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下篇)978755910615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下篇)978755910615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2.1 2.0折 60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仲景,吴雄志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59106155

出版时间2018-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0元

货号10622070

上书时间2024-12-02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蒋勋,福建长乐人,美学大师、画家、诗人与作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联合文学》社社长,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


蒋勋文笔清丽流畅,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深入浅出地人入美的。著有《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美的沉思》《吴哥之美》《蒋勋说红楼梦》《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舍得,舍不得》《少年台湾》《此时众生》《云淡风轻》等。






目录
卷八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概论】
【太阴在经】
【太阴在脏】
【太阴虚劳】
【太阴瘀血】
卷九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概论】
【少阴在经】
【少阴在脏】
【少阴虚劳】
卷十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概论】
【厥阴在经】
【厥阴在脏】
【厥热胜复】
卷十一辨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太阳劳复】
【少阳劳复】
【阳明劳复】
【太阴劳复】
【少阴劳复】

附:阴阳易

卷十二 辨脏腑经络杂病脉证并治
【风湿病脉证】
【疟病脉证】
【虚劳病脉证】
【饮病脉证】
【五脏风寒积聚脉证】
【水病脉证】
【血病脉证】
【妇人病脉证】
卷十三杂疗方
卷十四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卷十五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附录一
课后答疑(一)
附录二课后答疑(二)附录三课后答疑(三)附录四从感冒看六经模型
附录五
形气归一
附录六
六经风寒提要
附录七
陈寒治法
附录八
六经用药法式
附录九
寒湿入营证治初探
附录十方剂索引
附录十一彩色图谱
附录十二书稿整理说明



内容摘要
卷八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下篇)》主要包含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劳复以及六经用药法式等内容。太阴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病,大家去读《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会发现《伤寒论》里太阴病篇的内容非常短,《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讲了太阴虚劳,但是讲得含糊其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太阴病比较特殊,张仲景写书的时候回避了很多内容。所以,我非常佩服医圣张仲景,他界定在医学的范畴内写《伤寒论·太阴病篇》和《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在太阴病篇,我们主要讲5个内容:一是太阴概论,二是太阴在经,三是太阴在脏,四是太阴虚劳,五是太阴瘀血。我们讲六经为病,都是先讲概论;然后三阳讲在经、在腑,三阴讲在经、在脏;然后三阴为虚证,所以太阴、少阴、厥阴各有一部分内容讲虚劳;最后六经都有瘀血证,太阴、少阴、厥阴都要讲到瘀血证。
【太阴概论】
一、太阴病脉证提纲
476.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73)
【腹满而吐,食不下,此消化吸收不良;自利益甚,或多便溏,时腹自痛者,此小建中汤证。】
【首先讲太阴概论。太阴概论的第一个内容是太阴病脉证提纲。重订476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一条讲了太阴病的几个特征,第一是“腹满而吐,食不下”,呕吐的同时伴有腹满(肚子胀)、不想吃东西。从现代医学来看,这里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消化不良的症状。第二是“自利益甚”,“自利”是讲患者不明原因地腹泻,平时大便就是稀溏的。当然,某一次腹泻的原因可能是吃了凉东西,但是这种患者本质上就是大便稀溏的。从现代医学来看,这是一个吸收不良的症状。“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这句条文给大家讲了一个典型的消化吸收不良的症状。第三是“时腹自痛”。“时”是定点,“自”是不明原因,“时腹自痛”是指腹部不明原因地定点疼痛,也就是表现为十二指肠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症状,即为空腹痛、饥饿痛——中午11点、下午四五点、半夜等空腹饥饿的时候会疼痛。后面要讲小建中汤,这也是小建中汤证的表现。第四是“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是讲太阴病不宜用下法,用了下药以后会抑制胃的蠕动,出现上腹胀满。如果是太阴病,用了大黄去下,会出现上腹的胀满。我们在《吴述重订伤寒杂病论(上篇)》讲痞证的时候,已经讲了很多,比如一个太阳中风,如果用下法,会导致患者上腹胀满。这是太阴病脉证提纲的第一条,这条是非常好理解的。】
477.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278)
【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手足不温,即入少阴。太阴之脉,可浮而缓,缓者桂枝证。】
【太阴病脉证提纲有补充的条文,这是太阴病脉证提纲的第一个补充条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这条讲太阴病的脉和外证。太阴病的外证是手足自温,也就是说患者的手足不凉。“手足自温”包含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手足不冰凉,第二种是四肢苦烦热
(手脚很热),这也属于太阴病的范畴。
太阴病的脉是浮大缓虚,太阴病可以表现为浮脉、大脉、缓脉,但是一定是无力的脉。《伤寒杂病论》讲太阴病脉弱,没有力气。因为太阴病气虚导致心脏收缩无力,所以脉没有力。太阴病可以表现为浮脉、缓脉,也可以表现为大脉。《金匮要略·虚劳病篇》讲脉大为劳,虚劳之人的脉可以浮大缓,但是稍微一按就没有力气,这是小建中汤治证。所以,大家要记住,太阴病的脉最大特点是脉搏没有力气。如果是脉微,就比没有力气更加微了,那是少阴病。如果轻轻地按脉都不明显了,那是厥阴病。】
478.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

精彩内容
本书以宋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底本。各经均分概论和主证。概论主要包括脉证提纲、禁忌、死证、传经、欲解时等。主证三阳分在经在腑(少阳多经腑同病),三阴分在经在脏,在脏分寒化热化(厥阴多寒热错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