题,必须要从历史发展的时空境遇中看待中国文化的发展,准确把握文化发展与国家命运之间的深层关联。一、听历史的诉说处于一定文化场域中的人们,总会基于他们对自身文化系统的认知和评判,而形成特定的、关于自我文化的群体性的心理状态与情感反映,这就是文化心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其文化心态的确立显然是建立在其文化发展基础上的,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文化发展的高势位和文明成就的显优势便对应着相对积极乐观的文化心态,反之则对应着相对消极悲观的文化心态。但同时也要看到,文化发展和文明成就同文化心态的关联不仅仅是前者对后者单方……
精彩内容
本书生动展现了当今世界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清晰阐释了增进文化自信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远意义。文化自信到底如何作用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才是“说到底”的自信?应当如何把握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本质?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在哪里、内核是什么?如何才能进一步提升和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本书着眼于以上问题,尝试对当代中国文化自信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践解析,以期引发读者更多更深的思考。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