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斯先生到中国:三个苏格兰人与不列颠全球帝国的崛起978721815185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8.44
4.9折
¥
7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美)韩洁西著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8151854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1326008
上书时间2024-12-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韩洁西(Jessica Hanser),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她的研究关注17—19 世纪间中国与英国的交流史、贸易史,并从全球史、微观史的视角考察早期现代的中国与世界。
史可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方向为明清边疆的社会经济史、早期现代东亚海域的知识、技术与博物学。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序 言
乔治·史密斯大事记
导 言
第一章 茶与金融
第二章 马德拉斯的乔治·史密斯
第三章 广州的乔治·史密斯
第四章 金融危机
第五章 孟买的乔治·史密斯和“休斯夫人”号事件
第六章 出使中国
结 语 三位乔治·史密斯的遗产
18 世纪货币单位换算表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内容摘要
英国的商人、植物探险家和科学家一直都在探索培育中国茶树的方法。1788年,英国皇家学会主席、英国皇家植物园裘园主任约瑟夫.班克斯爵士(Sir Joseph Banks)建议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将茶作为“东印度公司种植和生产的对象”。’据班克斯所言,中国的茶生长在浙江和福建两省的丘陵中,其“出众的口味”得到广泛认可。“商品茶”(merchantableteas)生长于北纬26度到35度之间,其中红茶(blacktea)适宜生长在北纬26度到30度,而绿茶更适宜生长在北纬30度到34度。如果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审视他们在印度的领地,他们会“发现这些领地气候多样,从热带灼热,到凉爽宜人……从肥沃到贫瘠的土地上,都有着无数勤俭节约、聪明能干的本地人在辛勤劳作,并对拿着也许远远低于其他人的工资习以为常。这里有着众多交错纵横的通航河流,仿佛有意将价格低廉的生产成果运送到商业中心”。班克斯建议公司的董事们将中国的茶树带到不丹山区附近比哈尔省的北部地区。他的计划需要中国茶农的配合,他希望能够诱导茶农们“将茶叶灌木以及所有的种植和生产工具同他们一起迁移到加尔各答”,在那里他们可以获得20英亩的土地。这些土地“处于和广州几乎相同的纬度,并已经按照种茶的要求清理和准备完毕”。班克斯认为中国的茶农会教比哈尔的“土著”们如何“种植和生产茶叶”。他的设想直到19世纪中叶才得以实现。在此之前,英国的消费者只能依赖中国的茶叶。在中国,茶叶的种植和消费要比伦敦有名的日记作者塞缪尔·佩皮斯(Samuel Pepys)在1660年喝口“中国饮料”早了一千多年之久。全世界称呼这种饮料的词要么来自中国南方的闽南语(teate),要么源于北方官话(chai cha)。汉代以前,四川的佛教僧侣们在寺院附近的山问种植茶叶。到了唐代,“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饮茶。“南宋时期,茶叶成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 在中国,茶的加工和制作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茶杯、茶壶与用热水冲泡散茶,都是明代的创新。在14世纪以前,茶被烘制成团饼,研磨成末,继而以“沸水滴注、茶筅搅拌出汤花”,或配以姜、陈皮和不同佐料煮成茶汤。”16世纪出现各式的红茶(blacktea,发酵茶),如小种茶(souchong)、武夷茶(bohea)和工夫茶(congou)。乌龙茶(Oolong)和白毫茶(pekoe)在略晚的18世纪出现。 茶叶生产和消费的发展“全面重塑了中国文化”,并“重构了社会生活”。明代的士大夫徐光启谈到茶对于17世纪的国家与社会之重要性:“夫茶,灵草也。种之则利溥,饮之则神清。上而王公贵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贱隶之所不可阙,诚民生日用之所资,国家课利之一助也。”M一个世纪之后的英国文人亦是如此高度评价茶对于英国社会的意义。 P22-23
主编推荐
为马戛尔尼访华乃中英鸦片战争的起源提出新的解读 挑战以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为的传统亚洲海上贸易叙事 透过多个国家和多个语种的大量档案史料,将全球史和微观史有机地结合
精彩内容
18世纪下半叶,受到亚当·斯密“自由贸易”经济思想的催动,三个同名为“乔治·史密斯”的苏格兰商人,在高额利润的引诱下,绕过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贸易,在印度洋海域上掀起了一场商业风暴,终造成了一场金融危机,而金融信用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终引发英帝国对亚洲的入侵与殖民。 本书透过三位史密斯先生极其代表的“散商”群体,展示了大英帝国在优选扩张的内部运作与优选贸易网络的形成。他们以自己的商业活动填补了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贸易中出现的金融缺口,并与伦敦的政治高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通过这种政治联系将他们在远东的贸易需求转化为国家的政治议程,推动了英国少有访华使团的成行,为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线。
媒体评论
为马戛尔尼访华乃至中英鸦片战争的起源提出新的解读 挑战以英国、荷兰东印度公司为的传统亚洲海上贸易叙事 透过多个国家和多个语种的大量档案史料,将优选史和微观史有机地结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