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身体与认知可塑性:实践唯物主义认知观978752030723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实践身体与认知可塑性:实践唯物主义认知观9787520307239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4.01 6.3折 11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春林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7239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18元

货号9214434

上书时间2024-12-12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家裕,现任职于浙江师范大学;获留学面上项目访学于麻省大学,哲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心灵哲学,认知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和《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刊物发表论文十来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当代认知科学研究》等多项课题,承担国家重大课题子课题一项;获得省级三等奖一篇论文。获得董氏基金资助出版《认知视阈下大众心理学》专著一部,被浙江师范大学评为A类专著,在当当网获得好评。

目录

第一章 认知视角下的反映论
第一节 灵魂反映论
一 灵魂反映认识论的萌芽
二 原子反映论
三 印蜡反映认识论
第二 节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 机械反映论
二 反映认知的机制
三 符号及其反映性质
四 认知的计算性及其反映特点
五 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特点
六 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局限性
第三节 马克思的反映论的历史及逻辑
一 马克思反映论中的“批判”范畴
二 “劳动”范畴在马克思反映论中的作用
三 “实践”是反映论的最基本范畴
四 列宁对马克思反映思想的发展
第四节 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一 反映的实践性
二 反映的文化历史性
三 辩证的反映观
四 反映的工具性
五 文化历史心理学派的反映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认知科学:挑战VS机遇
第一节 认知主义
一 认知主义的产生
二 表征及其涵义
三 计算及其过程
第二节 第二代认知科学
第三节 认知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
一 思维对象与思维的关系
二 马克思主义与认知主义的本体论矛盾
三 马克思主义与认知主义的认识论矛盾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认知科学的互惠
一 涉身认知可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二 认知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开拓新阵地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学的发展
一 文化历史学派在苏联的发展
二 入学学派:列宁格勒心理学派及其思想
三 定势学派:格鲁吉亚心理学派及其思想
四 鲁宾斯坦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观

第三章 认知科学的炼金术
第一节 认知主义的哲学困境
一 功能主义的整体性与内省性问题
二 可感受性与因果角色的鸿沟
三 功能主义的遗漏
第二节 形式化系统蕴含的谬误假设
一 生物学假设的谬误
二 心理学假设的错误
三 认识论假设的错误
四 本体论假设的错误
第三节 形式化认知系统的斑瑕
一 形式系统与哥德尔定理
二 图灵机与勒文海姆-斯科伦(Lowenheim-Skolem)定理
三 符号不是认知系统的物理本性
四 认知形式与认知内容的分裂

第四章 心智及认知的实践性与可塑性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心智哲学思想
一 劳动实践是塑造心智的根本力量
二 心智的规律性
三 心智的历史性
第二节 列宁的心智认知思想
一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 感觉的唯心主义及二元论的批判
第三节 生理心理的可塑性
一 马列生理心理的哲学思想
二 反射是心理的生理条件
第四节 反映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 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革命
二 反射论与反映论的融合
第五节 心智认知的实践性与辩证关系
一 心智认知是动态的活动过程
二 实践塑造高级心理机能
三 心理机能及其辩证关系
第六节 儿童心智认知的实践性与可塑性
一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认知
二 实践真理观与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 心智可塑的过程

第五章 实践身体及其可塑性
第一节 实践认知观的历史渊源
一 古代实践观念
二 近代实践认知的观念
三 马克思主义生产实践认知观
第二节 身体-主体的实践性
一 无主体性的身体
二 身体-主体的自在与自为的辩证关系
三 身体图式的实践性
第三节 实践身体观
一 实践身体的文化历史性
二 实践身体图式的对象性
第四节 实践身体主体性及图式的历史与逻辑
一 肉体身体、现象身体与实践身体
二 从肉体身体到实践身体
三 身体主体的实践性
四 身体主体的实践性的神经依据
第五节 认知神经及其图式的实践性与可塑性
一 从巴甫洛夫反射论到赫布神经学习理论
二 经验对大脑结构与功能塑造的机制
三 经验与观念产生的神经机制
四 赫布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及其发展

第六章 实践世界及其可塑性
第一节 身体空间的实践性与可塑性
一 倒视实验与空间体验
二 无主体空间
三 现象身体的空间
四 身体空间的实践性
五 空间意义根源于实践
第二节 认知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图式
一 实践世界的图式
二 实践世界与认知
第三节 实践世界图式的科学范例:丰富环境
一 环境与神经可塑性的关系
二 科学环境模型
三 科学环境与大脑及神经的塑造
四 社会环境与大脑·心智的可塑性
第四节 社会环境的图式
一 实践环境的结构和动力
二 丰富环境与贫瘠环境的辩证性
三 实践环境的可塑性与阶梯性

