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莎剧翻译群体性误译研究978751009422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莎剧翻译群体性误译研究978751009422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5.98 4.5折 58 全新

库存15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云雁,朱安博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ISBN9787510094224

出版时间2015-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7753273

上书时间2024-11-27

亿临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

第1章译本文体形态之争的内核一、长句与分行,

二、猜测的依据

三、内在的冲突,

第2章读本化影响下的柔化范式一、猥琐语的弱化.

二、语体差异的弱化.三、等级差异的强化.

第3章开放性与多重解读的诗性价值一、文学的名声..

二、价值的范式・

三、诗性的开放

第4章宗教观念淡化后的“美德”

一、从“光明”的强化看上帝的淡出・二、新“光明”与新“美德”

第5章莎剧群体性误译的伦理维度

一、翻译伦理研究的内涵.......

二、莎剧群体性误译的翻译伦理分析..........三、莎剧群体误译的翻译诗学伦理........

结语莎剧群体性误译与中国翻译美学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引言

误译在多个译本中的沿用、传递和变形,既有可能来自特定时代对于西方文化的群体性片面理解,也有可能受到了不同译者过滤体系中层次和侧重的影响,还有可能源于后来译者在重译中对于某些误译的尊重或者逆反。更加重要的是,除了偶然性和策略性这两种基本误译之外,许多误译甚至在多次重译中也无法得到修正,因为这涉及到了语言和诗意跨越文化和历史的差异,是集体审美体验的巨大转变,是译者不得不柔化其翻译的必然结果。普通的个体性误译往往可以归结为多义现象、等值缺失或者文化差异等因素,然而面对理解和翻译中产生的同一个困境,莎剧翻译家们才华横溢的先锋实践,或者保守的翻译家们对于言语结构对应法则的坚持,与季节性的社会思潮在交互影响中呈螺旋式上升,使文学经典重译呈现出特殊的规范。本书将通过对于误译文本的横向归纳,分析个体性误译上升为群体性误译的途径与规则,探讨翻译中的柔化策略在误译的群体化过程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同时重译中的个体性对抗也丰富了共同误译的内涵与变化,有助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状国的“国块文せ”凝长徐淑东本拟。

莎剧翻译一百余年正是翻译理论探索最为活跃的时期,尤其是对于翻译忠实问题的思考,引起了翻译家们之间的大量讨论。鲁迅和莎剧重要译者梁实秋等人的诗学论争就涉及到了文学翻译的误译问题,建国后对于朱生豪全译本的修订与研究,卞之琳和方平在重译中对朱生豪误译的思考,还有曹禺、曹未风、英若诚等在单剧翻译中的对于前人误译部分的取舍,都表明了翻译家在莎剧翻译过程中自我约束。他们关于误译和莎剧翻译忠实观的论述,丰富了我国的我译理论,体现出一种逐步开放的姿态。在这个过程中,翻译美学对于误译的界定和忠实的尺度也发生了变化。同时,建国后莎剧翻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于各个译本所产生的具体误译现象的纠正与探讨,引起了许多热切的讨论。莎剧的每一次重译和修订,尤其是多个全集的修订和出版,都为误译研究的自我修正提供了大量素材。误译研究与莎剧翻译的平行发展和相互渗透,是群体性误译在特定历史时期获得合法性和诗性价值的思想基础与历史根源。本书将通过大量史料分析,梳理建国前后莎剧翻译与重译过程中对于误译的理论探讨与反思,探讨群体性误译出现的理论与历史背景。

国西学东渐引发的翻译浪潮在文学方面必然滞后于科技、法律、政治、经济与哲学思想的引进。相较于1896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和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文学翻译的展开要晚得多,莎士比亚进人中国人的视野托了历史学的福气。1856年英国传道师慕维廉(William Muirhead)翻译托马斯·米尔纳(ThomasMilner)的《大英国志》中提到了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把Shakespeare翻译成舌克斯毕(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第一次使用了莎士比亚这个中文译名)。然而直到五十年后才开始出现莎士比亚改编本的翻译。1903年翻译出版的英国查尔斯・兰姆姐弟改写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当时的译名为《英国索士比亚著:邂外奇谭》,没有标明译者。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纾、魏易的《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同样是根据兰姆的改写翻译的,林纾在序言中写道:“莎氏之诗,直抗吾国之杜甫.....耽莎氏之诗者,家弦户诵,尔又不已,则付之梨园,用院本,士女联褡尔听,唏嘘感涕....其文均莎诗之记事也。”“序言表明了林纾对莎士比亚一系列误读,认为莎士比亚是一位类似于杜甫的大诗人,剧本是成名诗歌“付之梨园”的“记事”。诗歌第一性与诗人至上论是中国土大夫政治特有的现象。“中华帝国的官僚政治以学者(文人)作为官员的主要来源,这种特殊类型的官员构成了一个被称为‘士大夫’的社……



精彩内容

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和翻译研究贯穿了中国近现代百年的翻译研究历程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书将莎剧置于中国百年译介研究的宏观背景下,从翻译学的角度对群体性误译这一特殊现象进行探讨。群体性误译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要莎剧翻译者对同一段文字所发生的共同误译。本书以误译学说的发展和诗性忠实观为线索,梳理莎剧翻译和重译过程中群体性误译的成因和变化,探索重译中的潜在规则与历史需要,并通过朱生豪、梁实秋、卞之琳、方平等莎剧翻译家误译文本的对比研究,阐述群体性误译的历史、文化和诗性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