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与人民:中国治理体系解析9787300309217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8.93
4.9折
¥
79
全新
库存50件
作者熊万胜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09217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11745534
上书时间2024-12-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导论:如何想象中国社会
一上下如何“联结”
1.联结问题的提出
2.“框架性国家”中的联结模式
3.“群众利益无小事”
4.系统走进生活的姿态
二如何想象中国社会
1.流行的社会想象
2.利维坦与巴别塔
3.具象的社会
4.“系统—生活”的视角
5.章节安排
第一章系统与生活的关系
一从常人出发
1.常人或凡夫
2.第一种常人
3.第二种常人
4.两种理性观
二常人的生活、社会与系统
1.系统的强制性
2.系统与生活世界的两种联结模式
3.强大的生活与弱小的社会
第二章联结系统与生活的体系
一人类社会中的几种体系
1.体系的谱系
2.信仰体系
3.资本体系
4.治理体系
二治理体系的一般特征
1.治理体系的国家制度特点
2.治理体系的社会规范特点
3.社会整合机制的人格性
三什么样的国家会有治理体系
1.常规性国家
2.内需性经济和国家自主性
第三章传统中国治理体系的经验
一传统治理体系的追求
1.国泰民安的难度
2.治理史的分期
二从郡县体制到郡县体系
1.大一统郡县制及其两种模式
2.秦—汉转型:郡县制的儒家化
3.唐—宋之变:郡县制的体系化
4.明—清跃迁:清代治理的特殊性
第四章现代中国治理体系的形成与自觉
一现代中国治理体系的形成
1.共产党的组织传统的形成
2.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
3.现代治理体系的出现
4.现代治理体系的发展和服务功能
5.三大治理传统的融合
二变革中的自觉与自信
1.近年来的治理变革
2.不断增长的自信心
三一个国家的“内在超越”
1.对政治合法性的新认识
2.“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
3.“内在超越”的政治发展
第五章现代治理体系中的人格化联系
一因人而异
1.组织联系
2.分配机制
3.生活治理
4.感性互动
5.共同在场
6.个别处理
二区别对待
1.调查研究
2.行政吸纳政治
3.具体化治理
第六章现代治理体系中的共享式联结
一共享的传统
1.重视民生的传统
2.注重共同发展的理念
二共享的内容
1.物质性成果
2.生活环境
3.公共物品
三共享的机制
1.跨阶层的福利
2.区域性的福利
3.体制性的共享
4.族群间的共享
第七章现代治理体系的文化基础
一人的问题是根本
1.“我”的危机
2.“大我”的危机
3.圣贤安在?
二科学与人生观
1.积极心理学
2.新时代的生活教化
三治理性的团结
1.三种社会团结
2.治理性团结的组织形式
3.治理性团结的增量
结语:三千年来的命题
致谢
主编推荐
紧跟时政与政策发展,解读国家社会治理体系.。 供社会界科学界学者\教师\学生、各级领导\干部、关心中国政治的各界读者品读,并可作为学术论文写作选题以及内容参考,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精彩内容
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改变达到的深度。一般的人只是会朦胧地感到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相比十年前有了巨变,比如生活中的温情变少了。大多数人都没有看到这个变化的根本,对于它正在对我们的社会运行造成的严重影响还没有反应过来。当我们的注意力变得消散之后,产生的后果不仅在于使个人的幸福变得困难,让我们对眼前的人失去了足够的关注度,还让父母、家族、村落、单位、国家,乃音乐、书本、足球等各种原来让我们的注意力驻留的对象失去了魅力。这些驻留本来是生活的乐趣和意义的来源。不仅仅如此,注意力的消散还使得各种需要认真关注的事物都变得乏味。比如,在中国的大学里,如果不是为了准备考试,捧着一本书从早到晚地读已经不太常见。 注意力的分散首先不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结果。在前述的转型的说法中,波社会转型中的市场化和人口流动足以让我们的注意力变得分散,波社会转型中的互联网的发展是进一步的推进。上有“关注”和“点赞”能,如果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关注的数量,那么,这样的关能提供了方便。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做不到。更常见的情况是,我们为了此事拿起手机,却在注意彼事的状态下放下了手机,然后想起来此事还没有处理。互联网是注意力经济的主要媒介,既然注意力是一个可以开发以牟利的领域,那么,技术会模拟人们分配注意力的方式来引导我们去关注那些可以转化成商家利润的内容。常人或者凡夫很难逃过这种通过经年累月高速运算和大数据建立起来的算计能力的控制。 有一本哲学书比较流行,是法国米歇尔·塞尔写的《拇指一代》。