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层次交换网络体系结构978730217865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层次交换网络体系结构9787302178651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7.47 4.5折 39 全新

库存10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钱华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178651

出版时间2008-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3914365

上书时间2024-11-29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1章 Internet面临的挑战
1.1 无序的网络体系结构
1.2 不确定的网络行为
1.2.1 通信路径不确定
1.2.2 通信流量不确定
1.2.3 通信延迟不确定
1.3 局部故障全局化
1.4 无法实现的QoS
1.5 网络随时面临瘫痪的威胁
1.6 网络设备低效复杂昂贵
1.6.1速度瓶颈
1.6.2 资源开销量指数增长
1.6.3 设备复杂价格昂贵
1.7 网络可管理性差
1.8 对网络缺陷的修补
1.8.1 标记交换
1.8.2 服务质量
1.8.3 流量工程
1.8.4 域问路由协议
1.8.5 波长交换
1.9 小结

第2章 层次式体系结构
2.1 层次式树状结构的特点
2.1.1 层次式树状结构适合海量知识的有序组织
2.1.2 层次式树状结构适合于信息和知识的处理
2.1.3 层次式树状结构适合于大系统的有效管理
2.2 传统电话网的层次结构
2.3 层次结构与非层次结构的关系
2.4 现有的网络都是层次式树状结构网络
2.4.1 用户接入网络的结构
2.4.2 专用骨干网络的结构
2.4.3 ISP骨干网络的结构
2.4.4 骨干网结构对信道利用率的影响
2.4.5 网络的健壮性
2.4.6 对称备份与不对称备份以及Trunk技术
2.5 理想的网络结构模型
2.6 Internet应当向层次式树状结构转变
2.7 连接与无连接
2.8 层次结构网络的部署

第3章 层次网络及其控制
3.1 树状结构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3.1.1 树状结构的缺点
3.1.2 树状结构的改进方法
3.2 逻辑节点与逻辑信道
3.2.1 逻辑节点及其内部结构
3.2.2 逻辑信道与物理信道
3.2.3 信道标识和信道控制的局部性
3.3 节点域配置
3.3.1 交换机配置参数
3.3.2 交换机配置表
3.4 数据包内部封装——域内转发封装
3.5 转发数据包的选路过程
3.6 配置表的生成与维护
3.6.1 配置的生成
3.6.2 配置中的动态信息

第4章 物理信道分配
4.1 数据包的顺序
4.2 按流分配
4.2.1 简单的随机数分配
4.2.2 均衡负载的Hash聚类分配
4.3 均衡的统计特性

第5章 层次网路地址结构
5.1 地址空间

第6章 地址空间的分离与融合
第7章 内部控制包
第8章 网络自愈
第9章 管理域、协议域及服务域
第10章 短接通信
第11章 IPv4的封装与交换
第12章 节点域参数朽置
第13章 内部服务管理
第14章 网络管理
第15章 网络安全
第16章 Qos控制
第17章 多宿控制
第18章 向层次网络过渡
英文索引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第1章 Internet面临的挑战
  尽管Internet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完全是出乎意料的。当初设计Internet的体系结构时,有多方面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给目前的Internet带来了致命的先天不足,使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威胁到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早期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3个方面认识不足,它们是:网络用途、网络规模和通信技术进步。创建Internet是为了满足军事和学术方面的需求,完全没有想到Internet会进入商用领域。对这些特定的用户群体,没有人认真考虑网络会受到群体内部成员的攻击或破坏,也没有人想到网络的赢利模式对网络的生存会有什么样的作用。由于对网络用途认识的局限,进而造成了对网络规模认识的局限。设计网络的先驱者们不但没有想到Internet会进入商业,也没有想到它会被普及到政府、机关、团体、家庭和任何个人,更没有想到它会延伸到个人、汽车和家庭等环境中的各种用具以及野外的数据采集与监测等领域。网络规模的迅猛发展和通信量的指数增长,对网络资源、网络性能和网络行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迫使网络设备不断复杂化、网络变得更加脆弱、服务质量无法保证、运营商对高昂的网络资源投资心存疑虑以及更为严重的网络安全隐患。另外,技术因素也严重影响了设计方案的合理选择。最初设计Internet时,通信技术相当落后,不仅信道容量小,更为严重的是信道的误码率高、信道的可用性差。数据通信对传输准确性的要求是百分之百的准确,而传统的话音通信是没有这种要求的。为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和网络的可用性,不仅限制了报文的长度、设计了复杂的校验和重传技术,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分布式的路由技术。利用计算机的智能和自学习能力,相互交换路由信息,能自适应地避开不可用的端口和信道,即使在遭到战争或自然灾害的局部损毁时,仍能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这种路由技术的分布式特性,带来可用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弊端。而当光通信技术日趋成熟后,误码率和可用性的问题并不突出,人们希望简化网络结构。例如以太网,为了可靠性和可用性,最初的设计是分布式的总线结构,任意一台挂在总线上的计算机失效,都不会影响其他计算机之间的正常通信。这种分布式结构带来的毛病是控制复杂、难以部署、难以管理和维护。在设备和信道可靠性获得大幅度提高后,人们很快就摒弃了分布式结构,采用树状结构的以太网交换机。但对Internet的路由技术和基于路由技术的无结构网络拓扑,人们意识到它的严重缺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却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媒体评论
第1章 Internet面临的挑战
  尽管Internet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这种成功完全是出乎意料的。当初设计Internet的体系结构时,有多方面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给目前的Internet带来了致命的先天不足,使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威胁到它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早期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3个方面认识不足,它们是:网络用途、网络规模和通信技术进步。创建Internet是为了满足军事和学术方面的需求,完全没有想到Internet会进入商用领域。对这些特定的用户群体,没有人认真考虑网络会受到群体内部成员的攻击或破坏,也没有人想到网络的赢利模式对网络的生存会有什么样的作用。由于对网络用途认识的局限,进而造成了对网络规模认识的局限。设计网络的先驱者们不但没有想到Internet会进入商业,也没有想到它会被普及到政府、机关、团体、家庭和任何个人,更没有想到它会延伸到个人、汽车和家庭等环境中的各种用具以及野外的数据采集与监测等领域。网络规模的迅猛发展和通信量的指数增长,对网络资源、网络性能和网络行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迫使网络设备不断复杂化、网络变得更加脆弱、服务质量无法保证、运营商对高昂的网络资源投资心存疑虑以及更为严重的网络安全隐患。另外,技术因素也严重影响了设计方案的合理选择。最初设计Internet时,通信技术相当落后,不仅信道容量小,更为严重的是信道的误码率高、信道的可用性差。数据通信对传输准确性的要求是百分之百的准确,而传统的话音通信是没有这种要求的。为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和网络的可用性,不仅限制了报文的长度、设计了复杂的校验和重传技术,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分布式的路由技术。利用计算机的智能和自学习能力,相互交换路由信息,能自适应地避开不可用的端口和信道,即使在遭到战争或自然灾害的局部损毁时,仍能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这种路由技术的分布式特性,带来可用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弊端。而当光通信技术日趋成熟后,误码率和可用性的问题并不突出,人们希望简化网络结构。例如以太网,为了可靠性和可用性,最初的设计是分布式的总线结构,任意一台挂在总线上的计算机失效,都不会影响其他计算机之间的正常通信。这种分布式结构带来的毛病是控制复杂、难以部署、难以管理和维护。在设备和信道可靠性获得大幅度提高后,人们很快就摒弃了分布式结构,采用树状结构的以太网交换机。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