第七章 实践身体的认知图式
第一节 现象学视域中的身体认知
一 现象身体认知图式的不同进路
二 认知系统中的符号·身体·环境的作用
第二节 身体认知图式及其反思
一 行为主义身体认知图式
二 现象身体的认知图式
三 前苏联心理学认知图式
四 从马克思主义反思身体认知图式
第三节 实践身体的认知图式的神经考究
一 视觉的本能与技能
二 镜像神经元的特点
三 动作的反映与理解
四 身体的反映性质
第四节 身体的意识图式
一 意识的涉身性
二 意识产生的社会机制
第五节 知觉实践性与可塑性
一 从马克思主义反思知觉
二 实践与知觉可塑性
三 知觉的文化历史性
第六节 实践身体与表征
一 身体与表征
二 实践与身体表征能力
第七节 实践身体的认知功能
一 身体现象性与身体实践性
二 实践身体与信息加工
三 实践性与身体功能分化
结语 实践唯物主义认知观简略构架
一 实践唯物主义与认知
二 身心及其关系根源于实践活动
三 心智及其认知的文化历史性和辩证性
四 身体的实践性及身体认知可塑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内容摘要

  反映论的源远流长,在古希腊已经有萌芽。古希腊哲学家提出朴素的反映论,它是一种被动的反映论。而且古代反映论更多是猜测性的反映论。比如,原子反映论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一前322年)的印蜡说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建立在感觉器官的感知反应的相关知识上的哲学思想。它们的基本模式是主体←认识←感觉器官客体。主体由于被外界客体的作用,由此主体的感觉器官发生反映,所以主体认识了对象。由于古代关于人及其他动物的心灵和感觉器官等方面的知识非常少,而且对其理解也比较片面,所以,他们对于反映论的思想虽然具有合理性的因素,但其更多是哲学的思辨或猜测。
  近代反映论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由于心理学知识的进步,经验科学的发展,学界把经验引入反映论,把科学实验引入反映认识论,形成经验主义反映论。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等人把经验纳入反映论,特别是他们把科学实验引入认识论,并且主张反映的基石是经验,经验是认识论的出发点。比如,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按照经验主义反映论的模式是主体←认识←经验←感觉器官←客体,主体由于受到外界对象的作用,主体的感觉器官产生一些感觉材料,这些感觉材料在主体的思维能力的作用下产生经验,由于主体是具有理性的,因此主体可以根据经验认识外界对象的相关知识,从而把握和认识外界对象的本质。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他们比古代反映论多出经验的环节。在反映过程中,虽然主体依然是被动地反映,但是,在反映的“经验”环节中毕竟有了主观因素的成分,并且他们把科学实验引入认识论。由此,他们比古代的反映论前进了一步:反映不再是纯粹客观的成分,反映既包含主观的因素,也包含客观的因素。然而,由于近代的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它对于经验的理解只是机械地理解,并且他们对反映的分析也只是机械地分析。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前人反映论的优点的基础上,抛弃机械唯物主义的“机械性”思想,保持其唯物主义本质,引入实践论的思想和辩证法克服近代认识论的不足之处,把反映论建立于社会实践。经验不再仅仅是科学实验那种经验了,经验是人们实践活动中的经验,科学实验只是实践经验的一种。列宁进一步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反映论的思想,在批判马赫关于“物体是感觉要素的集合”的观点过程中,他进一步阐述反映论。列宁反映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承认外界对象的客观实在性,阐明了人通过感觉器官可以感知这种客观实在性,并且人能够通过事物的现象把握和理解事物本质。毛泽东则把中国心学的“行”和“知”等思想融人马克思主义反映论。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发展主要体现为“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明确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另一方面,毛泽东提出反映运动的规律:实践一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按照毛泽东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反映论不但具有认识论的功能,而且具有方法论的功能。
  ……




精彩内容

  《实践身体与认知可塑性:实践唯物主义认知观》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场,将彻底地把辩证唯物主义贯彻于认知领域,克服身心二元论,克服现象学的“先验身体”和“先验意识”等缺陷,探讨心理认知的特点和身体认知的特点;在微观的层次推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时代化、科学化;阐明身心统一于实践活动,并且阐明身体认知和心理认知也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