拇指一代指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长大的一代人,因为他们使用手机时更多地使用拇指,而不是像老派的人那样使用食指。这一代人也是注意力高度分散的一代。访问者曾问塞尔:阅读被定义为“孤独深处的交流产生的奇迹”,随着“数字人类”的诞生,是否会产生一种危险,使得一些宝贵的经验难以产生,比如从头到尾读一本书的经验?塞尔的回答是一个比喻:人类不断地演化,也不断地退化,在退化中演化。我们确实不能说人类一直在退化。塞尔的一段话是很点题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您要做个自由主义者还是个等级制度者?从我来讲,我把赌注压在拇指女孩身上:自由主义者会赢得胜利。” 也许自由主义者会胜利,可我们不知道自由主义者何时胜利。如果他们失败了,我们也不知道何时失败,以及如何失败。在此之前,作为中国人,要注意到这样一个危险:注意力的消散,使得一种特殊人格的消失加速了。这是一种中国社会秩序需要的人格——“大我”。 致谢 本书基本的观点是“国家直接面对有差异的个人”,我认为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质。形成这个看法已经十多年了,终促成我写出本书的动因是完成恩师曹锦清先生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这是一个研究如何“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课题,立项于15年,我负责其中的理论部分,于是借这个机会推进了相关的思考。本书的另一个观点源于曹先生关于“治体”的想法,这是一种把握政治系统的思维,不同于流行的“政体”思维。我后来发现可以将曹先生的想法与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将“治体”解释成“治理体系”的简称,继而认为要实现“国家直接面对有差异的个人”,必须有一个体系化的结构,这个结构正是“治理体系”。而“体系”恰好是我在曹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的主题。在本书初稿形成之后,曹先生又投入大量时间审读了全书,提出了不少意见,嘱咐我认真思考,后他还为本书写了序言。本书的完成必须首先感谢曹先生。当然,所有文责在我一人。 曹先生在序言中指出了本书的缺点,但只是点到为止。诚如曹先生所说,本书实在是勉为其难,论题所涉宏阔,而自己的学力远远不够。但我感到有必要写它,也有必要出版它。它的缺点之多是可想而知的,希望读者能帮我指出缺点和改正的路径,让我有机会进一步完善它,或者说,让我们一起来完善它。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没有系统地借鉴西方社会理论家对于组织化的联结相关问题的思考,比如关于法团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思考;还有很多本土的理论思考与本书所论也是高度相关的,尤其是接续了费孝通先生晚年思路的新研究,我也没有来得及去梳理。我的师弟张贯磊研究过涂尔干的理想社会图景,他反复阅读了部分初稿,给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处于一种阶段的闭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端赖我的夫人凌慧女士应对一切家务,让我背对生活,专心致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任晓霞、梁保菊、霍殿林、王海龙等老师为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他们对本书的关注、耐心和信心令我深受鼓舞。编辑团队在后期投入的精力无疑是巨大的,他们核实了每一个数据和每一处引用,对我触动很大,以后我不应该大而化之地对待细节问题。感谢他们的努力! 我在《群体孤独:为什么我们对科技期待更多,对彼此却不能更亲密?》这本书中看到了一种的致谢方式,作者在致谢很多访谈者的时候,说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的作品而感到自豪,因为这是大家共同的作品。开始我想的是,如果欠了很多人情却还不了,大概也只好这么说了。但是现在,我可以换一种理解。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注定会牵扯到多的人括那些无意了帮助的人,括那些我没有意识到他或她的帮助的人,也许正是某个人在自己岗位上的认真工作,帮助我扫除了本来可能存在的障碍。一本书的完成不仅仅是发生在与写书直接有关的过程中,也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有序展开中。应该说先有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有序展开,然后才有了一本书或别的东西。于到底是哪些人帮助我顺利地从昨天过到今天,又将度过这个夜晚过到明天,这哪里能说得清楚呢。别人若为你的工作感到自豪,是因为你的工作确实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希望本书的内容和出版确实是有意义的,以此回报一切人。 22年8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