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赫尔穆特·贝尔金著的这本《馈赠的社会符号学》从文化史的角度对馈赠这一矛盾结构的道德潜力和综合潜力进行分析,借此希望对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阐释和重新整合,以给读者带来启发。
全书共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馈赠在当下的动机、场合和情感规范;第二部分将检视那些被遗忘了的社会理论维度;第三部分将基于文明论和知识社会学视角,沿着调解的矛盾模式方向继续进行阐释;第四部分将尝试对个性化和共同利益取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其重点在于“个人主义团结”这一先决条件。
作者简介
赫尔穆特·贝尔金,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社会学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城市人类学、文化优选化研究,主要著作有:《大众和精神:魏玛共和国时期社会学研究》、《城市的真相》等。
魏全凤,电子科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和翻译专业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华裔文学、符号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等。已出版专著有:《边缘生存——新生代华裔小说的存在符号学研究》,译著《存在符号学》,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畅通英语》。
廖洋昇兰,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翻译硕士(MTI)。曾参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都研究所及成都电子科技集团第29研究所技术翻译。
目录
部分 馈赠的现象学
1.动机
2.场合
3.情感规则
第二部分 馈赠的人类学
4.礼物
5.祭祀
6.祭品分配
7.命名
第三部分 变迁
8.理想结构
9.超越必需
第四部分 道德与社会
10.个性化与公共福利
11.个人主义的团结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本专业的符号学学术著作,由德国评论家赫尔穆特·博靳(Helmuth Berking)所著。该书主要对馈赠的基本维度,从文化人类学、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对馈赠这一矛盾结构的综合潜力进行分析。馈赠现象包罗了人类学、文化研究、社会历史领域的百科知识,成为万花筒一般的意义生成结构。本书思路开阔,知识丰富,阐述清晰,尤其对相关文化现象的知识考古,体现出作者扎实丰厚的知识储备和高瞻远瞩的学术眼光,凸显出醒目的光彩。
精彩内容
《馈号学/符号学译丛》从文化史的角度对馈结构的道德潜力和综合潜力进行分析,借此希望对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阐释和重新整合,以给读者带来启发。
《馈号学/符号学译丛》共分四部分内容:*部分是关于馈动机、场合和情感规范;第二部分将检视那些被遗忘了的社会理论维度;第三部分将基于文明论和知识社会学视角,沿着调解的矛盾模式方向继续进行阐释;第四部分将尝试对个性化和共同利益取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其重点在于“个人主义团结”这一先决条件。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