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学术与话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研究(1919-1949)978730030704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科、学术与话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研究(1919-1949)978730030704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07.43 4.9折 218 全新

库存3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海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300307046

出版时间2021-07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218元

货号11663686

上书时间2024-12-02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本书对该时期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主要历程、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学术话语权争夺、中国共产党推动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体系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和由此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等诸方面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与整理,深入挖掘该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初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方面珍贵历史文献。



 
 
 
 

作者简介

 王海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出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经典著作编译与传播研究(1919-194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基本经验研究》等学术著作共18部(包括专著8部、编著10部),在《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党的文献》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困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30余篇。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课题一般项目3项,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6项。

 曾获得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七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等。



目录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的学术史梳理

二、研究的深入拓展与研究价值

三、研究的总体问题、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四、重要概念界定

五、总体研究框架、子课题构成及其内在逻辑关系

六、研究预期目标

七、总体研究思路、研究视角和研究路径

八、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九、拟解决关键性问题和重难点问题

十、创新之处

十一、基本文献资料的总体分析

十二、文献资料搜集整理方案


第一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的逻辑语境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重要方法论遵循

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发挥重要“智囊”和建构者作用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呼唤

四、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


第二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的学术阵地

一、中国共产党哲学社会科学出版政策与出版管理机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机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团体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报刊

五、学术平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及其体系建构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的历史逻辑

一、早期探索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1919-1927)

二、成长发展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1927-1937)

三、初步建构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1937-1949)


第四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与学术争辩

一、“中西之争”:近代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与学术话语权的转移

二、“学术之争”:学术论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化转型

三、“话语之争”:国共两党学术话语权争辩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发行与国共两党博弈

一、建立和完善庞大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审查系统

二、制定与颁布严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审查法规

三、国民党对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严酷审查与查禁

四、中共领导反查禁斗争的主要途径

五、中共领导反查禁斗争的历史影响


第六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及其主要影响

一、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与传播

二、哲学发展及其主要影响

三、历史学发展及其主要影响

四、政治学发展及其主要影响

五、经济学发展及其主要影响

六、教育学发展及其主要影响

七、社会学发展及其主要影响

八、新闻学发展及其主要影响

九、法学发展及其主要影响

十、文学发展及其主要影响


第七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经验启迪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党的领导

三、坚持人民至上

四、重视理论人才队伍建设

五、积极参与学术论争

六、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学术研究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针政策部分文献统计表(1919-1949)

附录2 教育宣传委员会组织法(1923年10月)

附录3 原延安中央研究院各研究室的计划

附录4 以《新青年》与《东方杂志》为中心的“东西文化论战”文献资料统计

附录5 “科学与玄学论战”文献资料

附录6 “全盘西化”和“中国本位”论战文献资料

附录7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宣传品审查条例(1929年)

附录8 国民党修正抗战期间图书杂志审查标准(1938年7月21日)

附录9 修正战时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1940年9月6日)

附录10 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文献资料部分统计(1919-1949)

人物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建党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诸多奋战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立足于近代中国革命实践,相继建立了旨在解决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新闻学、社会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初步建构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立足于中国历史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实践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学理基础。一、国内外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习近平总书记相继发表了系列重要论述。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构指明了重要方向。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为深入研究本书提供了重要学理依据。(一)国内研究现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史是当前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而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则是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史研究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尤其是国内学界)出版的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各种历史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文件和档案、各种文献资料汇编、资料丛刊、文集、选集、选编、文稿、年谱、传记、报刊(影印版)、地方史志及国外史料等。这些文献资料的编辑出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共党史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和学理支撑。在当前出版的各种历史文献资料中,主要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史料,如《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毛泽东文集》《瞿秋白年谱新编》《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等等。关于思想文化史方面的代表性文献资料主要有《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蔡尚思、朱维铮主编)、《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钟离蒙、杨凤麟主编)、《中国近代思想史参考资料简编》(石峻主编)及《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论著选辑》等,而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面文献资料的系统编辑较少,目前少有专门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文献资料出版。围绕“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本土化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等研究主题,笔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成果调研,检索了中国知网、中国人民大学藏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数据库、国家图书馆馆藏书目等数据库,对国外主要数据库也进行系统检索,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初步总结,整体上呈现出“重改革开放以来,轻民主革命时期”的特点。一方面,目前学界围绕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当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建构”层面。



精彩内容

本书对1919-1949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主要历程、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学术话语权争夺、中国共产党推动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体系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和由此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及在该体系建构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等诸方面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收集与整理,深入挖掘该时期一批文化生力军在中共领导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初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本书力争通过对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各专题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全方位、多角度拓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