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55.82 6.3折 ¥ 89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郝雯婧,王雪梅,许志强
出版社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4382995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1375913
上书时间2024-11-27
第一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无形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的是群体的价值。其中蕴含的是人类鲜活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更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构成和重要表征。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保护和弘扬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类文化的伦理基础、维系社会的价值核心和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
1972年11月16日,在巴媒升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迪产公约》(向称;《公約》),第一次正式指明“文化遗产”的含义及范围,开启了全人类共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序幕,是文化和自然遗产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传承的全面规划和计划的总政策。
1948年的《世界人权宜言》、1966年的《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2001年的《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和2002年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均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相互依存,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球化和社会转型为各群体之间开展新的对话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加大了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延续的自然文化资源的需求压力。但与之不匹配是缺少对自然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尤其是与人民生活生产密不可分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上对原1972年的《公约》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充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新规定以及各项计划,并宣布“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计划,认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和了解的要素,需要受到人类的共同保护。同时,承认了人——无论是原住民、社会各群体还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性做出贡献。至此,具有国际约束力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则性多边文件正式形成。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